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才不要做太子(校对)第5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9/566

  接过徐章铭递来的箱子,李承乾对身边的马周和独孤博说:“这就是火药司这两年的研究成果,他们的研究花费虽然不如李泰那里的多,但是依旧很重要。今天,就给你们看看他们的成果。”
  说完,李承乾打开箱子,从里面取出了一把长枪,火药枪!
  受制于钢铁材质的问题,本来李承乾并不想让火药司研究这种燧发枪的。但是,科研院火车的出现,却刺激了徐章铭,让他不得不制作出了这东西。
  不过,因为研究资金比较充裕,他们拿出来的,直接就是精品。
  皇宫的时候,李承乾试过一次,有效射击范围,大约是四五百米,而且因为他们琢磨出了膛线的原因,百步以内准确射中人的要害,还是没问题的。
  眼见大唐皇帝拿出了一个奇异的武器,各国的使节都忍不住凑了过来。
  大唐的火药武器固然让他们吃到了苦头,苦思也想不出破解之法,但是他们对于这种武器还是很渴望的。
  至于这个新武器,也不知道大唐皇帝是不是傻,居然在这里就拿出来展示,这不是泄露情报吗?
  装药、填弹,无疑是徐章铭最熟悉的,在完成了填装以后,徐章铭将火枪双手奉上。对于皇帝,他是最服气的。虽然火枪被火药司制作出来了,但是准头问题却一直没办法解决。
  带着残次品找到皇帝以后,谁知道皇帝只是一番调整,就指哪儿打哪儿,让他这个专门负责研究的人,蒙羞至极。
  端起火枪,架在辅助架上,李承乾开始了瞄准。
  这个辅助架是必需的,因为这把火枪实在是太沉了,前面的铁管在发射子弹以后,还会发热,没法上手使用。
  虽然这燧发火枪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但是威力却足够了。
  眼看大唐皇帝做好了准备,阿史那贺鲁和弃宗弄赞赶紧叫回自己的士兵。继续下去,也只有全灭一个结果。
  李恪自然是很贴心的,见天色发黑,就命人射出火箭,照亮了狗熊的所在。
  瞄准,发射!
  就在李承乾扣动扳机以后,一点火光出现在击发处,随即,火枪喷出了一道火舌。虽然动静挺大,但是没看到什么效果啊。
  就这?
  阿史那贺鲁才想吐槽一下,就感觉到肩膀被人捏住了,死疼死疼的。
  见捏住他的弃宗弄赞呆滞地看着前面说不出话来,他才把视线投向营地外。
  只见刚刚还不可一世的狗熊,此刻已经扑倒在地。
  借着火箭的火光,依稀可见它的头顶有个血洞,正在往外一股一股的冒血。
第五百五十八章
朕是不是太给你们脸了?
  因为火枪太长,没办法吹枪口装逼,让李承乾很是遗憾。
  将火枪交给徐章铭,李承乾道:“这个瞄准器的原理,朕已经给你们讲清楚了。至于这个火枪的射程,没必要继续增加了。这种装填火药用于动力的枪械,很难突破的。当初朕跟你们说的研究方向,你们虽然大体走对了,但是却没有走到终点。
  告诉火药司那几个研究火药武器的家伙,他们的爵位,朕之所以一直没给,就是因为这条路他们还没有走到终点。什么时候拿出令朕满意的成果,朕最起码会给他们侯爵的爵位!”
  徐章铭自身也在其中,闻言跪地道:“陛下放心,微臣等人明白陛下的苦心,必定戒骄戒躁,争取早日让陛下满意。”
  说完,他接过皇帝递来的火枪,命人重新往里面添加火药。
  众使节傻愣愣地看着这件奇异的武器,威力上说,它不如手雷,射程上来看,它不如八牛弩,可是,为什么就这么让人脊背发寒呢?
  很快,那头大熊就被人抬回来了。
  一吨多重的大家伙,此刻没有了一点生气,看到狗熊那贯穿头顶骨肉的伤势,所有人都一阵地沉默。
  这么远的距离,依然能造成这么大的伤势,这威力,如果换作是铁甲,恐怕都抵挡不住吧?一些极西之地的使节,本来只是听闻过大唐的火药武器,自负自家的“铁罐头”铠甲能够抵挡威力,可是看到这头狗熊的伤势,顿时沉默了。
  如果这种武器用于军事,毫无疑问,他们的军队根本没有办法抵挡。
  看向正在对着破损熊皮大叫惋惜的大唐皇帝,他们忽然觉得,这场狩猎,更像是大唐皇帝对他们的宣威。如果是别的国家宣威,他们只会一笑了之,而此刻宣威的是大唐……
  惹不起!
  用不着商量,所有使节都稍微低下了头,他们准备把大唐的情况跟自家的国君好好说说。同为统治者,大唐的统治者却远远不是他们能够比拟的啊!
  跟各个小国的使节不一样,弃宗弄赞和阿史那贺鲁则要镇定的多。
  看了一眼已经被吓坏的使节们,弃宗弄赞询问道:“陛下,你准备将这种武器用于军事?”
  熊头上出了一个大窟窿,这样的熊皮自然不适合皇帝用了,所以李承乾放弃了这张熊皮。
  听到弃宗弄赞的声音,他回过头说:“武器研究出来自然是要用于军事的,不然难道用来打鸟玩儿?”
  阿史那贺鲁警惕道:“你之前说的话还在数吧,大唐不会主动进攻外国,是不是?”
  李承乾笑道:“那是自然,大唐犯不着找你们的晦气,想要什么直接开口讨要就是了。至于真刀真枪的干,那是过去式了。大唐不论军民的性命,都宝贵的很,干嘛要经常打打杀杀的?”
  虽然从皇帝的口中听到了回复,但阿史那贺鲁还是充满了担忧。
  看样子,突厥有必要朝西方发展一下了。至于跟大唐相邻的土地,弄出一个无人的隔离区,会是一个好主意。只要不接触,恐怕大唐想要找借口,都不是那么容易的吧。令他哭笑不得的是,好像,大唐人挺讲理的。
  皇命雷的威力,只有跟大唐开战过的国家知道。对于远处的国家而言,皇命雷这个大杀器只存在于幻想之中。
  换作是后世人幻想的话,恐怕随随便便就是歼星武器,但是对于这个时代的人而言,见识的浅薄,导致他们的幻想还是很难脱离实际,脱离自己的理解范围。
  于是乎,李承乾命人驱赶猎物,在一个路口,释放了一枚皇命雷。
  核威慑嘛,就像二战时期的“小男孩儿”,你不展现出来看看,谁知道老美的武器这么屌?
  不管是火枪还是皇命雷的爆炸,都充分震慑了外邦的使节。尽管他们自认为已经带着最崇敬的心、和最高规模的礼物来大唐了,可是见到了这两样武器以后,他们才发觉,自己还是太想当然了。
  膝盖弯的,还是不够彻底啊!
  一场春猎结束,大唐的强大,深深铭刻到了这些使节的内心,相信等他们回去以后,也会告知他们的国君,大唐究竟有多不好惹。
  国家跟个人不一样,个人的强大,好多时候是需要藏拙的,但是国家的强大,在藏拙之余,也要宣示一部分出来。
  春猎结束以后的大朝会上,各国使节齐至,他们对于自己远离皇帝的位置,丝毫没有感觉到不满,至于座位只是普通材料的,也没有意见。
  而到了接见的环节,不管是哪个国家的使节,都对大唐皇帝行最崇高的礼节。至此,大唐皇帝的“天可汗”,才是真真正正的落到了实处。
  一场大朝会结束,等到使节退场以后,以马周为首的群臣才向李承乾恭贺。
  相比较“天可汗”称号获得初期,如今,才算是真正的万国来朝。包括突厥这些大国在内,都是把自己摆在“臣子”的位置上。
  坐在龙椅上的李承乾,不像当初的李世民一样,兴奋得忘乎所以,反而敲敲桌子说:“这确实是值得恭贺的事情,但是,朕希望这样的事情,不止发生在朕的朝代,包括朕的儿子、孙子乃至今后一直到千年后,万年后,大唐依然被全世界所有的国家敬重。
  要想一直保持这样超然的地位,一是需要实力,二,还是需要实力。赵子安,如今兵部注册在案的常备兵力,有多少人了?”
  兵部尚书赵子安出班回答道:“回禀陛下,如今各个军州兵力加起来已经有九十四万余,若不是征兵时候的筛选过于严格,恐怕已经凑齐了百万之数。”
  李承乾摇头说:“宁缺毋滥,这些已经入选的军人,肯定还会被涮下来一批。大唐目前需要的军队数量就是一百万,越是太平,咱们就越是要居安思危。”
  说完,李承乾看向武将一侧领头的李德謇说:“李德謇,你作为新任卫国公、军方的首领,朕命你巡视大唐所有的边防,跟军方将领一起,将大唐周边的所有国家作为假想敌,以再一次的举世攻唐为模板,制定策略。老卫公现在,还好吧?”
  李德謇出班回答道:“烦劳陛下关心,家父安康的很,就是腿疾严重了一些,现在基本不怎么出府门了。不过既然陛下有命,家父多半会领命的。”
  李靖的腿疾,虽然开始的时候确实有夸大的成分,但是随着太上皇的禅位,本来夸大的腿疾,是真的越来越严重了。
  至于李德謇,虽然李靖有心让他混文臣,甚至暂且离开朝堂漩涡中心,但是李承乾深深知道李德謇有几斤几两,这样一个优秀的人才,怎么能放任掉?
  让李靖出马是不可能的,从他去医学院的频率来看,强行任命没准儿会把他累死。
  想了想,李承乾道:“用不着他老人家动身,你们去搜集数据,回来请他老人家当参谋就行了。”
  见皇帝没有祸害自家老爹的想法,李德謇才松了一口气。看样子老爹说的没错,什么时候太子李承乾成为皇帝,什么时候他们家才不必因为军功太甚而提心吊胆。
  拱手领命后,李德謇才坐下去。
  扫视全场,李承乾问道:“诸位爱卿可还有本启奏?”
  独孤博站了起来,拱手道:“陛下,年初的时候,户部因为预计拨款给关内道百姓,支援他们修建房屋,所以暂且拨给科研院三百万贯,拨给了火药司一百万贯。
  如今,新的税收已经统计完毕,房屋修建工程也进入了正轨,户部得以喘口气,给科研院拨款了。户部可使用的钱款尚有两千万贯,拨给科研院多少,请陛下示下。”
  春猎不仅仅是给使节们看的,同时,也是给所有大唐官员看的。“真理只在大炮射程内”这段话,在如今的大唐是道理,却还没有成为至理。
  火枪的出现以及使节们的前后变化,让独孤博等人彻底理解了这个道理,甚至于愿意主动给科研院和火药司拨款了。
  想想李泰把人挂在飞机上拽着飞的话,李承乾就想笑。看样子,他的飞机研究计划,资金会一直充裕了。
  “暂且不急着给科研院拨款,年中的时候,强制他们休息休息,有钱的话,就算朕下旨让他们缓缓,估计他们都忍不住抗旨继续研究的。至于火药司,需要的是人才而不是钱财。户部统计天下人口的同时,记得帮火药司留意一下技艺精湛的匠人,往火药司介绍一下,就是了。”
  独孤博点点头,却并没有坐下,而是继续道:“微臣明白了,另外陛下,户部今天早上收到了商人的万人书,其内容……微臣难以评价,还请陛下亲自过目。”
  见独孤博从怀里取出一摞纸,张赟上前,给皇帝拿了过来。
  商人的万人书,还是有点意思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9/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