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才不要做太子(校对)第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566


第一百零一章
养虎为患?
  距离中午还有一段时间,但是五月的天气已经让人炎热至极。
  烦躁的走来走去,李承乾渴望能够有一缕清风吹过来,好让他得到点缓解。该死的唐朝服饰,哪怕是盛夏,也讲究衣必蔽体,露出一点就是不守规矩。相比较之下,江面上那些训练的各家家将就舒服多了。且不说他们是在池面上,就是衣着,他们也都换成了短打扮,露着毛茸茸的胳膊胸口和大腿,尽情享受身份低带来的快感。
  看着走来走去的李承乾,同样热的心烦意燥的李世民无奈道:“朕知道你热,可也别走来走去的吧,成何体统,坐下。”
  老爹发话了,李承乾也只能坐到石凳上。不过好在身后的宫女挥舞着那两个巨大的扇子扇了起来,多少有了点凉意。
  经过最初的请罪之后,长孙无忌很快就压抑了烦闷的心情,笑呵呵的对皇帝说:“太子怎么也是少年,火气大,自然耐不得燥热。我家那小子,不也整天闲不住嘛。”
  李世民自然知道长孙冲进秦岭和进兵营的事情,事实上,长孙冲等人能进军营,也有他的默许在内,否则的话,单单军司马出面,就能把他们阻在门外。
  “冲儿差不多也该出门历练历练了,朕听闻,他在攀岩一项上颇有成就。就是别的项目,也不落人后。辅机啊,你今后有意让冲儿往武将方面发展?”
  长孙无忌点点头:“当初臣就是因为伤了腿,才从武转文,如今冲儿走臣的老路,也没什么。等明年,臣打算将他送到禁军历练历练,陛下以为如何?”
  李世民欣然道:“也好,这样朕偶尔也能看到他。不如,就让他到东宫附近执勤吧,也让他和太子多亲近亲近。”
  ……
  李承乾坐在一边看着池面,但是耳朵却一直认真听着。
  从二人短暂的谈话里,他听出了很多的信息。
  比如,皇帝老爹对长孙无忌是真的恩宠啊。且不说长孙安业的事件他以皇帝之尊全力庇护,就是长孙无忌明显露出文武双边发展的意思,他也接受了。
  没错,就是文武双边发展。如今是户部尚书的长孙无忌,已经是文官之中的一个大员,而若是长孙冲在军中取得了一点影响力,那么长孙家族将会在文武两个领域都占据一席之地,立刻就能成为皇族之外的第二大族。
  这么做,有点养虎为患了吧!
  虽然对具体的史实不怎么了解,但是历史上不管是大秦宣太后、还是吕后吕雉、武则天等,她们把持政权的时候,朝堂都因为外戚的介入,产生了不小的动乱。
  若是长孙家有反心……不对!
  又想了一下此时嚣张无比的五姓七望,李承乾顿时明白了皇帝老爹的意思。
  这不是养虎为患,而是在引流啊。
  现在的长孙家族,明显不足以跟五姓七望掰手腕,但若是得到皇家的支持,恐怕他们很快就会成长起来。不止是长孙无忌,还有房玄龄、杜如晦等人,每一个,都是现成的大家族坯子。跟没法把控的五姓七望比起来,培养自己人,接替他们的地位,是个很好的策略。
  想到这一点,李承乾才明白过来,原来皇帝老爹不是在无原则的“宠”着长孙无忌啊!
  放下心后,便不再关心身后的谈话声。趴在围栏上,专心致志的看刘莽一队训练。
  李靖的地狱锻炼到底是有成效的,在船头击鼓的刘莽指挥下,大队的队员们很快就掌握了整齐划一的划船节奏,虽然还比不上皇家队的迅猛,至少比起诸位国公之类的队伍要快多了。
  这样的速度,完全足以杀入前三,至于第一,一定是皇家队的。李承乾觉得,有这个想法的估计不止自己一个。前三名,除了第一名,只有第二第三值得争抢。
  就在李承乾观看刘莽一队训练的时候,一个侍卫通报后走入亭子,单膝跪倒在地朝皇帝禀报道:“启禀陛下,太上皇得知曲江池举行龙舟比赛,也希望能过来观看。”
  “太上皇?”李世民皱起了眉头。
  后宫因为皇后的原因,从来都没有让他操心过。但是若是还有什么事儿能让他糟心的,大概也只有太上皇了。
  自玄武门政变后,太上皇盘踞太极殿不出,已经成了皇宫的一个毒瘤了。
  这个“毒瘤”,不代表他对太上皇有什么成见,而是定时炸弹的意思。
  不管是罗艺举兵谋反,还是李孝常密谋造反,打的都是奉了太上皇旨意、“靖难”之类的口号。
  虽然知道这种事情,太上皇不会缺心眼的参与,太极殿周围的守卫也不会让消息传递出去,但是作为皇帝,被人连续质疑得位不正,还是让他窝火的很。
  人就是这样,坏事可以做,也知道自己是错的,但是被人掀出来指责,还是会发火。
  思虑片刻后,李世民道:“太上皇身体不好,还是不要出宫折腾了。你回去告诉太上皇,安心在太极殿养身体就好!”
  明明是关心的话,但是每个人都能听到皇帝话语里那股不耐烦之意。
  就连一边吃瓜的李承乾,都觉得皇帝老爹实在是过分了一点,忍不住连连腹诽。
  就算出现了罗艺李孝常谋反的事情,也不能把气都撒在太上皇身上啊。自己干的事儿本来就有点缺德,之后会出现这些事自然是应该的。
  本来太上皇就因为玄武门的事儿对你有成见,这样针锋相对,关系也就别缓和了,父子俩就对着干吧!
  子不言父过,所以李承乾也只能在一边腹诽一下,并不敢说出口。眼前的事件,他根本没资格牵扯其中。就是一边的长孙无忌,也端着酒杯望向远方,摆明了不想发话。
  伸手叫住将要去传令的侍卫,长孙皱眉道:“陛下,还是不要阻止太上皇出来了吧。您跟太上皇本来就关系不好,今日再这般,恐怕……”
  “恐怕什么,朕意已决,皇后毋须多言!”
  见皇帝坚持,长孙也只能退到一边,她是皇后,能进谏言,但是也只是进言罢了。
第一百零二章
人在宫中坐,锅从天上来
  皇帝听就罢了,不听,她都没有办法。
  见皇后不再发言,侍卫再次施礼后,便离开了亭子。
  看了一眼侍卫离开的方向,李世民叹了一口气,坐在石凳上,看着嘈杂的池面久久不语。
  一边的李承乾也偷着叹了一口气,人是一种奇怪的生物,有的时候,就算明知道自己不该发脾气、发脾气没道理,可还是免不了无理取闹。很显然,皇帝也不能免俗。
  池面上,两艘龙舟似乎是撞到了一起,不少的士兵都落水了。两个朝臣模样的人,居然在大庭广众下吵了起来。
  看不惯文官文邹邹的吵架方式,李承乾把头偏了过来。
  这一偏头,他的视线正好跟长孙的视线撞到了一起。
  适用所有场合的一笑,李承乾疑惑道:“母后,您干嘛这么看儿臣?”
  见皇帝起身去吵架的现场拉架了,皇后便语重心长的说:“承乾啊,母后知道你很聪慧,考虑事情的方式不是一般孩子能比得上的。你告诉母后,你觉得你父皇做的对吗?”
  这……
  李承乾苦笑,子不言父过啊,就算跟自己的母亲讨论父亲的不是,也不太合适不是。
  “父皇的行为,不是儿臣能够议论的。”
  嘴上这么说,李承乾却还是摇了摇头,借此表达自己的意思。
  见李承乾摇头,长孙笑了笑,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说:“知道对错就好,承乾你要记得,太上皇纵有百般不是,但他终究是太上皇,你的爷爷,你父亲的父亲,咱们还是一家人。眼下马上就要端午,太上皇也想感受一下节日的气息,但是在你父皇的命令下,他连皇宫都出不来。如果可以的话,母后希望你代替你父皇去太极殿一趟,跟太上皇一起过节。”
  看着长孙认真的神色,李承乾暗叹,只能点了点头。
  要说皇帝老爹、李世民这个家伙,也不知道走了几辈子的运气,才娶到了长孙这般的皇后。
  且不说后宫在她的管理下井井有序,很明显,她也一直致力于维护皇家之间的亲情。关于太极殿的好多事情,估计都是她安排的,否则,李渊一定活的苦不堪言。
  另外,她要自己去跟李渊过节,很明显还有一层教育的意思在里面。
  上梁不正下梁歪,上有所过,下必效之。她不希望儿子也成为一个忽视亲情的人。
  长孙无忌一直在一边旁观,想说点什么,却终究没有开口。
  “那母后,太子亲率的训练,就麻烦您督促了。儿臣,这就返回东宫,然后去太极殿。”
  长孙点了点头,轻轻的拥抱了一下李承乾,然后命自己的贴身婢女跟着他一起回宫。
  她的贴身婢女,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官,但是在皇宫里的话语权还是很大的。
  离开小亭子,叫上护卫,返回东宫。
  曲江池虽然名义上是皇家园区,但是因为战火损毁的原因,除了几个小亭子和一汪池水以外没什么特殊的。
  因为端午临近的原因,李纲又一次返回了家中,只是走的时候特意叮嘱李承乾要给他送点粽子。
  不管是东宫平日里的饭食,还是上元节的汤圆,李纲都很喜欢。不管多么平凡的食物,经李承乾之手后,似乎都变得好吃了很多,想必粽子也是一样。
  能够让李纲如此不见外的,恐怕也只有李承乾一个了。
  到了东宫,提笔给将作监写了一封信后,李承乾便直接造访太极殿。
  过年的时候,太极殿的防护还很一般,而此时看去,居然快要里外各三层了。
  不管是正月十七的罗艺谋反,还是如今李孝常的密谋造反,都造成了很恶劣的影响。同时,也揭出了李渊的这个定时炸弹。说到底,李渊是正统的皇帝,看李世民不爽的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在他身上做做文章。
  哪怕是太子,在经过层层检查后,才得以进入太极殿。
  过年的时候虽然往东宫送了很多的宫女,但此时看去居然又补充上了。
  太极殿还是那副“难民宾馆”的样子,用一个个厚重的屏风分割出大大小小的生活区。生活区的大小,视品级和有无子女而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