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才不要做太子(校对)第4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6/566

  老汉点点头,却有点黯然神伤,捡起地上的兔子,就走了出去。
  没过多久,兔子就被剥皮去脏,还被剁成了小块。
  将兔肉放到锅里开始熬煮,张老汉才又坐回到炕上,开口说:“后生小子,不是老汉说你,看你的样子也是个行脚的商人,以后难免会到一些大点的地方去,你这名字啊,还是少跟外人提。虽说名字是爹妈起的,谁也管不着,但是跟太子重名,也是不妥啊。
  看你这块玉石,也是少有的宝贝,发现你的地方,还有好多尸体,造孽呦,你这是遭到山贼了吧!”
  李世民只能僵硬的点头。
  想起老人家的来历,李世民问道:“您本是关中人,怎么就来了定州附近?”
  张老汉苦笑道:“还能因为什么,东征高丽呗,当初往高丽送东西缺人,缺德的县令就把老汉一家给弄去送粮食。结果,才到定州,谁知道朝廷就输了。再之后,想回家,都不敢回去,外面兵荒马乱的。于是啊,我和老婆子一商量,就在这山沟沟住下来了。虽然干点啥都要自己动手,但是也比出去丢了性命要强不是?”
  李世民疑惑道:“您不知道现在是唐朝了?您不知道朝廷招拢流民,分田地了?”
  “分田地又有啥用,老汉没有后人,种地也种不动了,还不如在这山沟子混着等死。我和老伴儿约好了,哪天我们俩一个人死了,另一个人就陪着一起过去。房子给封死以后,尸骨不便宜野狼就行了。”
  听着张老汉的话,李世民不由得一阵心酸起来。这不应该是一个老人该有的结果,大唐既然以孝义立国,孝字当头,就不能让这样的惨事发生!
  修桥补路遗惠后人?现在的人过得不好,有个屁用!
  几乎是习惯性的,李世民就想着让李涧把房玄龄叫来,商量一下立法的事情。
  但是……
  想起主动折返冲向敌人的李涧,李世民又是一阵的心痛。
  时间到了晌午,炖兔子的香味已经冒了出来,但是,却迟迟等不到回来的张氏。
  这下,不仅张老头急了,李世民也焦急起来。
  忍着饥饿感,李世民对站在门口的张老汉说:“老人家,您不必担心我,还是去找找吧。”
  张老汉才要答应,就听见外面传来一阵马蹄声。
  李世民几乎是瞬间用胳膊撑起了上半身,对张老汉大叫:“老人家,快!你快走!”
  此时此刻出现在门外的马蹄声,李世民只以为敌人追上门来了。
  可是,当一个老太婆,带着进屋的却是盔甲明亮的窜天猴的时候,李世民就彻底没了力气,重新躺了回去。
  见到皇帝,窜天猴大喜,几步冲到炕前,跪倒在地:“末将护卫不力,救驾来迟,请陛下降罪!”
  听到这个年轻将军的称呼,张老汉和张氏都吓到了。他们从路边捡来的一个遇难商人,竟然是皇帝?
  李世民叹了一口气,偏过头对窜天猴说:“李涧呢?刘莽呢?折返迎敌的那些亲率将士,如何了?”
  窜天猴沉默了一下,才说:“回禀陛下,刘莽没事儿,就是脱力昏过去了,折返迎敌的亲率将士,无一幸免。至于李涧总管……”
  李世民苦笑道:“说吧,死了是不是?”
  “没有,但是,也很危险。李涧总管断了一臂,全身是伤,亲率携带的药物只能帮他一时,能不能挺过来,还要看他自己。”
  “这样啊……敌人呢?”
  “叛贼一共两千三百三十二人,尽皆伏首,从他们临时居住的营地里,发现了带有王家字样的书信,还有侯将军亲手绘制的地图。”
  “侯将军?侯君集?”
  “是。”
  再次叹息一声,李世民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了。王家在长安的谋划被破,但留下来的毒舌,依然咬了自己一口。
  感受着浑身的剧痛,李世民吩咐道:“给朕找一辆马车来,实在是骑不了马了。派人去定州,将定州名医全部招来,务必救下李涧的性命。扶朕起来,朕饿了。”
  窜天猴这才起身,扶着皇帝坐起来。
  看着门口已经呆滞的两个老人,李世民苦笑一声,说:“情非得已,隐瞒了身份,两位老人家莫怪。”
  张老汉连连摆手道:“不怪不怪,您真是皇帝陛下?”
  李世民点点头:“不过,朕被你救了却是事实。老人家,朕饿了,不如让朕尝尝您的手艺?”
  张老汉连声答应,赶紧用粗瓷大碗装了一碗兔肉和清汤。
  昏迷醒来以后,自然是不适合吃这种东西的,更何况,皇帝的饮食,怎么也要试毒才行。可就在窜天猴想要开口的时候,却被李世民瞪了一眼。
  无可奈何的窜天猴,只能端着碗,喂皇帝吃饭。
  没盐没调料,连菜都没有,清炖的兔子能有多好吃?但李世民还是干掉了两碗。
  在被搀扶着出去如厕了一趟以后,李世民又重新躺回了炕上。
  见两位老人还是拘束的样子,李世民苦笑道:“你们可是朕的救命恩人啊,拘束个什么,马车到来之前,朕还要在这里住两天,就有劳二位了。”
  张老汉和张氏连声道:“不有劳,不有劳。”
  见二人还是很拘束,李世民也就不多说什么了。
  炕很小,睡两个人绰绰有余,但是睡三个人就拥挤了。可是在李世民的坚持下,两天的时间,他都是和两个老人一起在炕上睡的。
  第三天,定州刺史才带着马车和医生过来,并且跪倒在皇帝的面前。
  定州出现了刺杀皇帝的刺客,他这个刺史也难辞其咎。
  看着跪倒在自己面前的刺史,李世民稍加思索就想起了他的名字:“尚书文是吧,你跟王家毫无关系,百骑司的调查中,你也是很尽职尽责的官员。所以,朕遇刺一事,不怪你。但是,你跟朕说清楚,为何这山里有两个老人在,你们却无动于衷?朝廷收拢流民法令中,严令不得遗漏,你将这法令,视若无睹了?”
  尚书文抬起头,无奈道:“陛下,非是微臣懈怠,实在是他们不愿意出山,不信,您可以问问二老,微臣亲自来这里,都有三次了。”
  李世民看向张老汉,张老汉点点头说:“陛下,您可不能错怪刺史大老爷,刺史大老爷真的来过三次,是俺们不识好歹,不关刺史大人的事儿。俺们这出山也举目无亲的,实在没什么意思。”
  听到老人这么说,李世民才消了怒火,对地上跪着的尚书文说:“既如此,朕就不治你的罪了。但是,两位老人家,是朕的救命恩人。他们既然不愿意出山,朕也不愿意勉强,不过,你作为定州刺史,却要派人过来,照顾二老,为他们送终,你可记下了?”
  尚书文道:“微臣知晓了。”
  点点头,李世民看向张老汉,勉强动起胳膊拱手道:“老丈,这是朕的一片好意,还望老丈不要推辞。”
  张老汉要跪倒,却被窜天猴扶住了,只能学着拱手说:“多谢陛下赏赐,小老儿已经很知足了。能有人送终,死了以后能被埋到土里,老汉已经很满意了。”
  李世民这才松了一口气,虽然他想要送一座宫殿,不过既然对方想要的是一间茅草屋,他也没必要强行送宫殿。
  最后看了一眼两个老人,再看看屋子里的陈设,李世民这才叫人抬着自己出去。
第五百一十章
这话说的有道理
  腰胯间的一刀,发炎严重,不过好在张氏婆婆取回来的草药,有消炎的效果,多少压制了一些。而双肩的疼痛,则被定州医生诊断为风湿。
  李世民对风湿还是有所了解的,主要是因为当年他行军的时候,曾经被诊断过这个病。但是自打当上皇帝以来,已经很久没有再犯,他已经习惯了。如今再次听到这个词儿,才唤起了以往的记忆。
  果然,戎马一生,必定会造落下病根啊。现在他反倒是体谅李靖的难处了,以此推算,恐怕边境自己的那一批老将,都不太好受吧。
  就在李世民胡思乱想的时候,房间的门帘被掀开,几乎全身都绷着绷带的李涧,被人抬了进来。
  看到担架上的李涧,李世民努力的翻过身,正好看到他微微睁开的双眼。
  定州的医生也走了过来,走到皇帝床前拱手道:“陛下,这位内侍,最危险的时候已经熬过去了,接下来只要静养就好。不过,他伤口的发炎,依然很严重。当年草民到长安医学院求学的时候,曾见医学院一味名为‘针剂’的神药,对消炎有奇效,这位内侍,恐怕需要这神药才能保命啊。”
  针剂?就是那个什么素的东西吧!
  李世民满不在乎道:“不管什么东西,只要这个世上有,朕就给他要过来,不给,就抢!医学院既然有这药,那就派红翎急使去拿!”
  一边的窜天猴点点头,就出去开始安排。
  勉强伸手碰了一下担架上的李涧,李世民苦笑道:“这次你我主仆二人,可是一起倒霉了。也罢,咱们暂且就不走了,在这定州,把伤养好再回长安吧!当初你对朕说过,要用这条命报答朕的知遇之恩,而从那时到现在,你已经救了朕两次。所以,这一次,是朕倒欠你的。”
  听着皇帝平静的话语,李涧泪水直接就流了出来。他很清楚,皇帝之所以不回长安,而是留在定州,主要就是因为他。一介宦官,能够被大唐皇帝陛下如此对待,他只觉得哪怕下一瞬死去,也没有遗憾了。
  皇帝一人的病房变成了两个人的,多一个一样躺在床上的病友,俩人的心情都好了很多。
  傍晚,到了该吃晚饭的时候,端着饭盘子进屋的,却不是侍女,而是熊模熊样的刘莽。
  看到刘莽,李世民的心情顿时变得更好了,招招手示意刘莽靠近些。
  走到床榻旁边,搀扶皇帝直起上半身,刘莽才单膝跪地说:“陛下啊,那天吧,俺也是为了您的安全着想,才穿了您的龙袍,把您丢到了草窝子,您可不能因为这个处罚俺啊!”
  李世民哈哈大笑,因为笑声牵动了身上的伤势,顿时变成了苦笑。
  好不容易平息了笑意,李世民才说:“罚你什么啊,朕反而要重重赏你才是。听说,你还爬上了一处悬崖,守在悬崖顶,弄死了不少人?”
  刘莽憨笑道:“这不是被人追的急了嘛,才爬上山的,不过好在陛下您被人救了,不然……”
  “不然什么?要是没有你,恐怕在那些死士追上来的时候,朕就已经死了。记得当时在河边,你要朕封你当镇国大将军?你这次救驾有功,朕现在就可以册封你,等回长安,就让吏部给你颁发官牒官服和印信,怎么样?”
  刘莽悚然一惊,连忙道:“陛下,末将就是说着玩的,您可别当真。镇国大将军可是二品的官儿,俺可没那功绩,不过,您真要赏赐的话,就封俺为定远将军呗,怎么说也是个将军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6/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