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世界之反派的逆袭(校对)第2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1/875

  州作为一级行政区域,还是九州时代,到了唐朝就已经改成了‘道’,唐太宗分天下为10道,道之下有360州。而到了宋朝,就把一级行政区域改成了‘路’,公元997年定天下为15路。
  省出现在元代,当时的一级行政区域为‘行省’。到了明朝虽然改成了‘承宣布政使司’,但习惯上依然会称之为‘省’。清朝的时候虽然有土司的行政区划,可后来也实行了改土归流,实行了统一的地方行政制度。
  不过这些东西其实并不重要,眼看着吴彦都提前让人准备了地图,那他们也不好有什么意见。
  可当长达三十米的地图被铺开并挂了起来之后,朝堂上就出现了喧哗之声。
  因为这个地图是世界地图,而且是此时全世界最准确的世界地图。
  吴彦亲自手绘,按照佐拉人物卡带来的相关知识,以及这个时代已有的一些确定地图信息,画出来的地图几乎可以说是和后世世界地图一模一样。
  不过只是地图一样,地图之上的各国疆域划分完全不一样。
  朝臣们之所以喧哗出声,是因为他们第一次知道,大明国甚至是咸清所占据的疆域,相比于全世界来说实在是太小了。
  大明国的疆域此时不值一提,毕竟原本南京城方面所占据的地区,目前还没有全部投诚于大明。
  而咸清占据的疆域其实不少,在另一个世界的里,清朝阶段的国土面积是1316万平方公里(1820年),只比元朝的1372万平方公里少了一些(1330年)。
  元朝不等于蒙古帝国,巅峰时期的蒙古帝国横跨亚欧大陆,直接带着军队打到了北非和埃及对峙,疆域高达3300多万平方公里。
  而元朝是忽必烈建立的,成吉思汗的其他后人分别建立了钦察汗国、伊利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把蒙古帝国给分了。
  吴彦此时画出来的地图上,咸清加上大明的疆域面积,也只有1316万平方公里,相比于地图上所显示的陆地面积,看起来竟然连十分之一都不到。
  事实上,全世界的陆地面积约等于1.49亿平方公里,加上有些岛屿吴彦没画出来,所以看起来咸清加大明的疆域,确实没到全世界的十分之一。
  这对于还不知道世界之大,要不是因为鸦片战争咸清的失利,还认为西方蛮夷都是小国,美利坚都没怎么听说的华夏人来说,确实会震撼到在大朝会上,当着皇帝陛下的面喧哗出声的程度。
  吴彦等到朝臣们都冷静了下来之后,才说道:“朕现在只设一州之地,即大明目前所占疆域,而朕之大明,诸卿之大明能有多少州……就要众位卿家一同努力了。”
  “臣等定当万死不辞。”
  大朝会上的朝臣们都兴奋了起来,建功立业这件事情,如果只有咸清这个目标的话,那也没法超越古人名留青史,但如今他们知道了世界之大,加上大明军战无不胜,自然会生出前所未有的野望。
  吴彦要的也是这个效果。
  对于普通人来说,温饱是奋斗的目标,在温饱之后权势财富就是奋斗的目标,而在有了权势和财富之后,名留青史就会成为终极奋斗目标。
  不断扩大大明国的疆域,不仅可以让他们拥有名留青史的机会,还能够让他们从中获得大量的权势。
  因为疆域大了,总是需要更多的人去管理,这就是权势,也会带来更多的人口、资源,也就意味着更多的财富。
  “朕效仿秦帝嬴政统一度量衡,大明国长度单位自今天起为千米、米、厘米,一里为五百米,一千米为一公里。重量单位由小及大分别为克、千克、吨……体积为立方、面积为平方……”
  行政区划确定之后,吴彦就开始统一度量衡,在即将开始工业革命、发展科技的大明国,如果继续沿用之前的度量衡,就会造成标准无法统一的情况。
  如果不是现在缺乏人手,大明国的疆域和人口也不够多,没法教育从娃娃抓起,那吴彦甚至会直接搞出拼音、简体字、白话文,这对于普及教育有很大的帮助。
  “军事也要改制。”
  吴彦先铺垫了几个不是很重要的时候,终于在大朝会上说出了今日的重点。
  “自今日起,大明所有军队,皆以军、师、旅、团、营、连、排、班改制。”
  之前吴彦还是咸清奉命大将军的时候,就已经在这方面改制过了,所以朝臣们也不意外。
  “大明军队将领再无品级,只有军衔。”吴彦说道:“最高为元帅,其次分别为将官、校官、尉官、士官,将官、校官有上、中、少之分,尉官有上、中、少、准之分,士官有一二三四级和上中下之分。”
  听到这句话,大多数朝臣都愣住了,虽然他们多是文臣,武将品级改成军衔和他们看起来没什么关系。但问题在于,如果武将品级改制了,那文臣的品级也肯定要随之改制,不然的话,文臣武将不对等,很容易就会造成文强武弱,或者是文弱武强的局面,不利于朝堂的稳定。
  然而今天吴彦并不准备改制文臣,还是那句话,现在正是用人之际,突然大规模的改制肯定会引发一些动荡。
  只有等到曾国藩这个吏部尚书,成功的做好了‘君主立宪制’的准备后,吴彦才能够开始真正的改革,比如什么三权分立之类的。
  今天的军队改革只是一个铺垫,相比于构成复杂的文臣,军队的改制要简单太多了。
  “石达开为先锋军军长,军衔少将。左宗棠为平北军军长,军衔少将……”
  虽然石达开不在东京城,还在南京城裁军呢,但该有的正式封赏还是要在朝堂上做出来。
  而左宗棠则是和李鸿章一样,都看出来了咸清要完蛋了,所以来投奔大明。和李鸿章不同的是,左宗棠本就是湘上农人,和曾国藩的湘军息息相关,在另一个世界里,他后来就加入了湘军。
  作为能够收复新疆的民族英雄,其才能也是在水准之上,曾国藩的湘军在裁军变成平北军之后,分别由曾国荃、曾国葆、曾国华、彭玉麟等人领导,但都是分管部分士兵,左宗棠后来者居上成了名义上的最高统帅。
  吴彦也安心放权。
  “除了陆军之外,朕要再改水师为海军,由李鸿章组建太平洋舰队,职务为舰队总司令,军衔少将……”
  听到这话,有不少朝臣再次发愣,而后看向了位于首位的曾国藩。
  无论是左宗棠还是李鸿章,都是曾国藩的人,而这两个人一个统帅了五万陆军,一个统帅了大明海军,在大明只有十多万陆军的情况下,几乎可以说是掌握了大明的军事力量。
  加上曾国藩又是吏部尚书,大明国的文臣也有不少算是出自曾国藩门下,而且都掌握了不俗的权柄。
  这已经是权势滔天了啊。
  如果不是户部尚书、刑部尚书、工部尚书都是吴彦的真正心腹,说曾国藩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都不为过。
  “兵部尚书刘丽川,品级变更为上将……”
  刘丽川一点意见都没有,因为他这个兵部尚书,本来就是个只能管后勤的,大明所有的军队都归吴彦这个皇帝作为最高统帅。
  “朕为大元帅,统帅大明所有陆军、海军。”
  只要掌握了兵权,吴彦怎么改制都不会有任何问题,而对于他自任大元帅一职,朝堂之上也没人反对。
  朝臣们现在最关心的,其实是军队改制之后,他们这些文臣该怎么改制,自身的利益会不会受到损害。
  然而让他们都没有想到的是,吴彦在说完了军队的改制方案之后就打住了。
  “有本上奏,无事退朝。”
  因为大明没有太监,至少明面上是没有,所以喊出这句话的是旁边的侍卫。
  没了?
  朝臣们很是意外,但也都松了一口气,不是所有人都希望改制。
  没人上奏就退朝了,一群大臣们都出了大殿之后,就几乎都围到了曾国藩的身边拍起了马屁。
  曾国藩一脸淡定的回应时,心里却想到了另一件事情:如果这些人知道陛下以后会把大明国改成君主立宪制,我要当大明国的第一任首相,还不得巴结死我?
第201章
你们割没割?
  洪日庆最近两年时间的小日子过的很不错,毕竟没人真的想要当乞丐,就算是因为某些原因要当一辈子的乞丐,也不会彻底的放弃享受生活。
  “唉……可惜了苏灿啊。”
  洪日庆确实觉得太可惜了,他对于苏灿是什么人并不在意,对于苏灿请他在青楼白吃白喝白玩一个月的时间,其实也不是很在意。
  他真正在意的只有苏灿的习武天赋。
  之所以没有在刚刚遇到苏灿的时候,就传授苏灿武功,也是因为当时的苏灿确实不当人子。
  在他原本的预想中,苏灿的命运会发生剧烈的改变,进而让苏灿浪子回头,成为他命中注定要传功的两个人之一。
  “赵无极的命格太强了啊,而我还需要活到七十多年之后,才能够遇到另一个真正的传人,所以……我就只能委曲求全的享受了。”
  洪日庆躺在藤椅之上,张嘴吃下了旁边侍女喂的葡萄,只觉得人生如此夫复何求啊。
  “诶?那个谁和那个谁呢?”
  洪日庆看着他眼前宽阔庭院之中,几十个青云门人已经准备就绪,皱眉问道:“新来的苏黑虎和黄麒英呢?”
  这两个人考入青云门的时候,就被他看在了眼里,都是不弱于苏灿的练武奇才。
  虽然青云门因为是大明皇帝赵无极的师门,青云门弟子又都是赵无极的弟子,所以想要考入青云门的人数不胜数,精挑细选之下,如今站在洪日庆身前的这几十人,都是练武奇才。
  但练武奇才也有高低之分,在洪日庆看来,苏黑虎和黄麒英两个都是和苏灿差不多的练武奇才,有万中无一之资质,所以他准备重点照顾一番。
  这也是如今他安逸的待在吴彦手下做事的主要原因,他游历江湖天南海北不知道见过多少人,可在遇到吴彦之前,也只有一个苏灿能够入得了他的眼。
  而现在,算上苏黑虎和黄麒英,万中无一的练武奇才已经有九个之多了。
  虽然能否成为绝世高手,也不完全看天赋,后天的努力和性格也有很大的关系,但天赋却是最重要的基础。
  “长老。”旁边有侍卫回答道:“苏黑虎和黄麒英两个,被花同大人带走了。”
  “花同?”
  洪日庆愣了一下,猛然间从藤椅上蹦了起来,竟然有一丈多高,表情也在瞬间愤怒至极。
  “他在哪?他把人带到哪里去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1/87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