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才不要做太子(校对)第4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2/566

  李涧摇了摇头:“奴婢不知,只是陛下下令,奴婢传话罢了。”
  “行,你回去告诉父皇,天黑以前,崇教殿就会准备好宴席,如果需要更改时辰,你再来传话。”
  李涧点头,再次行礼以后,转身离开了。
  看着李涧的背影,李承乾发现自己忽然无比好奇起来。
  太怪异了!
  但是不管怎么好奇,今晚都能得到真相,所以李承乾只能按耐住好奇,下令让厨房准备宴席。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人,但是值得让皇帝亲自招待的,绝对是立下了大功。要知道皇帝最近一次隆重的亲自招待,招待的就是李乾等十九人。再往上追溯,就是李靖了。至于国宴跟皇帝亲自招待,还是有所区别的。
  太阳这个东西很是讨厌,或者说时间这个东西很是讨厌,该慢的时候不慢,该快的时候不快。好不容易等到了天黑,李承乾刻意带着弓箭到演武场练习,不是为了打发时间,而是要尽早看到是谁过来。同时,射箭也能让自己专注一点,免得胡思乱想。
  又是一箭钉在前一箭上,李承乾只好再后退几步。
  “太子殿下的箭术,实在是出神入化啊,微臣是万万不及的。”
  听到声音,李承乾回过头,却见张亮站在演武场边儿,嬉皮笑脸的。
  收起弓箭,李承乾笑道:“郧公,孤还以为是谁,原来是你立下了大功,说说,你立下了什么功劳,要父皇亲自招待啊!”
  毫无疑问,张亮就是来赴宴的,否则,以他外臣的身份,进入东宫必须要先跟他这个太子通报以后,才能进来。如今未经通报就进来,只能是走通训门,且有皇命在身。
  只是李承乾很迷惑,张亮现在在吏部,有什么功劳是能越过他这个顶头上司尚书令的?
  张亮连连摆手:“微臣如何能立下功劳啊,身在吏部,能不犯错已经是幸运了。微臣今天就是来作陪的,过来之前,微臣在皇宫门口看到了唐俭的车子,估计这家伙又立下了什么功劳吧!”
  “唐俭?难道这家伙把契丹什么的,招降了?不是如此,孤还真想不明白他又立下了什么功劳。”
  如果是唐俭,李承乾就不意外了。这家伙当初平灭东突厥的时候,因为杀身成仁的觉悟,就曾被皇帝亲自招待。鸿胪寺是接触外交最多的部门,他们在太平年间出现什么功绩,并不会令人意外。
  张亮笑道:“微臣也不知,只是被陛下通知过来参宴的而已。太子殿下,不如我二人到崇教殿等待,如何?”
  李承乾点点头,收起弓箭,回到丽正殿换了一身衣服,才到崇教殿跟张亮一起等。
  天色变得有些混沌的时候,皇帝才终于出现在崇教殿门前,只是令李承乾意外的是,唐俭并没有跟皇帝并列,而是落后一步,被皇帝牵着手好得像背背山一样的,是个乌漆麻黑的家伙。
  李承乾搜遍自己的记忆,也没认出这家伙是谁,只能按耐住好奇心,打开殿门邀请众人进入。
  崇教殿本来就是作为东宫宴会厅装饰的,因为目前东宫就三个妃嫔,地方够住,李承乾也就一直没有更改。就连明德殿,也只是作为议事殿的象征而已。
  分而落座,令李承乾意外的是,这个黑人竟然坐到了皇帝的右侧,并没有跟他这个太子抢左侧的位置。这不正常啊,李承乾很清楚,这样的招待宴,几乎可以说是除了皇帝以外众人低头,独耀一人,他这个太子都要靠边坐的。
  见李承乾惊讶,另一边的唐俭笑道:“虽然这小子立了大功,但是,太子殿下于他有教导之恩和提拔之恩,他又怎么能跟您抢位子呢?”
  “教导?提拔?”
  再看了一眼黑人,李承乾忽然想起了一个人:“王玄策?”
  正在交谈的皇帝回头不满的看了李承乾一眼,反倒是王玄策起身拱手道:“难怪太子殿下认不得学生了,学生这两年来,历经艰苦,曾于深山野林与野兽为伍,也曾烈日下奔逃,晒黑成了这样。莫说是您,就是家父见到学生这个样子,都不敢认啊。”
  “你这是经受了什么?怎么成了这个样子?你不是出使西域各国和天竺了吗?莫非?”
  王玄策苦笑:“就是莫非啊。”
  说完,王玄策一拱手,对皇帝说:“陛下,您不是也很好奇这段经历吗?不如微臣这就讲讲,且当餐前点心了。”
  李世民笑道:“那你就讲讲吧,饭菜推迟一点上也成。”
  重新坐下来,王玄策整理了一下思绪才说:“微臣本来是应该走遍西域各国,绕远路去天竺的。但是一直以来,吐蕃都是中原的心腹大患,所以,微臣临时改变主意,上了高原!”
  唐俭微微点头,对王玄策的路线变更并没有意见,事实上出门的时候,他就准许王玄策自行取舍了。
  “因为使节的身份,微臣直上高原,进入了玉龙雪山地域。玉龙雪山附近是禄东赞的封地,他热情的招待了微臣,在将随员都留在玉龙雪山后,他带着微臣去了逻些,就是这一路上,他看微臣看得很紧,再加上骤上高原为气疫所困,微臣缓了好长时间才缓过来,对吐蕃看得并不全面。”
  “那就说说你的见闻,这几年来,你还是唯一一个进入过吐蕃的使节。朕很好奇吐蕃是什么样子的。”
  对于吐蕃,李世民还是很好奇的,大唐外敌虽多,但是最大的外患却是吐蕃和突厥,突厥还好些,吐蕃对于大唐而言实在是有些神秘。以前不是没有派遣过使节,可是因为气疫的原因,这些使节甚至上才上草原不久,就滚下来了。
  像王玄策这样不怕死刚到底的,实在是少见。
  王玄策想了想才说:“其实硬要说的话,以微臣的了解,吐蕃人的政权其实跟西突厥是差不多的,但是,他们多少有借鉴咱们大唐的政治改革的目的。好多部族,现在已经没有了内乱的能力。不只是禄东赞的功劳,吐蕃赞普同样是个有为的皇帝啊,估计不输陛下您。
  陛下,您切莫被之前的消息骗了,看似吐蕃是禄东赞一手操控的,但是,就微臣看来,或许早期是这样,但是现在的吐蕃,已经完全被赞普给掌握了。对外的种种,不过是伪装而已。微臣的推测,从两点上能够证明,一是禄东赞现在基本不在逻些,更多的时候是在封地。二就是禄东赞看似强势,但是赞普每次决定什么,他都会习惯性的点头认同,从没有反抗过。”
  李世民并没有生气,反而点头道:“你带回来的这个消息,确实珍贵,朕也从未小看过天下英雄。”
  “不过,虽然如此,但是微臣觉得,吐蕃赞普还是比较推崇大唐的,那份恭敬不似作伪。跟微臣聊天的时候,他亲自询问了是否能求娶大唐的公主。陛下或许不知,他已经娶了尼婆罗的公主尺尊,却没有立为正室,正室的位置一直留着,由此可见,他对大唐的恭敬,确实是真的。”
  李世民点点头:“恭敬不假,否则的话,他也不会不问缘由的直接借兵给你,让你报仇了。一人灭一国啊,朕现在想想都为你骄傲,你此行所为,丝毫不输古之班固啊!”
  “一人灭一国啊!”
  李承乾震惊了,原来这家伙真的完成了这件事,猛人啊!只是,这不应该是贞观二十多年发生的事情吗?怎么提早到了现在?戒日王不是还没死呢嘛!
第四百二十九章
害怕!
  王玄策脸色稍微红了一点,不过因为现在的脸实在是太黑了,所以一点儿也不明显。
  “微臣怎敢跟班固相比,要是没有陛下的龙威,微臣又岂能借到兵?估计早就被人家赶走了。仰仗陛下的龙威,我等臣子才有在外族面前指手画脚的资格,换个高丽人,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这马屁拍的……
  李承乾在另一侧,清楚的见到皇帝翘起了二郎腿儿,还一颠一颠的,显然是爽到了极点。
  尽管如此,他的上半身依旧平静:“行了,朕自然知道帝王之威才是你们这些使节的支持,但是,中原皇帝威风凛凛的不知道多少,但是班固这样的人,如今也就你能比得上罢了。朕很欣赏你的勇敢,哪怕是带着一点点莽撞的,朕依旧欣赏,来,陪朕喝一杯!”
  以王玄策的地位,哪怕立下如此大功,依旧没资格让皇帝敬酒,但是陪酒,已经是莫大的殊荣了,平凡出身的王玄策,至少刚毕业的时候,从没有想过会有这样的一天。惊喜之余,找酒杯的手都抽搐的不成样子了。
  李承乾转头吩咐上菜,顺便看向唐俭说:“莒公教的好弟子啊,王玄策名扬天下,您当居首功啊。”
  唐俭微微一笑,拿起酒杯对太子示意一下道:“这是他自己挣来的脸面,微臣也没有以弟子的功绩撑自己脸面的爱好。”
  李承乾也端起酒杯,陪着唐俭喝了一杯。有些人,可以凭借一次的功绩吃一辈子的饭,唐俭就是其中之一。有些人只会羡慕嫉妒恨,但是让他们舍出性命做这件事,却没几个人敢做。这就是差距,不是嘴上的一嘴热血能够比拟的。
  一队队的宫女捧着菜肴送了上来,都是大盘子菜,放在圆桌上赏心悦目的,只要旋转,就能将喜欢的菜转到自己面前。
  李世民明显很喜欢油水大的菜,不管是扣肉还是肉丸子,都会毫不做作的用公勺公筷弄好多到自己的餐盘里面。现在这种圆桌吃法已经风靡了大唐皇宫以外的所有地方,其实大唐人接触新事物的能力很强大,在李承乾无可奈何的添加上一则“公筷公勺”这样的规则后,连贵族都不抗拒了。
  大家伙一起吃,不分餐,这样能排除下毒的可能,再说,以前分桌吃饭,喝酒的时候总有人耍赖,现在离得近了一点,还能监视一下对方,何乐不为?
  张亮自然是识货的,看到盘子里黑糊糊的一片片,就知道是海参,不停的给自己夹菜。
  吃了一些东西,才好继续喝酒。
  眼见王玄策在皇帝面前实诚的要命,皇帝只是浅尝辄止,他反倒是一口闷。李承乾赶紧询问道:“王玄策,现在天竺好像是分南北中的王,北天竺王胆小怕事,南天竺王离得远,尼婆罗跟吐蕃亲密无间,断然不会惹到你的。莫非,对你动手的是中天竺王,戒日王?”
  王玄策手里的筷子都差点掉到桌子上,惊讶道:“太子殿下如何得知的?关于天竺的介绍,微臣还没打草稿呢啊。”
  “啊,这个,当初孤在岭南的时候,听海商谈过这样的事情。再分析分析,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
  看着太子一脸平静的样子,李世民和张亮、唐俭对视一眼,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这事儿是这么容易分析的吗?
  从震惊中恢复过来,王玄策道:“殿下说的没错,就是戒日王对微臣动了手。不过,您还是说错了一点,天竺不是三个王,而是五个王啊,中部有三个政权。微臣带三十多随从,自吐蕃翻越雪山,过尼婆罗而入天竺,在北天竺王那里,受到了极大的欢迎。同时,五天竺王都答应要朝贡天朝上国,他们每一家都出了不少的礼物,汇集在戒日王处。
  这么多年来,天竺都仗着离得远,最多派遣使节过来朝贡,却没有付出过贡品。微臣也正是一时被财物迷惑,才进了戒日王的领地。以往,戒日王对大唐一直尊敬有加,微臣不曾怀疑过他,但是哪想到,微臣等三十多人才进入戒日王的王城,就被他捉住。属下尽皆被杀,微臣因为是正使,才逃脱一命。
  戒日王想要让微臣投诚,并许以国师的官职,若是不从,就严刑拷打。微臣生是大唐的臣子,死是大唐的鬼,如何能委曲求全?也幸赖上天庇佑,第三天,就在微臣快要扛不住的时候,看守微臣的狱卒醉倒了。微臣身材瘦小,适逢也饿瘦了不少……”
  说到这里,王玄策给酒杯倒满了酒,走到李承乾面前拱手道:“幸亏当初殿下在给微臣等学生上课的时候,曾说过,一般情况下一个身材匀称的人遇到一个洞口,只要脑袋能钻过去,身体也有很大的可能能钻过去。那戒日王的监牢,通风口就是如此。微臣很容易就钻了过去,如此,微臣可是欠殿下一条命啊!”
  见王玄策要跪倒,李承乾赶紧伸手拉住他说:“只是一句闲谈而已,能记住并用上是你自己的造化。你从牢狱里逃出去以后呢?”
  回到座位上,王玄策继续讲述道:“这还是殿下的恩情,外出活动的时候,您曾经讲过如何在自然界辨别方向。微臣就认准了东北方一直跑一直跑,最惨的时候,被追兵围困在山头几天都不敢动弹。几次险死还生以后,可算是进入了尼婆罗的境内,借道尼婆罗,微臣再上吐蕃,找到了吐蕃赞普,要求他必须将兵力借给微臣,借以雪耻。
  没想到,吐蕃赞普毫不犹豫的答应了,派出了一千两百余最精锐的士兵,还邀请尼婆罗出兵七千。副使薛师仁因为病重留在尼婆罗养病,逃脱一劫,虽患病在身,他依旧陪同微臣一起率兵进攻戒日王。
  进攻到中天竺的茶镈和罗城,不过三天时间,我们就攻破了茶镈和罗城,斩首三千余级,敌人被溺死的差不多都有一万了。
  戒日王首战败退,只能逃走,收拢散兵再次交战,蒋师仁一次偶遇战斗,俘获了戒日王,俘斩敌人数以千计。乾陀卫江一战,蒋师仁大胜,俘获其妃、王子,又俘虏男女一万两千人,各种牲畜三万。
  此一战过后,戒日王王国的统治阶级被全部捕获,于是余下五百八十座城邑投降。东天竺王尸鸠摩震惊万分,送牛马三万馈军,还送来了弓、刀、宝缨络,请求收刀。迦没路国献宝物,并送上地图表示彻底臣服,请求得到老子像。这家伙,连自己的信仰都背弃了。”
  虽然知道王玄策一人灭了一国,但是真的听到其中经历,就连李世民都忍不住张大了嘴。
  这,这是啥战绩?说书先生都不敢这么吹吧!
  轻咳一声,李世民脸色不善道:“王玄策,你虽有大功,但是也不可骄傲过甚啊,那天竺,怎么经你描述,是如此的不堪一击?”
  王玄策离席,跪倒在地说:“陛下,王玄策所说,并无半句虚言。陛下或许不知,戒日王,已经是天竺这一代的王里面,最出色的一个了。可是,天竺人有一个通病,不禁打啊。这上阵的还是吐蕃和尼婆罗的士兵,要是咱们大唐的府兵,估计只要一万人,就能彻底平定天竺了。”
  “王玄策,慎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2/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