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才不要做太子(校对)第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566

  伸手倒了一杯茶,李承乾几乎是贪婪的咽了下去。
  瞥了一眼李承乾的动作,李纲嘿嘿笑道:“一夫当关,退敌数十万,可是足以写进史书的佳话。只是到时候如果提到堂堂太子尿了裤子这一段,不知道后人会如何评说。”
  把杯子放回桌子上,李承乾苦笑道:“您就别吓唬小子了,弟子现在心都蹦到了嗓子眼。”
  说完,李承乾拽了一把于泰的甲叶,又问道:“老于,你肯定你能拦住对面射过来的箭矢?”
  于泰又一次拍着胸甲回答道:“殿下放心,除了射雕手外,没人能射出这么强力的箭矢。就算有射雕手,末将也会拿自己给您当盾牌的!”
  有了于泰信誓旦旦的保证,李承乾才松了一口气。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不少人童年里曾经做过的梦。可就是万人敌的蒙毅,最终也是倒在了暗箭下。更何况,突厥人精通骑射,只要一轮齐射,他就要改名李刺猬了。
  二十万骑兵出现是什么样的场景?尽管已经幻想过,但是真的见到的时候,李承乾还是忍不住心跳加速。
  长安周边这段时间来都没有下雨,估计草原那边也无雨。干燥的天气下,导致战马奔跑,必定扬尘。远远的就能看到天际线处出现了一长排的黄烟,就像沙尘暴一般朝着近处席卷而来。这样震撼人心的一幕,五毛钱特效可做不出来。
  兵马未至,就有一股子浓郁的臊性味随风而来。那是突厥人的体臭和战马身上的汗味。
  论战马的素质,突厥人能甩大唐十条大街。自高陵、泾阳两道防线后能这么快的奔袭到渭水河畔,对战马的体力是一种极端的考验。
  本来,他们应该在渭水河畔稍作休息,再继续进攻的。
  可是,在一众突厥人的视线中,河对岸却已经驻守了一些士兵。
  在突厥二十万的兵力面前,这些兵力可以说连塞牙缝都不够。
  但是,拍在河岸边那一台台造型奇特,散发着危险气息的东西,却不得不让人警惕。
  离得近了,便能看到河对岸和桥上的情况。
  在突厥人不解的注视下,好多人都发现了桥上的三个人。
  其中一人身穿铠甲,威风凛凛,看样子是个将领。
  另一个是一个老者,行将就木的年纪,算不上威胁。
  至于另一个同样没有威胁的孩子,却没有人敢小看。
  淡黄色的袍服,虽然数不清上面刺绣的金龙爪子数量,可是已经足以推断出这个孩子的身份。
  唐朝的太子!
  推断出这个孩子的身份后,立刻就有突厥人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掏出弓箭想要将其射杀。
  干掉唐人的太子,虽然只是一个小孩子太子,可依旧是一种荣耀!
  不等他将箭搭上弓弦,就有一个厚重的巴掌抽到了他的脸上,甚至将他抽到了马下。
  “@#¥%&@!”
第四十五章
威慑
  尽管隔着一百多步远,可是抽人男子的声音底气十足,桥上的三人都能依稀听见。
  李纲略一思索,说:“这人说,蠢货,谁让你攻击了!”
  李承乾惊异的看着李纲,突厥人的话,在他耳朵里就是一阵叽哩哇啦,想不到李纲居然能听懂。
  充分享受了徒弟惊讶的目光后,李纲微微一笑:“武德年的时候,老夫担任过礼部尚书。当时恰逢太上皇要礼部制定对于接待突厥来使的礼仪,老夫就把突厥习俗和突厥话研究了一番。”
  虽然老先生说的轻巧,但是李承乾知道,能够学会突厥语,老先生一定废了不少力气。武德年,老先生也有七十多岁,七十多岁的老人家还能掌握一门外语,让浑噩度日的年轻人情何以堪?
  吼了一嗓子后,那个膀大腰圆的突厥人就走进了战阵中。没多久,就有一个戴着黄金饰品,怀揣金色弯刀的突厥人骑着马走了出来。以上的特征,无不标示着他是一个大人物,而且,很有可能就是颉利可汗本人。
  似乎是要印证李承乾的猜想,于泰低声说了一句:“殿下,这个应该就是颉利了。”
  李承乾点点头,从躺椅上坐直了身体,然后起身注视着颉利。
  出阵后,颉利也只是带了一个膀大腰圆的护卫,骑着马从北方踢踏而来。
  当战马蹄子踩到桥上的那一刻起,于泰浑身的肌肉就绷紧起来。他从不喜欢自傲,突厥过来了两个人,他或许有以一敌二的能力,但是绝对没有护卫李纲和李承乾也全身而退的办法。
  拍了拍于泰,无声的安慰他,李承乾镇定的拿起茶壶,往一个新杯子里倒了一杯茶水。但愿,但愿古代人真如传闻中的那样,不会无缘无故的斩杀来使,不会无缘无故的翻脸不认人。
  骑马靠近后,颉利和他的护卫下了马,漫步朝这边走来。
  五人越离越近,当颉利距离李承乾只有五步远的时候,于泰虚晃了一下手里的横刀,示意他们停步。
  停下脚步后,颉利低头看了看李承乾,再一次确认了他身穿的四爪龙袍。
  因为来军营是正式检阅的缘故,李承乾并没有穿其它的服饰。四爪金龙淡黄袍服,除了太子没人有资格穿。
  喉头滚动两下,颉利那有点发音诡异的唐话响了起来:“唐朝太子?”
  李承乾则是奇异的问道:“你会说唐话?”
  颉利微微眯眼,笑道:“我按照传统,娶了嫂子义成公主,义成公主会说唐话,我,是跟她学的。”
  李承乾了然的点点头,义成公主,是隋朝嫁给突厥启民可汗的一个宗室公主。突厥有“父死儿娶母(非生母)”、“兄死弟娶嫂”这样的传统,所以义成公主先后嫁给启民可汗、始毕可汗、处罗可汗、颉利可汗四人为妻,想想也是蛮惨的。
  不过,既然颉利会说唐话,就免去了李师当翻译官的辛苦。
  拿起桌上的茶杯递给于泰,要于泰送给颉利可汗,李承乾道:“难得颉利可汗不远百里到渭水做客,孤没什么可招待的,还请喝杯茶水歇息歇息如何?”
  面对于泰递过来的茶杯,颉利眼睛微眯:“唐朝太子,我虽然不怎么了解唐朝的礼仪,既然我远来是客,按照辈分还是你的长辈,你不管怎么说,都该亲自奉茶吧!”
  看着颉利眯着的眼睛,李承乾偷偷叹了一口气。当皇帝的,果然没有一个简单的。颉利明显是要给自己这边一个下马威,用的还是大唐的规矩。
  说实话,这个难题,很难处理。双方这个时候还没有打起来,按照规矩,他确实是晚辈,也确实需要对长辈表达尊敬。
  可,事关两个国家,就不是那么简单了啊!
  一边坐在轮椅上的李纲,见弟子为难,终究还是开口了:“颉利,老夫李纲,李文纪,是炀帝的老师。如今,太子殿下已经拜入老夫门下,是老夫的弟子,按理当与炀帝同辈。你妻为义成公主,按辈分,还得唤我徒弟一声叔叔。老夫只听闻有晚辈给前辈奉茶的,哪有长辈给小辈奉茶的?”
  李纲的灵机一动,虽然牵强,却恰到好处的化解了李承乾的尴尬。颉利如果继续纠缠,也只有自讨苦吃。
  眯着眼睛的颉利没有说话,跟在他身后的突厥护卫却怒了,他朝着李纲吐了一口唾沫,叽哩哇啦的用突厥语说着什么。
  不需要翻译,只要看李纲变了的脸色,就知道不是什么好话。
  迎向颉利的眯眯眼,李承乾伸手拍了一下于泰的后背。
  想起太子“越是虚张声势,就越是真实”的告诫,于泰毫不犹豫的抽出横刀,朝着突厥护卫冲了过去。
  大概也就是眼睛一闭一睁的时间,短暂到渭水北岸的突厥军队都来不及反应,刚刚谩骂李纲的突厥护卫就被于泰砍掉了一根胳膊。
  横刀的锋利可是出类拔萃的,直到突厥护卫胳膊落地,他肩膀上的断口才喷涌出鲜血来。
  “@#%¥!”
  北岸的一众突厥人,齐齐的弯弓搭箭,对准了南岸,而南岸这边,士兵工匠们也齐齐的发出一声大喝,第二排八牛弩上的油布也掀开了。
  就在这大战一触即发的时刻,双方的“最高领导人”,反而都在眯眯眼着对视。
  伸手制止了身后赶来的护卫出手,颉利拔出腰间的弯刀,一刀了解了满地打滚的护卫。
  也不擦血,还刀归鞘后,颉利不再眯眯眼,开口道:“他侮辱你的恩师,你出手,我不会在意。”
  说完,颉利接过了于泰手里的茶,甚至不怀疑茶水会不会有危险,就一口喝下。果然,能当上皇帝的,没一个简单的人物。
  伸手指了指身后一排排的弩车,李承乾笑道:“可汗这次浏览我大唐国土山色,可浏览够了?如果够了,要不要孤派人将可汗送回突厥?主要是孤的这些手下有点不听命令,要是有人不听指示,私自开动了八牛弩,可汗可千万不要见怪啊!”
  确认了“八牛弩”的存在后,就连处变不惊的颉利,都忍不住握紧了腰间的弯刀。没有人,敢无视八牛弩带来的威慑。真正见过八牛弩威力的人,只要把它带入到杀戮中,就能感受到无数血肉弥漫的场景。
  如今南岸的八牛弩,已经露出了两排,后面的最后一排虽然依旧盖着油布,看不清真伪,可是仅凭露出来的数量,就已经足够震慑人心。
  绝对,绝对,绝对不能在这个时候开战!
  颉利从脚到头顶的全身部位,都在嘶喊着这么一句话。
第四十六章
渭水之盟
  渭水虽然很宽,但是这个距离还不足以让八牛弩失去所有的威力。一旦唐人对岸的八牛弩全部发射,突厥这边就会立刻损失惨重。
  而且,这还不是最重要的。
  颉利自认对大唐的军报传递速度了如指掌,此时他逼近渭水河畔,长安也就是刚得到消息不久而已。可是河对岸的布置,很明显不是临时做出的安排,而是早就提防他了。
  难怪高陵防线不堪一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