孤才不要做太子(校对)第2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6/566

  看着赵子安的背影,李承乾叹了一口气。虽说是兵部左侍郎,可是这家伙今天完全是代表着杜如晦本人过来的。说起来各部的副官,其实也是主官的支使对象。到东宫书房来耍赖,老杜丢不起这个人,所以只能让赵子安来。
  摇摇头不再想这些东西,李承乾专心致志的处理起奏折来。
  现如今关于商业的奏折,多半都是纠察御史写上来的报告。有老程的醉风楼在前,洛阳扬州等地先后也出现了类似的酒楼,以菜品丰富、装饰精致为卖点,在同行中脱颖而出。服务业的发展,代表着商业已经向前跨出了一大步。在它彻底泛滥以前,也是时候该好好弄一道枷锁,开始收割了。
  实物税的十二取一,也不知道是哪个蠢货制定的。按照它这样的安排,一担麦子磨成粉取得是麦子的税,制作成馒头还是收的麦子税,塞上牛肉馅,成为士子勋贵宠儿的牛肉包子后,还是收的麦子税。一担麦子才多少钱?一个牛肉包子多少钱?
  想要让商业有方向、有约束的发展,《商律》必须要修改了。从明年开始,对于迅猛发展的商业,采取净利润的十取一的税额,先收着,然后慢慢制定新商律,应该是个不错的决定。
  想事情的时候就格外的费时间,等从思考中挣扎出来的时候,才发现已经傍晚了。收起评判完的奏折,打包好让张赟送去皇宫,伸了个懒腰,没回房间,而是直接去了光天殿。
  光天殿虽然名义上是苏媛的寝宫,但是阿史那雪和秀秀时常的也会在这里玩耍。后院没起火,单这一点就够李承乾烧香拜佛的了。
  进入苏媛寝宫的时候,才发现三个人都在。再加上苏媛的贴身女官小梅,四个人正在打麻将,至于刺绣什么的,估计都一层灰了。
  看到这一幕,李承乾忽然有一种《唐伯虎点秋香》的既视感,不过当他出现以后,四人并没有继续打牌,而是准备起身。
  挥挥手示意不用,李承乾直接走到了苏媛的身边看牌。
  别看她们接触的时间才短,个个都变成了好手,特别是苏媛,牌河里的牌没多少,竟然就已经七小对三选一了。好家伙,这牌胡的可能性不是一般的高。但是吧……
  “殿下,您要不要玩两圈?奴婢给您让位置。”
  第一次被太子抓了活的,小梅有点不知所措。
  李承乾摇了摇头:“没事儿,东宫缺人,你跟她们三个凑成一桌不算失礼。”
  牌局果然如同李承乾预料的那样,苏媛的三选一一直到最后都没能听牌,结果是秀秀胡了一个简单的牌。
  气恼的把牌放倒,苏媛摆摆手说:“不打了不打了,都晚上了,您两位是不是该回去了?”
  暧昧的看了李承乾一眼,阿史那雪大笑着拿着自己的荷包走了。秀秀也掩嘴笑着拿起自己的荷包,跟阿史那雪一起离开。
  人都走了,苏媛命小梅收拾桌子,把李承乾按在椅子上,开始给他按摩肩膀。
  按了一会儿肩膀后就变成了按腿。
  看着蹲在自己身前的苏媛,特别是持续发育的某部位,李承乾嘿嘿一笑说:“看样子东宫的伙食不错。”
  苏媛已经不是听不懂隐喻的小女孩了,羞恼的在李承乾的腿上拧了一下,却没怎么用力。
  “母后说,父皇同意让你出去了,战场上你杀我我杀你的,您要是有点闪失可怎么好。”
  “用不着担心,吐谷浑已经不是当初的吐谷浑了,当初他们为了有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才凶悍无比,可是自从这几任可汗领导过后,明明是草原的饿狼,硬是变成了土拨鼠的性子,欺软怕硬,愚蠢无比。论战力,他们是不如咱们唐军的。虽然边军传来情报说党项等部族有叛变的迹象,可是老虎和肥狼之间的战争,一群耗子还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的。
  这次出兵,亲率会一直守卫在我身边,不止如此,不管是谁被选成了总管,他们都会把自家的精锐家将派到我身边负责保卫的。有这么多的防护,就算身处正式的战场,我都能杀个七进七出,更不要说几乎都是在后方压阵了。不用担心,你好好的管理东宫就行。这次出去,估计过年的时候是不会回来了。你要是想家,就跟母后说,母后一定会允许你回家省亲的。”
  微微一笑,苏媛道:“父亲不在,家里只有姨娘一个,妾身才不愿意回去呢。反倒是您的产业,每年都要您亲自赏赐那些做出出色业绩的管事,您不在,妾身一个女人家不好出面,就算出面了对他们而言也不是荣誉,您得早做准备才好。”
  李承乾点点头,年节不在家,要提前准备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如今已经快要八月,估计再有一个月,吐谷浑就会死灰复燃,重新进攻大唐。不过,就算他们不进攻,想必皇帝老爹也不会允许吐谷浑继续存在下去的。作为一个皇帝的同时,他还曾是无敌统帅,武将们都知道的事情,他又如何不明白。对付草原民族,就得一击致命,这般割韭菜一样的打法,永远不能将草原民族彻底剿灭。
  晚饭用不着吃了,看着眼前的人就足够果腹。
  在苏媛觉得手酸停手的时候,李承乾怪笑着把她抱了起来,直接丢到了床上。
  身边有人陪睡却不能那啥的情况下,要是不动点手脚,那日子也实在是太煎熬了。
  亲率的五百人,作为前站,押运着亲率的物资先行一步,去了凉州。
  中秋节刚过去,党项几个部落和西羌部落叛变的消息传递到了长安。九月的时候,凉州的急报来到了长安,党项西羌叛变以后,吐谷浑去而复返,跟两部落一起进攻凉州,就连西突厥也有所异动。不过,因为太子亲率有五百人驻扎在凉州的原因,气势汹汹前来攻城的混杂军队,被迎头而来的火药武器打得肝胆尽碎,匆忙撤军,继而开始骚扰凉州周边的地区。而有所准备的西突厥,立刻星散,还派遣使节到凉州,询问大唐是否需要帮助。所谓的两面三刀,就是说这样的。
  此消息传到朝堂上,满堂皆惊,武将们自然是一片请战之声,而以长孙无忌为首的文臣们也不再阻拦了。
  段志玄明明已经教训吐谷浑一顿了,然而它还是贼心不死,妄图通过开战诱导各国一起进攻大唐。这样的国家,百死不能恕其罪。
  “吐谷浑贼心不死,屡教不改,那我大唐也就不必仁慈了,发兵吐谷浑,这一次务必斩草除根!”
  眼见皇帝开口了,早就私下里商量过的李靖直接站了出来,单膝跪地道:“陛下,老臣愿领兵出征!”
  正等待皇帝开口的诸将顿时一惊,不过想到李靖的年纪,又释然了。像李靖这年纪,再不上战场,以后就没机会了。否则,他也不会犯忌讳的主动请求出征。虽然眼馋这灭一国的战事,但是李靖既然是要最后一次带兵,也没人拆台。
  点点头,李世民称赞道:“爱卿如此年纪还想着为国鞠躬尽瘁,朕岂能不准,既如此,朕命你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率领关中、陇右精锐,荡平吐谷浑!”
  得到了大总管任命的李靖,顿时心头一片畅快,笑着起身,回到了座位上。
  远远的看到李靖在看这边,李承乾也笑着拱拱手。
  接下来,就要任命别路总管了,这种平灭一国的战争,定然不是一线平推,而是需要多方的领导,李靖作为大总管,只是领导全局而已。
  “命侯君集为积石道行军总管、任城王李道宗为鄯善道行军总管……”
  皇帝的任命还没说完,忽然武将队伍里又站出了一个人,单膝跪地。
  突然出现的变化吓了所有人一跳,李靖敢请命,是因为年纪大了,这是最后一次领兵出征,别的人谁敢主动请命?一路总管可不是随便请愿的,要知道统领几万大军,总管可都是有造反的底子,除了皇帝亲自任命,不能主动申请。战事消息刚出的时候请命不算什么,大家都要表表忠心,让皇帝知道自己麾下不是窝囊废就行了,这样正式任命的时候,谁敢?
  事实证明确实有人敢,突然出现的变化把李承乾也吓了一跳,可是当他看清楚出班跪地的人后,更是吓得说不出话来。
  如今单膝跪在场间的,是翼国公秦琼,秦叔宝!
  李世民也吓了一跳,急忙道:“秦卿,你这是要干什么?当初朕不是说过了,这些年你为大唐已经洒遍了热血,满身披创,今后用不着你继续出生入死了啊。”
  跟李靖不同,李靖虽然有腿疾,但是只是偶尔发作,还不到不良于行的地步。而秦琼,已经算是病入膏肓了,如果不是跟杜如晦一样,遇到了孙思邈,恐怕如今出现在朝堂上都是问题。
  看着枯瘦无比,脸色惨白的秦琼,李承乾也是一阵唏嘘。
  贞观时期的人物,这一位算是他最崇拜的之一。但是之所以穿越以后不上前亲近,就是因为他的身体。昔日的英雄建国以后却因为伤病变成这样,印象跟实际冲突起来,足以让人梦碎。
  不过多的亲近,就不会让英雄的形象崩碎。
第三百一十六章
出发
  面对众人,包括皇帝的震惊,秦琼并没有起身,而是继续说:“陛下,自武德二年微臣降唐以来,已经十又六载矣,如今若非孙道长的救治,恐怕微臣连下床走路都是问题。微臣这副残躯已经无法像当初一样为陛下出生入死了,如今卫公愿以吐谷浑之战作为行军生涯的终点,微臣心向往之,也想要走着一趟,请陛下成全!”
  说完,秦琼的另一条腿也跪了下来。
  双膝下跪只限于大朝会和祭天之类的大礼仪期间,平日里,对武将们而言,单膝跪地的军礼已经是极限了。如今,秦琼双膝跪地,让好多人都为止色变。
  眼见这一幕,李世民惊讶的站起来,边走边说:“秦卿快快请起,朕准了就是!”
  亲自下场扶起秦琼后,李世民感慨道:“卿家为大唐出生入死,就算不行这大礼,朕也会答应的,如何能这般轻贱自己呢!”
  达成所愿的秦琼并没有觉得亏了,反而笑得格外开心。对他而言,与其继续缠绵病榻,还不如走一趟战场,如果能交代在战场上,才是最如愿的。
  “太子,朕就将秦卿交给你了,但凡秦卿有什么闪失,朕拿你是问!”
  李承乾没想到自己已经很老实了,还是会被点名,只能站了起来。
  拱拱手,李承乾笑道:“就算您不嘱咐,儿臣都不会懈怠的,翼国公,此次出征,您大可跟孤同车同眠,到时候估计孙道长也会同行,有他的照顾,想必所有人都会放心的。”
  孙思邈要随行,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只是众人不知道的是,孙思邈在将大蒜素研究、并用于治疗以后,又重新对药材开始了研究。在他看来,好多西域传来的香料一类东西,事实上都有治病的效果,所以听说李承乾要随军出征后,也赖着要随军一起。
  杜如晦本来还想在朝堂提一嘴太子亲率超编的事情的,但是见秦琼和孙道长也要同行,顿时打消了这个想法。如此之多的重要人物在,亲率怎么武装都不为过。
  将秦琼扶到了位置上坐下后,李世民也不回去,而是直接点名道:“命工部尚书李大亮为且末道行军总管,岷州都督李道彦为赤水道行军总管、利州刺史高甑生为盐泽道行军总管,命契苾部落一同出兵,命西突厥发兵协助作战!”
  前面几条还不出意外,最后一句出现的时候,李承乾实在是无奈至极。皇帝的自大病又犯了,或者说,这一次给西突厥下命令,纯粹是秋后算账,逼着西突厥站队。不管如何,吐谷浑进攻凉州的时候,西突厥也有跟随的想法是真的。这一次西突厥要是不站好队,恐怕就会招来大唐的恶感。
  话说,大唐对西突厥本来也没有好感。
  被皇帝点到名字的人,都站了出来,单膝跪地领命。李大亮兴奋的不知道说什么好,而李道宗,也是格外的激动。
  对上李大亮充满感激的眼神,李承乾就充满了罪恶感,因为他被皇帝选上,纯粹是因为皇帝想要给他这个机会,而不是自己开口说好话的原因。至于李道宗的中奖,多半是因为他和李靖一样,也要退出战场前线了。身体不好的他已经专任太常卿,算是进入了文臣的行列。
  不管是谁被选中了,都兴奋莫名,当堂宣示势必把吐谷浑所有的草场都变成大唐的后花园。
  平灭一国的战功啊!这么大的功劳,领头的李靖用不到多少,都会便宜了之后的总管之流。虽说不至于再加官进爵,但是有这份战功在,就有了足够的底蕴,能够让子孙彻底的进入大唐高层,有了发展成为顶级家族的机会。
  “命翼国公秦琼为西海道行军副总管,辅佐大总管李靖。”
  听到皇帝的任命,秦琼的眼神还是有点黯然。副大总管,听起来好听,但实际上只能跟在大总管身边,基本没有领兵的机会。说到底,皇帝还是担心行军的辛苦会把他累垮。
  偷着叹了一口气以后,秦琼也单膝跪地,接受了皇帝的任命。副大总管,已经是皇帝格外开恩的任命了。
  朝会结束,武将们笑得畅快,李靖早就轻车熟路的答应归来后请客,而秦琼,则等候在门口,一直到李承乾走出来以后才拱手打招呼道:“此次出征,微臣多谢太子殿下的照拂了。”
  知道秦琼心里不好受,明明是出征的将军,却被皇帝当孩子一样的护着。
  还礼以后,李承乾笑道:“翼国公说的什么话,孤虽然受到了卫公的教导,但是没有机会付诸于实践,如今麾下有两千精兵,正发愁如何指挥呢,如果您能陪在孤身边,亲自指挥,孤可就感激不尽了。”
  闻言,秦琼不由得心动了起来。太子亲率啊,东突厥大战的时候,李靖已经评价过亲率为精兵中的精兵,那还只是四年前,如今的亲率摆脱了青稚,只怕会更加厉害。指挥这样的一支军队,绝对是所有人梦寐以求的。
  咽了咽口水,秦琼毫不犹豫的说:“既如此,那微臣就不客气了,哈哈,待到出征之日,微臣就跟太子一起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6/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