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才不要做太子(校对)第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8/566

  又来了……
  虽然很想跟老先生说自己的想法,可是现在,他发现自己竟然没法开口了。
  避开皇位的争夺,安安稳稳的当自己的太平闲散王爷确实不错。可是,这样的结局,要寄托于下一个太子的慈悲心上。更何况,难得自己被送到了大唐,还是贞观年附近,就这么碌碌无为下去,真的好吗?
  方胜的出现,成功解救了李承乾的卡壳。
  今天中午的饭是简单的白米饭,简单的白菜炖豆腐。
  就算是有钱了,李承乾也不是一直逍遥无度的。每周改善两次“伙食”,成了他和李纲的约定,除此之外,并没有奢侈的饭菜。
  吃完午饭、溜腿儿过后,老先生需要午睡,在安顿好他后,李承乾就回到了书房。
  李泰李恪已经回宫吃饭,下午的时间也是任由他们自己分配的。
  没人打扰,李承乾才打开了黎达海、赵永盛送进宫的账簿。
  如今已经是腊月,这账簿就算是年度报告了。
  这两个人,现在已经囤积了二十几个粮仓,十几个仓库的肉干。据他们估计,这些食物足够全长安人吃三四个月的。
  “孤要养活的可不是长安人,而是关中各地的百姓啊!”
  明明已经是惊人的储备量,可是李承乾还是觉得远远不够。
  长安的赵永盛,甚至动用了水运,沿着河道,在各个丰收的州府购买粮食。
  召集了大量人手的黎达海,不仅骗东突厥,连薛延陀和西突厥,都成了他的客户。冬季寒冷,可是来往于长安和草原的商队依旧络绎不绝。
  能做的,都已经做到极致了,可是在未知的灾难面前,李承乾还是觉得自己是那么的虚弱无力。
  合上账簿,不由自主的想着开心一点的事儿,李承乾也睡着了……
  后宫—两仪殿
  虽然寝宫是甘露殿,可是李世民还是习惯在长孙这里处理政务,就连所谓的御书房,也很少去。
  只要皇帝在处理政务,长孙总是会找借口避开。虽然皇帝不曾防着她,可是后宫不干政是古训,长孙不会无端给自己的丈夫找麻烦。
  同样的账簿,也被百骑司送到了皇帝的桌子上。
  跟卑贱者联盟不同,赵永盛和黎达海做的事情都是摆在明面上的,自然逃不了百骑司的法眼。
  看到账簿后面的记载,李世民嚯了一声,对后殿喊道:“观音婢,快出来看看,你的太子儿子,可正在做不得了的事儿啊!”
  涉及到李承乾的事情,长孙就不避嫌了。
  看她快步走出来,李世民赶紧跑过去搀扶住,责怪道:“御医不是叮嘱过,不能再像以前那般动作了嘛!走的这么快,当心动了胎气。”
  四个月的时间过去了,长孙现在已经显腹。独得皇帝青睐的她,自然很快就又怀上了一胎。
  对皇帝夫君的关心,长孙很是开心,笑道:“妾身怎么也养过几个孩子,用不着御医多嘴的。不说这个,您刚刚说承乾怎么了?”
  李世民拿起百骑司送来的账簿,回答道:“喏,这就是太子这一年来的积累,好家伙,这么多的粮食和肉干,总价值不下十多万贯。去年朕因为渭水一事,答应承乾不干涉他东宫的财政。结果,到现在为止,就连朕都被吓到了!”
  长孙也曾帮大军筹备过粮草,自然知道粮食的价值。当看到账簿上的数据后,粗略计算了一下,觉得只少不多。
  十多万贯啊!大唐国库一年收入才多少?结果自己的儿子,居然弄了这么多钱。这孩子的钱,哪来的?
  似乎知道长孙的疑惑,李世民笑道:“朕还是小看了这小子的敛钱能力,观音婢你有所不知,承乾平日里就喜欢鼓捣一些东西,而且,还能在一些小玩意儿里找到发财的契机。比如根据喇叭花制造出来的弹簧,他制作成了减震器,不管是装在轮椅上还是马车上,都很受欢迎。
  将作监的阎立德阎立本兄弟,跟承乾商量好了,将作监用承乾画出来的图贩卖挣钱,所得都分给东宫四成。前段日子,朕居然在税表里看到了将作监,还排行前列,可是吓了朕一跳。
  除此之外,承乾还玩水玩出了高度酒的制作方法。这段时间皇宫开销最大的一项,就是这个高度酒了。永盛酒坊这个老字号,也没能逃脱承乾的网罗,所得四成,必须送到东宫。可以说,承乾每天用不着干任何事,等着将作监和各个商家往东宫送钱就成。”
  长孙合上了嘴巴,愤愤道:“四成?堂堂太子掺入的生意,这些商家只分给承乾四成,也太过分了!陛下,你应该下旨谴责才对!”
  对儿子自力更生赚大钱,长孙保持着支持态度。李泰还总是无赖的跟她要这要那,而大了没多少的太子,现在已经自己赚钱了。虽说太子就算不去赚钱,成年后内府也会给他准备丰厚的例份,可是跟现在东宫的财政相比,内府的例份反而太小儿科了。
  见皇后护短的模样,李世民只能干笑。躺着得四成的净利润,已经很不错了。就算是一些招揽商家依附的高官,也不过是白得一两成的份子钱而已。
  “你啊,你以为就这些足以让承乾拥有这么多钱?其实最赚钱的,还是走突厥的商队。百骑司对出入边境的商队看管很严,所以知道那个什么黎达海的商队,到底是怎么赚钱的。观音婢你不知道,突厥人对高度酒格外的痴迷,刚开始的时候,一坛酒还只是一只羊的价格。可是当商队刻意减少了供应量后,一坛子酒的价格就从一只羊,慢慢的变成了两只羊、三只羊,价格最高的时候,甚至两坛酒就能换三头牛!”
  “啊?”
  长孙吓了一跳,牛是什么价格,全大唐的人都清楚不过。平民百姓家,干几年的活,也攒不下一只牛的钱。有牛的人家,莫不是把牛放在老子娘还要之上的位置。而达官贵人,就算是想吃牛肉,也轻易碰不到。
  可就是这样贵重的牛,在草原居然只值一坛子酒?
  李世民哭笑不得道:“草原的牛不值钱,但是把牛运到中原,可就值钱了。大牛老牛和羊,商队就在边境宰杀,或者卖给边民。还能慢慢训练的小牛,只要运到中原来,都是好价钱。这样两头吃利的生意,不赚钱才是怪了!”
第一百三十九章
嗯,老娘要宠着
  草原方面的生意,一直都有人眼馋,可是,因为边关的严密控制,并没有大规模的商业往来。
  如今黎达海有太子的后台,才能在边境肆意交易。而且,酒不像粮食食盐一类东西,本来就不被严格管控。或许有人嫉妒太子的吸金速度,可是没有烈酒,他们也只能干瞪眼。
  长孙最喜欢听到自己的皇帝夫君,不加掩饰的夸赞儿子。
  作为皇后,深得皇帝宠爱,太子儿子地位稳固,除此以外,她没有什么别的奢求了。
  “可是陛下,承乾为什么要囤积粮食和肉干啊,咱们大唐境内粮食的市场价格受到朝廷的管控,就算大灾之年,也不允许商贾肆意加价。粮食又不赚钱,既然承乾能有这般的赚钱头脑,不会想不到吧。”
  苦涩的一笑,李世民颓然的坐到了椅子上,低声道:“朕所料不错的话,承乾这应该是为明年的蝗灾未雨绸缪。”
  “蝗灾?”
  长孙大吃一惊,一般的蝗灾,像今年这般的,绝对不会让夫君这样的皇帝都感到颓废。事实证明,杀伐果断的皇帝,永远不会因为一些细枝末节伤神感叹。而一旦到了颓然的时候,那就一定是足够严重的事情。
  点点头,李世民叹息道:“今年的蝗灾,规模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如果只是这样的话,倒不算什么事儿。可是司农寺密报,今年持续干旱,天少雨,冬日又少雪,很有可能,明年会有更大规模的蝗灾。”
  事实证明,朝廷的官员也不都是吃素的。蝗灾自古以来就是中原的最大灾难之一,也是农业最大的敌人之一,司农寺的官员,肯定会有所关注。
  见皇帝夫君颓然,长孙干脆坐到了他的腿上,跟着一起叹气。
  她知道,夫君在意的不是蝗灾带来的损害。武德年以来,朝廷一直减免赋税,民间多少也有点积蓄。官仓虽然没有囤满,但是勉强应付一场大蝗灾,应该不是问题。
  让他在意的,是蝗灾这件事的本身。
  自古以来,人们的想象力就格外的丰富。“君权天授”说法出来以后,固然巩固了皇帝的地位,凌驾于黎民百姓之上。但是,同时也催生出了“君德不修、天降灾难”的说法。
  武德九年尚且平安无事,可贞观元年就出现了蝗灾,贞观二年,更是即将出现更大的一场蝗灾。这,让本就得位不正的皇帝,只会遭受更多的非议。
  罗艺的人头在长安游街示众了,李孝常和长孙安业的脑袋,也已经搬了家。这些人都是可以砍的,可有些脑袋,就不方便动手了,比如朝臣。
  比如……
  五姓七望。
  本就对皇家心存芥蒂的他们,绝对不会放过这个天赐的机会,这对皇权来说,即将是一波不小的打击。
  杀人固然是最快的解决办法,可是这个时候杀人,没有道理不说,反而会激起更大的反抗。
  不由自主的握紧夫君的手,长孙现在能做的,大概也只有陪伴了。
  她知道皇帝夫君为这个皇位,付出了多少,也知道他当初对这个位置,又是多么的渴望。
  可如今坐上来了,就会难以避免的出现这么多事。
  反手握住长孙的手,李世民笑道:“算不得什么大事,现在用不着感伤。司农寺也只是预测而已,若是年后下几场大雪,蝗灾未必就会起来。现在感伤,徒劳无益。而且,朕有预感,若是蝗灾真的起了,承乾,没准儿会给朕一个惊喜!”
  随手把账簿撕碎,李世民对东宫的所作所为选择了视而不见。
  虽然东宫涉及到的钱财,已经多到需要他这个父亲关注的程度,可是,只要儿子不纵情享乐挥霍,而是做一些正确的事情,他就不会去干涉。
  固然有“不干涉东宫财政”的约定在,可是,毁约,一向是父母的特权……
  照常晨练过后的李承乾,还没洗漱完,就见到了一个人——紫燕。
  东宫对紫燕而言,跟两仪殿没什么分别,甚至于连报名入内的程序都省了。
  “太子殿下,奴婢前来传递皇后娘娘的家常话。”
  “母后?母后有什么话需要你带,自己不过来吗?”
  正在浴池中的李承乾迷惑不已,虽说自己没有住在皇宫,可是长孙老娘不至于这么一小段路也走不动啊。虽然很少见面,但是好几次他上课的时候,都发现书房门被人推开了一道小缝。不用说,偷看的这位一定就是她了。
  明明想的很,偏偏不露面出来。知道她是怕皇后太子见面,传出去会让人觉得太子没有独立性。可娘和儿子见面,是天经地义的吧!
  紫燕微微一愣,随即笑道:“回禀殿下,娘娘不是不肯来,而是来不了。现在娘娘已经有孕四个月,御医根本不让出宫行走。”
  怀孕了?
  李承乾掐指一算,长孙现在,也差不多是怀上李治的时间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8/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