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才不要做太子(校对)第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566

  底下木器行的掌柜林柒拱拱手,道:“将作监跟太子殿下合作的事儿,草民早有听闻。太子殿下有什么吩咐,草民必定遵从。”
第五十四章
愿赌服输
  前段时间将作监木器行的火爆生意,长安的木匠和木器行的展柜可谓是有目共睹。而且,他们并没有隐瞒设计思路的来源。
  跟太子殿下合作的将作监已经赚的肥成猪了,他们就算地位不怎么高,贴一层膘总不过分吧!
  有了林柒的带头,众掌柜都齐齐应和,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合作的内容。
  李承乾伸手虚按,示意林柒坐下,等商家们都闭嘴了才继续说:“关于赚钱的路子,孤手里还有一些,所以把你们都叫来了。你们也知道,孤身为太子,是不能经商的,所以啊,孤只能以想法入股,实际操作的还是你们。不管你们用孤的想法赚了多少钱,孤都只要四成的利润,跟将作监那边一样。你们以为如何?”
  百分之四十的纯利润,这放在后世完全是抢钱的行为,但是在大唐,这些商人们却没有一点意见。身份的低微造成了他们话语权的衰弱,在他们看来,跟太子共事只是付出四成的股份,简直不要太少。
  见没人反对,李承乾掏出名单,念道:“赵永盛,黎达海,你们两个出来。”
  腿脚不便的赵永盛,和另一个胖胖的商人黎达海站了出来,恭敬的施礼。
  从案头掏出两份图纸,让方胜递到他们手里。
  图纸上记载的是蒸馏法提升酒的酒精浓度方法。有方胜在,李承乾了解到唐朝的酒文化居然特别的落后。就他昨夜喝的那高度啤酒一样的酒,居然是波斯进贡过来,号称酒中之王的三勒浆。而大唐的普通黄醅酒,度数也不怎么高。
  难怪好多试人都自称千杯不醉了,就他们喝酒的那小杯子,一千杯啤酒下肚,只要多跑几趟厕所,还真的醉不了。
  近乎二十度的三勒浆已经是酒中之王,只要用蒸馏法制造出高度酒,什么酒都得被扫进垃圾堆。
  能够被方胜看上的,都是大掌柜,识字是最起码的。赵永盛和黎达海看完后盘算一下,发现这样的方法还真的可行,难度不高不说,这样辛辣的烈酒,只要面世,就能瞬间火爆。且不说大唐内部贩卖,一旦开了对外的贸易,这一坛坛的酒,换来的将会是大笔的银子啊!
  俩人对视一眼,赵永盛躬身问道:“殿下,您的方法虽然简单,草民也觉得能够成功,可是您为何要将方子交给我二人?”
  这么好的东西,自然是越少越好,赵永盛不明白,他永盛酒坊已经是长安第一,为何太子还要把黎达海也带上?虽然他们酒坊的酒也不错,可是跟永盛酒坊可是两个档次的啊!
  李承乾回答道:“交给你们两个人,自然是有原因的。赵永盛,孤知道你家的酒,自隋朝时起就已经是老字号了。孤将配方交给你,是要你对内售卖,而;黎达海,则负责对外售卖。卖给咱们大唐人的酒,自然要精益求精,要是出了岔子,赵永盛,孤会亲自追究你的罪责!至于对外的嘛,随便对付对付就是了。黎达海,孤听闻你手下有一个走突厥的商队。有这个底子在,你发展对外的贸易要方便的多。你们两个一对内一对外,并不会产生利益的冲突。”
  听完太子的话,赵永盛和黎达海对视一眼,同时露出了善意的笑容。一内一外就好,这样两个酒坊不会出现利益的冲突,大家一起和气生财多好!
  把图纸小心翼翼的折叠好塞进怀里,黎达海躬身道:“那殿下,事不宜迟,草民这就去酒坊试着造酒。”
  李承乾点点头,让侍卫送他们两个出去。
  解决两个人后,李承乾看了看名单,继续念道:“林柒,冯有才,张烈,你们三个出来。”
  终于等到自己的名字,三人兴奋的站了起来。一种能虐掉三勒浆的高度酒,其利益恐怕已经不是黄金白银能够形容的了。赵永盛和黎达海带着笑容的离去,让他们对太子充满了信心。
  拿出一封介绍信,交给三人,李承乾道:“方胜跟孤说,你们三个都是有头有脸的木料商人,想必,你们家里一定也不缺木匠了?”
  林柒躬身道:“是的,殿下,草民在长安就有一个木器行的店面,而老家那边,也有三个木器行。”
  李承乾点了点头,说:“这封介绍信是给将作监少监阎立本的,他会派遣三个熟知轮椅弹簧床等木器制作的工匠,让你们家里的工匠也学会制作方法。木器不比别的货物,运输的过程中,只要遇到雨水,榫口就会发胀开裂。所以,现制作现卖是最好的选择。你们名下都不止一家店铺,能在大唐长安以外开多少的分店,孤不管,开得多是你们的本事。如何?”
  林柒三人立刻喜出望外,事实上,他们早就对将作监名下店铺的火爆眼馋了,如今得到太子的授权,虽然要离开长安发卖,但是可见他们能够大赚一笔。
  三人一样的施礼离开,不管是赵永盛二人还是林柒三人,都没有立下契约。事实上,大唐除了房契奴契什么的以外,几乎很少立下契约。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哪怕是口头的承诺,唐人也会谨遵不虞。而最重视诚信的商人,诚信是比他们身家性命还要珍贵的东西。
  送走五人后,李承乾又掏出名单:“孤来看看昂,咦?有了!付成双,你是长安最大的屠户?不过你要失望了,孤不是指点你做生意的,是要跟你达成长期的合作……”
  “卖蔬菜的吴大宝?放心放心,孤既要跟你长期合作,也要指点你发财的方法。你知道温汤监不?不知道?那孤就简单说了,孤要教你在冬日也能种菜的方法……”
  随着李承乾的一个个点名,被叫来的商人们都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这次来东宫,他们最差的都得到了太子两千人份的长期订单。哪怕他们都是各行业的头脸人物,也没法无视这样的大订单。
  等商人们都走后,花丛后李老先生推着轮椅走了出来。
  在他腿上,放着包裹好的古琴。
  让方胜把古琴交给李承乾,李纲哼了一声道:“老夫愿赌服输,不过说好了,等你那个什么高度酒酿出来,老夫要第一个尝尝!”
  以李纲的见识,如何不知道仅李承乾的高度酒会获利多少。他也不是输不起的人,很干脆的就认输了。
  输了古琴的老先生没有一点不愉快,反而推着轮椅靠近李承乾,叮嘱道:“明日的朝会,你最好去一趟。老夫给你找了一个挺厉害的老师,在朝会上就能见到了。”
第五十五章
饺子
  “挺厉害的老师?”李承乾眨了眨眼睛。
  能够被李纲评价很厉害的,估计不是简单的人物。
  但是吧……
  李承乾很怕那家伙会是一个什么顽固的大儒,脑子里全是古籍、没有人情味的那种。讲真,这样的人,他真的相处不来。
  像老先生,虽然对待知识古板,但是平时相处的时候,从不迂腐,甚至偶尔还会跟着学生一起干坏事。这样亦师亦友的人,李承乾除了尊敬,也只剩下尊敬了。
  李纲拍了拍轮椅的扶手:“是谁,等朝会的时候你就知道了。另外,小子,老夫奉劝你一句,钱财是灾祸的根源,就算你是太子,也不要积存太多的财富。有的时候,把钱都花出去,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看着老先生语重心长的样子,虽然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但是李承乾还是乖巧的点了点头。
  虽然他已经是临近三十的年纪,但是在大唐这个时代,不管是为人处世还是别的什么,他不比七岁孩子强多少。像李纲这样的老人,经历了太多,每一言一行必定有它的道理存在。
  见李承乾点头,李纲笑了笑,推着轮椅离开了。
  跟教导别的人不同,在教李承乾的时候,李承乾更愿意点拨一下,剩下的靠他自己参悟。少年人正是一个容得下犯错的年龄段,很多时候,吃亏后领悟来的道理,才更刻骨铭心。
  送走李纲后,李承乾慵懒的躺在桌案后,苦思老先生的意思。
  军营的事情暂时不用管,有于泰在,不会出现岔子。
  商人们那边的事情也不用掺和,大唐太子召见商人,就这件事,已经足够言官弹劾的了。往后跟他们的接触,只能通过方胜进行。
  拿出烈酒、轮椅、大棚菜等技术当作入股的李承乾,打定了主意只当一个收钱的。
  经历了太久的忙碌和奋斗,此时躺在地上什么都不用干的感觉实在是太好了。
  至于思考老先生话语的含义,早就被李承乾忘到了角落里。身体不用动,思考也不用思考,这样的咸鱼,没道理还会被朝臣们拥戴,被老爹老娘宠爱吧!
  决定了,以后就要不思进取一点,像逞英雄孤身阻敌这样的蠢事,以后不能再做了。
  最好是多吃喝玩乐一点,从现在起就给朝臣和皇帝皇后等人一种“小错误不断”的印象。
  想到这里,李承乾立刻喊了一声:“长孙宝庆!”
  一直等候在一边的长孙宝庆凑了过来。
  直起身,李承乾问道:“咱们东宫,还有多少的银钱?”
  说到这个问题,长孙宝庆就一阵心疼:“殿下啊,前段时间将作监就送来了六马车的铜钱,下官还没来得及数,您就让人都拉到军营去了。请恕下官多嘴,将作监的产品就在长安售卖,几乎都是一锤子买卖,以后咱们就未必有这么多的分成了。您这么花下去,下官都怕陛下怪罪。”
  虽然长孙宝庆只是一个太子宾客,连品级都没有,但是他才是东宫正经的管事。而太子詹事,虽然是正式管理东宫的官职,但实际上跟太子右庶子、太子少保之类的一样,都是用来封给朝臣的荣誉性官职。
  拍了拍长孙宝庆的肩膀,李承乾哭笑不得道:“这才多少钱,就把你心疼成这样。你刚刚不在,知不知道,孤又给东宫找到了新的财源。你虽然愿意数钱,但是用不了多久,你就会厌烦了。”
  长孙宝庆疑惑的看着李承乾,一脸的不可置信。厌烦数钱?在他看来,数钱这种刺激的活儿,不可能有人会厌烦,哪怕是帮别人数钱也是一样!
  看长孙宝庆那可读的面部表情,李承乾就知道这家伙不相信。
  不信就不信吧。
  揽住长孙宝庆的肩膀,让他跟自己靠近一点,李承乾小声问道:“宝庆啊,孤问你,皇宫里掌管招收宫女的是哪个地方?”
  长孙宝庆其实很是挺靠得住的:“殿下,招收宫女没有什么特定的地方,一般都是命宫内宦官出外,担任花鸟使,挑选小官员和庶民家里的良秀女子。您问这个干嘛?”
  李承乾嘿嘿一笑:“你不觉得咱们东宫老太监太多了吗?没有漂亮的宫女调和一下,不知道的还以为咱们这是太监窝。孤觉得吧,咱们东宫还是多一点宫女比较好。”
  听到李承乾的话,长孙宝庆顿时亡魂大冒。
  嘴皮子哆嗦的他立刻连连摇头:“不成啊殿下,下令不给东宫调宫女的,是陛下和皇后,谁敢忤逆他们的意思?再说了,自从皇后下令精简宫内用度后,一直都没有花鸟使出宫,您想要宫女,只能到别的地方调。”
  “这样啊。”
  李承乾顿时有点泄气。
  本来还想着在这件事上反抗一下,惹惹隔壁那位呢。
  无可奈何之下,李承乾只能让刘四割了点韭菜,去厨房让厨子包饺子。
  饺子这种吃法,虽然在东汉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但是这种食物更倾向于药用。平民百姓包括勋贵,都更喜欢吃馄饨。
  韭菜鸡蛋包饺子本来就容易因为汤水太多影响味道,要是包馄饨,恐怕就没法吃了。所以在李承乾示范了一次以后,东宫的厨子也知道了饺子怎么制作。
  客客气气送走李承乾后,东宫厨子一脸的绝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