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才不要做太子(校对)第5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5/566

  听起来就不如贞观好听,太直白了啊!
  心里虽然这么想,李承乾却只能点头说:“永盛寓意不错,且作为备选,其他爱卿,还有什么建议吗?”
  马周和长孙无忌已经发言完毕,余下的朝臣们才开始踊跃的提案。
  到最后,李承乾不得不命秘书监先把这些提案记下来,好慢慢参考。
  这取年号跟给孩子取名一样,不同的是,年号可以让人建议,最后选择一个合适的就好。而给孩子取名字,任何人的插手都会让人觉得不舒服。
  年号的事情告一段落,接下来,才是重磅戏。
  在所有朝臣期待的目光中,李承乾拿出自己的第一份圣旨,交给张赟,拿下去宣读。
  张赟的声音,在大殿之上响起:“皇帝诏曰:朕唯闻克定敌患、治世有功者,当享万金锦缎之赐,升官封爵之功。今尚书右仆射,赵毅,登州境内发展海运、治理盐碱、创立造船厂有功,特封其为新泰县伯。
  房家次子房遗爱,数上战场,尤以救驾有功,特封其为梁水县伯。杜家次子杜荷,亦救驾有功,特封其为台前县伯……”
  圣旨中有名的,都离班而出,跪倒在地,脸上的笑意,怎么也收不住。
  新皇登基,势必要封赏一批爵位,正因为如此,房遗爱等人的功绩,才一直没有被李世民特意加封。没有功劳就没有爵位,伴随着国朝的安定,这将是铁则。所以,李世民宁可选择让这些人的功劳,一直到李承乾登基的时候再被封,也不愿意让他为了笼络人心,随便乱封。
  当然,以李承乾的脾气,宁可不封爵笼络人心,他也不会强行封赏的。
  不仅是爵位,官职上,程处嗣等人,也获得了升迁。虽然依旧不如他们父辈的官位,但是至少也在朝堂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武院的学生,如今仍在培养中。举世攻唐以后边疆再无战事,对他们而言,或许是一种悲哀。
  至于爵位的削减,李承乾没提,也不想再动手了。
  李世民在位的时候,已经将该削减的爵位都削减了。剩下的,再动,就有点过分了。说到底好多人家,确实是立下大功的,要是还削减,皇家也就太薄凉了。
  所有人都对新皇登基的封赏满意,就这样,尽管好多老臣集中起来告老,但是朝堂依旧没有受到多少的影响,朝廷各个部门依旧稳定的运转着。
  此外,内部封赏中一样重要的,还有太子和皇后的归属。然而,李承乾也只是册封苏媛为皇后,秀秀阿史那雪和武媚为贵妃,就没了下文。至于为何不立长子为太子,很多大臣都想问问,却都按捺住了想法。
  内部的封赏以后,就是对外了。
  太极殿之上,各国的使节,都捧着厚重的礼单,向李承乾俯首称臣,并且衷心的表达了希望跟大唐保持友好关系的愿望。
  大唐皇帝换人,对他们而言,自然是要尤其注意的事情。更何况,举世攻唐,本身就是在李承乾的主持下进行的。
  使节们奉上的礼物,李承乾收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则充入了国库。
  大朝会结束,计算了这些礼物的价值后,弃宗弄赞忍不住的感慨:“单单这些礼物的价值,就赶上大唐一半的税收了吧。不得不说,你现在,真的是苍穹下最有威严的人了。”
  漫步在朱雀门前,李承乾笑道:“这话可不对,或许对你们而言,朕是最有威严的一个,但是在大唐,朕上面还有两个人呢。就像现在,虽然你要回吐蕃了,作为主人,朕应当送你一程,但是,因为到给太上皇、太后请安的时间了,只能是派人送你。”
  从朱雀门一直走到兴道坊,弃宗弄赞才停下,说:“能被大唐皇帝一直送出宫,我已经感到很荣幸了。这段时间在长安的休养,让我的身体好了很多,按照孙道长的说法,有很大的可能不再被气疫困扰。
  而在长安这段时间的见闻,也让我认清了大唐的实力如何。难怪,禄东赞一直跟我说,这个世界上唯独大唐不能作为吐蕃的敌人存在。”
  李承乾笑道:“相信禄东赞的这句话,将会是世界所有国家、永远都铭记的道理。”
  弃宗弄赞点点头,拱手道:“陛下就送到这里吧,这次返回吐蕃,我也要好好整治一下吐蕃的内部。过三两年,或许我会把儿子送来大唐学习,希望陛下能够照拂一二。”
  李承乾自然是答应。
  按照目前的情况,就算大唐想要收服吐蕃,也只能付出空头支票,或许,吐蕃并入大唐,会是下一代的事情了。在这之前,加深两地的交流,也不错。
  登上马,弃宗弄赞又看了一眼繁华的长安,就催促战马开始奔跑。
  目送着弃宗弄赞的身影消失在街头,李承乾才转身,朝大明宫走去。
  大明宫的选址在光宅坊之上,西宫墙跟东宫的东宫墙重合,整体面积比起太极宫的宫殿群大了不知道多少,太液池,被纳入后宫宫殿群,成了大明宫的内湖。
  如今,大明宫只有最里侧的一些宫殿群建设完成了,而余下的大殿,还都在修建中。作为太上皇养老的地方,大明宫的修建,自然不需要按照规矩来,所以,大明宫的建筑材料,都是水泥,最多,在外面贴上一层木质的外壁当作装饰就是了。而且,暖气,也被安装到了大明宫的宫殿里。
  大福殿坐落于大明宫西北角,是最早完成的建筑,现在,成了皇帝的寝宫,一众太上嫔妃,暂且就挤在这里。而隔壁的三清殿,本来是用来供奉道家三清像的,然而……
  才走进大福殿,李承乾就被酒味儿熏了一个跟头,放眼望去,殿内好多地方都摆着酒坛子,一个个的醉鬼,赤裸着上半身,正在彼此喝骂。
  这里是三清殿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到了赌坊。
  最里面的一张大赌桌上,摆着几个乌龟,旁边参赌的几人,正在大呼小叫的让自己看好的乌龟快点爬。
  太上皇,就坐在终点的位置,举着一个旗子,等着给获胜乌龟的赛道做好标记。
  再看看赌桌上堆积的钱财,李承乾只想说一声好家伙。
  这些人,估计也是学着皇帝把养老钱留出来了,赌个乌龟赛跑,金条都用上了!
  看着这些人的醉样,李承乾担忧的朝着皇帝走去。
  看到皇帝正常的脸色,才松了一口气。
  坐在皇帝身边的椅子上,李承乾拱手问道:“父皇,您不是计划先去洛阳的吗?怎么在大福殿赌起来了?”
  李世民撇撇嘴说:“本来是要去的,但是朕忽然又想去江南看琼花,问了人才知道这鬼东西是四月开,所以准备年后动身。不说朕的事情,说说你,朕已经把后宫给你清空了,怎么你还不让太子妃她们搬过去?”
  李承乾道:“太极宫建筑群年久失修,您都有翻新的念头了,儿臣又怎么愿意住?梦宇现在也没法自己住,东宫暂且先用着,找时间,儿臣打算把太极宫整体修葺一下。”
  李世民皱眉道:“修葺的话,还不如推倒重修,你要是不好下令,那就朕来。青雀他们接收了朕那么多的产业,怎么也得给你这个大哥出钱修建宫殿吧。更何况,你东宫本就不缺钱,修建宫殿,完全可以自己承担,用不着国库出钱啊。”
  李承乾苦笑道:“哪来的钱啊,长安到洛阳的铁路线路已经铺设的差不多了,接下来就是长安到夏州的铁路,夏州的煤矿,不管是往长安运送还是补给边境,都很重要,夏州以后,线路就要铺设到草原和高昌。至于于阗等地,都要缓缓了。”
  说起家常话,李世民没有一点的不耐,把旗子交给李涧,让他插旗,转过身来对李承乾说:“虽说家天下家天下,但是你为了大唐社稷委屈自己,也不行啊。不信的话,明天朝会上,你试着跟朝堂提一提重修太极宫的事情。盛世气象,皇帝却住在破烂的宫殿里,朝臣奏对也在老宫殿里算是怎么回事?”
  李承乾无奈道:“侍中褚遂良,您也知道,脾性跟魏征有的一拼。戴胄现在虽然是刑部尚书,但是一样挂着侍中的职位,过段时间,刑部尚书就要交给韩度担任,以他的性子,儿臣只要说了这件事,不得被,骂的狗血淋头?”
  想起褚遂良和戴胄的性子,李世民叹了一口气说:“不试试怎么知道?怎么,现在没有朕给你撑腰,你就不敢应对这些朝臣了?清醒清醒,你现在不是太子了,是皇帝了。”
  “行,明天的朝会,儿臣就跟他们提一嘴试试。”
  说完,李承乾就见已经有一只乌龟爬到了重点。伴随着李涧旗子的插下,李绩和程咬金发出一阵大笑声,就把赌桌上的赌资收入囊中。
  不打扰皇帝的兴致,李承乾选择了告辞。
  大福殿内不仅有皇后,还有诸多嫔妃,所以李承乾选择了避嫌。
  回到东宫,白日间还被称呼为苍穹底下第一威严人的李承乾,却要帮着阿史那雪一起给儿子换襁褓。
  皇帝归皇帝,自己的儿子总要自己操操心的。
  如果一直高高在上的,被人抬头看的累的慌,自己也冻的慌。
第五百三十五章
计划
  在给儿子换了尿布以后,李承乾才换掉了龙袍,准备去书房先处理政务。
  苏媛抱着儿子笑道:“这要是被朝臣们知道您回到东宫来,还要给孩子换尿布,恐怕妾身就要被弹劾了。”
  李承乾笑道:“谁敢弹劾?我是大唐皇帝没错,但是,也是孩子的父亲啊。对了,梦宇梦月也到了读书的年纪了,改天,我让雉奴抓一个不错的先生来东宫教他们。”
  苏媛笑道:“等您操起心来,都晚了。这些天,梦宇梦月都跟梦婉一起,在宜秋宫读书呢。青雀找的那个先生,就是学院的,教的很不错。”
  李承乾点了点头,心中还是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些负罪感。说不向往当皇帝是扯淡,这段时间以来,为了禅位的事情,他已经很久没有关心孩子的事情了。给小梦安换尿布,更多是出于内疚。
  “既然你安排了,我就不关心了,待会儿晚饭不必等我,有挺多事儿要忙的。”
  刚说完,李承乾忽然想起了什么,叫张赟把朝臣们提出的年号建议给拿了过来。
  一个个地折叠起来放在桌面上后,李承乾笑着把李梦安给抱了起来,让他选择。
  小梦安正是对各种东西好奇的时候,眼前出现一大堆纸片,毫不犹豫的伸手碰了碰其中之一。
  将梦安选择的纸张打开,李承乾大笑道:“就这个了!”
  见夫君是用这种方法定年号,苏媛自然是哭笑不得,见孩子哭了起来,赶紧过去接过来。
  一边哄着孩子,苏媛边说:“您晚上还是去宜春宫吧,现在妾身有了三个孩子,小雪也有了一个,秀秀,可才一个,虽然没说,但她还是比较着急的。”
  李承乾答应一声,就让方山去宜春宫通报一声。
  国事顺利,家事平和,这就是李承乾最希望的事情。当皇帝,还是不要太累的好。
  第二天,李承乾就试着在朝堂上提出了翻新太极宫的事情,结果,获得了朝臣的一致同意。而且,礼部尚书方朶,还同意了放松对新的宫殿的用料建制。也就是说,哪怕在新的太极殿用上地热暖气也是可行的。
  “伴随着战争的结束,如今大唐的商队,已经重新开始了对外的贸易。而于阗这些地区,因为被大唐拿下,所以咱们少了很多的关卡,单单西域商队缴纳的商税,就占据了国库收入的三分之一。
  自从新商律颁布以来,哪怕是举世攻唐期间,朝廷也没有对百姓伸手。因此,微臣提议,是时候彻底废除农税,给天下百姓一个‘农无税’的盛世大唐了。”
  作为三朝元老,长孙无忌说话的份量自然是足够的。他才启奏,立刻就有很多人附议。
  御座之上,李承乾想了一下才说:“既然经历过灾难的考验,也通过了,那就这么定吧。不过,户部从今年起,要增加备用钱财的储备了,免得遇到灾难的时候,朝廷承担不起来。举世攻唐期间,朝廷跟臣民伸手要钱,而百姓们踊跃掏钱的事情,或许一些人以为是荣耀,但咱们内心中,应当定为耻辱啊。这样的事情,下次不能再出现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5/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