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才不要做太子(校对)第4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3/566

  阿史那雪顿时大囧,用力的出手,想想不妥,手在空中就收了八分力。
  拍了秀秀的屁股一下,阿史那雪道:“别以为你是大肚婆我就收拾不得你了,哼!小心我秋后算账!”
  见俩人都笑得开心,李承乾无奈道:“这种事情,别说你们想,我更想啊。但是,规矩制定出来就是让人遵守的。虽然后半年就算破了也没什么,但是既然规定的一年,那就满一年吧。做事情就是这样,不想留下破绽,就只能做到最好。不过……”
  伸手在阿史那雪的胸口施展了一招龙爪手以后,李承乾哈哈大笑道:“过过手瘾还是行的!”
  跟两个媳妇玩闹了一番以后,李承乾才把秀秀扶上步辇,送走以后,回了自己的书房。
  其实出征大军的封赏,没什么复杂的,从开国以来,这样的事情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就算乔师望猛了一点,也不过是一切从隆重出发而已。况且,皇帝这一次真的没有瞎扯,礼部到内务府一游以后,真的就带出了大量的现钱。
  有钱,就好办事儿,这是万古不变的道理。
  检查了一遍兵部和户部的章程,确定没有问题以后,李承乾才把折子交给张赟,差人送去卢宽府上。
  处理完政务,就该是私事了。
  打开暗卫的密报,看到狄仁杰已经出发,李承乾不由得祝福这个小子,真的能发现点什么。
  ——长安郊外
  清一色好手组成的商队,押运着一车的贵重药材,行走在官路上。
  草原采来的淫羊藿、东北的人参、西域的金锁阳……
  壮阳的药材嘛,很久以前就是主流的高端消费。不用地域生产的东西,能够汇聚一处的只有长安。而带着这些药材,不管哪里都去得,毕竟这是不管哪里都欢迎的好东西不是?
  方胜作为商队的“掌柜”,此时反而坐在车厢外,车厢里是狄仁杰和耿不曲,车厢帘子上就挂着已经上好弦的弓,这样一来,只要有异常,他就能第一时间动手。
  没有磁石固定的茶杯,在马车的摇晃下,很容易就会洒出来,狄仁杰已经不止一次的抱怨了。
  端起一杯茶,隔着窗帘子送出去,狄仁杰对外问道:“方哥,咱们有必要这么警惕嘛?这才出长安,就算真如太子殿下预料的一般,会有监视的人,他也不会这么早的出现吧。”
  接过茶杯喝了一口,方胜道:“狄公子,太子殿下曾经给我们上过一课,告诫我们最多可以鄙视对手,但是不可以轻视对手。最丢人的不是被强敌击败,而是被人扮猪吃虎的打败了。”
  耿不曲嘎嘎笑道:“太子殿下讲的道理,一般都是对的。做事情就要这样,不想失败,那就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去做。”
  狄仁杰这才发现,这个年老的好像下一刻就会死掉的宦官,虽然人在车厢里,但是却一直盯着窗外,哪怕是喝茶说话的时候,也是如此。
  点点头,狄仁杰也掀开窗帘,看向外面。
  天色渐渐变得昏暗,队伍前进的速度反而增加了不少。终于找到一处有水源、适合做营地的地方后,队伍才停下来,开始搭建营地。
  营地搭建好了,就在狄仁杰准备好好休息的时候,就见强壮如熊的刘莽,扛着一个人走进了营地。
  随手往地上一扔,只见这个人已经死掉了。
  方胜从帐篷里走出来,没有问刘莽,而是直接看这个人。胸口处的一把匕首,怎么看都是他自己插进去的。
  对于刘莽,方胜还是很信任的,同为队长,他很清楚刘莽不像看上去那样的夯,否则也不会留他跟队伍拉开距离了。
  指指地上的尸体刘莽郁闷道:“本来已经快要捉住他了,奈何这人也够狠,毫不犹豫的就自裁了。看来,咱们这次伪装出长安,依旧是被人盯上了啊!莫非,东宫以内,走漏了消息?”
  耿不曲也走了出来,闻言坚定道:“东宫以内不可能走漏消息,这一点,是绝对的。”
  对于联盟,耿不曲没有过丝毫的怀疑。
  狄仁杰显然不是第一次看到死人,不仅没有被吓到,反而直接上手了。
  撕开死者的衣服检查了一遍,在他的胸口,能够看到一处伤口还没彻底愈合的痕迹。
  让开一点,让夕阳的光线照到这里,狄仁杰肯定道:“错不了,这个,应该是奴印,跟烙印不一样,这种用刺青代替简单烙印的,只可能是大家族。这个人,多半是大家族奴隶出身的死士。只是可惜,这个印记也被人毁掉了,不然,按照印记,咱们多半能找到真正的幕后黑手。”
  嘴上说的虽然惋惜,但是狄仁杰还是照着剩余的一点痕迹,在纸上画了两笔。
  看到狄仁杰的动作,刘莽顿时摸不着头脑,反倒是耿不曲和方胜,笑了起来。
  从细微之处入手,不放过一丝一毫的可能,才是做大事的人。没错,这个死士的奴隶印记就剩下了一点点,但谁又能保证以后不会有机会再获取第二份,逐渐把它拼凑起来呢?
  见狄仁杰已经画完了,耿不曲才挥了挥手,立刻就有暗卫的人过来把人抬走。
  才出长安就受到了追踪,让他们的心情都沉重起来。最怕的就是这个啊!
  想了想,狄仁杰忽然回头对耿不曲说:“耿爷爷,不如,咱们换个方向?”
  一句“耿爷爷”让耿不曲立刻心花怒放,僵硬的脸上都出现了笑容:“狄公子想要怎么做?别看这一次出来是方胜我们两个为首,但是太子殿下吩咐过,要是您开口的话,我们两个就听您的。”
  看了看身后的方向,狄仁杰笑道:“这次咱们不直接往汉中去,汉中作为重点地区,指不定痕迹被人清理成了什么样子。这一次,咱们绕远一点,转着圈儿的往汉中靠近!这样,比从汉中开始找不着头脑的要好很多!”
  耿不曲和方胜闻言,眼睛顿时一亮!
  对啊,惯性思维就是从汉中开始,既然汉中几经查证,都没有什么明显的痕迹,去了也没什么用处。既如此,或许从外面往汉中拉进,反而容易找到线索。
  再想想刚刚被捉住的死士,狄仁杰神秘的笑了笑,走到耿不曲的耳边说了些什么。
  耿不曲一愣,随即笑了起来:“当然可以,别看老头子我一副快死的样子,赶路的苦倒也吃得,那就这么办!”
  ……
  第二天,商队继续前进,只是没人注意到,二百多人的队伍里,少了四个人。
  因为一路上四人基本都是在马车上,突然的消失,反而不怎么明显。
  ……
  ——长安、太极殿
  两个月的时间过去,远征薛延陀的军队已经返回,不过跟以往不一样的是,伴随着大军一起返回的,还有突厥的使节。
  不仅仅是突厥,契丹、室韦、靺鞨、新罗、百济等国纷纷送上贺礼,恭贺大唐轻易的就战胜了薛延陀这个不臣之邦。尤其是吐蕃,赞普亲自写了书信,自称女婿,恭贺宗主大唐讨伐不臣胜利。
  联姻,因为李渊的离开,不得不中止。按照规矩,丧期一年以内,亲族不得过分饮宴,不得行乐,三年以内,不得娶妻纳妾出嫁。
  对于婚事推迟三年,吐蕃赞普并不在意,但是“女婿”的名头,却是狠狠的给自己安上了。特别是大唐这一次久违的体现了自己无敌般的强大,更是对他镇压吐蕃部族,加快政治统一起到了巨大的效果。
  至于突厥,这一次可是老老实实的当起了“好邻居”,无视了薛延陀的求助不说,甚至不用大唐下令,就老老实实的停止了内部的矛盾,出兵帮助大唐截住了薛延陀军队的退路,对薛延陀覆灭后的大片土地,只要了比较荒僻的一大块。作为交换,之前他们侵占东突厥的大片肥沃的草原,重新交给了大唐。
  对于霸主之一的突厥而言,这般所为,已经是拍马屁了。
  薛延陀的覆灭虽然是自找的,但是大唐行事之果断,战胜之轻松,获胜之迅速,让所有边国都吓破了胆子。
  没法叫板了!
  如果说,大唐皇帝李世民,刚刚获得“天可汗”的称号时,还只是周边国家给他戴高帽,这一次,是彻底落实了。
  没人敢再把大唐当做一个爱慕虚荣、动动嘴皮子、送点垃圾就能应付的傻子,而是真正将它当成一个“宗主国”对待了。
  众国来朝,是真正的众国来朝!
  跟以往大朝会不同的是,这一次的主角变成了各国的使节。他们亲自观礼了乔师望的封爵仪式,亲眼目睹了薛延陀可汗贵族被问罪的一幕。
  震惊感慨之余,一丝唇亡齿寒的感觉,不由得让他们心生畏惧起来。
  众文臣武将都觉得这才是盛世气象,但是,李承乾却不由得恐惧起来。
  皇帝这一次不计代价的宣示火药武器的威力,看似对内对外都产生了威慑效果,但是,同时,也是彻底把大唐的国际地位拔高,上升到了另一个层次。
  鹤立鸡群,未必是好事儿啊!
  这一次是薛延陀,很快就是高丽。再一再二,很难有再三。或许,等高丽也被击败以后,对大唐而言,也到了危险的时期了!
  朝会结束,李承乾毫不犹豫的就入后宫,直驱甘露殿!
第四百四十七章
三年计划
  现如今甘露殿算是彻底成了皇帝的办公室,皇后自从确定了不能再生育以后,经常会把皇帝赶出两仪殿,但是,在别的妃子那里处理政务,却也让皇帝感到不舒服,所以他最近一般都是在甘露殿处理完政务,才会决定去那个妃子那里住宿。
  李承乾追到两仪殿,正好看到皇帝进入的一幕,赶紧追上去,当看到坐在桌子边,还倒好了两杯茶的皇帝老爹,李承乾就知道自己的到来,是他预料中的事情。
  接过皇帝递来的茶杯,李承乾坐下,喘匀了气,喝了一口茶才问:“您知道儿臣会来?”
  李世民点点头道:“你在朝堂中实在是太显眼了,就你一副惊恐的样子,又是站在文臣首位,朕自然能看到。怎么,觉得朕这一次做的太过火了?觉得你意料之中,过强则招来毁灭的事情,会出现?”
  李承乾想了想,最终还是点下了头。
  李世民悠然的翘起二郎腿道:“朕就知道你是在想这个,只是,承乾啊,有些事情,你越是恐惧,就越是没法面对它。你觉得,咱们大唐现在难道就真的怕被围攻吗?你觉得,唐俭等人这些年来的远交近攻政策,就一定是无用的吗?
  朕也知道火药武器不是无敌的,但是啊,有了火药武器,咱们至少有了用最小代价换取敌人最大代价的资格。就算他们对大唐群起而攻之又如何?或许咱们大唐的将士死伤的差不多的时候,他们的军队也死伤的差不多了。这样两败俱伤的情况,你以为他们没有顾及?
  你在尚书省当主官,寻常的小事儿或许可能不清楚,但是朕前段时间给户部兵部下的命令,你应该还记得吧!”
  李承乾回忆了一下,才惊讶道:“您说各州府人口普查和兵部预募兵的事情?莫非,您准备更改府兵制度了?”
  提起这个,李承乾顿时兴奋起来。早在贞观初年,亲率锻炼出了效果以后,他就跟皇帝说过更改府兵制度的事情,但是当时被皇帝痛批为“不知所谓”。现在看来,或许,皇帝动心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3/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