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才不要做太子(校对)第5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0/566

  禄东赞的三十万军队抵达以后,并没有和联军合流,而是将联军包围了起来。随后,就是杀戮!
  那些进行了政变、领兵进攻大唐的吐蕃部族首领,全部被杀,军队也被整编。
  第二天,身在敌军的王玄策,就被释放,带着那些吐蕃首领的人头,返回了高昌城,并带回了一条消息——
  禄东赞,同意投降,并且,联军各国的首领,也同意投降了!
  又是三天时间以后,高昌城外,阿史那贺鲁、禄东赞和各国的国王,只带了很少的护卫,请求入关。
  高昌留守府的大堂里,李承乾坐在首位,默默的看着进来的一个个陌生的身影,嘴角的笑意就没有收回过。
  座位必然是按照实力划分的,阿史那贺鲁和禄东赞,毫无疑问坐得离李承乾最近。当军士送上茶水以后,也是这两个人表现的最从容。
  投降也分很多种,但是毫无疑问,吐蕃和突厥,就算投降了,也不会付出太多的代价。
  一杯热茶喝完,禄东赞叹息道:“太子殿下,你我一别四年,没想到竟然在这高昌再次见面了。吐蕃进攻大唐一事,是我们的过错,但是,我和赞普,却,没有进攻大唐的意思,这一点,您应该清楚。”
  李承乾笑了笑:“那些部族首领的人头,孤确实是收到了,但是,你又如何能证明这不是你们合力演的一出双簧?就算你和赞普确实是被政变困住了手脚,也只能说明你和赞普,很是无能而已。”
  听到这话,不仅是禄东赞顿时颓靡了,连他背后的一个消瘦汉子,也露出了苦笑。
  见禄东赞被说的哑口无言,阿史那贺鲁接口道:“太子殿下,咱们的约定,我已经履行了。不过,如今突厥虽然选择对大唐低头,但如果大唐的要求太过分的话,我们也不会同意的。”
  李承乾拿出地图,在上面点了点说:“让出阿拉木图湖、伊塞克湖往东的土地,并且在两湖领域立柱书明为何让出土地,并保证永世不再进犯大唐,这次的事情就了了。”
  阿史那贺鲁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不可能!这片区域,是我们突厥的精华所在,让给大唐?我们就要失去接近三分之一的土地!我们最多赔偿大唐一些牛羊,这片土地,免谈!”
  李承乾丝毫不在意阿史那贺鲁的动作,甚至还示意张赟和飞鹰退下,翘着腿说:“你以为你能跟我商量?贺鲁,你也清楚,这两个琥珀对于周围的影响,如果不拿下这块地,余下的土地才是真正的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不让也可以,孤这次来可以跟你们谈判,也可以领兵出征。大唐国内新一年的税收已经完成,大量的武器也在运送中,只要孤一声令下,东部战场的兵力完全可以不远万里的来高昌集结,到时候,你们突厥可就不是失去三分之一土地那么简单的事情了。你要是不信,可以试试!”
  看着太子自信满满的样子,阿史那贺鲁根本想不到,如今大唐也如履薄冰,就算再开战,也没法进行更远的远征了。但是,童年的经历,让他对李承乾有一种莫名的信服,他不认为大唐太子是在虚张声势。
  颓废的坐了回去,阿史那贺鲁道:“你应当清楚,就算我现在是可汗了,这也不是我一个人能决定的事情。一个月的时间,一个月以后,我会给你答复。”
  李承乾笑着点头说:“可以,孤就给你一个月的时间。”
  说完,李承乾又看向龟兹的国王。
  几乎就在李承乾的目光凝固在他身上的一瞬间,龟兹国王的身子就颤抖起来。
  看了两眼龟兹的国王,李承乾又看了看于阗的国王、焉耆的国王、疏勒的国王、跋禄迦的国王,随即打了一个响指。
  顿时,亲率的士兵上前,将他们抓了起来。
第五百二十一章
你把我吐蕃掂心上了?
  突如其来的变化让几个国王顿时惊呼起来,他们的护卫还没来得及有所异动,就被亲率的士兵擒拿。
  对于突然的变化,只有阿史那贺鲁和禄东赞依旧稳如泰山,因为他们很清楚,不管什么样的变故,至少现在,轮不到他们的身上。
  见二人脸色没有任何变化,李承乾开口道:“孤实话实说,以突厥和吐蕃的体量,大唐现在还动不得。所以,哪怕你们投降,大唐也没法提出太过分的要求。但是,他们不一样,地方不大,逼事儿挺多,完全搞不清楚自己的位置。所以,接下来,大唐准备将他们的土地纳入囊中,你们两个怎么看?”
  要了老子接近三分之一的土地还叫不过分?那什么才是过分?
  虽然很想嘶吼出声,但是阿史那贺鲁却只能沉默。
  回头看了一眼,禄东赞立刻变了脸色,笑着对李承乾说:“大唐是战胜国,处置这些小国,是大唐的权力,吐蕃不会干涉。如果可能,请允许吐蕃出兵帮助,算是我和赞普对于大唐的歉意。”
  李承乾摇了摇头,尽管他不觉得吐蕃会玩什么幺蛾子,但是这种事情,还是自己亲自做比较靠谱。
  看向那几个国王,李承乾笑道:“现在孤给你们两个选择,第一,彻彻底底、永生永世的臣服大唐。鉴于你们之前好歹也是国王,孤可以上书父皇,请求封你们为传世国公。传世啊,你们的子子孙孙都能享受大唐最高的爵位,有什么不好的?
  如果你们不想舍弃自己国王的地位,或者是不希望臣服,那就离开你们的土地,向西寻求新的土地,孤的大军,会好好送你们一程的。”
  于阗国王愤怒道:“你这是强盗!你凭什么要掠夺我们的土地?”
  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李承乾站起来怒道:“那你们特么的选择进攻大唐的时候是为了什么?别告诉孤你们就打算到大唐转一圈儿就滚回去。凭什么?就凭你们不服气,大唐随时可以灭了你们!
  早年间,大唐实在是对你们太好了,才助长了你们的野心,以至于忘记了你们是靠着谁才富裕起来,靠着谁才能在这一片荒凉的土地上吃得饱饭。你们以为,你们卡在商道上,提高补给的价格、设置重税,我们大唐的商贾就没有怒气吗?
  信不信,甚至不需要国库出钱,只要孤发布一则檄文,号召捐款对付你们,大唐的商贾,就会汇聚出一笔巨款,甚至战后的赏赐,都不需要朝廷出钱,也能将将士们安排的乐呵呵的。
  现在,你们给我滚回去,好好想想要怎么做。半个月以后,大唐的军队将会进入你们的土地,任何敢于反抗、没有离开的人,将会被大军踏为齑粉!”
  伴随着李承乾的一挥手,国王们就被抬了出去。
  事实上,若不是这次举世攻唐他们掺了一脚,李承乾甚至不会将收拾他们提上日程。跟高昌的存在一样,龟兹于阗等国的存在,对于大唐走西域的商队而言,也是敢怒不敢言的存在。
  如今,打通了这条道路,除了去处几道令大唐商贾痛苦的关卡以外,还威胁了其余的西域国家。从今以后,大唐的商队,才能减少人祸发生的概率。
  看着这些小国国王的离开,阿史那贺鲁不禁心生几分兔死狐悲的感觉。当初自己就曾设想过,若是成了可汗,得先将这些国家给干掉。谁知道,竟然被大唐抢了先。
  这些小国的土地本身不值钱,值钱的是他们的道路。而这些道路如今到了大唐的手里,不知道大唐会因为这些交通要道,多多少的收入啊!
  在地图上画了一下,虽然竭盘陀和钵和国没有动手的名义,但是,到这一步也差不多了。虽然没有彻底将那只“鸡”复原,但是如今的大唐,国土面积只会更大一些。
  想到这里,李承乾看向阿史那贺鲁说:“你现在可以返回草原跟族人商量了,让出土地还是继续打,孤就在高昌等你的答案。”
  阿史那贺鲁叹了一口气,起身离开了。明明变成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可汗,但是现在他根本感受不到这个可汗有什么令人舒服的地方。
  因为,这不是突厥人的时代……
  因为,在突厥可汗之上,还有一个大唐的天可汗……
  真正的天可汗!
  目送着阿史那贺鲁离开,禄东赞不由得紧张起来。
  如今,就剩自己一个人,一个国家,面对太子了。
  再度看了一眼禄东赞身后的消瘦汉子,李承乾开口道:“仆坐主立,不是规矩吧。禄东赞,不请你的赞普坐下吗?”
  “这……”
  禄东赞瞪大了眼睛,震惊无比,他才要反驳,肩膀上就被人按了一下。
  回头看了一眼,禄东赞无可奈何的站起身,将位子让了出来。
  消瘦的汉子坐下,将自己宽大的帽子摘了下来,露出一张很是年轻的脸。
  当然,他确实年轻,因为论年纪,他比李承乾还要小两岁。今年,不过二十一岁而已。
  招招手示意张赟重新上茶,李承乾笑道:“没想到赞普竟然会亲下高原,倒是孤招待不周了。”
  弃宗弄赞接过张赟递来的茶,品了一口后苦笑道:“如果可能,我真的不想到这里来。各部落聚集了三十万的大军,在松州折损了十万,重新征集兵力以后,却又在高昌折损了将近十万。
  二十万的大军啊,如今,眼睁睁看着突厥被太子殿下勒索,我很想知道,吐蕃需要如何赔偿大唐?是让出高原以下的土地?还是将曾经的党项象雄的土地,送给大唐?”
  (不用某某干布,是为了提防河蟹)
  李承乾笑着摇了摇头:“孤的目标,可没有这么小啊!”
  站在弃宗弄赞背后的禄东赞瞪大了眼睛,失声道:“莫非你还要我们吐蕃跟那些小国一样,彻底臣服,或者离开高原,另寻他处不成?”
  弃宗弄赞只是咳嗽了一声,禄东赞就闭上了嘴。
  看着李承乾的眼睛,弃宗弄赞道:“太子殿下当真是好大的胃口,莫非,您有信心攻上高原?”
  李承乾笑道:“为什么不能呢?孤的亲军——太子亲率已经证明,虽然高原反应让人难受,但是适应一段时间以后,还是有很多人能够坚持的。你们高原人世居高原,所以不怕那所谓的气疫,而我们唐军的将士,就算能够顶住头疼头晕,也会减少战力。
  但是,战力减弱一些又如何?有火药武器的存在,你们依然不是我们的对手。就算不开战,孤也有太多的方法,能让高原成为绝地了。不管是投毒还是派人挑拨离间,挑起高原部族之间的战争,都行。”
  听到李承乾的这些话,禄东赞的眼睛中怒火都要夺眶而出。
  但是,令李承乾惊讶的是,弃宗弄赞却一直都很平静,仿佛听到的不过是寻常的对话而已。
  能够以这个年纪就震慑吐蕃,哪怕被政变一次,也能快速收拾残局的人,当真不简单啊。
  喝了一口茶,弃宗弄赞道:“殿下就不觉得这些手段过于阴毒,或者为人所不齿了吗?”
  李承乾笑道:“管他什么手段,只要能获得胜利,就是好手段。当初三国之时,周瑜火烧魏军连锁船,烧死溺死者不知凡几,可是到现在,这场战争却传为了佳话。赞普,你觉得呢?”
  弃宗弄赞点头道:“三国的事情,我也从书籍中读到了。或许是因为这场战争是以弱胜强,到最后,我也没考虑到魏军究竟战死了多少人。看样子,太子殿下对吐蕃,是志在必得了?”
  李承乾摇摇头道:“准确的说,不是孤志在必得,而是心善。给吐蕃一个变得更好的机会而已。并入大唐,受到损失的不过是你和一些吐蕃的贵族而已。但是,所有的吐蕃人民,却能因此而过上好日子。
  试想,吐蕃如果加入大唐,那么边关对高原的米禁就会解除。你们吐蕃虽然有青稞等作物,但是自给自足却很难吧。另外,现在大唐正在普及医疗,同样可以照顾高原。医疗有了进步,你们的新生儿成活率就会提升。
  另外,还有铁器改善民生等,孤就不一一列举了。就一句话,只要归属大唐,吐蕃就能从现在的凄惨生活中解脱出来。”
  听到这里,禄东赞终于忍不住了,他双手撑在桌子上怒道:“可是这一切的前提,却是建立在吐蕃从一国,变成一国附庸的基础上。我们是吐蕃人,不是唐人!”
  李承乾没有理会禄东赞,而是笑着看向弃宗弄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0/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