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才不要做太子(校对)第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566

  不得已之下,他只能将剑握在了左手,练习左手出剑。
  练了十几趟攀岩的长孙冲,一身汗水的靠在李承乾不远处,看他练剑。
  看了一会儿,恢复了一些体力之后,长孙冲才走到近前,道:“承乾啊,你干嘛不用麻布把手缠起来?这样就不会磨出血泡了。”
  又被震退后,李承乾摇了摇头:“用外物达到目的,终究是跟目标差了一些的。不过就是磨出血泡了而已,不算什么。倒是你,表哥啊,我跟你说,我当初设计这个攀岩墙的时候,就考虑到了熟能生巧的因素。所以,嘿嘿,明天就是攀岩墙换构造的日子,你今天的速度,明天还能保持吗?”
  “啊?”长孙冲立刻傻眼了。
  柴哲威他们都是长子,如今来到军营历练,暗地里都在较劲。
  抛却没人管的柴令武不谈,他们每个人都力争在一项上成为领军人物。
  程处嗣霸占了俯卧撑和仰卧起坐项目,尉迟宝林占领了举重项目,秦怀道包揽了长短跑……
  他本来以为自己能稳拿攀岩冠军的,可若是攀岩的构造换了……
  惨叫一声后,长孙冲立刻重回攀岩墙,废掉自己那条最佳路线,从别的路线练习起来。
  就是这样嘛,大家要一起受折磨多好!
  腹黑的笑了一声后,李承乾不得不放下了左手中的剑。
  左手用剑,虽然他也练习过,但惯用的终究是右手,没法达到跟右手一样的熟练度。
  看着长出大水泡的右手,李承乾叹了一口气。再这么练下去,这个大水泡一定会破开。
  虽然破个水泡的疼痛不算什么,但是出于卫生条件的考虑,李承乾还是不愿意就这么让它破开。
  要是感染了风寒什么的,在没有青霉素头孢什么的唐代,小命儿可是非常脆弱的。
  下午的练习,因为阴天的原因不得不提前结束了。
  寒风阵阵,可阴云密布的天空却没有一点下雨下雪的意思,让人捉急。
  晚饭时间的时候,嫡长子们一人端着一个饭盆,跟李承乾一起看着阴沉的天空。
  长孙冲边嚼着肉边说:“咱们大唐今年冬天雪少,我爹说了,雪下得少,蝗虫就不会被大部分冻死,很容易出蝗灾。现在看来,今年很可能会有小规模的蝗灾啊。”
  “小规模的蝗灾?”
  听到长孙冲的话,李承乾忽然想起自己之前一直遗忘的是什么了。
  蝗灾!
  长孙冲的话没错,贞观元年,的确会有蝗灾,可是元年的蝗灾,跟二年的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最可能的情况是,今年的冬天,依旧不会下大雪,肆虐了一年的小蝗灾,最终演变成了更大规模的蝗灾。
  这一次的规模大到了什么程度?大到了皇帝都迫于压力,吞食蝗虫并说:“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
  这是大灾难啊!
  想起自己那最费粮食的产酒产业,李承乾顿时觉得一股凉气窜了起来。
  不能生产了!绝对不能生产了!
  明年的蝗灾,将会是肆虐整个关中的大型蝗灾,到时候百姓连活命的粮食都不够吃,怎么还能用粮食来酿酒?
  想到这里,李承乾手一哆嗦,饭盆就扣到了地上。
  离得最近的长孙冲和柴哲威吓了一大跳,还以为李承乾的食物里下毒了,当即把自己的饭盆也丢到了地上。
  “承乾!承乾!你怎么了?”
  一把推开长孙冲,李承乾哆嗦着嘴唇喊道:“于泰!于泰!给老子滚过来!”
  于泰就在附近吃饭,听到太子的传唤,丢掉饭盆飞一般的跑了过来。
  站定身体后,于泰问道:“殿下,有何命令?”
  李承乾指着长安的方向道:“你现在立刻上马,去东宫带上方胜,要他通知赵永盛和黎达海,从现在起,不得再酿酒,两家作坊暂时改做粮食生意。关中以外的粮食,不问价格,能收就收到长安来!”
  于泰没问为什么,听清楚命令后就离开军营,上马返回长安。
  听到骚动的李靖也不由得钻出营帐,见于泰连夜骑马离开,就问李承乾:“何事需要于泰连夜出发?”
  看着疑惑的李靖,李承乾很难说出蝗灾的消息。罗艺的事情已经让李靖怀疑了,如今“预测”到一年以后的事情,呵,就是傻子也不会再信他“猜测”的说辞了。
  摇摇头,捡起地上的饭盆,李承乾一言不发的离开了伙房。
  蝗灾的事情,是不能公布出来的。不管怎么说,预测一年以后的自然灾难,都超出了常人的理解范围。指望朝廷制定对策也是不可能的,就算发言的是太子,他们也不会轻而易举的相信。
  蝗灾,在这个没有杀虫剂之类的唐代,没办法预防,只能是调集粮食,想办法养活百姓。
  而调集粮食,单运费这一项,就是天文数字,而再把粮食无偿的分发给百姓,可以说是彻彻底底的赔本买卖。
  在蝗灾没有彻底确定前,那些铁公鸡一样的朝臣,是不可能提前预防的。
第九十七章
肉也能吃啊
  如今,能够做的事情,大概也只有以东宫之力提前囤积粮食了。
  调集粮食,关中以内自然不行,但是出了关中,运费方面就是天文数字,该怎么弄,还是一个极大的难题。
  东宫这段时间以来,除了军队消耗的钱财以外,实际上还是留下了很多的。只是,这部分钱财,在整个关中级别的灾难面前,依旧是杯水车薪。
  怎么办?
  李承乾自认不是心如铁石的人,没法狠下心来当不知道这件事。
  蝗灾,哪怕是在现代也是一种灾难,更不要说家无余粮的唐代了。
  怎么办啊……
  整整一晚上,李承乾都没能睡一个好觉,以至于早晨起来的时候,嘴角都出现了大燎泡。
  长孙冲等人就住在隔壁,所有人起夜的时候,都会刻意到他的帐篷外听一听。
  知道他在想事情,但是从李靖到他们,谁也不知道太子到底是在想什么。
  一夜难眠,第二天一早却依旧要练剑。
  看着精神恍惚到差点被木桩撞到的李承乾,李靖终于忍无可忍的叫停了他。
  “剑的刺击,需要全神贯注才行,殿下这般心神恍惚,起不到一点的锻炼作用。再加上您的手已经受伤了,练剑暂时到此为止吧!”
  叫停了李承乾的练剑之举,李靖又把儿子叫来,三人又钻进了传授兵法的小木棚。
  昨天只是展示了六花阵,但是,一个图案显然不是这个阵法的精髓。
  从方形正常战队,到一字长蛇阵等常见军阵,再到六花阵,其中的变化之道才是真正的知识。
  演示了一阵儿,见李承乾虽然认真在听,但还是心事重重的样子,李靖只好叹息道:“殿下,不如你再和微臣对阵一番?”
  “嗯?好啊!”
  李承乾随口答应下来,然后依旧如昨日那般,摆出了名为“饕餮阵”的阵型。
  这一次,李靖依旧是扮作突厥军队。跟昨日不同的是,李靖一出场就摆出了十几个锋矢阵型。
  两军交战起来,这一次李靖特别的贼,借着这十几个锋矢阵,硬是一点一点的磨光了李承乾的骑兵,当面对饕餮阵本阵的时候,李靖并没有选择硬碰硬,而是化整为零,尽可能的不靠近中心的位置额,而是偷袭四面,一沾即走,根本不给饕餮阵张口的机会。
  只是两柱香的时间,李承乾就败下阵来,阵型被冲击的七零八落。
  拂乱棋子,李承乾无奈道:“我输了,卫公果然厉害。”
  李靖并没有兴奋,而是无奈道:“事实上老夫也取巧了,突厥人是很难进行这样的布局的。至少到目前为止,老夫不曾见过突厥里出来个能用如此计策的统帅。殿下的阵法,还是很厉害的,在对付突厥军队的时候,恐怕能排上大用场!”
  “对付突厥?”
  李承乾只是想了想,就记起了东突厥的覆灭时间。
  贞观三年,距离渭水之盟不到四年!大唐哪怕是刚经过蝗灾的打击,依旧强硬的干掉了东突厥,连颉利都被俘虏,被李世民调教成了舞者。
  突厥?
  对了,突厥啊!
  本来消沉的李承乾,听到“突厥”两个字以后,顿时就开窍了。
  感激的对李靖躬身一礼,李承乾道:“多谢卫公点醒,孤已经想开了!”
  说完,他就回了自己的帐篷,开始给永盛酒坊和黎达海的酒坊写信。
  信送走后,李承乾也松了一口气,回帐篷就开始睡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