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才不要做太子(校对)第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566

  皇宫立政殿前,李世民一箭射穿了两个靶子,箭矢钉在第二个靶子中间靠下的地方,还没入了一半。
  这一手,让武将们齐齐欢呼,但是被临时叫来参观的文臣们脸色却不怎么好看。
  今天皇帝突然将兵部尚书调换成了李孝恭,又在退朝后在立政殿前进行射箭表演,用意很明显了。
  那就是要提升武将们的地位。
  文武相争,自古以来就是朝廷内部避免不了的。
  三省六部本来是文臣的地盘,可是李孝恭的强势插入,却让军方在行政这片净土得到了一席之地,这如何能让他们安心?
  将手里的黑木弓交给殿前侍卫,李世民感慨道:“朕到底还是荒废了啊,以前射箭,这箭矢穿过靶子,去势不会减少太多,如今竟然有了下坠之势。可见,文荒于嬉,武荒于废。众卿家,不可如朕这般懈怠啊!今天下虽安,然旧日突厥临京之耻仍在。召集禁军,朕要教他们射箭!”
  谁也不知道皇帝玩这一手是什么主意,当禁军的一支队伍被叫到殿前后,李世民还真的当众教起了射击技巧。还命人准备了弓箭,横刀,布帛在一边,遇到有深得要领,学得快的,就赏赐他。
  虽然不知道皇帝今天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是眼见皇帝在箭靶子之间穿梭,甚至亲手帮着士兵拔箭,具有很大的风险性,礼部侍郎王霖便进谏道:“陛下亲在其间,万一有狂夫窃发,出于不意,非所以重社稷也。”
  受不了这个诡异的气氛,见王霖站出来劝谏了,还有一堆不大不小的官员出来开口劝谏。特别是御史言官,几乎是倾巢而出。
  这个时候就能看出智商的差距了,不论是房玄龄还是杜如晦,都一副菩萨状。就连御史大夫魏征,也缄默不言,老老实实的配合着皇帝的演出。
  眼见鱼儿上钩了,李世民拿着箭矢,前进几步走到王霖面前,掷箭于地道:“秦皇以长城抵御外敌,可万世基业,还是朝不保夕。朕思前想后,决定以人心为长城。朕待这些将士如手足,他们岂能不对朕如心腹。王霖,朕做事,要你来管吗?”
  皇帝当着面摔箭矢,已经是很大的怒气了,刚上任不过三天多的礼部侍郎王霖,赶紧拜服于地:“臣惶恐!”
  刚刚劝谏皇帝的众人也赶紧拜服于地:“臣惶恐!”
  直到这时,王霖才明白过来,原来站出来的自己无巧不巧的成了出头的椽子。
  只是,不知道皇帝这是看出了文臣的嫉怨,故意打压,还是……
  就在跪地的大臣们惶惶不知所措的时候,一直做壁上观的魏征站出来了。
  隶属于御史台的言官们,看到自家老大出来,顿时暗自松了一口气。
  皇帝虽然是篡权夺位,奈何对朝局把控的严严实实,威势如日中天。
  但。
  皇帝最不该做的事儿,就是把旧太子的心腹魏征提拔为御史大夫。
  别的朝臣或许会畏惧皇帝的权威,魏征不会,这老混蛋的脖子,就是铁做的,哪怕钢刀临头,也能顶着刀锋跟皇帝在嘴上再战两个来回。
  魏征躬身一礼,道:“陛下以人心为长城之说,果然精妙,不解陛下苦心的这些人,确实应该反省。只是,陛下侧身箭靶之间,还是过于危险了。为人臣子者,心忧陛下安危,此为忠义。窃以为不当重罚,愿陛下赦免他们的逾越之举。”
  看了看认真的魏征,李世民叹了一口气。虽然很后悔当初把这么个玩意儿弄进了朝堂,但是在劝谏上,魏征确实是没有掺杂一点私心,所言所行,莫不是以国民为基础。这样的谏臣,举世罕见。
  今天的事儿,看在魏征的面子上,暂时也只能这样了。
  “起来吧,魏征说的对,朕不该处罚忠义之士。天子侧身箭靶之间,确实不合适,就改成专门的神箭手教习吧。退朝,房玄龄,长孙无忌随朕来。”
  见事件终于结束,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边朝外走边反思皇帝这么做的内在涵义。
  带着两个心腹重臣,李世民也没进后宫,而是回到了立政殿后殿。
  不是朝会的情况下,三人的相处就比较随意,用不着李世民招呼,房玄龄和长孙无忌就自己找了个位置坐下。
  “陛下,您今日所为,可是……觉得五姓过于猖獗了?”
  因为是旧交,长孙无忌很明白皇帝的心思。如果说只是要打压文臣,犯不着搞这么大的阵仗。将李孝恭调为兵部尚书,已经足够了。
  先是射箭、王霖站出来后的掷箭于地、人心长城的言论、秦始皇示例的引用,很容易就能让人联想到五姓的身上。
  特别是,这个王霖,本就是太原王氏的直系族人,经过保举才能一跃而上成为礼部侍郎。而原礼部侍郎的突然大病离职,怎么看都太巧合了。
  拿起保举王霖为礼部侍郎的奏折,李世民叹息道:“去年突厥南下的时候,就是五姓向朝廷施压的绝好机会。幸运的是,太子的胡来,不止吓住了突厥人,还保全了咱们最后的一点面皮。否则的话,呵呵……
  但是朕没想到,他们居然还没有放弃。如今居然光明正大的逼人退位,取而代之。礼部侍郎,正三品的官位,居然拉拢了这么多人举荐。房卿,朕没看错的话,这保举的名单里,还有你呢!”
  房玄龄赶紧站起来:“臣惶恐,只是内人本是范阳卢氏,受族中指点,微臣又惧内,这个……”
  看着房玄龄手足无措的样子,李世民笑了。堂堂中书令、宰相,这个惧内的习惯俨然成了房玄龄的一大污点。
  “爱卿莫慌,朕没有怪你的意思。得一五姓女为妻,对传统文人来说有多诱惑,朕还是知道的。只是,五姓如此视朝堂于无物,肆意胡来。今朝敢谋算礼部侍郎,明日就敢谋算皇位。必须得想个办法打压他们啊!”
第八十九章
敌袭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谁都没想方法,因为他们知道,皇帝一定有了想法,之所以把他们叫来,就是为了谈谈方法适不适用。很明显,若不是杜如晦抱病在家,也会出现在这里。
  沉思半晌,李世民抬起头:“辅机,玄龄,你们说朕命人修改氏族志,如何?”
  听到皇帝的话,长孙无忌和房玄龄都觉得双腿发麻。
  修改氏族志?这,稍稍有点差池,就会跟五姓七望在明面上撕破脸皮啊!
  《氏族志》,记录国内姓氏,并分出高下。简单来说,就是家族的排行榜,山东崔氏,为第一。
  若是动了氏族志,等于是直接质疑五姓的地位,以他们的底蕴来说,真的爆发开来,绝不是三五个罗艺谋反能够比得过的。虽不至于真正威胁到皇权,可是这样的内争,能避免就要避免。
  长孙无忌忙道:“陛下,修改氏族志确实是打压氏族气焰的好办法,但绝不是现在。臣以为,您今天对氏族的警示已经足够了。”
  掷箭于地后那“人心长城的话,看起来是皇帝心有所感,但是像长孙无忌这样的大佬,怎么看不出来这是皇帝在警告氏族。
  五姓七望明明拥有皇帝都无法轻易冒犯的底蕴,为什么偏偏还是差皇族一头?就是因为兵权!掌握着兵权的皇帝,本身就是无敌的。对氏族,或许是忌惮,但绝对不会恐惧。
  刻意宣扬这一点,五姓再不收敛,他们的家族也就枉存这么多年了。
  房玄龄也皱眉道:“陛下,现在绝对不是时候。您若是跟五姓七望起了冲突,朝堂该如何?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是现在朝堂上好多机要位置都是五姓占据的。自上而下全部更换一遍,朝堂也就濒临瘫痪了。”
  氏族的力量,就像寄生在大唐这棵大树上一样,若是直接剔除,很容易就会出大问题。
  这一点,李世民自然知道。
  只是。
  叹了一口气,李世民感慨道:“氏族,氏族,五姓七望有什么?不外乎仪仗着那点血统优势,卖弄文采、嫁女敛财罢了。”
  看着正在气头上的皇帝,长孙无忌和房玄龄都选择了闭口不言。
  鲜卑血统,一直是皇族身上的逆鳞。然而,五姓却唯独在这一点上大做文章,搞得全天下只有他们血统最为高贵一般,这,如何能让李世民容忍。
  看着怒气勃发的皇帝,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只能继续沉默。
  秦岭—外围
  军队自从到了秦岭地界后,并没有深入,而是围绕着有人家的区域,率先清理最外围的野兽。
  军队有组织的打猎,完全不是猎户能够比拟的,莫说是老虎,就连熊瞎子,也只能被人数无情的碾压。
  看到熊的时候,李承乾算是彻底被古代的蛮荒给征服了。后世的山区,连狐狸什么的都不常见,看到一直狼,都能上头条了。老虎熊什么的,只能在动物园才能看到。可是想不到,只是进入秦岭一段距离,就遇到了这么多的猛兽。
  早春时节,饿了一冬天的熊也不会一直沉眠,偶尔也会出来找找冻僵的野鸡之类,填填干瘪的肚子。
  一阵乱斗……
  看着被横刀砍的乱七八糟的皮毛,李靖大怒:“动什么刀子啊!好好的一张熊皮就这么没了!那个谁,刘莽,再遇到熊的话,你给老夫光杆上!”
  “啊?”
  名为刘莽的大队长,一听到这个要求,腿都软了。
  “啊什么啊,鄂国公尉迟恭,曾经就单人跟一头熊肉搏过。你小子比他强壮多了,还搞不定?”
  卫国公都发话了,刘莽也只能哭丧着脸答应下来。
  李承乾对这个刘莽还是有点印象的,没办法,且不说他是大队长之一,就是他那雄壮的身子,跟窜天猴一样,在军中格外的扎眼。
  这几个月吃饱喝足锻炼足的情况下,一般的士兵都只是肌肉得到了锻炼,出现了腹肌,就这家伙一个像是吃了激素一般,胳膊腿都想充气一般的涨了起来。
  哑铃的负重全上,军中能举起的人不多。可这家伙,能在举起的同时,再在哑铃的两边吊两个人。
  这是真正的兽人,如果不是他铠甲不够坚固,李承乾也很想看看他跟狗熊决斗会是什么模样。
  “刘莽,别听卫公的,他就是一时糊涂。就你这破铠甲,都快衣不蔽体了,怎么跟熊打啊。等回去,孤找兵部给你们都定制一副铠甲,穿上铠甲,再试试。”
  听到太子的话,刘莽就像溺水的人被人搭了一把手一般感动。
  继续深入的话,就要在山里扎营过夜了。今年没下大雪,山林的草木干燥,一旦失火,啧啧啧。
  看日头差不多了,李靖下令道:“再狩猎一批野鸡之类的猎物,咱们就回去,明日再来。”
  弓箭耍的贼溜的方朔自然不会让人失望,只是一箭,就把一只扎头进雪的野鸡给结果了。
  窜天猴扔出去的石子砸进草丛,激起了大片的野鸡,带着弓箭的士兵立刻张弓就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