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才不要做太子(校对)第3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6/566

  对于太子的安排,没人意外,事实上这样大的任职,一般事前都会得到通知,特别是太子还未当官,就已经干活,如今准备好了酒宴更是不意外。到底是太子赐宴,没人愿意拒绝,纷纷表示就算太子不在,也会不醉不归。
  将众大臣送出太极殿以后,李承乾才看向阴着脸的长孙无忌。
  “殿下说有方法让国库盈利,微臣很是好奇。只是,如果是跟加税一般的方法,微臣可不会答应的!”
  不管是“殿下”还是“微臣”,长孙无忌都是加重了说的,这表示他不会徇私。说起来他也没办法徇私,本身微妙身份的原因,他此前可是没少给皇帝背锅。这一次能够留下来商议,他身上可是担负了房玄龄等人的一份的,不只是代表自己。
  李承乾微微一笑,拱手道:“舅舅大可放心,咱们这一次不是加税,父皇还在等着,不如我们去见父皇,到时候我再给你们讲述这份利润是怎么获得的。”
  长孙无忌点点头,脸色稍微缓和了一点,转身朝后宫走去。
  李涧已经等候在两仪门,接引二人直驱甘露殿。
  今日虽然是大雪,但是因为地热的原因,最先落地的雪变成了雪水。皇帝所说不是信口胡诌,太极宫除了太极殿等地基高的建筑以外,确实是整体偏低的,若是大雨天,则更是直观。单单清理积水,就够宫内宦官忙活的了。
  发现这一幕,李承乾几乎是下意识的想让苏媛回东宫去。东宫虽然也属于太极宫建筑群,但是因为不是同一期地基的原因,地势稍微高那么一点,倒也没有这样的忧虑。
第四百一十五章
货币改革
  不过这个想法也只是想想,毕竟两仪殿的取暖环境也不错,并没有挨冻的风险,皇帝在朝堂上说的话,还是有很大水分的。
  毕竟,太极宫地势低、湿潮是没错,但是也就影响宫女宦官一类,皇帝怎么可能因此而得病呢?
  这么想着,跟随李涧走进甘露殿以后,李承乾忍不住打了一个哆嗦。就连长孙无忌,也是哭笑不得的表情。
  今日的甘露殿,跟之前是截然不同啊,门窗透风不说,连本来应该生的火盆都没生,看样子皇帝这是准备一演到底。
  坐在桌案后边搓手边看奏折的皇帝看清楚来人以后,无奈的一笑。如果是外臣,这样的布置还有点用,但是在太子和长孙无忌面前这么干,就有点过了。
  “你们来的正好,朕正不愿意在这殿里待呢。这里的摆设就是给外人看看的,来,咱们去安仁殿叙话。”
  哭笑不得中,李承乾和长孙无忌也只能跟随皇帝到安仁殿去。
  一直以来,甘露殿才是皇帝的寝宫,皇后住在两仪殿,安仁殿虽然曾经分给杨妃,但是杨妃拒绝了,所以这里也就成了闲置的宫殿。未成年没有搬出去的皇子,就住在这里,比如李治。
  如今才十岁的李治,还没有开府建牙,跟城阳等人一样,还是住在宫里。不过到底是皇子,还是够资格住在一座宫殿里的。
  才到安仁殿,小小的李治就跳出来迎接,拱手施礼的格外得体。
  “父皇,舅舅,这个是……”
  直到看清楚李承乾身上的衣服,李治才大吃一惊:“原来是皇兄!”
  “emmm……”
  李承乾郁闷无比,相比较李泰,他跟李治相处的时间确实不多。再加上这三年的时间不在长安,李治不认得自己倒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情理之中的事情,倒是让皇帝和长孙无忌开怀大笑。
  长孙无忌显然很喜欢这个最小的外甥,居然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说:“礼仪这个东西,就是给外人看的,如今我等都在宫中,就不要拘礼了。许久不见,来,舅舅正好考校一下你的功课。”
  被长孙无忌领着,李治显然很是开心,但就算是这样,他也没有多余的动作,只是笑着看向舅舅。这一幕,怎么看怎么想是木偶戏,而李治,就是那只被提着的木偶。
  见李承乾皱着眉头,李世民不满道:“有什么不妥吗?要朕看,你这个太子就是因为太野了,才这么的没规矩。当初是太上皇写信让你回来的,你回来以后,竟然没有上门请安,真是不孝!”
  李承乾愣了一下,随即苦笑:“这您可怪罪不到儿臣的头上,那封信字体苍劲有力,怎么看怎么没有太上皇的字迹,搁谁都会以为是您伪……得,您就当儿臣不孝吧,要不儿臣顺便也不给大明宫工程掏钱了?”
  “咳咳,赶紧进去,这外面还下雪呢。”
  李承乾不掏钱的发言,无疑戳中了李世民的要害,只能装作什么都没发生。
  进入安仁殿,跟外面的天气顿时不一样了。安仁殿虽然也是老工程,但是后续也经过改动,地板下铺设了通烟气的管子,虽然这么干清灰格外的费劲,但是这个时候,已经没有比这个更合适的取暖方法了。
  伴随着皇帝进来,一个山羊胡子的官员拱手施礼,看起来像是教导李治的。
  长孙无忌走到李承乾的身边,小声说:“这是秘书监的上官仪,饱读诗书,并且写得一手好字,现在是陛下最喜欢的近臣之一。”
  上官仪啊……李承乾忍不住多看了他几眼。说实话,他对上官仪没什么兴趣,感兴趣的是他的孙女上官婉儿。只不过如今的则天大帝走上了不同的人生路线,他的孙女出没出生还未必,恐怕也没机会变成内相了。
  分别落座,相比较朝会的时候,长孙无忌就显得随意的多,不等皇帝开口,就自顾自的端起茶杯喝起茶来。反观李治,在上官仪的陪同下,坐在椅子上就像是雕塑一般,连胸膛的起伏都不怎么明显了。
  这哪里是教学,分明是把人当木头人练啊!
  微微皱眉,李承乾对上官仪说:“孤跟父皇还有赵国公,有要事相谈,你带着殿内的宫女宦官都出去。”
  上官仪拱手一礼:“不止太子殿下要跟陛下商量什么?以至于微臣都不能随侍?太子殿下若是担心微臣泄密的话大可不必,微臣本就是秘书监少监,切不会泄密的。”
  看着上官仪和魏征如出一辙的板子脸,李承乾敲着桌子说:“叫你出去自然有孤的道理,你是秘书监少监,就能听了?以下质上,此为一,耽搁孤和父皇、赵国公的时间,此为罪二。再敢多说一句,信不信孤叫人把你叉出去?”
  上官仪明显还想说点什么,但是伴随着李世民的一声“出去吧”,他也只好拱拱手离开。
  伴随着上官仪的离开,李治明显松了一口气,虽然还是端坐,但是人却不是那么像石头了。
  拍了拍身边李治的肩膀,李承乾笑道:“还记得舅舅的话?一家人面前,不要这样。有说有笑才是活生生的人,一动不动的那就是木头。皇兄要跟父皇他们议事,你自己去玩吧。”
  “谢皇兄!”
  李治微微一笑,跟皇帝老爹和长孙舅舅施礼后,才蹦蹦跳跳的去了自己的书桌。这样的动作,打从上官仪教导他以后,就一直没有再做过了。
  “有你和青雀像个野人已经够了,你还要把雉奴带的不守规矩吗?”一手抚额,李世民无奈至极。
  李承乾笑道:“雉奴正是应该玩闹的年纪,全部剥夺了对他也太残忍了。不说这个,父皇,不如咱们现在就说说让国库盈利的事情?”
  此言一出,不只是李世民,就连长孙无忌的眼神也慎重了起来。不是他们不感兴趣,实在是李承乾在朝堂上说的话,实在是太惊人了。给国库创收?国库创收的方式原本只有收税、查抄、战没这三种,因为银行的出现,才多了一个利息得利。
  打破原本的岁入方式,生生的增加一种,已经让他们惊为天人了,如今,太子竟然还要加一种?虽然匪夷所思,但是有银行的前车之鉴,不管是皇帝还是长孙无忌对太子的话都不敢小看。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所以他们也只能按耐住好奇心,等着李承乾主动提出来。
  不自觉的将手里的茶杯握紧,连茶水流到了官服上都没有察觉。直到李承乾主动提起来的这一刻,长孙无忌才终于开口:“太子殿下,虽然不知道你这个方法是什么,但是如果对朝廷的声望有所损害,微臣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李承乾摇了摇头,伸手将腰上的钱袋摘下来,从里面拿出了一块金子、一块银子、一小块绢布还有两个铜钱,放到了桌子上。
  看到这些东西,李世民心头一震,似乎是想到了什么,但是又偏偏像是没有所得,不由得皱起眉头来。
  “金子、银子、绢布、铜钱,这都是目前咱们大唐市面上乃至于民间,能作为钱币使用的东西,有什么问题吗?”
  作为户部尚书,长孙无忌自然是什么事情都会第一时间和钱联系到一起。
  李承乾点头,拿出铜钱说:“大唐建国,太上皇执政的时候,因为天下才安定,加之边关内乱不断,仍用隋之五铢钱。直到武德四年七月,太上皇才废了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径八分,重二铢四絫,积十文重一两,一千文重六斤四两。钱文由欧阳询书写,面文‘开元通寳’,形制仍沿用秦方孔圆钱,这没错吧。”
  长孙无忌道:“没错,就是这个样子的。但是,尽管废除了五铢钱,但是因为天下之大,就算废除一种钱币,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全部废除的。户部的铸钱厂,每年收回的铜钱有限,想要全部更换,可不是一时之功,恐怕,要到太子殿下执政期间,才有可能全部更换完毕。当然,这还是在户部拥有了银行,能够吸纳大量铜钱、朝廷岁入翻倍,铸钱厂能放开手脚挑拣重炼的情况下。”
  作为户部尚书,这件事长孙无忌自然清楚的很。事实上户部最近几年发愁的就是这件事,换钱不是随便换的,首先得收回旧铜币,才能用来铸造新钱币。大唐本来就缺铜矿,以至于好多时候铸钱厂需要往铜料里掺点别的金属才行。而五铢钱,因为大量被世家囤积,一般情况下很难发散出来,只是民间的钱币,其实早就换完了。
  囤积大量前朝钱币却很少发散出来,这也是朝廷对于世家的怨恨之一。因为世家的存在,铜钱的更替才会这么艰难,以至于太上皇发布的法案,直接就成了笑话。白纸黑字的,但是没办法抵挡现实的压力,只能默认五铢钱跟开元通宝并存。
  “户部的事情,朕也知道,朕也不止一次的想要将天下的所有铜钱都换成开元通宝,但是这不现实。彻底废除五铢钱,最先承受不住的就是百姓,因为现在市面上流通的五铢钱依旧不少。商人少了点钱没什么,但是几枚铜钱,却有可能将寻常百姓逼上绝路。”
  李承乾点点头,将手里的开元通宝和隋五铢钱放到桌子上说:“父皇体谅天下百姓是应该的,户部铸钱厂因为缺少铜矿而艰难,这是没办法的事情。但是,这件事上,其实父皇你们从一开始就走入了误区。”
  “什么误区?”
  李世民和长孙无忌都好奇起来,如果这话是别人说出来的,他们还能不屑一顾,毕竟朝中这么多聪明人都没想出来方法,随便一个人是能推翻这么多人的?但是对于李承乾,他们相信,因为事实证明,这个太子的智力确实近乎妖孽。
  “为什么要收回换了再发出去?咱们不能直接换吗?”
  长孙无忌一手拍在脑门上:“太子,你忘了微臣刚刚说的话了?咱们大唐缺铜矿,所以铸钱厂只能一边收回重铸,一边再发散出去。一样的主意,也不是没人出过,但是事实摆在这里,也只能用这种最笨的法子啊!”
  李承乾笑了:“可是,若是朝廷有足够的铜矿呢?”
  “你说什么?”
  一句话,将李世民和长孙无忌都惊的站了起来。
  李承乾从怀里掏了掏,找出一副地图,在桌面上展开。
  当下,李世民也不坐在首位了,几步走过来,跟俩人挤在一起看地图。
  “饶州乐平县、宣州南陵县、太行山、华山之间的中条山、粟州会宁县,这几个地方,东宫所属的商队,都探查出来了铜矿,根据老矿工的勘探,储量丰富,预估至少比朝廷目前掌握的几处小铜矿产量高多了。还有东川郡,虽然路途遥远、交通不易,但是那里的铜矿储量也不错。至于如果这几处还不能让您二位满意的话,吐蕃的玉龙雪山,也是一处铜矿产地,正好那里还是吐蕃大相禄东赞的领地。”
  听着李承乾充满诱惑的话语,李世民和长孙无忌却偏偏从诱惑中抽身而出。
  “吐蕃暂时还不能动,虽说亲率证明锻体之法是能克服气疫对大唐士兵的影响的,但是上面的严寒和崎岖的道路,依旧是我们进攻吐蕃的大敌。跟吐谷浑,甚至是突厥不一样,吐蕃占据着地利,咱们根本没办法谋划。事实上,朕已经有些心动了,若是答应成为吐蕃的宗主国,下嫁公主给他们联姻,至少咱们能放松一些对吐蕃的提防。”
  “父皇,您觉得吐蕃就不是一条白眼狼了?”
  见皇帝老爹的想法往和亲的方向飘了,李承乾赶紧出言制止。
  思绪收回,看着李承乾手里的地图,李世民道:“你是什么时候命人勘探铜矿的?而且,远到东川郡、吐蕃境内,甚至都被你勘探到了,是何手段?”
  李承乾无奈的耸耸肩:“儿臣这不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嘛,东宫所属的商队,一直都有特定的几个人,不只是为了随商队创收,还为了完成儿臣的指令。探索铜矿,就是其中之一。事实上,儿臣对于大唐的钱币制度,不满已经很长时间了。”
  说完,李承乾拿起那一小块绢布,说:“首先就是这个绢布,这玩意儿之所以能当成钱币,其实是因为需求大,归根结底,这东西用于交易,相当于以物换物。百姓们愿意以物换物,咱们管不着,但是朝廷也拿绢布当钱币,就有点掉价了。还有金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6/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