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才不要做太子(校对)第3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3/566

  足足一天一夜的时间过后,李承乾才睡醒。
  营地里出奇的安静,不像之前几天一样吵闹。
  才换上衣服出去,就看到了端着饭食过来的张赟。虽是太子,这个时候也没有多少优待,一碗小米饭外加一碗羊汤而已,羊汤里的一些萝卜,已经足够奢侈了。
  吃腻歪的东西,在饥饿的时候也美味无比。吃完了饭,李承乾才问张赟:“我睡了多长时间?战况如何了?”
  张赟张了张嘴,叹了一口气后才说:“回禀殿下,您睡了一天一夜。至于战况……您还是去问大总管吧。”
  见张赟一副吃了半截蛆的表情,李承乾差不多就猜到了结果。
  放下饭碗,就前去中军大帐。
  营地里静悄悄的,哪怕两个正在交谈的人,都尽可能的压低声音。
  掀开大帐的门帘,就闻到了一股子酒味,地面上全是破碎的公文纸屑,而一边的秦琼,脸色也不太好。
  “卫公,怎么了?”
  坐在首尾的李靖,放下手里的酒壶说:“岷州都督李道彦的西方战线,被吐谷浑人前后夹击,冲击的溃不成军,咱们都被慕容伏允那混蛋给骗了,跟咱们对峙的,并不是吐谷浑的主力,而是慕容尊王带领的部分军队,吐谷浑的总兵力竟然有三十万之巨,如今慕容尊王已经跟他爹汇合,重新组成了二十万的军队开始朝西方逃窜了。特娘的,老夫怎么就没想到慕容伏允这个胆小鬼,怎么可能跟大唐军队遥相对峙!”
  费尽心力的准备圈套,结果只钓到了半截子鱼,不管谁的心情都会不好的。
  从初冬熬到现在,如果继续追击吐谷浑人的话,唐军的将士们绝对吃不消。毕竟两军对阵和追是两回事。跟吐谷浑人玩躲猫猫。不知道要耗费多长时间。当初段志玄就是被这种战术生生拖的不得不撤兵,如今人家故技重施,就算骂他耍无赖,也只是骂两句而已。
  战场上无所不用其极,耍无赖也是一种战术。
  正是因为知道如此,李靖才郁闷至极,自己以为完美的包围,实际上已经被人家提防了。
  不知道如何安慰李靖,李承乾只能问道:“那接下来,我们应该怎么办?难道就此撤兵?”
  李靖摇了摇头说:“出征的时候,陛下就说过,此战不灭吐谷浑不罢休,既然这次失败了,我等就撤军回国暂时休整,等吐谷浑降低警惕的时候重新出兵就是!眼下寒冬,将士们也不能一直在关外苦熬,等过了年,咱们再出兵就是!”
  李承乾点了点头,现在也只有这样了。虽说继续打下去也不是问题,可是跟东突厥一战的时候一样,就算到时候胜利了,也会是一场残胜。
  撤军的消息散布到了全营,虽然已经歼灭了吐谷浑足足十万的兵力,可是将士们却没有一个高兴的。这次出战,所有人都是冲着平灭一国的战绩来的,哪怕是一个寻常的士卒,平灭一国的三转军功跟平常的三转军功都会不一样。
  西海道中军返回了凉州修整,各路大军也返回了各自的州府修整。军队回撤了,各军的总管却选择了前来凉州,除了侯君集以高昌有要务为由直接返回高昌以外,余下的总管都聚集到了凉州。
  所有人中最难受的无外乎李道彦,因为就是他的防线被吐谷浑人冲散了,虽说将士的死伤不到重创的程度,但是对人心的打击是无与伦比的。
  开宴以后,李道彦直接端起一坛子酒,起身郁闷道:“这次是在下丢人了,否则,吐谷浑的十五万军队会被全灭,小弟在这里给诸位赔罪了!”
  李大亮就坐在李道彦身边,伸手按住他的酒坛子说:“怎么回事大家都清楚,你手底下只有两万人,能接连顶住慕容尊王的连续冲击已经很难得了,你赤水道军队又不是铁打的,如何能顶得住两面夹击?慕容尊王突围成功罪不在你,这一点,我们上奏的时候都会为你分说的。”
  李承乾也端起酒杯对李道彦说:“李将军,赤水道原驻地在淳州,你们不远千里绕路封锁敌后,堪称劳苦功高,无可奈何的事情,就不要记挂在心上了,若要论功,孤觉得赤水道跟鄯善道当居首功,您和江夏王叔是该喝一杯!”
  李道宗闻言也起身,端着酒杯走到李道彦的身边说:“好了好了,赤水道军队被冲击破阵,作为两侧军队的我和侯君集也有责任,用不着你一个人来背。慕容尊王跑了不算什么,来年咱们再战就是。如今咱们缴获了慕容尊王十五万军队裹挟的牛羊,粮草方面能够得到充足的补充,算不得什么大事。”
  在李承乾和一众将领的安慰下,李道彦才终于放下了心事,拱拱手把酒坛子换成了杯子。
  战争从来都是有胜有负,能够取得这样的战绩,李承乾觉得大唐已经赚了。
  要知道,唐军总数才不过十来万。能够吞掉吐谷浑的十万军队,把二十万军队像撵兔子一样的撵着跑,本身就是一种完胜。
  众将领大醉一场后,就各自返回了所在军队,留给凉州的,只有各军的伤兵。目前,只有凉州组建了相对完善的伤兵营。经过三四个月的修整,还能恢复不少的战力。
  没错,按照李靖的决定,冬季大唐将不再对吐谷浑出兵。
第三百二十二章
分封
  让李靖做出这样决定的,不是战斗的结果,而是这一次的缴获。说起来大唐也算幸运,虽然慕容尊王逃脱了,但是他们十五万军队的牛羊和慕容伏允的部分牛羊,却被大唐缴获了很多。跟大唐出兵携带粮草一样,吐谷浑人出征的时候携带的补给就是牛羊。而凉州以外五百里的范围内,只要是吐谷浑的牧人,不管是不是属于军队,都被大军劫掠掉了。
  开战中的两国,彼此对彼此而言都是强盗,这一点不会因为是大唐而有所改变。
  这么多的牛羊,除了可以用作军粮以外,还能用于交易,换取军费,以战养战。要知道凉州城里的外来人不只是军队,还有好多的商人。陇右的商道如今修葺一新,商人们都嗅到了牛羊的味道,集中在凉州等着交易。牛羊对草原民族来说不稀罕,但是运到中原的话,可就能升值了。
  跟别的商队不同,黎勇胜并不是来运货的,而是送货的。大量的补给从长安运到了凉州,摆满了李承乾临时的太子府。
  “混蛋啊,孤就是说说,随便运两车好东西过来就行了,你丫的给所有的车都塞满了,东西少的话,孤独自享用没人敢说什么,如今这么多的东西,孤的人手撑死也吃用不完,你让别的士卒怎么看?”
  看到满院子堆起来的各种物资李承乾就发愁,因为要在凉州过年,他就给长安送信要一些好东西。可谁成想,黎达海这个蠢货让儿子送来了这么多的东西。东西虽然多,但是跟凉州三万多驻军对比起来还是什么都不是。军中不忌讳吃独食,前提是真正的独食,都是大将军,国公之类的,过年的时候享受一下,士卒们还是理解的。
  但是,这样的情况绝对是大事故,分配不匀,绝对会引发怨言的。
  挨了训斥的黎勇胜委屈道:“殿下,是您说多运点好东西,父亲才准备了这么多的东西。问过太子妃了,她也说您在边军不易,作为太子怎么也得款待一下军中的将军们,这才准备这么多的。”
  一听说是苏媛让运来的,李承乾更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这败家婆娘,虽是好心,但是却给他弄来了一个大麻烦啊!
  一边的李涧看不下去了,出言道:“殿下,您这就是杞人忧天了吧,您可是太子,如何分配都是您说了算,谁敢有怨言?不想活了?”
  白了李涧一眼,李承乾道:“就算嘴上不说,心里也不好受啊。算了算了,留少量用于过年,剩下的平分到各路大军,说好了,这些物资都是赏赐给那些战功卓著的士卒的,同等战功,地位低者优先,同等地位,伤势重者优先。”
  做出安排以后,李承乾才松了一口气。想到如今还在大非川苦熬的亲率,只能追加道:“分出三成,再加上别的补给,想办法给大非川狠狠送一次,窜天猴他们在大非川苦熬到现在,是得送补给了,要不然就会出事儿。”
  张赟点点头,拿着货物的账单就开始分配起来。
  走到庭院里,翻看了一下黎勇胜送来的物资,李承乾忍不住叫了一声乖乖。大米什么的就算了,竟然连海鱼都有。张亮这家伙,本来以为就是客气客气,谁料想今年竟然真的送了海货。
  挑选了几条卖相好的鱼,装在两个箱子里,吩咐宦官送去李靖和秦琼那里。到底是上岁数的人,才下战场,两个人就不约而同的病倒了。李靖的腿肿得老粗,行动不便,秦琼更是被孙思邈勒令老实待在屋子里,敢出门就把腿打断。
  都是憋着一口气来的战场,如今战事暂歇,人就顶不住了。
  才划分好的物资,在长安新派遣的人抵达后,就又增加了不知道多少。
  契必何力,薛万均、薛万彻兄弟,带着新募的援军抵达了凉州,顺道送来的,还有皇帝赏赐下来的大量物资。
  不管怎么说,这一次唐军都是打了胜仗,只要是胜仗,就不应该遭受质疑。皇帝的举措就是在安边境诸位总管的心,免得众人受打击。
  在给病倒的李靖和秦琼宣读了皇帝的旨意后,薛万彻就把一封新的圣旨递给了李承乾,嘿嘿笑道:“殿下,陛下特意嘱咐过,给您的圣旨不用宣读,直接给您就成。”
  迷惑的接过圣旨,只是展开看了几眼,李承乾就苦笑不已。这哪里是什么圣旨,分明是家书,上面根本没有皇帝的印鉴,只是乱七八糟的写了皇帝的话,皇后的话还有太子妃的话。
  带着圣旨回到太子府,进了书房才展开阅读。
  “承乾,听闻你上战场时受了伤,严重吗?要不还是回长安吧,缺了你……”
  虽然是拾掇他当逃兵的,但是李承乾还是从字里行间看到了长孙对自己的关心。
  “好样的!朕听闻了你上阵之时的所为,不愧是朕的儿子……”
  虽然很反感这混蛋老爹把功劳往自己身上揽,但是能让这家伙开口夸赞自己,李承乾还是很有成就感。
  “东宫无事,您的信已经分给了各路管事,所有人都很高兴……夫君不在,妾身很是想念,只愿战事早些结束,夫君早日归来。”
  跟皇帝皇后不同,苏媛的信占了一半的篇幅,估计是帝后故意为之。虽然好多都是琐事,但是看完信,李承乾还是不由自主的思念起东宫来。
  不管那里是不是处在火山口,都是家啊。
  长舒一口气,把家书的圣旨收起来,李承乾又打开了暗卫运过来的情报。哪怕此时不在长安,也要对长安的事情有所了解。耿不曲也知道情报篇幅太大,特意挑选了很重要的几份,将多余的剔除了。
  “这萧瑀,脑子是不是被驴踢了啊!”
  看完暗卫的情报,李承乾就哭笑不得。别的事情都不算什么,情报中最重要的就是萧瑀给皇帝的进言。
  “帝问瑀:‘朕欲长保社稷,奈何?’瑀曰:“三代有天下所以能长久者,类封建诸侯以为藩屏。秦置守令,二世而绝。汉分王子弟,享国四百年。魏、晋废之,亡不旋跬。此封建之有明效也。’帝纳之,始议封建。”
  这段话就是说皇帝问萧瑀,如何才能永保社稷。萧瑀回答说:“社稷想要长久,应该像周朝一样分封诸侯,秦朝设置郡守,传承两代就灭亡了。汉朝分封诸王为诸侯,得以传承四百年,魏晋废除了诸侯分封,所以很快就灭亡了。由此可见,分封诸侯有明显的效果。”
  最令李承乾无奈的是后面的“帝纳之,始议封建”,这说明李世民这个蠢货老爹,竟然采纳了萧瑀的建议,开始商议分封的事情了。
  这太可笑了,简直就像是一个现代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相信指月亮会被割耳朵一样。诸侯分封用脚后跟想都不安全啊,秦始皇为什么要中央集权?不就是因为分封诸侯会像周朝一样导致诸侯国彼此独立,最终演变成战国那种混乱的情况?
  人都是有私心和欲望的,人生就像是赌场,有足够的筹码,就会不自觉的想要赌点什么。分封诸侯,就像是给诸侯分发筹码,这制度要是真的推行了,估计用不了太长的时间,中原又要变成战国的局面了。如果在此之前没能把吐蕃、西突厥之类的收拾掉,鬼知道中原会成什么样子,估计再次渡江也不是不可能的。
  “愚蠢啊!”
  长叹一声,李承乾只能将情报给烧掉。历史上李世民的这个骚想法最终还是被房玄龄等人给回绝了,如今自己要做的就是彻底脱身局外,任由事情自己发展就好。牵扯的太多了,反而不安全。高昌提前灭了,对吐谷浑的开战也提前了不知道几个月。顽固的历史轨迹能抵挡蝴蝶的翅膀,但是无法抵挡巨龙的双翼,自己这只巨龙,已经吹起了足够让历史改变的狂风。
  才把情报烧掉,房门就被人敲响了。
  张赟探进半个脑袋,见太子并没在忙,才说:“殿下,卫公来访。”
  “卫公?请他去书房,孤这就去。”
  把火盆里的灰烬捣碎,确保没有火光后,李承乾才走出书房,到大堂接见李靖。
  轮椅如今对大唐而言已经不是稀罕玩意儿了,有钱人会购买已经制好的精致轮椅,没钱的也会自己鼓捣出来。李靖显然是有钱人,所以他家家将从长安给他运来的就是将作监店铺里最好的檀木轮椅。
  坐在轮椅上的李靖下半身被厚重的棉被覆盖着,见太子进来,拱拱手说:“老臣如今还没法站立,失礼了。”
  李承乾还了一礼,表情不由得凝重起来。
  虽然李靖现在进入州城,算是暂时脱离了大总管的身份,可平常也不会对他行礼,如今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明显是有正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3/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