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才不要做太子(校对)第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566

  经历了这么一场心惊胆战,也只有笑声,才能抹去人心中的阴霾。
  李世民走到李纲面前,微微拱手:“太子又今日之举,多亏李师教导有方,朕在此谢过李师的栽培!”
  李纲摇了摇手道:“太子之功,完全是他自己的想法,老夫U虽一路相随,却没有出一点主意,陛下不可将此归功于老夫,还是想想怎么赏赐太子比较好。”
  听了李纲的话,李世民露出了为难之色。
  要说天底下谁是皇帝最难加封的,恐怕也就是皇后和太子了。
  太子作为储君,已经是天底下最爽的一人,还怎么加封?
  僵硬的回过头,李世民问道:“承乾,你今日有大功,说说,想要朕怎么嘉奖你?”
  既然不知道怎么赏赐,那就直接问他要什么好了。
  此时此刻,李世民就处在有求必应的模式。就算李承乾提出什么过分的要求,他也会勉为其难的答应。
  李承乾自然知道机会难得,低头想了好半天才说:“第一,儿臣请父皇封赏于泰!”
  李世民看了一眼单膝跪地的于泰,点了点头:“就算你不说,朕也会给于泰嘉奖的。既然这是第一,第二是什么?”
  李承乾又指了指身后的将士们和工匠,道:“第二,请父皇赏赐这些将士工匠以金帛,特别是这些工匠,危急关头,他们没有一人后退,反而选择了死战,此等勇士,孩儿敬重无比。”
  看了一眼跪倒在地的士兵和工匠们,李世民点了点头:“当然可以,第三呢?”
  事实上,有一件事李世民根本没有说出口,在来渭水的路上,他已经做好了用国库积蓄劝退颉利,舍一时之利换喘息之机。如今赏赐这些工匠和士兵的钱财,跟国库比起来,什么都不是。
  “第三……”
  李承乾苦笑道:“您也知道,孩儿手里,那个……那个有了不少积蓄,您能不能允许孩子自己做主,不要收走啊!”
  此时的李承乾,像极了被家长没收压岁钱的孩子。
  听到李承乾这个要求,李世民先是错愕,随即跟长孙无忌等人哈哈大笑。
  太子跟将作监合作,赚取份子钱的事儿,实际上所有人都清楚。将作监每次推出新品,都会送到重要官员府里一套。据说,这种行为背后,还有太子的手笔在。
  虽然觉得这么大一笔钱由七岁的孩子掌管不妥当,但是这个时候,准许太子拥有私房钱,反而比封赏简单了太多太多。
  李世民当即准许了:“当然可以。”
  李承乾又追问道:“君无戏言?”
  李世民拍了他的脑袋一巴掌。
第四十八章
渭水之耻
  虽然突厥人退走了,但是李世民显然不会直接班师回朝。
  长安周边的府兵还在集结,洛阳的军队也在回防的路上。一众武将,也顶盔掼甲的来到了渭水河畔。除非彻底得到突厥回到草原的消息,否则戒备是不会解除的。
  突厥的突然袭击,给大唐上了深重的一课,这一次,大唐真的是游走到了生死危机的边缘。这一次有太子提前做好了准备,下一次呢?
  所以此时在军营的大帐里,李世民依旧没有脱下盔甲,而是跟武将们汇聚一堂,研讨对于突厥的防御问题。
  这一次,李靖终于得以位列首席。
  以往,虽然他是武职第一的卫国公,但是墙头草事件却让他沦落到了底层。这一次他的未雨绸缪得到证实,所想计策又得到了成功,新朝终于对他产生了认可。
  挂出关防图,李世民把竹竿交到了李靖手里。
  这一次,众人终于见识到了“博士生”的知识储备。在每一个关防点的建立上,李靖的提出的建议,都让人想要拍案叫绝。
  这是真正懂得兵法,精通排兵布阵的人。与别人自行积累起来的经验不同,李靖的学识,是真正从先辈继承而来,在漫长历史中被证实行之有效的。
  今日的关防整理,让众人真正见识到了李靖的能力。
  跟热闹的中军大帐不同,如今军营的外围,情景鬼蜮,工匠们都把双手插在袖子里,蹲在军营边无声的抗议着什么。
  得到消息、且休息好了的李承乾,借着最后的天光来到了军营外。
  看着一脸苦笑的阎立本,李承乾疑惑道:“这都干嘛呢?不是说好了工匠们返回长安,过后朝廷自会赏赐他们吗?”
  阎立本作为工匠头子,是这些工匠们退选出来的代言人。
  恭敬的行礼过后,阎立本苦笑道:“殿下,他们认为,既然已经收下了太子的赏赐,再接受朝廷的赏赐,他们拿着亏心。之前制造八牛弩的时候,好多将作监制造成型的木料都被使用了。他们想留在这里,帮殿下把军营的器材再做出来,然后再回去。这样,他们才能问心无愧的拿朝廷的赏赐。”
  明明阎立本说的很明白,但是李承乾还是有点发懵。
  不是,忙碌制造假的八牛弩,算一份工钱,留下来对抗外敌,又是一份赏赐。这账目不是很明白吗?为啥到了他们那里就行不通,反而见鬼的要再出力,主动吃亏?
  似乎是看出了李承乾的疑惑,阎立本靠近后低声道:“殿下,您不明白,您给的赏钱,和朝廷给的赏赐,那是两种重量啊。得到朝廷给的赏赐,他们就敢说,自己是参与过作战。无形中就比别的工匠高一头。这种情况下,他们才觉得自己是占了便宜,想要再多帮殿下干点活儿。毕竟,他们能跟突厥对峙,还是殿下给他们的机会。”
  听了阎立本的话,李承乾才彻底明白过来。感情是这些工匠觉得自己占了便宜,不好意思啊!
  这样的情况,恐怕也只有在古代才能看到了。现代的人,占了便宜从来都是闷声不吭,生怕暴露了会被追讨回去。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人们已经习惯了违背主观的良心,做错误的事情却感受不到一丝的后悔,反而自己安慰着自己,歪曲真正的行为准则。
  感动的李承乾只能点点头,说:“既然他们这么想,那就留下来吧。而且,既然他们送上门来,孤就不客气了。原本孤给将作监的图纸,还有点小家子气,这一次,干脆就把军营的设备彻底制作全!”
  阎立本笑了:“正该如此!”
  得到了李承乾的承诺,阎立本立刻把这个消息告知了工匠们。
  在得知了活计没少反而增加了后,工匠们反而露出了如释重负的表情,欢呼起来。
  白日的休息,让他们的生物钟有点紊乱,此时虽是黄昏,可是他们还是一身的劲儿。干脆,他们直接扎进了一边的树林里,开始了伐木的准备工作。
  夜色降临后,来自泾阳的军报也传递了过来。
  突厥并没有回头,而是一鼓作气冲回了草原。
  路上,人马疲惫的突厥人接连遇到了恼羞成怒的尉迟敬德和羞耻欲狂的程咬金,虽然再一次冲破了防线,可还是被狠狠的咬掉了一万的兵马。
  至此,大唐这一次堪称绝地反击,并且大获全胜。
  得到军报后,李世民立刻要求将士回长安,连夜砸开长安的城门,到宫中和酒楼中索取酒肉,这一次,他要在渭水河畔狂欢一场!
  这还是李承乾第一次参加胜利的狂欢。
  唐朝人表达喜悦的途径有限。开心快乐,就吃一顿,实在是开心快乐,就又吃又喝。而兵不血刃惊退突厥二十万兵力,并且干掉敌方一万一千多兵力的大好事,除了吃喝外,还要跳舞。
  会跳舞的就到火堆边扭一扭,比如房玄龄和杜如晦。
  精力无处发泄的,就脱掉上衣,光着膀子角力,在一片欢呼声和火光的映照下,将对手狠狠的摔倒在地。
  李世民也喝了不少的酒,以至于喝酒的时候,都有酒水顺着短短的胡须和脖子流淌而下,废了的比喝下去的多。
  拉着李承乾的手,李世民低声道:“承乾啊,父皇从未想过,你只不过率领亲军的两千人,再加上不到一千的杂牌工匠,就震慑住了突厥二十万兵力。父皇更没有想到,你甚至能提前一天,预判到突厥长驱直入、兵临渭水的可能。李靖自称兵法大家又如何?就在他指定空城计的时候,你已经造完了假的八牛弩陈列渭水边,等着突厥过来挨吓了。父皇以你为傲!”
  这还是李承乾第一次在李世民的口中得到承认和夸奖,虽然俩人的关系更像是养父和养子,虽然酒醒后这家伙又会变成不苟言笑的帝皇,可是此时的李承乾居然有了一点见鬼的感动。
  拍了拍李承乾的手,李世民恨恨道:“记住今天的耻辱,牢牢的记住,终有一天,要把这份耻辱给抹掉!”
  李承乾疑惑道:“咱们不是让突厥退兵了吗?怎么还耻辱了?”
  李世民认真的看着李承乾,道:“当然是耻辱!突厥退兵又如何?朝廷的官员们只沉浸在突厥退兵的喜悦中,可有人想过高陵至渭水一线的平民的感受?可想过知节敬德军中战死的将士?承乾,敌人入侵大唐国土,我们只有狠狠的还击,将他们狠狠的打死!只有这样,才不是耻辱。可是,突厥长驱直入后堪称全身而退了,这相当于在大唐脸上狠狠抽了一巴掌啊!这一巴掌,让朕痛彻心扉啊!
  你知道吗?在来的路上,朕已经做好了用国库积蓄委曲求全的准备。朕不是懦夫,只是,咱们大唐需要休养生息,需要慢慢发展。等咱们准备充分的时候,就是一雪前耻之时!”
  可能是声音高了点,李世民咳嗽了两声,又赶紧喝了一杯酒压一压。
  看着醉酒后的老爹,李承乾忽然涌起了一股敬佩之情。
  贞观年能够成为盛世,不是没有道理的。有这样的领导者在,不成为天可汗才是意外。
  没错啊,惊退敌人的确没什么可庆祝的,放任敌人挑衅,还让对方全身而退,就是耻辱!
  犯境大唐者,虽远必诛。
  这才是一个强国该有的心态!
  “渭水之耻吗?”
第四十九章
意外的来访者
  看了看连喝几口酒后昏睡过去的老爹,李承乾从心底里认可了这个人。
  或许,这个人是有污点的,但是,对于大唐而言,他确实是一个优秀的领导者!
  有近侍过来扶起皇帝,并将其扛到了帐篷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