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世界之反派的逆袭(校对)第3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3/875

  虽然西方列强不想看大明帝国做大,可也同样不想看到清廷再度崛起,自然不会愿意把白马神枪卖给清廷了。
  谈判开始的时候,只是索要高额的报酬,却始终不愿意付出实际行动,让清廷负责谈判的大臣们纠结无比。
  在那个时候,咸丰帝果断的出手了,密会了某个国家的‘权势商人’,成功的以极高的代价购买了白马神枪的制造方法。
  清廷自然是欢欣鼓舞的,秘而不宣的他们觉得这是清廷崛起的征兆,而且还没有付出之前准备好割让的土地,只是给了钱而已。
  对于他们来说,钱是小事,土地是大事,每一个文臣都想要名传千古,却不想让自己的骂名流传千古。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自称关系通天的商人,其实是吴彦的人,他们用来购买白马神枪制造方法的30吨黄金,也在出海之后直接流入了大明帝国。
  而他们耗费资源建造的军工厂,制造出来的白马神枪和子弹,也只是在给吴彦做嫁衣。
  还有大明帝国的一些新鲜玩意,比如之前造的水泥、混凝土、玻璃、布匹丝绸,也经由‘外国商人’传入了清廷,并因为之前白马神枪的事情,而获得了独家特许的经营权。
  虽然这些清廷重臣和商人们,嘴上天天在骂大清,可面对很多新鲜玩意却愿意出高价购买。
  包括了之前造的怀表,才开始发售的手表,以及其它很多吴彦用来‘劫富济贫’的小玩意,也都能够在极短的时间里流入清廷所占区域。
  有的被宣称是从大明国走私过来的,也有的被宣称是从国外进口而来。
  总而言之,就是能够在咸丰帝的配合下,正大光明的从清廷捞钱,然后转移到大明国之中。
  这也是大明国能够白养数百万流民的原因之一,除了生产力的提升、大明皇家银行的出现、纸质货币的发行被承认这些原因之外,清廷的权贵豪绅士族们,也帮了一个大忙。
  当然了,流民不可能白养,这其中有一些是清廷的探子,但有咸丰帝这个大卧底,不会造成任何影响。
  吴彦也能够安排人手,从中挑选出合适的人再回到长江以北,传颂着大明帝国的好处,一方面让更多的人来到大明,另一方面也是减少未来被大明帝国统治时的抵触心理。
  这些事情对于咸丰帝来说,都非常的有意思。
  可时间长了,也就觉得没意思了。
  毕竟还是一个14岁的少女。
  心思相对成熟,也不是真的成熟。
  “陛下,您说句话啊。”
  朝臣们吵的口干舌燥,仿佛身处菜市口,这才想起来他们的皇帝陛下坐在龙椅上,也醒悟了他们是在朝堂之上。
  “哦。”咸丰帝回过神来,看向了朝臣说道:“朕以为你们还要再吵一会呢。”
  朝臣们有的羞愧,有的面无表情,有的在心里嗤笑。
  要不是之前有搞来白马神枪的功劳,还和‘外国神秘商人’建立了单线联系,那说不得这些朝臣之中,就有人想要造反了。
  一个皇帝的权力和国力成正比,如今清廷衰败,每天都处在担心大明帝国挥师北上的过程中,自然是没多少威信了。
  不过清廷的中央集权做的很好,咸丰帝也不甘心有人架空他,在清廷,他也是历史上最后一个有‘一言堂’权力的皇帝。
  “朕有些乏了,这些事情明日再议吧。”咸丰帝摆了摆手,说道:“你们几个留一下,一会要商议和西方诸国会谈的事情。”
  群臣也不意外,因为很多事情都不是几天时间能够吵出结果的,清廷的效率一如既往的底下。而对于咸丰帝口中的多国会谈,也是有人期待成功,有人认为不可能成功。
  退朝之后,被咸丰帝点名的重臣就去了一个议事厅。
  已经被赎回来一年时间的曾格林沁,虽然此时是军机大臣的重要职务,但在刚才的朝会中却一言不发。
  并不是他羞愧于被俘虏的经历,也不是羞愧于推荐给咸丰的人才,竟然成为了反清复明的敌人,而且是非常成功的敌人。
  拥有咸丰帝‘绝对信任’的他,在清廷依然拥有至高无上的权柄,比他被俘获之前的权柄还要高。
  之所以不说话,也只是因为说不说都没有任何意义,他已经看清楚了,在如今的局势下,清廷只是也必须是咸丰帝的一言堂。
  “陛下怎么看?”
  僧格林沁在咸丰帝进来的时候问安,之后就问了出来,说道:“流民流向大明,以及军心涣散,八旗军、绿营、勇营三方矛盾日益深重,军饷支出已经无以为继这些事情……确实需要解决了。”
  咸丰帝想着安妮每半个月的时间,就趁着夜色飞过来传信的内容,干咳了一声之后说道:“流民不可杀,朕不想民心也和军心一样涣散,先维持现状吧。至于军队……朕想要裁军,你们有什么想法?”
  几名重臣开始讨论了起来,相比于朝堂上的吵架,这里的讨论要更认真一些,也都是言之有物。
  讨论结束之后,僧格林沁说道:“大明现在有正规军二十万人,他们现在的人口虽然已经不少,但一直没有扩军,应当是国库空虚,养不起更多大军的原因。而大明虽然已经占据了长江以南的所有地区,可很多地方还需要驻兵屯守……臣认为,他们要挥师北上的话,只有石达开的先锋军、左宗棠的平北军,以及可能会重新集结的状元军,总计十六万大军。”
  “而以臣对赵无极的了解,他必然会选择御驾亲征,想要直取京城。”僧格林沁说道:“那个时候,咱们有两个办法,一个是和他正面开战,虽然百万大军看起来很多,但因为咱们是防守方,他们是进攻方,很难及时确定他们的行军路线然后进行防守,百万大军的调动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裁军之后留下精锐就很有必要了。而另一个办法,就是趁着赵无极御驾亲征的时候,直接发起全面进攻,断了赵无极的后路,再前后夹击。”
  咸丰帝略微沉吟,问道:“你们觉得,就算是赵无极御驾亲征出来了,八旗军、绿营、勇营,一百多万大军,又需要投入多少才能够在拦住赵无极的同时,又攻占大明呢?”
  僧格林沁等人沉默了。
  半晌之后僧格林沁才说道:“大明军心胜于我方,守城又有民心和地利之便,要是赵无极挥师北上的时候选择时机,更会有天时之利,所以臣建议,裁军,然后以精锐对精锐,一战而胜则天下平定。”
  咸丰帝有些意外的看着僧格林沁。
  要不是她知道僧格林沁没有吃‘十全大补丸’,还会以为僧格林沁已经臣服于大明武帝了呢。
  并不是吴彦舍不得一枚十全大补丸,而是僧格林沁这样的人,到了关键时刻还真的不怕死。
  反而有极大的可能,暴露出吴彦有十全大补丸这种手段的消息,那无论是对清廷还是对大明都不算好。
  在拥有了绝对武力之后,吴彦除了一些必要的人,已经不会使用十全大补丸了,就算是用了,也不会明确告知。
  背叛就直接弄死,不多逼逼。
  “朕虽然说过满汉同等,但终究还是要靠自己人的。”咸丰帝说道:“僧格林沁,朕命你来裁军,务必要保证留下来的精锐,都是忠于朕,忠于大清的精锐。”
  僧格林沁点头说道:“请陛下放心,臣也是这样想的。不过,汉人之中也有不少忠于陛下,忠于大清的,臣认为也应当挑选出来作为精锐。”
  那就更好了啊。
  咸丰帝嗯了一声之后,说道:“只靠我们,就算是已经有了白马神枪也不行,咱们的枪没有他赵无极的多,军心等方面也是不如。所以,务必要得到西方诸国的支持。”
  僧格林沁叹了一口气说道:“可是陛下,他们的要价太高了啊,最容易出兵的沙俄,直接索要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总计超过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简直是……”
  按照原本的历史,清廷和沙俄会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瑷珲条约,除了割让这些土地之外,还要把乌苏里江以东的区域划为清俄共管。
  虽然因为吴彦的原因,本应该开始于今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肯定是不可能出现的了,但列强的窥视之心却从未消失。
  旁边重臣也说道:“还有英国、法国、美国,他们也提出了极度不平等的条约,简直是……”
  “丧权辱国?”咸丰帝替这些人说了出来,然后面无表情的说道:“没关系,只要他们帮朕打赢了这一仗,那朕就能够励精图治,像赵无极那样革新政务、军事、科技,朕才是真正的天命所归,他赵无极都能够打的诸国狼狈奔逃,朕如何不能?”
  “陛下说的是。”
  “确实如此,只要拿下了大明帝国,大明科学院的人就会投诚于陛下,咱们也能够拥有他们的科技。”
  “反正是先签订条约,他们要是帮忙的时候出工不出力,那之后我们就不承认条约。他们也不想让大明获胜撕毁条约,也肯定会出全力。”
  “他们可能会小赚,但我们永远不亏。”
  咸丰帝听完之后满意的点头,看着僧格林沁等人,用充满了雄心壮志的语气说道:“相信朕,给他们的,朕会抢回来的。”
  哪怕到时候大清已经亡了……
  咸丰帝在心中补充了一句。
第271章
陛下何故造反啊?
  “你知道我这三年是怎么过来的吗?”
  一直待在江北大营的胜宝、雷以诚两人,本以为自己卧底的时间不会太长,可怎么也没想到,这一卧底就是三年时间。
  “那你又知道,我这三年是怎么过来的吗?”
  两个人相互问了一句之后,都哈哈大笑了起来。
  要说这三年时间,他们两个过的是真精彩。
  不像是同在江北大营的其他人,从上到下都是一副人心惶惶的样子,每天晚上睡觉都不得安生,生怕突然听到号角声,然后就看到大明军渡江杀了过来。
  他们两个从来都不担心这些问题。
  吃嘛嘛香,睡的也好,三年时间竟然长胖了不少,和其他将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不过也没有引发别人的怀疑,对于那些普通的大头兵们来说,他们压根就见不到这两个高层。
  而对于同为高层的清廷将领们来说,也知道这两个人是尸位素餐的货色,自然不会怀疑他们两个早已投敌。
  毕竟他们两个现在还在大明帝国的通缉榜上。
  而且胜宝又是清廷的‘自己人’。
  至于两个人每天都有些‘不务正业’这件事情,也没人真的敢管,因为这两三年的时间里,是真的没人敢来江北大营,哪怕来了之后就会手握兵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3/87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