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世界之反派的逆袭(校对)第4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7/875

  还是说,大明帝国又想打仗然后要战争赔款了?
  无论是什么原因,他们都不能坐以待毙,当即纷纷出声解释,否认了花同的指控。
  但却不是直接否认花同,而是说梅林家族的人胡乱招供,说大英帝国的人狼子野心,故意拉他们下水。
  朝堂之中瞬间噪杂纷乱了起来。
  坐在龙椅上的吴彦,突然起身。
  也就是在他起身的瞬间,就有无穷的压力从他的身上涌出,整个大殿之中的所有人,都感觉到了这股犹如实质的压力。
  空气都仿佛凝结了一样,别说是出声辩解了,他们甚至连呼吸都难以为继。
  周身传来的压力,更是让他们不由自主的跪倒在地。
  霎时间,整个大殿之中除了吴彦之外,再无一人站立,而这些人在跪下来之后,发现他们承受的压力竟然减弱了一些,可只要他们稍有想要起身的动作,就能够感觉到压力骤增。
  帝剑元神以剑势镇压,吴彦虽然没有任何动作,却让大殿之中安静的针落可闻。
  “事实胜于雄辩。”
  吴彦的声音浑厚无比,震慑的大殿之中的外国人们心跳濒临停止。
  “朕之大明,不畏战,不惧战。”
  “既然你们擅启战端,加害朕之子民,那就开战吧。”
  “朕之大明,正式对大英帝国、美利坚、法兰西、奥斯曼、德意志、沙俄、意大利、奥匈、东瀛此九国宣战。”
  “凡有与此九国同流合污者,皆是朕大明之敌。”
  话音落下时,吴彦施加在整个大殿之中的压力顿消,感觉到的大明群臣们纷纷起身,激动无比的高呼出声。
  “陛下万胜,大明万胜。”
  而二十一国的公使,以及梅林家族的魔法师囚徒们,身上的压力虽然也消失了,他们却没有一个人能够起身。
  耳边听着万胜的呼声,回想着大明武帝刚刚说的那些话,他们只感觉内心冰凉,全身无力。
  就在这时,他们听到了吴彦的又一句话。
  “此战,朕将御驾亲征,不破敌国都城誓不还。”
第367章
沙俄:我们能赢!恩?
  开战这种事情,当然不可能说打就打。
  毕竟这不是大明帝国疆域范围内的战争,而是真正意义上的远征,粮草军备等战争物资的准备工作,就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
  但好在大明帝国科技发展,带来的是方方面面的提升,这样的准备工作对于只要精兵的大明帝国,其实并不难。
  时至今日,大明帝国的正规军也只有三十万人。
  对于一个疆域如此广阔,人口总量超过四万万的国家来说,三十万的正规军简直就像是在玩闹。
  这可是19世纪中期。
  所以当大明帝国同时对九个国家宣战时,除了沙俄和东瀛之外,其它国家其实并不是很担心这个问题。
  因为被大明帝国宣战的九个国家之中,有目前为止,全世界除了大明帝国之外,最强大的五个国家。
  沙俄也是这五个国家之一,但他们之所以担心,也只是因为沙俄和大明接壤,大明战无不胜的陆军,可以直接挥师北上。
  “他们只有三十万人,没有海军,所以他们最先打的一定是我们,而其它国家也一定会坐视我们和大明帝国之间的战争,不可能给予我们任何帮助。”
  因为距离和交通的原因,消息传到沙俄的时候,已经是吴彦正式宣战半个月之后的事情了。
  看起来沙俄确实和大明帝国接壤,但沙俄的首都是圣彼得堡,位于波罗的海的芬兰湾,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说是欧洲也没什么问题。
  圣彼得堡和伦敦的直线距离只有2000公里左右,而他们和大明帝国的首都新京的直线距离,将近7000公里。
  不止如此,沙俄的主要城市还有莫斯科、叶卡捷琳堡、赫尔辛基、基辅、明斯克阿斯特拉罕等,也都集中在了这一区域,和大明帝国的首都新京有真正的万里之遥。
  沙俄。
  才登基没几年的亚历山大二世,召开了紧急会议。
  “而正面作战,我们不是大明帝国的对手,因为我们没有魔法,也没有能力应对他们的迫击炮。根据我们的情报,他们的迫击炮最远能够打到五千米,这是一个我们不可能攻击到他们的距离,到了战场之上,我们只能被动挨打,甚至我们连守城都做不到。”
  这是主和派的想法,在说出了自己观点的依据之后,强调道:“根据我们驻大明的公使传回来的情报,东瀛已经确定要派出求和的使团,他们愿意付出一切代价避免这场战争。”
  “哈哈哈……”
  “呵呵……东瀛?那是哪个国家,我怎么没听说过。”
  “你们的意思是,要让我们和一个巴掌大的的小国家一样,在别人对我们宣战之后,直接选择投降?”
  “投降是不可能投降的,只能打一打仗维持一下我们的威严,不然的话,以后大明帝国没钱了,就会对我们宣战,大明帝国的那个皇帝心情不好了,就会对我们宣战……我们每一次都要委曲求全?”
  主战派占据了多数,在嘲笑了主和派之后,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大明的皇帝说要打到我们的都城,那也就意味着,他需要跨越上万公里的行军距离。不管他们有什么先进的武器,在这一路上我们都能够轻易的消耗他们,也能够切断他们的补给线。”
  “他们没有办法占领我们的城市,因为我们除了一些主要城市之外,并没有人口大量聚集的城市,他们如果在攻打成功之后想要占据,就要留下大量的人手和武器。”
  “但对于我们来说,却可以随时让他们占据的地方发生反抗行动。而且,他们并不适应我们国家的气候环境,我们甚至有可能不需要和他们打仗,他们就会因为这一点而全军覆没狼狈的逃回去。”
  主战派说的也很有道理。
  直线距离不等于行军距离,地图上的7000公里,在这个交通其实很不便利的时代,稍微绕一绕山路什么的地段,那就是上万公里的行程。
  而且俄罗斯的气候环境也确实不好,加上地域面积广阔,所以跨越了四个气候带。
  “你们的意思是,那些和大明帝国距离较近的城市,我们就要完全放弃了吗?”
  主和派抓住了重点,说道:“他们确实不太可能打到我们首都来,但如果他们只是为了占据我们的领土呢?把那些他们能够打到的城市全部占据之后,我们又会失去多少人口,失去多少有价值的土地?”
  “而有了这些人口和土地之后,他们是不是可以变的更加强大,然后发展出真正的海军,最终直接远渡重洋出现在芬兰湾呢?”
  主战派不满的说道:“战争就一定会有牺牲,我们对大明帝国的消耗就是一个伏笔,一个八国联合覆灭大明帝国的伏笔。除了东瀛不在我们的考虑范围内之外,大明帝国宣战的另外七个国家,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帮手。”
  “他们确实不会在战争的初期帮我们,因为他们想要让我们消耗大明帝国的军事实力。可只要我们能够造成一定程度的消耗,那他们就会毫不犹豫的立即参战。”
  主和派怼道:“但上一次四国联军也输了。”
  主战派回怼道:“那是因为我们并没有用出全力,那三个国家也没有,美利坚更是没有直接参与战争。但这一次不一样,这一次是八个国家,不,我们可以把东瀛给算上,让东瀛作为其它国家的中转军事基地。”
  “只要我们九个国家联手,我们的海军,完全可以直接封锁大明帝国的海岸线。然后,对大明帝国长达近两万公里的海岸线,不断的发动骚扰式的进攻,他们只有三十万正规军,就算是扩军了,也不可能守住这么长的海岸线。”
  “我们要学聪明一点,不和他们正面作战,只要我们不断骚扰,他们就必然要不断的退居内陆。是的,有的地方并不适合登陆,但我们可以用小船转运士兵登陆,打个几百枪就换一个地方。”
  “我坚信,大明帝国的皇帝,会为他的狂妄自大付出代价,会像是他对我们宣战一样,宣布他对我们投降,然后割让给我们大量的利益。”
  讲道理,主战派说的太有道理了。
  就连主和派现在也不知道该怎么争辩了,可他们还是不想和大明帝国开战。
  并不完全是因为惧怕大明帝国的武力,还因为开战就代表着他们的利益会受损。
  亚历山大二世,在群臣讨论的时候并没有出声,他只是在安静的观察。
  作为一个在后世评价中用伟大来形容的君主,他拥有足够高的智慧,也正是因为他实行的解放农奴,让沙俄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为未来的强大埋下了重要伏笔。
  所以他能够清楚的发现,主和派所代表的利益群体,其实就是和大明帝国开战之后,必然会被大明帝国的武力所‘毁灭’的区域代表。
  这些人距离大明帝国实在是太近了,以大明军的行军速度和战斗力,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够横扫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区域。
  所以这上百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人,不希望和大明帝国开战。
  主战派代表的利益群体,自然就是那上百万平方公里之外的人,他们分析了大明帝国的正规军数量,作战地区的气候环境,以及大明帝国的后勤补给等等方面的信息。
  最终得出了大明帝国打不到他们的结论。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自然希望开战了,等到主和派代表的利益群体,被大明帝国覆灭之后,他们再获得胜利,得到的利益就不止是那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利益了。
  还有大明帝国所拥有的利益。
  会议讨论了三天的时间,主战派和主和派吵得不可开交,吵的亚历山大头皮发麻,但却始终没能吵出什么结果。
  毕竟,最终的拍板还是要看亚历山大的意愿,沙俄此时也是君主制的国家。
  在综合了所有的利弊之后,他终于做出了决定。
  会议室内,亚历山大说道:“我最近在研究那片土地上的历史,包括他们的语言和文化,他们有一个朝代我觉得很有意思,和我们现在的情况有些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7/87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