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世界之反派的逆袭(校对)第3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5/875

  眼看清兵溃败逃亡,大明军势如猛虎,谁会瞎了眼的和大明军抗争呢?
  或许是因为俘虏太多、投降的士兵太多,需要接受的城镇太多。
  也或许是因为吴彦需要让这一路上的所有人,都看到咸清的末日即将到来。
  还或许是因为吴彦需要一些时间,让这一战的战果传遍天下,以便于在之后大明一统华夏的时候,减少开战的几率。
  总之,本应该在几天之内就追上咸清真正主力的大明军,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追击了六百多公里的直线距离,从海州港口追击到了京城。
  因为时间的原因,早就得知前方战败消息的咸清勋贵们,该跑的都已经跑的差不多了。哪怕他们的皇帝陛下手里还有五万大军,即将逃回京城,也算是有一定的战斗力,可所有人都知道大清要亡了。
  不能跑,或者是准备转投大明的那些勋贵官吏们,也已经通过种种方式,向大明帝国表达了投诚的态度。
  京城人口众多,可那些普通的百姓们,却没有多少人会选择逃跑,因为他们早就期待着大明帝国一统华夏了。
  这几年时间里,咸清的赋税不断增加,而大明帝国的赋税却不断减少,是个人都知道应该选择谁。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当咸丰帝带着五万残兵回到京城的时候,却发现……他进不去了。
  因为京城里面的人已经造反了,打出了反清迎明的口号。
  事实上,这一段被追击的路程之中,咸丰帝已经遭遇了好多次刺杀,那些深知大清要亡了的将领、士兵,都想要拿到咸丰帝这个价值最高的人头。
  如果不是有十三太保保护,咸丰帝自身也拥有极高的武力值,她还真的活不到京城外。
  但一切终于要结束了。
  只剩下四万多人的清兵军营里,所有人都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因为他们看到了大明武帝和大明军。
  更看到了身骑白马的吴彦,一个人冲向了他们的军营。
  有人开枪,却被吴彦反手一枪打死。
  有人提着刀枪剑戟冲了上去,却被吴彦反手一枪打死。
  只携带了两把沙漠之鹰,以及十几个弹夹的吴彦,甚至都没能把弹夹全部用完,四万多清兵就已经彻底的放弃了抵抗,看着吴彦一个人冲到了中军大帐之中。
  到了此时,吴彦真刀枪不入的绝世武力,也已经传遍了天下。
  不是所有人都坚信吴彦真的无敌于世间,怎么也杀不死,可逃命六百多公里的这四万多清兵,连一个火炮都没能带回来,弹药也几乎消耗殆尽的情况下,很清楚他们杀不死吴彦。
  有些勇气的人,也在出手的时候被吴彦杀死。
  武器落在地上的声音响起,随后赶来的大明皇家近卫军,没有耗费一发子弹,就把这四万多人直接俘虏了。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咸丰帝已死的消息,也终于传了出来。
  咸清,亡了。
第280章
世界任务完成和抽奖
  和之前世界任务的第二阶段一样,吴彦打赢了最后一战之后,依然没能听到任务完成的提示。
  不过他并不着急,因为他知道完成这个任务,剩下的也只是时间问题了,而且不需要太多时间。
  先锋军和平北军,只需要在在外面转悠一圈,甚至都不需要转悠一整圈,就足以让吴彦完成世界任务的第三阶段。
  打仗的事情吴彦不需要再管,也不用御驾亲征了,他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不少。
  第一个就是迁移都城的问题,其实大明帝国的都城放在哪他都无所谓,但大明帝国的朝臣们,却为此吵个不停,因为都城所在的位置,必然涉及到了大量的利益。
  南京城、东京城都不想放弃成为大明帝国的都城。
  毕竟东京城一开始就是大明帝国的都城,后来南京城在因为有皇宫和六部衙门等机构,为了帮大明帝国省钱才后来者居上。
  吵了有十几天的时间,最终确定的结果还是京城,不过南京城和东京城,也都成为了陪都。所谓陪都,就是类似于之前的南京城一样,有皇宫和六部衙门,属于备用的都城。
  京城更名为新京。
  第二个问题就是转移军工厂、大明皇家科学院等机构,这是为了防备有人窃取机密信息。
  这件事情被吴彦一言而决了,大量的人才被转移到了新京,但南京城和东京城也没有被放弃,已经建成的生产线也不会被转移,大明皇家科学院的高新科技,也都会率先在两城之中使用。
  之前培养的一些中层人才,也都会留在这两座城市之中。
  为此,吴彦下令继续修建1号国道,从新京到南京城,再到两广地区,目前为止全世界最长的一条公路就开建了。
  后续的国道建设计划也已经提升了日程,搞基建不仅能够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也能够提升生产力,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
  第三个问题就是和五个西方国家的战后谈判。
  虽然真正参战的只有四国,也就是大英帝国、奥斯曼帝国、法兰西帝国、沙俄帝国,可之前卖给清廷五万支白马神枪,以及相关弹药和火炮的美利坚,也没能逃脱吴彦的威胁。
  这样算起来的话,虽然美利坚没有出兵没有伤亡,但他们的亏损不比另外四国少,毕竟那五万支白马神枪和弹药等军备物资,买方是一分钱都没给,他们和买方谈好的先货后钱坑了一手大的。
  而现在买方已经没了,无论是买方和他们的约定,还是买方和另外四个西方国家的约定,都被大明帝国直接宣布无效,甚至还把那些暗中签订从未真正执行过的条约,当成了威胁他们的理由。
  “想要割他们的地,那就是想要割朕之大明的地。”
  “想要建立不对等的贸易税务条款,那就是想要抢朕之大明的钱。”
  “想要相关地区的矿产开采权,那就是想要抢朕之大明的资源。”
  吴彦并没有参与到具体的谈判之中,但在谈判真正开始之前,还是亲自面见了五个西方国家的代表团,以大明武帝的身份亲口威胁了起来。
  “如果你们的战后赔款无法让朕满意,那么,朕就会带着大军去你们的国家,让你们签订这些条款。”
  五个西方国家的代表团很清楚,吴彦要签订的条款在条约内容上,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但甲乙双方却会完全调转。
  这个时候,他们之中有很多人,甚至开始后悔之前签订这些条约的时候,给了大清太多的压力,索要了太多的好处。
  如果当时只要正常的‘佣兵费用’,那现在的局面是不是就会不一样了呢?
  威胁了几句之后,吴彦就把这件事情交给了李鸿章、钱江,以及新任的大明帝国外交部尚书等人。
  这种事情还需要他亲自谈的话,那这些人都可以直接砍了。
  特别是李鸿章,李二李大人。
  这人在原本的历史中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之所以还被称之为晚清四大名臣,就是因为很多人都清楚,李二不签订那些条约也不行。
  李二也想要硬气一些,但实力它不允许啊。
  而现在大明帝国却允许李二硬气,也有让李二硬气的实力,李二本人更是清楚大明帝国皇家海军的未来有多强。
  事实上,虽然现在大明帝国皇家海军的太平洋舰队,只有一艘没有战斗机的航母,只有四艘战列舰,但已经能够排进世界前十了。
  再过些年,无论是沙俄舰队还是大英帝国的舰队,都会成为过去式。
  有了这样的底气,李二谈判的时候,甚至比吴彦预计的还要强硬。
  据说,李二的口水,已经喷遍了代表团所有人的脸,却没有挨过代表团的打。
  除了这三个主要问题之外,还有很多小问题,但吴彦都不需要理会,只需要在需要他做出最终确定的时候,拿出他的玉玺盖一下就行了。
  合适的就盖,不合适的就打回去重做。
  安妮继续待在皇家科学院当首席科学家,兼几十个不同类别项目的导师,结束了卧底任务的瑞雯,因为其拥有星际级的科技知识和眼界,所以成为了安妮的主要助手。
  在安妮和瑞雯两人,借助突然暴增的大明帝国资源,研究战斗机的生产线时,吴彦则在后宫努力造太子。
  他带着宁中则回来已经好几年的时间了,但因为之前宁中则一直在修炼,所以没能有自己的孩子。
  如今已经四十多岁,快要五十岁的他,也确实到了要造太子的时候了。
  再者说来,大明帝国已经一统天下,曾国藩等重臣,已经多次提议要举行正式的登基大典,以及皇后的册封大典。
  皇帝的家事也是国事,太子在任何一个封建帝制的国家,都能够算得上是立国之本。
  虽然吴彦要改君主立宪制,但无论改制成功与否,都是需要有太子的。
  于是,在宁中则修炼的华山派玉女心法,达到了最高境界的时候,终于配合吴彦完成了造太子的计划。
  虽然消息还没有公开,但大明帝国的真正重臣们,却已经都得到了消息,相对焦躁的大明帝国,也因为这个消息而开始稳重起来。
  五个月之后,御医更是确定了宁中则怀的是太子而不是公主。
  吴彦其实早就知道了,因为他有安妮这个人形X光机、B超机,也没法再推脱朝臣们的好意,举行了登基大典以及皇后的册封大典。
  普天同庆的时候,吴彦的心情也非常好。
  不止是因为终于有了自己的后代,还因为石达开、左宗棠为了参加他的登基大典,加速行军,将所有的不臣势力全部打服了。
  天下终于被大明帝国一统,吴彦也完成了主线任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5/87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