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才不要做太子(校对)第3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0/566

  写完命令,又追加了几笔。亲率的火药武器用完了,最好还是补充上,到底是自己的老婆和儿子,不可能不关心。
  才写完追加的命令,就看到了欲言又止的李涧。
  用不着多猜,李世民也知道发生了什么,苦恼的揉揉太阳穴说:“又怎么了?”
  李涧无奈道:“回禀陛下,张婕妤和王婕妤今日在御花园里,不知道因为什么打了起来,杨妃娘娘上前阻止,结果也被推开,差点伤到。”
  说完以后,李涧情不自禁的往一边走了两步。
  果然,听到这个消息以后,李世民毫不犹豫的把砚台给摔了。
  “一个个的要干什么?皇后不在,后宫怎么就乱成了这个样子?朕不是已经委任杨妃代为管理了吗?怎么还是出现了这样的事情?”
  墨汁撒了李涧一鞋,所以他只好站在原地,避免蹭到其它地方。
  叹息一声,李涧道:“还能是因为什么?杨妃虽然身份尊贵,但是这些年来从不与人争斗,自然没有威慑力,皇后一走,再加上之前跟您不合的传闻,后宫的嫔妃难免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李世民斜着眼睛看了李涧一眼,但不得不承认他说的很对。本来后宫有皇后的存在,从来没让他分神过,如今皇后一走,顿时让他这个皇帝对后宫之事烦不胜烦。
  拍了一下桌子,李世民道:“一个巴掌拍不响,张婕妤王婕妤两人扰乱后宫,对杨妃不敬,罪不可恕,打入冷宫,让她们好好反思反思!若没有悔改之意,就不用放出来了!”
  李涧躬身领命,等别的宦官把鞋子拿过来,才换了鞋子回后宫宣布命令。
  刚处理完后宫的烦心事,杜如晦就报名觐见。
  宣入以后,见杜如晦的步伐矫健、脊梁笔直,李世民就羡慕道:“克明你自从在孙道长那里调理了身体以后,真是越活越精神了,不像朕,一旬之日有三四天要为风疾所扰。”
  行礼后,杜如晦坐在宦官搬来的锦墩上,笑着说:“本来微臣作为外臣,是不应该干涉宫内的事情的,不过,看到陛下这个样子,还是想用老属下的身份说说您,太子带着皇后出走,对您和皇后而言是好事儿啊。人都是贱皮子,拥有的不珍惜,失去了才追悔莫及。您尚且这般折磨,皇后也不会好受多少。这样一来,就算您和皇后有什么埋怨,等再见面的时候也会烟消云散了。
  再说,太子殿下如今出去也不是单纯的玩乐郑州的那伙贼盗,一直以来都是郑州的心腹大患。当初国库空虚,微臣就怕出兵会影响边疆的战事,所以忍到了现在,如今太子殿下带领亲率平灭了他们,朝廷不知道省了多少事。
  再者郑州的商人聚会过后,如今各地的商人都开始配合朝廷的整改,户部不知道省了多少事,长孙无忌这些日子哪怕在朝堂之上跟您争吵了,下朝的时候嘴都是歪着的。年初时候的商税,让户部不得不加盖了府库,今年年末的税收,还不知道要到什么程度呢。依微臣看,一些贫瘠地区的赋税重启,甚至可以因此而在搁置一下了。”
  李世民点点头,的确是如此啊。商税改革之后的收入,顿时让一些担忧的朝臣为止而闭嘴了。虽说银钱目前还没办法弥补粮草对于国库的重要性,但是如果,一旦,或许,等农学院的研究真的出现成果以后,那么朝廷也将摆脱对粮草的依赖性,单纯的收钱,就足以满足国朝的所需了。
  将单纯的钱财彻底覆盖掉税收,实际上对于朝廷而言,算是化繁为简。因为某一地发生灾难需要赈灾的时候,用不着因为粮食的运输而发愁,只需要就近购买粮食押运过去就行了,甚至于用不着废这么大的劲,只需要把赈济的款项交给赈灾大臣就好。而军队的出征,也只需要拨给银子,朝廷不用因为粮草供应而发愁,军队自己就能在边陲购买粮食。
  敲敲桌案,李世民对杜如晦笑道:“都说房谋杜断,但是克明你在大局观上,也不输房乔啊。李靖这段时间都在上书请求朕撤了他的尚书仆射之位,他撤掉以后,朕有意让你顶替,如何?”
  扶杜如晦上位,事实上,早在贞观年初的时候,李世民就有了这样的想法。毕竟,当时的杜如晦身体情况急转直下,大有随时完蛋的意思。怎么说也是一路相随的老臣子,在他完蛋之前,让他攀登一下人臣的巅峰还是很有必要的。不过,因为孙思邈的介入,杜如晦的身体很快就好转了。而兵部尚书的位置,没有谁比杜如晦还要缜密,正因为如此,李世民才一直没有给他升职。
  而现在,临时被弄到尚书仆射位置上的李靖,觉得自己年老体衰,想要一段悠闲的退休生活,提出了“辞职”,正是把杜如晦提上去的时候。
  对于自己的待遇,杜如晦并不如何惊讶,像他这样一直为皇帝效命的从龙之臣,要是不能飞黄腾达才是怪事情。尚书仆射的位置,其实就是给他和长孙无忌等少数几个人准备的。
  淡然的起身拱手施礼后,杜如晦笑道:“既然陛下觉得微臣合适,那微臣就担任尚书仆射吧,只是,兵部尚书接替之人,陛下是如何打算的?”
  敲敲太阳穴,李世民无奈道:“朕打算让侯君集担任兵部尚书,当初他在高昌胡作非为,回来以后,被朕剥夺了所有的差事,如今闲赋在家,听说脾气很是爆裂。到底是朕忠心的臣子,朕也不能就这么让他退出朝野啊。”
  杜如晦微微点头,并没有多说什么。就他看来,像侯君集这样的人,就不应该跟他讲什么情义,害群之马还是远远驱逐才是上策。不过,既然这是皇帝的安排,他还是不要多嘴的好。高位可不是谁都能坐上来的,舒适之余,跌下去也会摔得很惨。
  重新坐到锦墩上,杜如晦拱手道:“陛下,事实上,有一件事微臣一直想起草一份折子跟您说说,只是考虑到您多半会反对,也就一直没上奏。如今此处只有我们君臣二人,微臣说一说,您听一听如何?要是说错了,您一笑而过就好。”
  “爱卿但讲无妨!”
  李世民也很好奇,朝中像杜如晦房玄龄等人,要是决定起草奏折上奏的事情,只可能是极度重要的事情。而他选择在这里私聊,还透露说多半会反对,那就是相当重要的事情。
  思虑再三,杜如晦才开口了:“陛下,郑州之事,可以看出地方都督的职权虽然在,但是没有用于实处的机会。除了叛乱等紧急事态,他们都没办法真的调兵、发兵。只不过是一处匪寨而已,堂堂郑州都督还要等太子抵达,借着保护太子和皇后的机会,趁机发兵。微臣觉得,他们的职权有些过于衰弱了吧,如果能多分派给他们一些权力……”
  说到这里,杜如晦担心的看向皇帝。这样的话,本来是不适合向皇帝进言的,不过这个问题如今已经呼之欲出了,在离开兵部尚书这个职位前,他还想最后为军方说句话。这样的行为或许有点可笑,但这就是操守。
  果然,皇帝的表情很难看,也有了发怒的迹象。但是,过了一会儿,李世民又平静了下来,吩咐过来送茶的宦官分杜如晦一杯,然后拿着茶杯说:“这个问题朕也见到了,不过,自贞观以来,兵权全部集中,这样的情况下,李孝常、长孙敬业等人依旧有谋反之心,可见兵权不宜分散。地方自主权过弱是坏事,但是过强是更糟的事情。
  天下兵州,能够拥有一些自主权的,只有边塞和重要的州府。寻常的都督一类,权力还要压缩。至于怎么做,朕自有思量,等要决定施行的时候,会跟你们商量的。”
  杜如晦偷偷松了一口气,看样子皇帝没有多想,这就好。至于中央集权,本来就是行之有效的预防叛乱的好办法,只要皇帝有分散一些必要权力的心思就好,其余的,就不是他这个臣子应该多加干涉的了。
  从桌案上拿起写好的诏书,吩咐宦官递给杜如晦,李世民道:“尽早让红翎急使将这个发出去,至于命令地方都督刺史放手施为的命令,你兵部就能发,趁着这个硝烟暂歇的时间段,咱们还是尽早把内患解除吧。不彻底去除大唐土地上的这些毒瘤,又何来的万世基业可言?”
  扫了一眼诏书上的命令,杜如晦顿时微微一笑,拱拱手就离开了。
  在火药武器的事情上,也就军方的几个将领敢说一嘴,余下的,生怕牵扯上一点关系。亲率两千人重挫吐蕃十万军队,虽有地利的因素在内,但也从侧面证明了火药武器的可怕。都知道火药武器用于实战比放响听要好,但是没人敢这么提议。
第三百四十章
扫荡
  事实证明官员们才是看风使舵的好手,当他们明确知道火药已经成为朝廷的要害以后,就算把火药摆到他们面前,他们也会自然而然的把视线转移到别的地方。跟一个武皇帝,特别是跟李世民这样的皇帝相处,他们深知没有反意就不要越雷池一步的道理。到现在为止,没有权力依旧敢插手火药方面事宜的,只有太子一个人。
  皇帝的诏书还在路上的时候,汴州的李承乾则在整理窜天猴等人绘制的图。
  芦苇荡的面积之大,想要得窥全貌,无异于痴人说梦,就算再好的绘图者,没有足够的时间,也不可能画出合适的图纸。但是很多事情都有捷径可走,比如现在李承乾就在玩游戏——拼图游戏。
  七百亲率士兵用不着玩命,他们只需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把自己探查到的地貌地形画出来就好。图纸多了,总能碰到相接的地方,凭着零零散散的碎片,就能拼凑出全局的图来。
  白玉骄虽然一直镇守在外,却知道太子跟随李卫公学过兵法,所以,但凡是太子的命令,他从不会发出疑问,而是无条件的遵守施行。眼睁睁的看着芦苇荡及周边的地形在太子的笔下逐渐成型,他只觉得自己简直愚蠢到了极点,就在前几天还在担忧地形不利的危害。
  “瞎激动什么,你手下的兵,可做不了这种活儿,探查地形画图还在其次,最重要的是不能打草惊蛇。所以啊,这种活计,目前还只有孤手下的亲率能做,你们还是三思而后行的比较好。”
  白玉骄虽然名字有“骄”,为人却十分的谦虚,敏于好学,对于太子的话,自然是躬身接受。
  将图形拼凑的差不多以后,看着图纸上还有一大片的空白区,李承乾看向了一边的窜天猴。
  窜天猴躬身道:“殿下,目前的探查,已经是亲率的极限了。事实上最接近水贼紧要区域的图纸,都是末将和几个好手绘画的,期间,还两次被人发现了。虽然我等杀掉了水贼,并伪装成了意外身亡的现场,可是再多,恐怕就会引起水贼的怀疑了。”
  “好吧,既然你都这么说了,就不用继续探查了。目前探查的这八成区域,已经足够。下去吧,让兄弟们好好休息休息,暂时孤不准备进攻。”
  窜天猴领命而去,这让一边的白玉骄傻了眼。
  看了一眼完成度已经有八成之多的图纸,白玉骄焦急道:“殿下,您为何还要拖时间?八成的图纸已经足够咱们出兵了,迟则生变啊!”
  回头看了一眼焦急的白玉骄,李承乾拿着手里的笔杆子敲了敲白玉骄的头盔说:“你啊,这也就是孤,换个人来,你这番话可就直接招来厌恶感了。孤这么做自然有孤的理由,你只要知道孤是在为你汴州府兵着想就好了。”
  白玉骄嘿嘿一笑,抱拳道:“末将自然明白,殿下莫要生气,既然殿下觉得不方便说,末将不问就是。”
  说完,白玉骄也抱拳离开了。地图的事情,已经让他被太子折服了,自然不会再多嘴。
  客厅重新变得空无一人的时候,李承乾才坐在椅子上,对着图纸发呆。
  如今已经是盛夏转秋,虽不及冬日,但是火攻还是能奏效的。就是不知道,方朔他们能不能得手。
  澶州,其实就是后世的濮阳,这个地方跟汴州不远,地理位置并不如何的重要。正因为如此,他们那里的火药武器,是最后供应的。不过李承乾想打劫的倒不是澶州的火药武器份额,而是燃烧瓶。自从汽油也被皇帝列为危险物品后,就享受到了跟火药相差不多的待遇。地方用于演练的武器供给,燃烧瓶也在行列之中,与其让它白烧,还不如收集起来,用来火攻芦苇荡。
  不只是澶州,菏泽、归德郡的武器,也会被集中过来。三个地方的燃烧瓶集中起来,要是攻打芦苇荡的时候还能损伤惨重,他宁愿跳下船把自己淹死。
  就在李承乾做着无伤大胜的美梦的时候,一只冰凉的小手捂住了他的眼睛。
  这是苏媛最喜欢的游戏,但是每一次李承乾都会乱叫一通,在她快要生气的时候,才会叫对名字。
  “您一定是猜到是妾身了,偏偏乱叫,咱们东宫可没有叫霜霜的女人。”
  笑着把气嘟嘟的苏媛拽到身前,揽入怀中,李承乾笑道:“这样的事,除了你还真没几个人敢这么做了。阿雪倒是会做这种事的性格,不过她的手可不像你这样的凉啊。”
  握着苏媛的手,把自己掌心的温度传给她。用不着多说什么,只要静静的感受彼此的存在,就是最好的氛围。
  “今天母后又跟我们说了孩子的事情,夫君,咱们真的还要等几年啊。”
  “母后也就急一段时间,等过一段时间就好了。咱们今年周岁才十五岁,哪能这么早的要孩子啊。真的要准备要孩子了,也得等咱们返回长安的时候,如今在外,单母后一个,就够我担心的了,再来一个,你还要我睡的好觉不。”
  苏媛嘻嘻一笑,把身子靠在了李承乾的身上。她只觉得自己不知道做了几辈子的好事,才能碰到这样一个夫君。民间都传闻帝王将相家最是薄情,哪怕她父亲,也薄情的很。但是,明明夫君是太子,却能对待她这般。
  窗外的光亮逐渐变得昏暗,李承乾无奈的拍了拍苏媛的屁股,说:“起来吧,咱们该去吃晚饭了,不知道母后今天会做什么好吃的。”
  苏媛伸了个懒腰,才爬起来,拉着李承乾的手一起朝餐厅走去。当初在船上煮鱼以后,长孙并没有两天半新鲜,而是真的一直在做饭。够资格享受到皇后手艺的人,只有李承乾李泰兄弟俩,和苏媛阎婉而已,秀秀和阿史那雪都不够资格上餐桌。不过,有坠楼事件在,长孙对秀秀和阿史那雪也是颇为喜爱,打破规矩的让她们也上了桌子。
  一顿丰盛的晚餐结束,回到自己卧房的时候,李承乾敏锐的发现自己书桌上多了一封信。
  确定周围没人后,才拆开,借着月光观看。
  是卑贱者联盟的信件,他们送信的速度到底是不如红翎急使的,以至于信件到现在才送到他的手上。
  联盟的信里,介绍了皇帝前后的反应。当看到“皇帝日渐消瘦”这样的字句的时候,虽然有点不忍心,但李承乾还是选择了硬下心来。人这种生物很是奇怪,会检讨认错,但是很难很难很难改正。不出所料的话,就算现在回到长安,皇帝还是会发火,皇后回去给皇帝带回去的“惊喜感”消失以后,还是会受夹板气。
  既然如此,回去干嘛?还是在外面玩痛快,以后有没有这么好的机会出来还是未知数呢。
  想到这里,李承乾毫不犹豫的把信件撕得粉碎,扔进火盆里直接烧掉。
  回去是不可能回去的,不玩够了怎么可能回去?
  将信烧掉以后,李承乾只觉得身心畅快,直接扑倒在床上开始睡觉,衣服都不想脱了。太子的形象是在东宫才最重要的,如今在外面,谁管的着?
  第二天,一直到太阳升起的老高,李承乾才开始了“晨练”。才练完射箭,白玉骄就一脸纠结的出现在箭场,此时的他都不知道该笑还是该哭了。
  最先被派遣到澶州的亲率队伍已经回来了,他们不仅抢来了所有的燃烧瓶,还要走了一半的火药武器。如果是别的军士敢做这种事情,监督官早就动刀子了,可是亲率手里拿着太子的太子教,他们也只能苦苦哀求亲率少拿一点,而且还要分派监督官一路跟随。
  运出长安的火药武器,他们可是要全程监管的,少了一个,他们一行人的项上人头都会不保。在火药武器相关事宜上,皇帝明显没有轻视的意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0/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