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才不要做太子(校对)第3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9/566

  兕者,犀牛也,给小丫头取这个名字,长孙是希望她能像犀牛一样壮实。由于是小名,倒也没那么多的讲究。古代人养孩子,都喜欢给孩子取一个贱名,比如“狗剩”、“二骡子”一类,主要是因为取个贱名好养活。莫说是百姓家,就是皇家,李泰也有“青雀”、李治也有“雉奴”这样的小名。
  李承乾很是庆幸自己在出生的那一天,就被李渊赐名“承乾”,先是有了大名,不然的话,鬼知道那个时候的李世民夫妇,会给自己取什么小名。
  鬼门关里走了一遭,李恪此时也觉得身心舒畅,见李承乾两个在斗嘴,就插话说:“你们啊,有斗嘴的时候不如抓紧赶路,特别是青雀,马车舒适是舒适,可是没有骑马快。你又不是不会,还是换为骑马吧!”
  很有道理的分析,但是到了李泰这里就不行了。
  听到李恪的话,李泰立刻躺在马车车厢里装死:“啊,不行,我受不住,才照顾了母后一个月,现在的我精疲力尽,没办法骑马啊……”
  听着李泰耍赖的声音,李承乾和李恪对视一笑,却只能各自摇头。
  后面的马车上就搭载着苏媛、秀秀。阿史那三个,既然李泰没有先行一步的打算,李承乾也就不再骑马,也回到了马车上。
  因为长孙成功出月子的原因,这一次李承乾他们三个会轮流把老婆带出来到造船厂这边玩儿。别看造船厂的选址荒僻,但事实上这里的沙滩完全不是登州能够比拟的。到了海边,不玩玩沙子怎么行?
  慢赶路的情况下,从登州州府到造船厂需要两天的时间才行。这么长的路程,补给自然是拖延了。可是为了保密性,李承乾觉得就算再远一点也不是问题。
  抵达造船厂,反应最大的却是李承乾。
  事实上,在船坞挖掘的差不多的时候,他就被迫回了州府,如今再见焕然一新的造船厂,有点“一别三日”的感觉。
  就在海边,三条宽大够深的沟渠已经被开掘出来。这是船道,没了它船造好以后难道要抬着入海?
  沿着沟渠往里走,差不多一里后,就是船坞了,此时的船坞,上方已经被厂房覆盖,出船的这一面,两扇大的过分的机关门此时正在打开状态,而厂房的棚顶,竟然也打开了。
  “嘿嘿,皇兄,我设计的这棚顶和门如何?虽然机关有很大的磨损风险,但是只要勤检查、勤更换部件,就不是问题。繁琐是繁琐了一点,但是遇到大风大雨的日子,关闭就方便的多。平日阳光明媚,打开棚顶,就能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干活儿。”
  李承乾点点头,拍了拍李泰的肩膀说:“好设计,在没有钢化玻璃的情况下,这是最好的办法了。”
  回头看了一眼张赟,李承乾指指东边说:“你先把太子妃她们送到海边玩一会儿,孤要参观一下造船厂。”
  说完,李承乾就被兴奋的李泰拽着进了厂房。
  开挖十几米深的船坞,如今已经被水泥覆盖,周边各处还有好多方形圆形的洞洞,用来搭建脚手架。就在这个深坑之中,一艘大船的雏形,已经出现在密密麻麻的脚手架中间了。
  远远的看到这二位,阎立本立刻放下手里的活儿,一路猛跑了过来:“殿下,魏王,这里太危险,您二位想要看也成,可别把身子趴在护栏上面啊,下官看着都害怕!”
  从善如流是好习惯,所以李承乾离开了护栏,看着厂房里忙碌的人影问:“现在三个船坞都施工了吗?近况如何?”
  阎立本回答道:“回禀殿下,三个船坞并没有同时施工,而是递次施工。最先动工的是太子号舰船,太子号舰船搭建完成一个阶段以后,再对魏王号动工,最后是吴王号。这样虽然有点麻烦,但是,能最好的避免出现问题。就算出现了,在太子号这边出现的问题,到了后面两艘舰船,就能快速解决。
  毕竟,您设计出来的图纸实在是前无古人,就算是传承几百年的造船世家,也没有见识过这么大的舰船。先不说龙骨的铺设,单单是船底,我们就返工了四次。”
  听完阎立本的回答,李恪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船是最后一个建造而生气,反而有种捡了便宜的感觉。
  看了看坑里已经开始铺设甲板的船,李承乾心里一片火热。
  普通的河船,上面站三四个人已经是极限了。就是东海水师现在的战船,长度方面有个二十米已经很不错了。但是到了太子号,船身的长度直接超过了五十米,就是挂上去的帆,都需要专门跟江南世家的丝绸产业定制才行。单单三艘船的船帆,就把这家最大丝绸商号全年的经营时间给占满了。
  大,不是硬道理,最重要的是坚固,其次是武器模块。
  看到另外一边已经摆放在平地上的铁制八牛弩,李承乾顿时来了兴趣。
  走近一看,虽然还没有上弦,但不知道是不是工匠的恶趣味,在八牛弩万向台上加上了一个狰狞的木雕,看起来就够摄人心神的。
  “试验过了吗?八牛弩箭矢对海船的杀伤力如何?”
  “殿下这就是说笑了,卑职只是工匠头子,如何能知道这个。奉您的命令实验的是郧国公,如今应该已经出结果了。郧国公就在造船厂,得知您来的消息肯定很快就会找来的。不如,您到下官的屋子里边喝茶边等?”
  李承乾点点头,跟随阎立本进了他的办公屋。
  大多数工匠和科研工作者都会有一个坏习惯,那就是生活邋遢。李泰如此,阎立本也是如此。进入办公室,阎立本才发现自己的屋子里全是废图纸和挂在各处的图纸、施工进度报告。
  不好意思的笑笑,阎立本尴尬道:“殿下见笑了,卑职无意让殿下难堪,实在是不知道您今天过来,还没收拾。”
  见阎立本要上手整理了,李承乾就说:“不用了,省的以后你想要再找的时候找不上头。吩咐人把茶送过来就好,我们在外面等着。”
  才退出阎立本的办公室,张亮就赶到了。
  阎立本借口还有事匆匆的离开,并吩咐工匠们绝对不可以靠近。接下来要说的事情堪称机密,他不愿意过多参与。
  张亮也没能回家过年,连每年一次的回长安见老母都错过了。
  抱拳行礼后,张亮欣喜道:“殿下,卑职已经秘密实验过,八牛弩的火药箭矢,能对一般的战船造成有效的杀伤,至于对人,实不实验的已经没必要了。连那么厚实的甲板都扛不住一发弩箭的轰炸,就更别说人了。殿下的战船建造出来以后,末将可以断言,海上绝对堪称无敌!能对它产生威胁的,恐怕只有天地之力了!”
  这句话张亮说得格外肯定,以他海上、水上作战多年的经验,敢下断言的事情,那就是有十足的把握。
  李承乾也觉得自己的舰船就应该是这个样子,既然要造,那就要奔着同时代无敌的目标,不然的话,还不如不造。
  大唐海上的力量,单单在这三艘舰船造出来以后,基本上就足够了。事实上张亮的话还是有点破绽,攻击力方面,这三艘战舰确实堪称无敌,但是续航,就是大问题了。火药怕潮,这是毋庸置疑的,搭载在船上,自然不能太多。而且因为它的不安定性,一旦出现差错,用不着别人动手,自己就把自己葬送了。
  这样的情况下,一旦敌人用船海战术,还是能把它们耗到底,回归传统撞击、跳帮作战的。
  不过……
  这种情况也根本没有出现的可能,国力比得上大唐的,建造能力比不过,剩下的,哪怕是倭国这个岛国,都没有建造足够舰船的能力。
  至于以后会是如何……也用不着考虑了。
  一个国家的强盛,不是说转衰就转的,前人打下的基础,后人除非是一直败家,否则永远不会出现被取而代之的事情。
  想到这里,李承乾就对张亮说:“郧公,您回去在东海水师中挑选出一些足够清白、忠诚的将士出来,由亲率为主,开始训练八牛弩的操作吧。再犀利的武器,作用不到敌人的身上,也是白搭,用不着使用火药武器,普通的箭矢就够他们训练的了。两个月的时间,孤要你给孤训练出三百个最好的八牛弩弩手!”
  张亮抱拳道:“末将明白了!”
  说完,就转身出去。跟他一起行动的还有窜天猴,八牛弩这玩意儿,亲率也没训练过,他也对它格外的好奇。
  人才出去没多长时间,却去而复返。
  看着一脸焦急之色的张亮,李承乾迷惑的迎过去问道:“郧公,什么事情让您这么着急?”
  张亮边走着边从怀里掏出一封信,交到李承乾的手里说:“这是唐俭送过来的信,自从高丽边城被破以后,高丽不仅对大唐表示绝对的臣服,就连边军,也不再嚣张,面对唐俭偶尔的小动作,也装作看不到。得益于此,唐俭在边境做出了多处布置。可是自从今年开始,高丽的边军又开始活泛起来。不仅捣毁了唐俭多处布置,还……”
  “还什么?”
  听张亮讲要比看信快,所以李承乾只是把信拿在手里,却没有读。
  “还有探子来信,高丽边军有好多悍卒都被抽调离开,并没有回平壤等地,而是去了浑水湾。再加上高丽境内好多工匠、木材商都有往浑水湾动作的痕迹,唐俭分析,很有可能,高丽那边也在造船。”
  “高丽也在造船?噗,他们造什么船?不会以为在树干上挖一个洞就能跟我们的战舰作战吧!”
  听到张亮的话,最先笑出来的就是李泰。
第三百六十三章
渊盖苏文
  在他看来,高丽人的造船技术,根本没办法跟大唐相比。
  当然了,这是拿整个高丽跟大唐境内的民间手艺人对比,至于工学院和将作监、工部联合起来建造的战舰,他甚至觉得拿来跟高丽人做对比,是一种羞辱。
  不在一个水平的舰船,数量不能达到无穷无尽的级别,如何能跟大唐对抗?
  张亮点头道:“微臣也觉得没有可比性,但是他们聚集在浑水湾建造战船,很有可能是用来提防咱们大唐的。浑水湾跟登州一样,属于这片内海范围内。往南要不了多远,就到了咱们登州境内。如果咱们对高丽出兵的话,水路方面,浑水湾也是必取之地。”
  跟张俭一样,张亮很清楚自己常年在登州是干什么的。除了巩固自身武装力量以外,他也一直在探查高丽的情况。海上不同于陆地,就连陆地上,没有城池作为依托,做出的布置都如同无根之木,更不要说海上了。所以,哪怕清楚的知道高丽人的打算,张亮也没办法对付。
  打开渤海的地图,让张亮指出浑水湾的位置,李承乾思虑再三,最后附在张亮的耳边说了一些什么。
  听完,张亮很是震惊,才劝阻了两下,却反而被李承乾给说服了。
  “探子的探查不要停止,孤要知道他们的规模如何,还想知道,到底是谁在主导着这一切!高建武之前被我们吓得跟孙子一样,不可能这么大动作的给自己找不自在。这一系列的动作,很可能有别人在主导着。”
  张亮领命离开,李泰立刻两眼放光的凑过来说:“皇兄啊,您看看,既然咱们三艘船是一起建造的,这一次,是不是把我的魏王号也带上?”
  看了看北方,李承乾微微一笑说:“自然要带上,三艘船,一个都不能少。有这三艘船在,东海水师原本的破船开不开没有必要。现在就看唐俭张亮他们能不能把情况搞清楚了,只要确定高丽人是在造船,咱们就有理由对他们动手!”
  大唐让李承乾都能感到自豪的就是,能动手的时候,基本不会瞎bb,如果说内陆方面对付高丽还有所顾虑,海上作战就完全不一样了。室韦靺鞨之类的部族,就算是想插手,也没有插手的余地。没有了牵一发动全身的忧虑,大唐才真能想动手就动手。
  高丽在别的地方造船还没什么,在浑水湾这个很明显针对大唐的地方建造,这是一个送上门来的借口。如果是在朝鲜半岛那边建造,还有借口说是对付新罗百济甚至是倭国,但是在浑水湾,针对大唐的想法已经呼之欲出了。
  至少明面的关系上,高丽是大唐的附属国,附属国嘛,建造战船往小了说是不忿,往大了说就是造反。虽然真实的情况谁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但是大唐抓住这个出兵,别人还是没办法反驳。演戏演的时间长了,戏台子上的戏文,只能照着剧本念喽。
  在两个亲率士兵的看护下走到护栏边,李承乾看着深坑里的舰船,眼神中充满了火热。
  现在铺设的木质甲板,只是基础,等铁板都装载上的时候,才是真正的战舰,指挥这样一艘战船在大海上作战,想一想就让人心情激动啊!
  “殿下,您还是离这里远一点比较好。这么深的坑,属下看着都头晕。”
  回头看了一眼担心的刘莽,李承乾没有让他难做的想法,挥挥手就离开了厂棚。
  李泰李恪早就跑到自己的厂房里去看自己的战舰了。如今太子号的甲板就快要铺设完成,马上就要轮到他们的船。甲板铺设完毕以后,木质船的装备就到此为止,剩下的就是铁板的安装了。相比较造船厂这边,新建的炼铁厂才是最困难的。
  从无到有的建造一处炼铁厂,尽管有水力巨锤辅助,三艘战舰的用量还是需要加工加班才能在规定的时间里锻造出来。
  炼铁方面,李承乾没资格对那些人指手画脚。自己学过的那点化学知识,早就还给了老师。能记住火药的配方,记住钢铁的性质跟它的含碳量有关,已经很不错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9/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