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世界之反派的逆袭(校对)第1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5/875

  不过因为有太平天国,所以吴彦造反的真正敌人,还有一个陈秀全。
  但曾国藩万万没想到的是,这封书信之中的内容,完全不在他和幕僚们的预计之中。
  “首相?”
  曾国藩第一个没想到的,就是赵无极说要封他为首相,总领大明帝国所有政务,也就是所谓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但曾国藩和他的幕僚们,都没有讨论这个职位,除了因为只是口头说辞,以及大明国现在实在太小了这两个原因之外,还因为书信之中说的另一件事情。
  总体概括的话其实只有五个字。
  “君主立宪制?”
  曾国藩看到这五个字的时候就有些懵,因为他无法理解。
  不过湘军之中人才辈出,如果不是因为历史已经被改变,左宗棠、李鸿章都算是湘军培养出来的,晚清四大中兴名臣,湘军就占据了三个。
  李鸿章创建淮军,也是在曾国藩的帮助之下。
  另一个张之洞之所以没和湘军有联系,也和张之洞此时才十七岁,去年才考中顺天府的解元有关系,他跟前面三个人即是一个时代的,又不是一个时代的。
  有对于世界史还算了解的幕僚,双眼明亮的说道:“大人,我知道何为君主立宪制,英国就是君主立宪制国家。”
  英国?
  这个时候的清朝人,对于英国可以说是非常熟悉了,毕竟第一次鸦片战争清廷就是和英国打的。
  听说是强大的英国所用的制度,曾国藩就更用心的询问了起来。
  “所谓君主立宪制,简而言之,就是君主统而不治。”幕僚兴奋的介绍道:“英国的制度,其实也可以叫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所有的律法制定,都是由议会来完成,君主无权插手。然后由议会来选举出内阁,掌管行政权力,负责处理政务,君主同样无权插手,而内阁最高负责人就是首相。”
  曾国藩的呼吸沉重了一些,相比于之前他知道赵无极要封他为首相的时候,认为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职位,现在听起来,好像没有一人之下,只有万人之上啊。
  “议会是怎么产生的?”
  “议会是由议员组成,而议员的组成就有些复杂了,据我所知,英国的议员有贵族、商人,甚至是有通过选举出来的普通人。”
  “选举?”
  “是的,所有公民都有投票权,他们可以用投票的方式选出议员,然后由议员来代表他们,通过表决提案的方式,通过各种律法。”
  “所以,议员还是有权有势的人。”
  “是的,有权有势才能够获得选票,普通人成为议员的可能性非常低。”
  “那这和我们也差不多。”曾国藩听明白了之后,突然问道:“你们觉得,赵无极真的愿意统而不治吗?”
  有幕僚毫不犹豫的回答道:“肯定不愿意,因为统而不治最大的关键在于兵权,赵无极怎么可能会愿意交出兵权呢?”
  “是啊是啊,赵无极本就是武状元出身,还说他于世间无敌手,这很明显是一个热衷于掌兵打仗的人,不交出兵权的话,什么议会内阁,又有什么真正的权力呢?还不是他说什么就是什么。”
  “我觉得,赵无极应该是愿意统而不治的。”一个幕僚说道:“你们想一想,他在檄文中说的那句话:绝不居于朝堂之上,每战必身先士卒。所以,赵无极虽然登基为帝,但他却是把自己当成了一个武将,毕竟年号都只有一个‘武’字。在这种情况下,他如何有精力时间处理政务呢?”
  这个分析,让曾国藩莫名的心动了起来。
  和英国人已经习惯了君主立宪制,君主统而不治不一样的是,这个时候的清朝人,还很习惯头顶上有个皇帝。
  相比于咸丰帝这种兵权政权两手抓的皇帝,赵无极这种喜欢打仗的皇帝,更被文臣喜欢。
  至于打仗劳民伤财?
  能组建湘军的曾国藩并不是一般的文臣,他不会这样想,在他看来,现在是不能不打的时代了。
  又有幕僚说道:“可仗总有打完的那一天,赵无极现在其实难以成事,不过有了我们的帮助,加上他战无不胜的军事能力,很有可能……到时候,他会不会在无仗可打的情况下,插手政务,恢复帝制?”
  湘军高层有人说道:“但那个时候他该有多大年纪了?赵无极就算是天下第一高手,也不可能长生不老、永生不死,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权柄,他说了也就不算了,毕竟打仗是要花钱的,而掌握了政务就掌握了钱。就算是他强行恢复帝制,他的子孙,难道还能和他一样能打?”
  “是啊,赵无极是会死的,而君主立宪制,却能够让我们拥有更多的权柄。”
  “说不定,赵无极身先士卒的时候,就被人乱枪打死了呢,而赵无极还没有后代,那岂不是……”
  曾国藩是地主阶级之中的厉害人物。
  这句话足以说明这些人为什么会这样想,地主阶级也就是士绅阶级,他们一直都渴望掌握更多的权柄。
  君主立宪制,是最符合他们利益的一种制度。
  曾国藩听到这些幕僚的分析,感觉到这些幕僚们,以及湘军高层们口风的变动,心也跟着动了起来。
  首相?
  听起来,好像很不错啊。
第135章
三十万大军压境
  “陛下,雷以诚和胜宝反了。”
  刚刚造反的赵无极,就得到了别人造他反的消息。
  原松江府,现在的大明帝国首都东京,略显简陋的朝堂之上,赵无极的表情有些愤怒,让一众朝臣都心慌不已。
  其实大明帝国现在也没有多少臣子,除了在他占领东京的时候,原本松江府的府尹等人,以及他之前的幕僚军事们之外,文臣上只增加了小刀会的一些骨干。
  说起来,不仅是‘皇宫’非常寒酸,朝臣人数上也是少的可怜,就连龙椅都没有一把。
  “他们还带走了状元军之中的所有八旗子弟,也有一小部分汉人士兵跟着他们一起走了。”
  “朕知道了。”吴彦铁青着脸说道:“着刑部发海捕文书。”
  听到大明武帝赵无极的圣旨,朝堂之上的朝臣们都有些想笑,但他们想笑的原因并不同。
  有些人想笑,是觉得大明帝国和赵无极,此刻看起来就像是小孩子过家家一样,哪有人造反之后发海捕文书的啊,海捕文书就是通缉令,一般都是用来对付罪犯的。
  不过造反也是犯罪,这样想发海捕文书也没什么问题。
  而另一些人想要笑,比如现在已经荣升为刑部尚书的郑师爷,或者是已经荣升为户部尚书的钱江,则是觉得大明武帝赵无极的演技有些浮夸了。
  吃了‘十全大补丸’的雷以诚和胜宝,以及跟随他们的那些八旗子弟,在之前吴彦杀琦善的时候不敢动手,在僧格林沁拿着圣旨要解除赵无极兵权,却被赵无极反制的时候也不敢动手,又怎么可能会在赵无极称帝之后造反呢?
  这分明就是赵无极暗中的安排。
  以胜宝和雷以诚之前在清廷之中的地位,就算一时背主,也完全可以说是遭受胁迫,没有誓死也是为了等待机会继续报效清廷。
  在清廷根本无人可用的情况下,这两个人肯定是有机会领兵的,甚至是会被派来带兵打大明国。
  到了那时……
  十全大补丸好啊。
  相比于钱江这个和雷以诚、胜宝一起吃了十全大补丸的户部尚书,刑部尚书郑师爷更是知道,清廷的朝堂之上,吃过十全大补丸的小官至少有上百人。
  这些人虽然不算是位高权重,但都有实权,也能够参加朝会,得到很多消息传到大明国。关键时刻要是这些人反水的话……郑师爷,不,是郑尚书觉得,大明帝国未来可期啊。
  “陛下,蛮夷联军有一万五千余众,军舰132艘。”原小刀会总舵主,现兵部尚书刘丽川说道:“他们今日炮击我东京海岸,虽然我们提前疏散了民众,可也造成了不小的财物损失,蛮夷联军使者说,让我们即刻释放所有俘虏,不然的话……他们就要攻打我们东京城。”
  吴彦呵呵笑了笑,然后又觉得这样的表情管理,并不适合大明帝国开国皇帝,于是收起了脸上的表情说道:“你派人跟他们说,要是他们敢打朕的东京,那朕就下令杀光所有俘虏,并将东京城内所有的外商全部捉拿,名义是细作之罪。”
  刘丽川领命。
  他虽然是兵部尚书,可他掌管的兵部却管不到状元军,而是由小刀会的近万人,以及东京城内投军的一些人,目前总计有一万五千人,主要负责的任务,就是维护东京城内的治安,以及部分城防。
  乱世总是会有人无视法度,觉得可以烧杀劫掠。
  把这项任务交给刘丽川,也和吴彦对刘丽川,或者说历史上的刘丽川的了解有直接关系。
  小刀会可能很多人没听说,但绝大部分人都应该听过一首名为《小刀会序曲》的乐曲,就是一百年后,根据小刀会在上海反清复明事件所创作的。
  吴彦之前也很喜欢这个乐曲。
  说起来,这个乐曲还和他杀死的苏灿有很大的关系,《功夫》里的阿星,《大话西游》中的至尊宝,在最关键的时候,都用了《小刀会序曲》作为BGM。
  还有徐克的《龙门飞甲》,同样也用了这个乐曲做BGM。
  要不是吴彦不知道谱子,他都想把《小刀会序曲》改编成大明帝国的国歌,更是有想过打仗的时候带一个乐队,给他配上BGM,看战斗力会不会有所提升。
  小刀会起义的时候得到了很多普通人的支持,因为小刀会的军纪有四句话:不听号令者斩,奸淫妇女者斩,掳掠财物者斩,偷盗猪狗者斩。
  简而言之,这是一群有理想、有义气、有爱国之心、有锄强扶弱之意的江湖中人。
  在大义名分之下,用来维护东京城的治安太合适了。
  相比之下,曾国藩的湘军虽然很能打,但军纪却远远不如小刀会,在湘军攻陷南京城之后,湘军和土匪也没什么区别了,烧杀劫掠,甚至是肆意奸淫。
  这也是曾国藩风评被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5/87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