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才不要做太子(校对)第4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8/566

  说明自己的来意后,让李泰坐下,李世民才解释说:“之所以不让你现在研究出来,是因为铁轨还没办法大规模的铺设,做出来也没有用处。况且,铁轨的铺设,也不是一两年之功,你研究出来,也只能在那里摆着。
  但是船就不一样了,制作出来就能使用。目前,除了薛延陀、高丽以外,第三个要攻打的国家,就是倭国了。东渡东海,有了那个叫蒸汽机的玩意儿,也能避免船队因为风的缘故而遇难,大大减少了风险。处理事情的先后,不单单要考虑重要程度,还要考虑很多。”
  说完,李世民翘起二郎腿道:“朕听了你们的谈话了,铁路既然如此重要,为何不让朕参一股?真是不孝啊!”
  李承乾很想说你嗝屁以后股份不还是我的,但是这样的话,也只能想想罢了。
第四百四十二章
疑惑
  拱拱手,李承乾道:“既然您也有兴趣的话,那也入一股呗,只是,就像当初的银行一样,儿臣还是打算打下基础,最终还是要交给朝廷的。朝廷经营的产业,既有足够的信誉保障,又有承担风险的能力。况且,到底是一本万利的生意,也能给国库创收一部分不是?”
  李世民翘起二郎腿道:“银行如此,这个铁路也要如此?你倒是好大的手笔,真是无私啊。说实话,那么多钱送出去,你就不心疼?”
  李承乾笑道:“心疼啊,但是心疼有什么用?钱这个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够花就行了。况且,咱们为后世子孙打下无比夯实的基础,岂不是放在哪里等他们败家的?所以啊,儿臣觉得,给皇家留一份保障就好,不需要打造的真正无敌。况且,朝廷有了收入,赈灾救灾什么的才能有保障,这样一来,百姓对朝廷有归属感,对李家有归属感,这才是真正的万世基业,用一些黄白之物就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怎么看都不亏才是。”
  李世民冷哼一声道:“你倒是巧舌如簧,不过,你和青雀的那一份可以卖,朕的那一份却要一直留着,而且要超过五成。朝廷可以代为经营,但是归属权无论如何都必须是皇家的。”
  李世民的话说得斩钉截铁,没是完全没得商量的语气。看样子,他是想要把铁路牢牢的控制在皇家手里,借此巩固皇家的地位。
  想想也是,面对一个能够锁住大唐的国土,对外对内都有绝对威慑力的东西,对于皇帝来说,拱手相送,根本不可能。毕竟,朝廷,不代表皇家。
  想了想,李承乾点头说:“既然您这么说了,那就这么干吧。”
  见李承乾答应了,李世民才满意的哼哼了两声。
  既然碰巧遇到了,就没有再回去的道理。在吩咐李涧回长安把奏折都拿过来,并且将隔壁属于房玄龄的院子占了以后,谁都知道皇帝也有在这里住一段时间的打算了。
  苏媛跟阎婉又不一样,早晨肚子开始疼的,刚过正午就有了生产的征兆。听到产房里的呻吟逐渐变得有些凄惨,李承乾只能一杯杯的往嘴里送凉白开,主要是,不能喝酒啊。
  似乎是过去了一个世纪那么漫长的时间,终于,一声婴儿的啼哭声,打破了院子里的宁静。
  没过多长时间,稳婆就出来了。
  可以发现这个技术娴熟的稳婆,比起给阎婉接生的时候,更加的兴奋,见到太子,毫不犹豫的就跪倒在地:“恭喜太子殿下,贺喜太子殿下,是小王爷,是小王爷啊!”
  儿子啊!
  虽然不怎么在意,但是孩子平安降世,李承乾还是很兴奋的,怀里早就准备好的两根金条就甩给了稳婆,惊的稳婆连连作福。
  皇长孙啊!
  听到这个消息,李世民比李承乾还要兴奋一些,腰上悬挂的小玉佩本来就是准备赏赐给稳婆的,一扬手就扔了出去。就连李泰,也兴奋的丢出了一个钱袋。
  抱住李承乾,李泰兴奋道:“皇兄有儿子了!哈哈,您放心,用不了多久,臣弟也会追上你的!”
  得到了一个钱袋两根金条一块御赐玉佩,稳婆已经幸福的要昏过去了。
  可是见三个大男人都有要进去看看的意思,连忙阻拦道:“陛下,太子殿下,魏王殿下,女人产子的房子格外的晦气,皇后娘娘是女子,还没什么,您三位还是不要进去了。太子妃还有一个孩子要生产,等第二个孩子降世,我们收拾干净以后,你们再进去看孩子也来得及。”
  说完,稳婆行了一礼,又钻了进去。
  刚出生的孩子,嚎哭的声音还是比较响亮的,在这个声音下,苏媛的呻吟声,反而变得微不可察起来。
  烦躁的在产房门口走来走去,李承乾现在无比希望李元昌这个混蛋出现在自己面前,好宣泄一下心中的戾气。
  很快,孩子的哭声就消停下来了,但是苏媛的声音也从低沉变得高昂,再到低沉。
  终于,当声音重新变得微不可察的时候,孙思邈从产房里走了出来。
  对于孙道长,自然是没什么避讳的。可是看到孙思邈不太好的表情,李承乾顿时觉得心里咯噔一下,登州的事情,好像又浮现在眼前了。
  “孙道长,如何?”
  见太子一脸惊恐,说不出话来,李世民只好开口询问。
  孙思邈叹了一口气说:“苏媛这孩子,到底不是农妇,气力虽有,但是不够持续。第一个孩子的出生,已经让她近乎力竭了,到了第二个孩子,唉!要是再这么下去,恐怕只有冒险动刀,或者……”
  尽管没说,但是所有人都知道孙思邈的意思。
  叹了一口气,李承乾终于开口了:“孙道长,我进去吧,动刀是事不可为之下,最坏的选择,咱们还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谁也不知道有什么样的影响。非到万不得已,还是不能用啊。”
  见李承乾已经下定了决心,李世民也没有说什么,换作一样的情况,他也会这么选择的。
  李泰没说什么,只是拍了拍皇兄的肩膀,顺便推了一下。
  借着李泰的一推,李承乾毫不犹豫的朝里面走进去。
  什么晦气不晦气的,都是穷讲究,再晦气难道就不要老婆孩子了?
  走进产房,毫不犹豫的走到帘子的另一端。见到儿子进来,在一边指挥的长孙,欣慰的点了点头,然后立刻下令让所有人封口。事情流传出去,虽然谁也奈何不得太子,但是影响终究不好。
  看到苏媛满头汗水,面色苍白的样子,李承乾顿时心疼起来。忍不住拿起一块毛巾,帮她擦拭起来。
  夫君进来,是苏媛始料未及的,感受到毛巾在额头滑动的感觉,焦急道:“夫君,产房晦气,您还是出去吧!”
  伸手拉住苏媛的手,李承乾笑道:“什么晦气不晦气的,都说皇帝是天子,孤怎么也能算个天孙儿?诸邪退散怎么也是最起码的吧。来,接着使劲儿,疼的不行就咬我,第二个孩子很快就能出来了。”
  攥紧李承乾的手,苏媛忍不住泪流满面。
  帘子另一端,传来了稳婆的声音:“太子妃,用力啊!”
  苏媛深吸一口气,声嘶力竭般的喊了出来。
  ……
  有了李承乾的鼓励,苏媛到底是突破了自己的极限,伴随着一声猫叫般的婴儿啼哭声,第二个孩子也出生了。
  依稀可以听到稳婆在对长孙说什么“弄瓦之喜”,这就是又得了一个女儿啊!儿子女儿都是一个样子,虽说儿子有延续血脉的用处,但是,哪里有丫头好,贴心的小棉袄,不比混小子强多了。
  龙凤胎就很好,生一次就儿女双全了。
  已经没什么力气的苏媛,整个人看起来就像是快死了一样。李承乾在她的头上亲吻了一下,道:“辛苦了,谢谢你。”
  苏媛也只是斜过眼睛来看了下,连一丝笑容都浮的格外勉强。
  长孙走了过来,拍了拍李承乾的肩膀说:“孩子出生了,你该出去准备准备了。已经是为人父亲的人了,稳重点。”
  李承乾点点头,这才站起来。
  也是在这一瞬间,长孙才发现,太子竟然比自己高了那么多,已经需要抬头才能对话了。
  到底是当了皇奶奶的人,老了啊!
  走出产房,才发现外面的太阳已经西陲了。
  见太子出来,张赟用不着吩咐,直接跨上宝马,朝外飞奔而去。
  守卫院子的亲率也齐齐发出一声欢呼,各自骑马去传讯了。
  太子的长子出生,可是大好事儿!特别是对于太子的下属而言,太子有后,就代表他们自身,包括下一代,都有了忠诚的延续。
  李世民也是兴奋异常,终于能进去的时候,抱着皇长孙不时的发出一阵大笑,至于三孙女,直接就被遗忘到了角落里。
  开宴,自然是要推迟到第二天了。跟李泰不一样,李承乾还是很有必要回东宫主持的。
  皇长孙的出生,自然让群臣都兴奋莫名,个个都奉上了丰厚的礼物,其中尤以房玄龄等人送的丰厚。
  在接受了群臣皇亲一整天的恭维以后,李承乾才精疲力竭的回了学院。相比较酒宴上的吹捧,他现在更喜欢陪在老婆和孩子身边。
  在皇帝亲自给皇长孙命名“李(忄象)”,却被李承乾驳回,父子仨的激烈争论过后,皇长孙的名字才终于确定下来——李梦宇。
  李梦宇,梦想朝着宇宙进发,这是李承乾对于这个孩子最美好的祝愿,也是对大唐发展的祝愿。以大唐现在的实力,或许,在这个孩子晚年的时候,已经可以朝着宇宙探索了。在别的国家还为一个山头、一条河流争的你死我活的时候,大唐若是已经开始了对天外的探索。
  嗯,会让他们绝望的。
  李梦婉、李梦宇,的两个名字接连确定,算是给皇家第四代确定了排字的规则,李恪的丫头虽然出生的早,但是,在规矩面前,也只好改名了。
  相比较皇长孙的名字,丫头的名字,皇帝就不怎么关心了,虽然很想学学李泰,给丫头取名李梦媛,但是在苏媛羞臊欲死的抗争下,只能改成李梦月。
  李梦宇,李梦月,两个名字都代表着李承乾对后世子孙的期待。
  在陪着苏媛喝了一碗鸡汤以后,李承乾坐在床边,看着媳妇给两个孩子哺乳。
  孙思邈说的什么“先天相争”,还是很有道理的,比如儿子就比较强壮,丫头就比较瘦弱,两个孩子吃的奶,都有差距。不过,先天不足,也分轻重,至少就目前看来,丫头的健康成长还是没问题的。
  终于把儿子喂得饱了,丫头半饱以后,苏媛才把孩子交给乳娘喂。两个孩子就这一点不好,必须得请一个乳娘才行。当然,乳娘也不是随便选一个就行的,在这一点上,皇家的规矩很严格,如今选的这个乳娘,就是被冠上“侧妃”之名的李孝恭妾室。
  吃饱了的孩子,很快就犯困睡着了。
  见夫君盯着自己撩起的衣襟看个没完,苏媛还是羞红了脸。
  想起跟齐氏的悄悄话,苏媛忍不住说:“您看也没用,孩子都吃不饱,您还想尝尝啊。”
  李承乾嘿嘿一笑,并未狡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8/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