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才不要做太子(校对)第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6/566

  尴尬的拱拱手,不再言语。
  谨小慎微,是他的优点,同时也是缺点。这一点,李靖很是自知。
  山间的夜晚就要比长安清爽的多,长安城的秋老虎还在肆虐的时候,这里已经隐隐有了几分秋意。
  缩在帐篷里的皮毛堆里,李承乾百感交集。
  八月中旬的季节尚且如此,可见寒冬的时候,这里的人有多难过了。
  东宫虽然没有暖气,只是升起了火龙,还让他叫冷,而这深山里面,更不要说会是什么样了。
  想起小时候奶奶讲冻死人的故事,再看看眼下山寨的样子,就感觉一阵的无力。
  贫穷,是缠绕在中华大地上最沉重的原罪。作为这片土地上,浩大帝国的基石、任劳任怨的百姓,不应该因为贫穷而体验饥饿和寒冷。
  或许社会的发展,会导致人心的变化,将那一份最初的纯朴冲淡,但是至少……
  胡思乱想着,李承乾陷入了深深的睡眠。
  定时起床的习惯一旦养成,生物钟的精确度有时候就能跟闹钟叫板。
  穿衣出门,就对着营寨附近的大树,李承乾开始了训练。
  长久以来的练剑,虽不至于将剑如臂指挥,但是沉重的铁剑至少能挥动自如了。
  一点初升的阳光照射在树干上,李承乾对着光斑猛地一斩,长剑在树皮上留下了一条笔直的痕迹。
  随手又是一戳,剑尖刚刚好插在光点的中心。
  又是接连几下挥斩,下劈,上撩,不管剑痕怎么出现,都是必定以光斑为中心,没有一道脱离。
  啪啪啪!
  一阵击掌声响起,李承乾循声望去,只见牛进达只穿着短衣短裤,出现在他身后。
  脱掉衣服后,才能看清楚老牛的肌肉有多么瓷实。
  见老牛招招手,李承乾放下长剑,握紧拳头,一记直拳就捣向牛进达。
  面对太子的这一拳,牛进达不慌不忙,微微下蹲,硬是用肚皮迎下了这一击。
  收回拳头,快速的甩两下。
  刚刚那一拳确实轰准了,可是老牛下蹲的时候,腹部的腹肌都被他同时调动起来,绷得像花岗岩一般坚硬。
  像花岗岩可能有点夸张,但是这一拳,切切实实的是伤敌不成反害自身。
  拍拍肚皮,牛进达笑了笑:“还不错,有点力道。殿下,你说说刚刚有什么感觉?”
  指着老牛的肚皮,李承乾道:“你刚刚,应该是把肌肉都绷起来了。肚子本来是很脆弱的地方,但是你沉气收肌肉,硬顶住了这一拳的力道。”
  牛进达点点头:“没错,就是这样,人的全身有多处被一击致命,或者动不了的弱点。腹部也是一处。若是两个成年男子互殴,一人被实打实的来了一拳。嘿嘿,除非有大毅力,否则根本顶不住这种剧痛。
  所以,遇到这种情况,能躲就要躲,躲不过去,就要做好准备,迎击。人在没准备的情况下和准备好了的情况下,受到的伤害是不一样的……”
  认真的听着老牛讲解,李承乾不敢遗漏一字一句。这可是一个老将真正在战场上杀出来的经验,跟冰冷的医学数据相比,这个经验反而要更生动。
  折腾了半个时辰,短暂耗尽体力后,才准备回长安。
  用不着太子亲率的护卫,五百的禁军侍卫,再加上李、牛两家的家将,就算是遇到一两千的敌人,只要不是精锐,自保至少不是问题。
  跟太子亲率分道扬镳后,李承乾就被长孙冲等人围了起来。
  虽是嫡子,但是他们无一例外对崇文馆很是恐惧,军营里训练没喊一声苦的少年们,当听说崇文馆是虞世南做馆主的时候,顿时叫苦不迭。
  好不容易摆脱这群厌学少年,李靖又凑了过来。
  “殿下,你准备怎么上书?难道要上谏书?”
  李承乾摇了摇头:“进献谏言那是魏老头的活儿,咱们不能用谏言的格式去触霉头。我准备写一个论,《收流富国论》,您觉得如何?”
第一百二十七章
怎么拉魏征当队友
  “《收流富国论》?这个名字可不怎么样,不知太子准备亲自动笔,还是让李太师执笔?”
  一句话,就能听出李靖想要拉李纲下水的意思。
  李承乾笑着摇了摇头:“自然是我亲自动笔,李师现在卧病在床,怎么能让他老人家动笔呢。”
  想都不用想,老先生现在虽然是太子太师,但是,太子太师并不是朝堂之上的一个职位,已经八十多岁的他,不管朝堂发生了什么事儿,都不能轻易掺和。
  见太子坚持不拉李纲一起,李靖也就闭嘴了。
  队伍返回长安的路线,跟进山的路线不一样。
  在一处山坳里,居然又遇到了一个流民的营寨。
  这个营寨跟刘杨的营寨比起来,还要更差一点。山寨围着沟壑里的一个山洞而建,圈着地皮的只是一些柴草堆。
  牛进达指着流民营寨说:“像这样的营寨,秦岭里就不知道有多少,更不要说全大唐了。都是躲避战乱的可怜人,在外面要受罪,如今进了山里,还要受罪。”
  禁军侍卫队伍的出现,让几个在营寨门口守卫的流民惊恐万分,一溜烟的就回了山寨。直到众人离开,才敢冒出头来。
  放弃田地,进山躲避战乱虽然是无奈之举,但是他们欠朝廷的赋税也是真实的。
  有的时候,官军剿匪,遇到的不一定是穷凶极恶的山贼。
  也有可能是手无寸铁的流民。
  出山后到军营取回马匹马车,队伍赶在日落前回到了长安。
  卧室里的老先生,此时的气色好了很多,虽还不被允许外出,但是已经能够离开床榻了。
  将上奏为流民请愿的事情说了一遍,意外的是,老先生并没有劝阻,反而大加赞赏,甚至雀跃着想在奏折上也署名。
  当李承乾问及原因时,李纲回答道:“这是功德无量的大好事,为什么要劝阻?前隋的时候也有官员提出过修改律法,收拢流民。可是怎奈皇帝不愿就这么放过流民的罪责,政策没有通过。当今陛下虽然……
  但是,从他登基以来发布的一系列政令来看,是一位仁明的君主。老夫觉得,这个政策多半能通过,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啊!老夫若是能够尽一丝微薄之力,九泉之下也能无憾了!”
  “呸呸呸。”
  伸手拉起老先生枯槁的手,李承乾连忙道:“您瞎说什么呢,不过是喝醉酒了而已,算不得什么大病。既然您想要署名,那不如,这封奏折就您起草吧。”
  李纲挥挥手:“不可,还是你写比较好。御医特意叮嘱过老夫不能动笔,也不能耗费心力。正好,老夫也看看你的文章功夫怎么样。”
  见老先生把手缩进袖子里的样子,李承乾就知道没戏了。
  就在李纲的房间,李承乾要来笔墨,开始打草稿。
  虽然文言文语法什么的玩不太溜,但是写篇文章还是没问题的。怎么说也是高中毕业,高考的议论八股文也学习过,用这样的格式来写文,应该有效果吧。
  提笔写字,因为是草稿,李承乾也就没有那么上心。
  李纲就坐在一边,看着学生写文。尽管看出了一些语病之类,他却没有指出。
  毕竟这篇文章是太子进山遇到流民后所感,以太子的年纪,文章有些错误之处,才是合理的。
  夜色降临,李承乾写得来劲儿,连晚饭都没吃。师徒俩就一直饿着直到酉时。
  写下落款后,李承乾长舒一口气,偏过头笑着问李纲:“李师,您觉得如何?”
  李纲点点头,满意道:“虽然没有一气呵成,掉点价,但是依老夫看,你这文章足以载入史册了。《收流富国论》这个名字,不怎么好听,依老夫看,直接叫《安民论》比较好。毕竟,你这篇文章不仅仅是为了流民,还有着挑战律法的味道在里面。若是叫安民论,今后有什么律法还有问题,就能照例更改了。”
  李承乾自然是从谏如流,将名字更改成了《安民论》。
  牛进达的奏折已经送来,将奏折展开,在老先生的指点下,李承乾一字一句的将安民论抄了上去,最后署名。
  李师既然强行要求署名,他也不好拒绝,只能把第一的位置让给了他老人家。
  接过笔,老先生无视了李承乾留下来的地方,在“太子(空格)李承乾”的下方,写上了自己的名字。
  让先于师固然是太子尊师重道的心意,但是身份的差距,却是实打实的。
  合上奏折,让方胜趁夜送去卫国公府。
  放下笔后,师徒才来得及吃饭。
  见老先生不过喝了一碗粥、吃了两口菜就放下筷子,李承乾担忧道:“看样子您的身体还是没有调理好啊。都是弟子的错,那天晚上应该阻拦您的。”
  李纲毫不在意道:“就是胃口不太好而已,况且,老夫已经八十有一,就算因此而死,也是美谈,总比最终缠绵病榻而死,要强的多。”
  叹息一声,李承乾也放下了筷子,服侍老先生躺倒后,才离开。
  第二天一早,依旧是照例的锻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6/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