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才不要做太子(校对)第4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9/566

  在这里,剩下的只有老弱妇孺。尽管他下令的是“鸡犬不留”,但是,将士们还是没办法对这些人出手。以至于城内的寻常百姓,慢慢的汇集起来,聚集在了城墙边。
  唐军军阵的最前方,就是弓箭手,面对这些没有抵抗能力的人,他们不管多么狠心,也没能松开弓弦。
  看到这些人,李世民叹了一口气。
  老弱妇孺如何处置,一直是战争中的难题。中原自古以来就号称礼仪之邦,仁慈,永远是一种良好品德。但是,之前他已经下了令,也不好自己打自己的脸。
  看着惊恐的高丽老弱妇孺,李世民看向身边的薛仁贵,问道:“薛仁贵,朕问你,这些人应当如何处置?”
  薛仁贵挠挠头,下马单膝跪地道:“回禀陛下,这些人既然辱骂了陛下,理应万死不辞。但是,末将以为,上天有好生之德,陛下是千古明君,也当有仁善之心。末将不敢多求,只求陛下饶恕这些妇孺,将他们送回大唐卖为奴隶,还能多一笔收入,奖励将士,何乐而不为?”
  听了薛仁贵的话,李世民哈哈大笑:“你说的对啊,将士们为朕而奋勇杀敌,确实应该奖赏。那就这样吧,安市城战没和发卖这些妇孺的钱,就平分给将士们作为奖励。朕,不取一文!”
  听到皇帝的话,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虽然老弱依然要死,但是能留下妇孺,已经是大发善心了。
  这下用不着下令了,阴着脸的将士上前,开始了对这些人的分群。
  战争的时候,敌对的两国之间,没有道理可讲。
  见将士们都松了一口气,李世民才宣布了命令:“查抄安市城,修整一天,明日,继续前进!”
  众人都拱手领命,然后快速的分散开,开始查抄安市城。
  战争,说白了就是强壮的抢劫弱小的。
  就在所有人都快乐的开始搜刮安市城的财产时,一个信使飞奔而来,将一封信送到了李世民的面前。
  打开带有太子印鉴的信看了几眼,李世民笑道:“好小子,朕就知道你的安排不会白费。王家啊,朕不主动找你,已经很仁慈了,想不到你竟然主动往朕的刀刃上撞。侯君集……嗯?侯君集?”
  带着惊讶,李世民将整篇信看完。看完以后,他的手一攥,就把信攥成了废纸。
  侯君集啊,朕待你不薄,为何你要背叛朕?常何,朕对你的提防还是不够啊,想不到当另一个诱惑出现的时候,你还是会选择投机弄巧。
  太子的安排还算不错,等高丽战斗结束,朕回去就问问他,到底是怎么想的!朕如此的推心置腹,依然换不来你的忠诚吗?
  叹息一声,李世民随便找了一间民居,就钻了进去。
  李涧知道,以皇帝的脾气,要是选择住处,必然是要最大最好的一处。然而今天竟然只是随便挑选了一处,看样子,皇帝陛下很受打击啊。
  一夜无话,第二天,李世民正在吃早饭的时候,又是一封急信到来。
  “举世攻唐”!
  只是这四个字,就让李世民大吃一惊,手里的筷子把碗都戳翻了,米粥撒了一地。
  长孙无忌今天获准跟皇帝一起共用早饭,见皇帝如此失态,急切的问道:“陛下,出了什么事?何以慌张至此?”
  李世民没说话,只是将手中的信,递给了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也是边吃边看,当看到“举世攻唐”这四个字的时候,也吓了一跳,碗里的粥倒了一身。
  “举世攻唐?高丽、新罗、百济、室韦、靺鞨、薛延陀、突厥、吐蕃、交州、骠国、真腊天竺、尼婆罗……这么多?怎么可能?”
  李世民在几个字上指了指说:“这是太子常用的密押,说明这信是太子亲自写的,不会有差。看样子,泉盖苏文这个人,是真的挑起了各国对大唐共同的抵抗心了。”
  “会有那么顺利吗?别的不说,单单薛延陀,才被咱们击败不久,西突厥内部更是一团糟,吐蕃有臣服之心,怎么可能对大唐群起而攻之?”
  “因为恐惧,现在的大唐强大的让他们窒息,面对一个没办法单打独斗的敌人,群起而攻之是最正常的选择。而如果泉盖苏文真的游走各国,讲明利害,相约一起的话……”
  丢下手里的筷子,李世民焦急道:“回去!朕要立刻回去,仅凭太子,没办法应对这种局面。咱们的精锐主要集中在高丽,松州等地,更多的是新兵,还没有强大的战力。如果战事起来,恐怕,真的容易溃败!”
  长孙无忌无奈道:“可惜咱们已经进攻到了安市城,距离灭亡高丽已经不远了啊!”
  李世民嗤笑道:“举世攻唐如果成真,那就是高丽的罪孽,朕又岂会饶了他。”
  说完,李世民起身,对传令官说:“传朕旨意,张俭李绩部队,不需调动,继续进攻高丽。传令张亮李孝恭,李孝恭继续戍守登陆地区,张亮返回登州,任命他为东海道行军大总管,统领沿海州府防备力量,抵御倭国的进攻。”
  “传令中军全军,五万兵力携带八成的物资和火药武器,归属张俭李绩统领,五万兵力随朕回国,戍守灵州胜州一线!”
  下完命令,李世民连饭都顾不上吃了。心里只想着快点回国。
  在高丽,攻城势如破竹的快感,他已经体会到了。跟一个统帅相比,作为“皇帝统帅”,跟天下万国对阵,岂不更加的痛快?
  大军行动的速度是迅速的,没人询问为什么,既然皇帝下令,照做就是了。
  亲率作为天子卫队,自然是要跟随皇帝回国。薛冰、长孙冲等人此次前来,所求就是战功,所以加入了归属张俭李绩的军队中。而薛仁贵,也被李世民送了过去。一个好的猛将苗子,只能以血为养料,在战场上生长开花。
  甚至于,李世民一直以为这一次在高丽攻城略地的价值,都不如发现了薛仁贵这个猛将的苗子重要。
  带着五万军队和高丽各个城池席卷的财富,李世民班师回朝。
  高丽——建安城
  就在张亮终于下定决心进攻建安城的这一天,他又不得不撤军后退,戍守卑沙城。原因就是他惊讶的发现,建安城内的士兵,竟然超过了十万。
  高丽弹丸小国,本就是近乎全民为兵,才勉强构成了各个城池的守卫力量。而建安城又不是平壤,不可能屯居十万的兵力。仔细的观察后,张亮绝望的发现,建安城中一半的兵力,竟然是新罗兵。
  不等他调查明白,令他无语的事情出现了——卑沙城东侧,百济的军队也出现了,而且一出现就迅速的对卑沙城做出了防御姿态。
  站在卑沙城的城头,张亮放下望远镜,对李孝恭苦笑道:“陛下对盖牟城开战的时候,还让咱们给新罗百济送信,要他们参与对高丽的作战。结果,这俩混蛋开始帮高丽了!”
  李孝恭疑惑道:“高丽对新罗百济也颇多入侵,而且新罗百济对高丽的恨意,也不是虚假的,怎么他们现在反而帮起高丽了?”
  两个斥候从城墙下奔跑而来,单膝跪地禀报道:“总管,副总管,建安城内,敌军数量已经超过十五万,百济军队已经清点完毕,总数超过了十万。”
  “二十五万啊……”
  一脚跺在卑沙城的城墙上,张亮只觉得这座坚实的城墙,现在就像是纸糊的一样脆弱。同时,他也在庆幸进攻卑沙城的时候,没有对城墙破坏太大,城门那里,如果用碎石堆砌起来,浇上水泥,勉强还能坚挺一段时间。
  看着远处缓缓行动起来的百济军队,张亮问李孝恭:“河间王,您怎么看?咱们是避战还是固守卑沙城?”
  李孝恭笑道:“你才是行军大总管,问老夫一个副总管干什么。不过,就这么跑了,回去你敢面对陛下吗?”
  张亮哈哈大笑,拱手道:“既如此,还请河间王陪我到鬼门关走一遭。”
  说完,张亮走到城墙边,面向城内的大唐士兵高声呼喊道:“卑沙城虽然是高丽人的城池,但是老子觉得住着挺舒服的,不准备送还给他们,你们怎么看?”
  底下的将士无不高声呼喊道:“不还!不还!”
  张亮满意的点点头,大声道:“那咱们就不还,将士们,把水泥找出来,把四方城门堵死。咱们就把这卑沙城弄成一个乌龟壳,让他们没地方下嘴。但是,咱们跟乌龟又不一样,咱们不是单纯躲着,谁敢来,咱们就整死他!来,将咱们的火药武器都摆出来,看看他们能拿出多少人给咱们杀!”
  张亮的声音结束,城内的将士们都行动了起来。同时,一队信使趁着这最后的机会离开了卑沙城,将新罗百济反叛的消息,带了出去。
  兴奋的搓着手指,张亮对李孝恭说:“新罗百济真是不长眼睛啊,这个时候不帮大唐对付高丽,岂不是找死?看样子他们灭亡的时间,又要提前了。”
第五百零五章
举世攻唐
  李孝恭苦笑道:“别看他们国家小,但是在对抗大唐的时候,能够做到全民皆兵。眼下二十五万的大军,就是明证。咱们兵力只有四万多,接近七倍的差距,你有信心能扛得住?”
  “为什么没有?”
  张亮笑道:“卑沙城虽然是高丽的城池,但是不得不承认,建造的还是很结实的。坚固的城池再加上足够的火药武器,咱们有什么可怕的?当初太子殿下不就说过,火药武器在攻城和守城的时候,效果是最明显的吗?
  高丽、新罗、百济,想要攻破卑沙城,也不是不可能,那就是等到咱们武器耗尽或者人全部死光。但是到那个时候,他们还能剩下多少人?就算我等全部战死了,四万人干掉十几万人,甚至是二十多万人,你我二人难道还不能名垂千古吗?”
  “名垂千古吗?”
  看了一眼嘴角虽然带着笑,但是目光却坚定万分的张亮,李孝恭哈哈大笑:“说的对啊,名垂千古。富贵日子过的久了,现在连军人的本职就是舍生忘死都忘了。鬼门关而已,咱老哥俩就一起走一遭!”
  张亮哈哈大笑,揽着李孝恭的肩膀说:“卑沙城的仓库里,还是有些酒水的。高丽的酒水虽然跟马尿没啥区别,倒是好歹也算是酒。咱们全军一人一碗,勉强还是能分出来的,既然命都不要了,还管军纪干什么!”
  俩人大笑,立刻就下城头吩咐分发酒水。
  主将就是一支军队的灵魂,很多时候,主将的情绪,最能直接带动将士的情绪。
  张亮的誓死大会开完,卑沙城内的军人,没有一个怯战的。在指挥高丽俘虏将四面城门全部封死以后,唐军士兵就处决了高丽俘虏。眼下要做长久作战的预备,只耗费粮食却不能提供助力,甚至有可能生乱的俘虏,根本没有必要留着。现在可不是讲什么人道主义的时候,当然,大唐也没有所谓的人道主义。
  在张亮的动员下,卑沙城的唐军,做好了死战的准备。
  陇右道——松州
  作为大唐跟吐蕃最靠近的边城,这里不知道埋下了多少的唐军将士和吐蕃勇士。战况最激烈的时候,松州的城墙一度都打得坍塌了。不过,重新建造的松州城墙,高达四丈,通体都是水泥混合着巨石浇筑而成,就是城门,也是铸铁榫卯而成,唐军曾经拿最大号的攻城锤实验了一下。撞到最后,甚至已经懒得计数了,反正,城门除了出现一个微不可察的坑以外,没有任何的变化。
  尉迟恭从见到松州城的第一眼起,就喜欢上了这个城池,他不信有人能攻陷这座城。
  松州人喜欢吃辣,偏偏尉迟恭也好这一口,所以人从茅房里钻出来的时候,脸色不是很好。
  偏将就在茅厕门口等着,等尉迟恭走出来,才拱手说:“将军,您的猜测果然没错,斥候在三十里之外的山坳,发现了吐蕃人的营地,粗略估计,这一次进犯的吐蕃人,可能达到了三十万之巨。”
  说这话的时候,偏将对将军充满了敬佩之情,这是什么本事?斥候没有任何消息传过来,将军就已经知道吐蕃人要进犯了。
  见偏将满眼冒星的样子,尉迟恭嘿嘿一笑,他对这个叫做郭师的年轻人很是欣赏,甚至直接将十几岁的他提拔成了自己的助手。
  拍拍郭师的肩膀,尉迟恭笑道:“这不叫先见之明,也不是占卜,而是根据事实推测出来的。你难道没有发现,那些到吐蕃售卖粮食,收购牲畜的商人,本来应该一个月一个来回,结果三个月以前去吐蕃的,也没有回来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9/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