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才不要做太子(校对)第3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6/566

  “听话,还是喝掉吧,皇后赏赐的药膳,你敢倒掉?别人羡慕都羡慕不来呢!”
  见秀秀像哄孩子一样的哄着阿史那雪,李承乾就坐到苏媛旁边,一把揽住苏媛的肩膀笑道:“你啊,用不着这么劝她,人参虽然是好东西,但是吃太多容易补过头的。”
  阿史那雪连连点头,快速的把碗里的汤喝掉,就吩咐宫女把剩下的先端走,晚上热一热还能接着喝。
  秀秀很有眼力,察觉到了太子殿下的目的,就找借口带着阿史那雪离开,把空间留给两个人。
  等她们两个走后,李承乾才捏捏苏媛的肩膀,说:“这是母后安排的,你也知道,母后的安排,我这个当太子的,只有接受的份。”
  苏媛摇了摇头,往李承乾的怀里扎的深了一点后才说:“自从知道未来的夫君是你以后,我就想过这样的事情,皇家跟别家差不多,更是犹有过之,妾身倒是不介意您有多少女人,只要您以后不要把妾身丢到一边就成了。”
  李承乾笑了笑,只能把苏媛楼的更紧了一点。这心态,说不上当婊子立牌坊,作为一个现代男人,虽然向往着三妻四妾,但是真的实现的时候,还是会有一丝罪恶感,哪怕现在的主流就是这样。
  人在花园的房间,都能听到外面战马的嘶鸣声,看样子窜天猴他们准备今天就出发。
  征讨一些土匪而已,用不着过多的关注。就算没有火药武器这种攻坚武器,亲率出动以后,也不会被一个小小山寨给坑到的。几次血战,再加上大非川的苦熬,他们的身上已经出现了军人的气质,铁与血的气息,可不是爬几遍绳梯,玩几天单杠就能磨练出来的。
  跟苏媛一起下五子棋下到巳时,张赟拿着一张拜帖走了进来。
  拜帖是商人群体送来的,不同于一般的拜帖,整张拜帖都是朱砂混合着金粉书写的,华贵到了极点。
  虽然在李承乾的眼里他们这样的安排有点脑残,但是不得不说明郑州商人的诚意是有的。
  收起拜帖,也用不着回帖,身份的巨大差别造就了礼节的随意。
  别院外面停着大量的马车,马车上都是一些奇装异服的家伙。
  看到这些人,张赟躬身小声说:“殿下,这些人都是游侠,应该是本地商家花了大价钱请来,为您保驾护航的。”
  看了看这些穷形怪装的人,李承乾只觉得自己的武侠幻想被冲击的粉碎。衣服破旧一些也就罢了,好多人跟乞丐都没什么区别了。这样的人,就是号称侠客的家伙?这分明是一堆争狠斗勇的二流子嘛,估计也只有李白那样的有钱人,才能支撑自己的侠义之旅。
  摆摆手,李承乾无奈道:“让这些人都离开,孤有亲率的保护就成了,这些新入伍的士兵虽然还挺青涩,但是战斗力绝对要比他们高。”
  张赟领命,立刻开始驱赶那些所谓的“游侠”。
  将大街肃清以后,李承乾才上了自己的马车,朝着商人集体准备的聚会地址赶去。
  马车一直都拉在船上,虽然有亲率的保护,但李承乾还是觉得带着自己的马车比较好。至于这些游侠的保护,根本没必要,商人们这些天简直都要造反了,用不着刺史出手,他们就开始了对州府的大清查,但凡是没有过所、没有正经身份。没有保人的,都被他们清了出去。这样的郑州城,堪称安全到了极点。
  不等抵达聚贤阁,在一个路口,本来匀速前进的马车忽然慢慢的减速了。感觉马车停了下来,李承乾就掀开门帘,只见前方的路口处,一身常服的魏征就站在路口处,手里拿着自己的官凭证明身份。
  张赟自然是认识魏征的,急忙下车把魏征请了上来。
  进车厢之前,魏征将自己的口罩戴上,才小心的进入。
  看到魏征戴着口罩的样子,李承乾忽然有了一种很强的既视感。不是,老子不是在唐朝吗?怎么在魏征的身上见到了口罩这东西?
  不过想一想孙思邈的存在,李承乾也就释然了。当初他不过是有意无意的给孙思邈讲了口罩的用途,他就在医院里彻底制定了卫生条例。虽然只是在医院范畴内这么做,可是流传出去也不是什么令人意外的事情。
  “殿下,微臣失礼了。当初抵达郑州前夜,在城外淋了雨,谁想到就得了风寒。昨日实在病的严重,今日才缓和了一点,才敢出门。”
  又看了一眼魏征的口罩,李承乾摇摇头说:“没什么,不过是淋雨导致的感……风寒而已,一般不会那么容易传……过继给别人的。今日您身体有恙还出来,可是因为商贾聚会的事情?”
  魏征点点头,谢绝了张赟递来的热茶,用沙哑的嗓音说:‘确实如此啊,殿下既然已经离开长安,看样子是得到微臣留下的诏书了?’
  点点头,李承乾毫不犹豫的站起身,朝魏征拱手:“孤这一次可是欠了侍中莫大的人情,侍中今后若有所求,孤也定当全力以赴!”
  这句话,李承乾说的斩钉截铁。
  魏征呵呵一笑,并没有避开太子的礼节,而是说:“其实微臣留下诏书,就是想让殿下从长安的是非窝子里钻出来。事实上,打从大唐平定了天下,就注定了会接连引起争端。如今陛下跟朝臣之间起了争执,是可以预见的事情,算不得什么。过一段时间,要是勋贵整体之间出现什么争端,才是真正乱糟糟的局面。
  如今殿下离开长安这个是非窝子,参与到商律制定的事情中来,就微臣看来,是好事儿。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微臣发现了商业发展中好多不妥当的地方。殿下既然是商业发展的促进者,又对此间的门道格外清楚,相必对这些问题都有自己的见解和处理方法吧!”
  魏征对于长安的形容,很是贴切,不过为那里的事情费心力实在是不值当,反倒是魏征所说的不妥当的地方,引起了李承乾的好奇。
  端起一杯茶递给魏征,李承乾好奇道:“长安的事情暂且不论,魏侍中,您发现了什么不妥当的地方?”
  太子递来的茶水,还不是魏征能够推辞的。但是因为风寒的原因,魏征只能转过头再摘掉口罩。这样同向坐着的姿势让李承乾感到怪异至极,但是魏征坚持,也只好忍着。
  喝了一口茶后,魏征才说:“首先就是物价不均匀的问题,自长安而始,一样的东西,价格都不一样,但凡是物价比别地高很多的地方,必定是商人的聚集区,比如郑州,州府所在,哪怕是青菜,价格都比小的县城高出三四成以上。”
  边听着,李承乾边点头,神情严肃,但是肚子里却笑开了花。这哪里是什么问题,这是必然,别说郑州了,现在长安城里外的物价都开始出现明显的差异了。高消费群体聚集起来,必然导致消费的增长,这跟乡村城市物价不同是一样的道理。必然发生的事情,归纳到问题里面就有点小题大做了。
  “再者就是人心的变化,殿下,自从商业放开限制,再加上好多大商人在江淮洪水中的慷慨解囊,民间对商贾已经不再那么鄙视了,再加上朝廷对于商人群体的重视,好多摇摆不定的人,都放下面皮,加入到了商贾的行列。商人的数量,开始了疯长,这是不对的啊殿下,好多的农田到现在都没有足够的人手去耕种,真要到了全民皆商的时候,恐怕会出大事的!”
  说完,魏征戴上口罩转了过来,因为说话太多的原因,嗓子更加沙哑了。
  对于这个问题,李承乾也同样有一点忧虑,或者说,自从决定催促商业发展的时候,就有了这样的忧虑。人人都去经商的话,导致的就是粮价的飞速上涨。说到底现在不是后世,一个不以务农为基础的国家,根本不可能在世界上站稳脚跟。毕竟指望进口粮食来满足国民所需的事情,只能发生在真正的“核平时代”,唐朝,这么做的国家除了完蛋没有别的路可以走。
  小国如此,大国更是如此。
  长叹一口气,李承乾不知道自己想事情的时候,表情很难看,让魏征的心都吊了起来。
  “郑公,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很简单,但是某种程度上来讲,却也很难,第一就是限制商业的发展,让它有限度、健康的发展。扼制商业发展势必会打压一部分的商贾,所以势必会引起一些人的不满意。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所以我之前才推出了所谓的营业执照制度,只有拿到朝廷营业执照的商人,才可以从事经商。而一个行业竞标的商人太多,只好提出苛刻的竞争条件,让满足条件的经商。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住商人的增长速递。
  第二,就是促进粮食的产量。农学院今年推出了一种新的稻种,抗旱不说,产量也比以前的稻米高很多。另外,他们还在研究各种能够促进农业产出增加的方法,想必会让粮食的产量上升。而工学院推出的播种机,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畜力不足和人手不足的问题,仅仅长安周边的粮食产量,就提升了三成左右,全天下推广开来,三成的产量绝对不是一个小数字!当温饱的问题解决以后,商业就算发展的迅速一点,也不会再出现什么大问题。”
  魏征点点头,听得出,太子这番话是经过深思熟虑以后才得到的结果,绝不是刚才短暂的思考临时拼凑出来的。这样就好,他生怕太子对于商业没有合适的应对手段。
  “还有一个忧虑,也是自古以来一直都有的忧虑。”
  长舒一口气,魏征才说:“笑贫不笑娼,商人都是舍本逐利的人,虽不得身着华丽、子孙后代不可为官,辱没祖宗,但是家境殷实,是不争的事实。以前有全体人的鄙视,还好一点,但是当人们都贪慕虚荣、渴望金钱的时候,就会不自觉的放下矜持,放下担忧,甚至放下良心。一旦出现礼仪崩坏的场景,可就坏了啊。”
  听完魏征这一番话,回想了一下后世的环境,李承乾不得不承认这是真的。
  社会发展必定会导致这样的结果,或者说,事实上现在就有这样的问题。别看大家都为官位爵位努力这,可若是这两样东西不“挣钱”,谁还会舍了命的追求?
  想想自己用命拼着赚钱,却总满足不了房款那张巨口的场景,一种悲哀的感觉就从心底弥漫而出。大唐不是后世,但是总有一天,大唐也会变成后世的模样啊。社会的进步,可不是说拨乱反正就能产生效果的。
  话虽如此,但是应该不至于闹到礼仪崩坏的程度吧。
  中原人自古以来,都是善恶一体,善心过半的。或许人们会推崇金钱,向往着有钱的生活,但是人心,还是可以称为“善”的。
第三百三十五章
酒宴
  对于这一点,李承乾不知道如何回答,甚至于对于这个问题,他也没办法去想答案。本身就是被时代压垮的一个普通人,让他思考如何改变现状,无异于问道于盲。
  不过……
  车到山前必有路吧,作为经济发展必定存在的弊端,早出现比晚出现好,大唐如果有幸能够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那么在整个世界范围内,都会是跨时代前进的一大步。
  想到这里,李承乾斩钉截铁的对魏征说:“郑公,我也不瞒你,你所担心的事情,有非常大的可能性会发生。但是,这个问题不只是咱们大唐要面对,可以说,但凡一个国家想要进步,都要面对这样的问题。
  的确,农耕为本的社会,才能保持‘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样的氛围,才能保持传统。但是,这样一来,导致的就是交流的堵塞,谁都得不到发展。或者这么说比较贴切把,比起贫穷的善良,还是富裕的奸诈,更让人向往,不是吗?至于维持人心向善,本来就是我们朝廷的职责之一,不是吗?”
  闻言,魏征叹了一口气。这个,也是他这段时间在家里思考的问题。太子说的没错,贫穷,才是原罪。他魏征一介侍中,在人群整体的向往下,根本没法逆水行舟。
  马车抵达了聚贤阁,马车外开始出现驱赶行人靠边,和吩咐小二做好准备的声音。
  魏征叹了一口气,起身拉开车帘。
  李承乾也站起来,先一步走出了车厢。
  眼见太子出来,几个似乎是奴隶的人就跪倒在马车边,充当垫脚。
  李承乾可没有踩人的兴趣,挥挥手就让士兵将奴隶人赶走了。
  踩着木台阶走下马车,就踏到了红地毯上。这地毯也不知道是什么材料的,柔软的不像话,从马车下车处一直铺伸到酒楼里面,单这东西的花费就价值巨万。
  很明显,郑州的商人想要通过这一次的酒宴,彻底的获得太子的好感,所以才会不遗余力的出巨资将一次小小的酒宴举办的如此豪奢。
  虽说前世的身份算是一个草包子,但是不妨碍yy一些奢侈的生活,眼前的这些,洒洒水了。
  一个胖胖的商人就站在红地毯外,面不改色的接受张赟的“猥亵”。虽然穿的是麻衣,但是只看他那个大大的肚腩,还有腰间润泽的白玉佩,就知道身家一定殷厚无比。
  郑州的这一次聚会,可以说是游离在各个家族控制范围之外的商人的一次呐喊,能够作为这些商人的代表,这个人估计不简单。
  果然,接受盘查后,胖商人就迈步走了过来,明明很胖,却还是拱手弯腰到了近乎九十度,大肚腩都被挤的变形了:“草民赵奇,拜见太子殿下!郑公!”
  李承乾点点头:“起身吧,孤也没想到你们的安排竟然这么细致,看这酒楼,应该也是新装修完毕的吧。为了宴请孤,你们颇费苦心啊!”
  赵奇笑道:“这是我等商贾对殿下的一番心意,平摊下来,其实花不了多少钱而已。殿下快请,今天我等为殿下准备了稀有的美味,耽搁了时间,可就不太好了。”
  李承乾回头看了魏征一眼,见魏征不走,就带着他一起沿着地毯走进了酒楼。
  今天魏征的出现,明显让商人们始料未及。据他们所知,郑国公对于商业发展一直保持着一种警惕的心理,虽然没有直接反对,可也不怎么支持,今天他出现在酒宴上,也不知道是福是祸。
  进入酒楼,就见一层摆满了宴席,商人们如今都被亲率士兵和府兵逼到了墙角,进行搜身。面对这样的阵仗,好多人还很不习惯,能够面不改色的终究是少数人。
  一楼的商人是没资格见到太子面的,能够沾到宴会的一点味道,就足以让他们趋之若鹜。能够在楼下,对他们而言已经很不错了。
  沿着檀木的楼梯上楼,二楼跟一楼比起来就要文雅的多,一个个的小桌案后面,用屏风隔着,不耽误他们露面,但是只要往后一仰,就看不到了。
  本来还迷惑这样安排究竟是什么意思,当看到屏风后面跪坐的美女歌妓后,李承乾就明白过来了。好家伙,不只是喝酒,还有嫖的成分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6/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