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才不要做太子(校对)第4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4/566

  说是短桥,其实长度也有十米左右。木质的桥梁,在一道深渊之上,怎么看怎么给人不踏实的感觉。
  下车看了一眼陨龙桥,命人往上丢石头试了试,确定没问题以后,李世民才下令以两骑为一组前进,马车干脆就丢弃在这里。
  第一组过去了,第二组过去了,木质的桥梁并没有出现问题,一直到第十组安然通过,李涧和李世民才骑马过桥。
  很顺利,虽然木桥咯吱作响,但是并没有摇晃的情况出现。
  皇帝安然通过,让好多人都松了一口气。于是,第十二组开始过桥。
  但是,就在第十二组刚到桥梁的中间,窜天猴却敏锐的发现,桥对面的小树林,不知道什么时候升起了一股子烟雾。
  “小心有埋伏!陛下,快回来!”
  咔嚓!
  伴随着窜天猴的呼喊,桥梁却在第一时间,就垮塌了。桥上的二人甚至没有反应过来,就连着坐骑一起跌下了深渊。
  窜天猴目眦欲裂,快速冲到断崖边朝下看去,只见桥下,一个全身都涂成泥土色的人,对自己露出了笑容,然后果断掏出匕首,自行了断,也跟着掉了下去。
  这一切发生的太快,以至于刚刚过桥后不久的李世民还没有反应过来。
  看看桥对面的大批亲率士兵,在看看自己身边寥寥二十人,再想起太子来信中,提及到的“警惕河北道”,李世民几乎第一时间就反应了过来。
  “猴子你绕行,从李家坡过来接应朕,余下人,随朕走!”
  背靠深渊,亲率又因为要急行军,并没有携带火药武器,李世民很清楚,留在这里只有被打的命。
  窜天猴也知道在这里干着急也没用,当下就带着剩余的一千九百七十八亲率士兵,开始绕路。
  离开前,方朔将自己的弓箭交给了铁锤,十米多的距离还是难不到铁锤的,随着他的一抛,弓箭就飞到了对岸,被李涧离马挑起接住,交给了皇帝。
  接到弓箭,李世民露出一丝苦笑,但还是坚定的将弓箭背到了身上。
  就在断崖两边,都做出反应的时候,树林深处,一大支骑兵涌了出来。令人惊恐的是,数量甚至达到了两三千。
  当然,这还不是最恐怖的。
  虽然早有预料,但是看到这些人身上那粗制滥造的铠甲和武器,李世民终究还是知道汉中的铁矿去哪儿了。
  王家的叛军,在这里埋伏了数个月,终于等到了自己想要的!
  皇帝想要从高丽返回长安,在赶时间的情况下,必然是官路和小路轮换着前进的。当初选择伏击地点的时候,侯君集再三强调皇帝必然经过这里,虽然很想将这些死士直接部署到一个州府,但是王迮终究是碍不过侯君集的自信,同意了。
  现在看来,是真的准确。
  单纯论马速,死士们自然是不如皇帝一行人的。他们之中,甚至好多人连马鞍都没有,粗制滥造的铠甲坑坑洼洼,硌到马的身上,没多久就磨出了伤口,边跑边滴血。
  但是,因为都周边地形的不熟悉,李世民一行人几次跑错了地方,眼看着,死士们就要追上了。
  二十二个人,无论如何是不能跟两千人打的,耗也耗死了。
  危机时刻,就体现出李世民的冷静来。
  眼看着不远处又是死路,需要立刻换路,李世民毫不犹豫的拿起了背上的弓,忍着肩膀也顾不得箭囊里的是惊雷箭,没点火就射了出去。
  箭出,命中!
  李世民的一箭,射中了领头死士的马。这直中马脑的一箭,让那匹马直接翻倒在地。
  疾驰中领头的一匹马翻倒,对后续骑兵群的影响,不可谓不大。眼看着,就有一大堆人马翻倒了。
  一击得手,李世民毫不犹豫的调转马头,朝着下一条路走去。
  就这样,每一次需要换路,或者后方的人追上来,李世民就会射出一箭。
  李涧追随李世民多年,自然了解皇帝的一举一动,眼见着皇帝双臂都不由自主的颤抖着,冷汗更是湿透了龙袍,他忍不住拔出了腰间的横刀,信手一挥,随即勒住马头,直接调转方向,冲向了来犯的敌人。
  “李涧!”
  李世民惊呼一声,就要调转马头。
  是个人就有感情,主仆相处多年,哪怕一个是皇帝,一个是宦官,但是要他眼睁睁的看着李涧去死,依旧是不可能的。
  可是,令他意外的是,拉起来的马缰,却没有一点受力。刚刚李涧的一刀,竟然将他的缰绳给砍断了。
  没有了缰绳,马就只会盲目的跟着前面的马跑,而不会再调转方向。所有人都知道这一点,所以当皇帝的前面出现一人一马以后,又是五个亲率士兵,调转马头,迎向了再次重来的敌人。
  一人,五人,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两千人的大军彻底停下来。所以两次以后,依旧有一千五百多人继续追击着。
  “陛下,您无论如何也要安全逃脱!”
  眼看着又要追击到,又是五名骑士调转了马头。
  至此,李世民的身边,就剩下十人了。
  再五人,再四人。
  至此,李世民悲哀的发现,自己面前,竟然就剩下了一人一骑。
  但是,追击到近乎贴近的人,却还有二十多个。
  如今还在前面的,正是刘莽。
  眼见前面又是一条大河,没有了任何的退路,他只能渐渐减缓马速,带着皇帝的坐骑,一起在河边停了下来。
  跳下马,担心的看了一眼皇帝颤抖的双臂,刘莽毫不犹豫的将皇帝护在身后,拔出了腰间的双锏。是的,刘莽的兵器,并非是唐军的制式横刀,而是双锏。
  握紧手中的双锏,刘莽的思绪顿时飘飞到了长安。
  还记得,这双锏还是那一日他干掉燕弘信以后,太子赏赐给他的。过后,他实验了一下,只发现这双锏虽然是钝器,但是破甲能力简直是一绝。就连亲率攻坚队的坚固铠甲,也抵挡不住它的力量,被击打中的人,必定骨断筋折。
  而今天,正好到了实验它的时候。眼看着二十三个死士,身穿粗鄙的铠甲跳下马,刘莽对胜利的信心就更坚定了。
  作为人少的一方,如果是平常,刘莽必然就大笑着冲上去了。但是今天不一样,他背后还有皇帝,无论如何,守护好皇帝,都是最重要的事情。
  多说无益,确认河边的一个就是穿着龙袍的皇帝以后,二十三个死士,举起手中的大片刀,就冲了过来。
  短兵交接,最是考验人的身体能力。俗话说,双拳难敌四手,死士们觉得,自己这里有二十三个人,无论如何也能得手了。
  但是……
  当领头的一个人,其次的第二个人,脑袋接连变成了烂西瓜以后,他们才发现自己错的离谱。
  就在一愣神期间,刘莽却又是无声无息的将两个人的肩膀抽塌,使得他们只能倒地惨叫。
  这下,不仅死士们愣住了,就连李世民也长大了嘴巴。
  虽然早就知道刘莽气力超人,勇猛无敌,但是听说的和看到的可是两码事。这个时候,他已经好奇刘莽和薛仁贵,究竟谁更猛了。
  愣神的期间就有两个人重伤倒地不起,剩下的十九个人,立刻就分散开来。一拥而上,反而会给对方逐个击破的机会。
  眼看十九个人分散开了,刘莽不由自主的后退了三步,不是因为害怕,而是担心皇帝。
  看到刘莽退缩,李世民怒道:“退个什么退!朕在战场杀敌的时候,你小子指不定有没有生出来呢!朕还要你护着?”
  眼见着刘莽一连击溃四个敌人,李世民也豪气顿生,忽视了肩膀彻骨的疼痛,拔出了自己腰间的天子剑。
  刘莽大笑道:“好,陛下,要是这一次咱们俩都能安然无恙,您可得给俺封个大官儿。”
  李世民没预料到在这个时候,刘莽还会说出这样的话来。虽然心里苦涩,但他还是笑道:“只要朕和你都安然无恙,朕封你为镇国将军又如何,这也是你该得的,来,看看朕和你谁杀的多!”
  话音一落,李世民和刘莽,都是大笑着迎敌而上。
  战斗,第一时间就开始了!
  手持双锏的刘莽,宛如魔身降世,双锏每一次挥动,都会有一人应声倒地。
  李世民虽然没穿着铠甲,但是他对于战场厮杀实在是太熟悉了,哪怕是双肩剧痛,依然找准机会和空隙出剑,结果了两个人的性命。
  两个人打十九个人,反而成了进攻的一方。
  终于,当最后一人在李世民一剑之下,惨叫着倒地,挣扎了几下咽了气,二十三个人,全部倒地不起。
  长舒一口气,但刘莽并没有着急休息,而是将那些受伤暂时没死的人,送上了黄泉路。
  完成收尾以后,刘莽才终于松了一口气。而李世民,手里的剑更是落到了地上,眼睛一花,差点跪倒在地。
  用快要锈死的两条手臂强行开弓射箭数次,再进行一场厮杀,他只觉得双臂现在疼的他想直接剁掉。
  见皇帝摇摇欲坠,刘莽赶紧跑过来扶住。
  两个人还没来得及松一口气,就见远处又是一股烟尘腾起。显然,后面被暂时牵制的敌人,快要追上来了。
  长舒一口气,李世民叹息道:“刘莽是吧,朕才发现亲率之中,竟然还有你这样的猛将。之前委屈你在亲率了,以你的实力,绝不会仅仅只是个校尉的职衔。”
  刘莽笑道:“陛下多虑了,末将在亲率中,跟在家里一样的舒适。更何况,末将这一身本领,也是来自太子殿下,能为太子殿下分忧,末将心甘情愿。”
  李世民笑了笑,回头看了一眼河流,指着对岸说:“以你现在的力气,游过去应该不难。你且游过去,将这个玺印交给太子,让他即刻登基为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4/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