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才不要做太子(校对)第3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5/566

  临时接管了亲率,就要做好一个领导该做的事情。于是,在方朔的命令下,部分士兵又上了两侧相对安全的悬崖,观望对面的同时,也做好战斗的准备。跟五千吐蕃人战斗的时候,他们并没有使用火药武器,这也是赵兴敢再跟吐蕃人叫板的底气。
  清理战场完毕以后,得出来的杀敌数字让所有人都闭口不言。单单碎石区这一边,就有将近三万,另一边没数,但是估计也少不了。无论如何,五万的数字应该还是能凑齐的。
  两千人,干掉了五万人,这样的战绩,恐怕说出去会被人当成傻子看待。
  铁锤和窜天猴平安返回了营地,除了窜天猴差点因为那一摔破相以外,俩人并没有受别的伤。
  得知亲率干掉了五万吐蕃人后,窜天猴惊讶的把脸上的伤口都挣开了。
  “娘的,五万?这战绩怎么上报?谁会信?”
  方朔无奈道:“那就别上报五万了,我指挥将士们割掉了突厥人的左耳作为凭证,凑了两万多,咱们还是认这些比较好。”
  “没办法了,就这些吧,老方,你说吐蕃人会不会急眼?”
  “急眼?他们拿什么急眼?碎石那一边不知道有多少伤员,吐蕃人要是继续进攻咱们,那些人都得完蛋,他们只能老老实实的带着伤员滚回去。”
  窜天猴点点头,翻身爬起来开始给中军写战报。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是让太子殿下训斥一下吐蕃人。说到底这一次是吐蕃失信,去而复返,大唐这边占着理。也不知道禄东赞会怎么解释?难道是带着十万兵力到大非川这里来游玩的?
  年前写的战报,送到凉州的时候,却已经是年后了。
  看到亲率的战报,就连李靖也吓了一跳:“已经确定是五万起步?”
  李承乾摇了摇头:“五万只是亲率的猜测,真正的数字只有两万多接近三万,现在这些耳朵都被送了过来,军务司马正领人数呢。至于碎石区另一边,亲率没敢过去,生怕吐蕃人彻底急眼。”
  看了看窜天猴画出来的战场解析图,李靖颔首称赞道:“如果真的是这样,亲率能杀敌五万多还是可能的。不过,老夫能认的战绩,还是两万多,就算是两万,估计军功册送到朝廷的时候,还是会引来质疑啊!”
  “两万多已经足够了,窜天猴他们也知道自己这一次做的太猛了,等到时候,我私下里赏赐他们也就是了。”
  李靖点点头,这可能是最合适的安排了。
  收起战报,长叹一口气,李靖·1郁闷道:“今日见到亲率的战绩,老夫骇然之余,也不由得担忧起来啊。如今火药武器威力超绝,两千人应用得当,甚至能对抗十万人,听说火药作坊的那些人还在精研火药,以后,一旦武器的威力能够取代个人的勇武,也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啊!”
  李承乾知道,李靖发出这样的感慨,是无力的体现。像他一样的传统武将,统筹十多万军队,密谋了许久,才斩获吐谷浑十万兵马。而如今,亲率不过两千人就弄死了五万多,两相比较,冲击感实在是太大了。
  “卫公,这一点您用不着担心。我都说了好多次了,火药武器有它的局限性,它只是武器,说到底使用武器的还是人。就算武器犀利,人不行的话,也不会存在战力这种东西。说到底您还是多虑了,现在您的战术思想还是战争的主流,至少很长一段时间里还是不会变的。”
  好一顿安慰李靖以后,李承乾才挠了挠头。李靖的兵法,还是很厉害的,不过,等电磁学发展起来,特别是远距离通话的手段出现以后,战场就能实现实时通讯,到时候,实时战术,将会取代老旧的战术。
  当然了,老式战术并不是全无用处,还是有很多思想是会传承下去的。
  李靖的腿已经渐渐消肿了,虽然还是行动不便,但是已经不影响他处理公务。
  在整理了养病这段时间的公务后,李靖点点头,对一边坐着等候询问的李承乾说:“殿下处理起公务来可以说是得心应手了,就算是老夫所做的安排,也不过如此。只是老夫很迷惑,为何您并不封锁消息,反而允许商道继续畅通?您应该很清楚,好多商人,其实就是吐谷浑的探子假扮的啊!”
  李承乾笑着回答说:“卫公,其实我做出这样的安排也是有考虑的。咱们三万多的兵力囤积在凉州,就算封锁消息,也很难彻底隐瞒住,与其冒着消息透露的风险,还不如明明白白的告诉吐谷浑,咱们就在这里,没准儿还要收拾他们一顿。
  吐谷浑境内地形复杂,真正丰美的草场都靠近咱们大唐边境。经过年前的一战,慕容伏允虽然保存了有生力量,还把吐谷浑的大量牧民带到了西侧。但是,吐谷浑西部多是戈壁荒漠,那么多的牲畜,他们根本没有用来放牧的草场。只要咱们在这里一天,他就一天不敢返回东部,只能固守。就算明知道这样会损耗自己的实力,他也只能在胆战心惊中受着。
  而封锁消息的话,为了避免吐谷浑好过,估计咱们得学着他的样子,把草场牧草付之一炬。虽然这是最有效的削弱敌人战力的方法,不过在我看来,一把火把草场烧了,可是败家行为。这些草场里的牧草,也是咱们的财产啊!”
  听到这个回答,李靖笑着点了点头。按照他的计划,就算情报暴露了也没什么,不如说,他反倒也希望慕容伏允知道凉州的情况。
  不知道是不是心理原因,过了年以后好像天气不是那么的严寒了。三万大军停留在凉州也没闲着,每天的操练都是必须的。特别是薛万均兄弟带来的新兵,都是新招募的府兵,战力还不是很明显。
  大军出动,就会耗费粮草,如果不开战的话,至少对朝廷而言,边境的大军就是在败家。李靖选择了缓和一段时间,可是这段时间里,大军的粮草还是无时无刻不在消耗的。然而,对于李靖的行为,朝中没有一点的反应,就算有,也被皇帝直接镇压了。选将以后就不生疑,这是皇帝少有的优点。
  一月过去了,二月过去了,三月,又过去了。就在春天跃跃欲试准备返回大地的时候,一直沉默的李靖终于做出了行动安排。送去朝廷的文书得到了皇帝的批复,李道宗从鄯善道行军总管,一跃而成为副大总管,各路的军队也被李靖进行了整编。李靖自己和薛万均、李大亮,将会进击西北方,绕路高昌深入敌后,而李道宗和侯君集进击西南,先灭党项羌人背叛的部落,再与李靖等人的军队一起南北夹击。
  至于凉州的新兵,还有李道彦等人的残兵,则原地不动,或者说,他们反而需要彰显自己的存在感,用来吸引慕容伏允的视线。
  三月末,李靖假意领兵回朝,实际上却跟李大亮的军队合流,借路高昌进入了茫茫的草原。这一次,包括凉州刺史,都不知道李靖真正的意图。
第三百二十四章
慕容伏允
  因为是急行军,马车这种东西根本就是耽搁速度的东西,根本不可能使用。不管是李承乾还是大病初愈的秦琼,都只能骑马跟随大军行动。
  越过高昌区域向西南,就是戈壁区域,明明已经青草泛绿,可是行走在戈壁区还是感到了彻骨的寒冷。
  大军走走停停,进入戈壁区后,李靖将大半的斥候都派了出去,戈壁区地形复杂,不管谁受了埋伏,下场都不会太好,先手刺探到消息的话,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刚到日落时分,李靖就下令大军寻找有水源的地方驻扎。然而斥候找遍了戈壁滩,却只找到了一处水源。
  大军驻扎的时候选择有水的地方是常识,但是当李靖看到牲畜的尸体上下沉浮的小水潭,只能下令远离。而李承乾叫来管理火药汽油的军需官,下令用汽油将这个地方彻底的烧一遍。
  营地驻扎完毕,聚在一起的五个人,四个人的脸色都不太好。
  孙思邈戴着口罩忿忿不平道:“为了提防大唐,吐谷浑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了,病死的牛羊竟然都拿来当作武器!”
  秦琼和李靖对视一眼,无奈的摇摇头说:“孙道长有所不知,用病死的牛羊污染水源,这是匈奴人的故智,这战术他们用了不知道几百年了。”
  李靖揉揉太阳穴,郁闷道:“我等携带的水最多坚持三天,三天的时间可不够穿越这个戈壁区域的啊!一处的水源污染了,别处也不可信任,谁知道别处的水是不是也被污染了。孙道长,您精通医术,可有什么办法?”
  孙思邈摇摇头:“老道只会治病,哪有对付污染水源的手段?不过就老夫看来,你可是问错人了。”
  见孙思邈指着太子,李靖立刻拱拱手说:“殿下有办法吗?”
  李承乾点点头说:“办法还是有的,大军出发之前我就提前做了准备,提防的就是这种情况,不过,这种办法费时费力,就算使用,最多也只能给全军将士制作出饮水来,战马还是顾不上的。”
  闻言,李大亮大喜道:“能解决大军的饮水就够了,目前咱们的饮水还能坚持三天,走出戈壁最多七天的时间,将士们跟战马一起委屈三两天还是可以的。”
  见李靖也点头,李承乾立刻就伸出了手。
  而李靖,也毫不犹豫的拿出一道令牌交到李承乾的手上。
  别看李承乾是太子,在军中想要调用士兵的时候,还是得有军令才行。
  戈壁滩虽然缺水源,但是仔细寻找还是能找到不少。不过,有那一潭的死物在前,就算是清澈的水,也没人敢信任。
  制取蒸馏水其实很容易,哪怕如今在军中也是一样。
  找了一处两步宽的水流,随着李承乾一声令下,众多将士立刻开始行动,一些人挖掘河道让水流改流,另一些人则在沿途挖坑。
  第一个坑里堆满了碎石,高过水面,第二个坑里则横拦了厚重的麻布,第三个坑里是装满了木炭碎屑的麻布袋子。
  第五、第六、第七道都是木炭碎屑。
  经过七道关卡过滤的水流,最终进入了一个环形大坑,大坑被一顶油布帐篷覆盖着,中间的顶部并没有支撑,反而故意的弄成了松松垮垮的样子,像是一个倒立的圆锥。而就在圆锥底部,摆着一个木桶。
  夜色降临,环形水坑里面的水已经存满,李承乾这才命上游把水流堵住。
  两个身体强壮的士兵,用两根木棍抬着一块在火堆烧热的石头,直接丢进了环形水池。
  第二块,第三块……
  刚开始的时候还只是丢石头的时候会产生一点热气,过了没多久,池水本身的温度也上来了,开始散发热气。戈壁晚上的温度估计有零下,所以一直沉静的帐篷顶部,开始不断的有水滴滴落,但是更多的水滴却移动到帐篷中间,最终滴入底下的木桶里。
  一开始只是滴,当热气越来越明显的时候,水滴最后竟然变成了一串的水。
  亲眼见证到这神奇一幕的士兵们,工作起来更加1带劲儿,一桶水很快就满了。
  全程旁观的李靖指着被士兵们抬出去的水桶,道:“就这么简单?”
  士兵们以为神奇的一幕,在李靖的眼里不要太简单。
  李承乾点点头笑道:“就是这么的简单,其实知识都是来自于生活中,懂得应用的人就能创造奇迹,有的时候抬头看天走路,未必走的是对的。”
  李靖也点点头,见到士兵们干得更加的起劲儿,也就放心的回去休息了。水源不出问题的话,别说穿越戈壁滩,就算出去后再翻越沙漠也不是问题。原定的计划本来就是穿过戈壁以后再穿越沙漠,彻底的绕到慕容伏允的身后,水源的污染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甚至一度想要废弃这个计划了。谁成想太子竟然能够从污水中取出纯净水来,解决了大军缺水的问题,这样一来,大军战力不减,慕容伏允这一次恐怕要插翅难逃。
  遇上同样情况的不只是北路军队,李道宗的南路军队也是如此。
  在把水壶里最后一滴水都吮干净后,侯君集暴躁的掷壶于地,对李道宗说:“江夏王,你说李靖是不是有病?明明他们从凉州南下绕行,我们直接从高昌出兵是最好的,为什么偏偏要他们由南到北,我们由北到南?这不是没事儿瞎折腾嘛!”
  李道宗只是抿了一口,就把水壶放到马搭子里,叹口气对侯君集说:“你这个性子啊,怎么就这么暴躁呢?李靖这么做自然有他的考虑,你不明白就照做,有什么好抱怨的?”
  要过家将的水壶喝了一大口后,侯君集还是忿忿不平道:“有什么考虑?依我看啊,这老贼就是报复当初我举报他谋反的事情。太子素来跟我不合,如今他们两个凑在一起,说不定就是想要折腾我!”
  看着侯君集唾沫横飞的样子,李道宗无奈的摇了摇头:“算了,还是直接告诉你吧,李靖这么做就是要隐藏咱们唐军的真正意图。凉州年后没有禁严,而是依旧开放商道,准许各国商人进入,这其中没有探子都不可能。李靖离开凉州,打的是回朝的口号,我等经过凉州,打的也是回朝的口号。
  跟凉州不同,鄯州廓州淳州这些地方,可都戒严无比。李靖在凉州留下了大量伤兵和新兵,其目的就是吸引吐谷浑的注意,这样一来,我们两支回朝的了队伍,才能在他们眼皮子底下隐藏起来。慕容伏允这个人你又不是不知道,如今躲藏在极西之地,已经是极限了,如果咱们再逼迫,他绝对敢丢下族地远走异国他乡。想要彻底的剿灭他,只能想办法围住他,揍残他,才能擒住他。”
  侯君集似懂非懂的点点头,虽然皇帝登基以后他一直在努力的学习,可是粗习惯了,哪能那么快的就转变过来。涉及到这种有关计谋的事情,他就犯迷糊。
  行军之前最多带三天份的水,超过三天要是不补充,就会出大事。李靖一方好歹有制取蒸馏水的手段,李道宗这边却没有。面对污染的水源,他们只能将希望寄托在下一处水源上。一次次的希望落空以后,士气一度开始低迷涣散。
  断水第二天,军中就出现了回撤的声音。只是,这个时候回撤,绝对会倒在归程中,还不如坚持到底,毕竟只要进了吐谷浑生存的地界,就有水了。吐谷浑人绝对不可能把自己用来生存的水源也给污染了吧!
  面对士气低下的将士们,李道宗有些不知道怎么办。望梅止渴的典故,在军队中绝对不能轻用啊!
  而就在身后家将也开始忍不住一轮的时候,侯君集疯狂了。呵住大军,跳下战马,要来一个大盆一个碗,侯君集一刀子就把自己的坐骑战马给砍了,拿大盆接血,用空碗舀了一碗倒进嘴里,大声道:“吐谷浑接连寇边,边境百姓苦不堪言,陛下圣明,命我等为百姓除此大患。今吐谷浑未除,我等岂可懈怠!缺水又当如何?且饮马血,穿过戈壁区,就是我等痛饮敌人鲜血之时!”
  被战马的血溅了一头一脸,再加上喝了一碗,此时的侯君集就像一个魔神一般,浑身通红的令人作呕。但是,士兵们反而借此鼓起了勇气,左右商量以后,几人共同杀一马饮马血解渴。
  眼见队伍重新焕发了生机,就算是李道宗也不得不佩服起侯君集来。虽然这个家伙性格很恶劣,但还是有点手段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5/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