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世界之反派的逆袭(校对)第7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55/875

  将信将疑之间,突然有传令兵来报。
  “太师,朝歌来人,说是送粮草的。”
  闻仲一听这话就高兴的起身,一边往外走,一边问道:“来了多少兵马,有多少车粮草?”
  传令兵表情很奇怪的回答道:“回太师的话,来了……四个人,一辆车的粮草,恩……他们说他们骑的……坐的……是车,叫什么灵车,但只有一辆,所以应当是一辆车的粮草。”
  “恩?”
  刚刚升起喜悦情绪的营帐内将士们,突然觉得朝歌城在逗他们玩,觉得纣王在逗他们玩。
  四个人,一辆车。
  有屁用?
  这边平定北海的大军足足有二十万人。
  不止是大军了,还有已经平定的十二路诸侯封地,这些地方的百姓也需要粮草啊。
  真的要饿死人的时候,他们不敢抢军队的粮草?
  “胡闹。”
  一直很平静的太师闻仲,脸上终于出现了怒意,要不是身处于军营之中,距离不算是太远,身边还要将士属下们。
  他都想直接用遁法直接回朝歌城发飙了。
  但不论如何,闻仲还是带着一行人到达了军营的一处校场,然后就看到了四个穿着怪异,旁边还停着一个怪异的车,只有车身没有拉车的牛马,所以是什么牛马?
  自然是阵法世界内研究出来的灵车了。
  开着这辆车的四个少年,一路从朝歌城奔赴到了北海,途中并没有遇到什么惊险。
  最大的难题,就是在有些不适合灵车通行的地方,需要把灵车抬起来通过。
  这一幕,在吴彦的大明帝国也曾经发生过,区别的地方在于,大明帝国所在世界的抬车人是武功高手,而他们是练气士。
  抬的车也不一样,一个是燃油汽车,一个是灵车,灵能车简称灵车。
  “见过太师。”
  四个少年是认识闻仲的,这得力于写实的画像技术,阵法世界里面的晨报上,经常会刊登一些名人的画像,比如闻仲、商容、比干、四大诸侯等等。
  而且闻仲的长相也非常显眼,三只眼睛的在这个世界可没几个。
  “你们……”
  闻仲皱眉,他一眼就看出来这四个少年年龄很小,只有十四五岁而已,修为相比于他也非常的低。
  想到他收到的消息,有些惊讶的出声问道:“是王上收的那一批弟子?”
  “回太师的话,我们正是王上的弟子,在阵法世界之中已经过了五年的时间。”为首的少年说道:“我是启维,祖父是亚相比干,小时候有幸被太师抱过。”
  刚刚还说是胡闹的太师闻仲,突然觉得这四个少年,还真的有可能把粮草送过来。
  也没说什么客套话,他是太师,没必要和一群毛头小子客套,哪怕这些毛头小子是人王的弟子。
  “闲话少说,粮草何在?”
  启维也是干净利落的直接拿出了一个乾坤袋,说道:“粮草在此。”
  闻仲双眼一亮,甚至是眉心天眼也睁开亮了起来,一眼就看透了乾坤袋是个法宝。
  “原来如此,可朝歌城如何有如此多的存粮呢?”闻仲接过乾坤袋一探究竟,就放下心来,但又产生了新的担心,问道:“还有,天下灾民有千万之多,王上准备如何应对?”
  启维回答道:“王上有一法宝,名为聚宝葫芦,其中米面无穷无尽,太师无需担心。”
  法宝啊,那没什么好说的了。
  闻仲笑了起来,说道:“既然粮草已到,那我两年之内,必定平定北海之乱。”
  启维却犹豫的说道:“太师,王上请仙师算过了,说太师平定北海,需要……十五年。”
  “嗯?”
  “不过,我等有王上秘宝,可助太师早日平定北海。”
第552章
北海关前叫两阵,袁福通高挂免战
  “真以为,我会让闻仲在北海待十五年的时间?”
  吴彦看着位于北海的闻仲军营里,他的弟子和太师闻仲已经接上头了,就笑了起来。
  在封神演义里,太师闻仲平定北海之乱,确实是用了十五年的时间。
  也就是这十五年的时间里,苏妲己在朝歌城把纣王迷的彻底成了一个暴君,天下反商的诸侯数不胜数。
  等到太师闻仲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回天无力了。
  如果说这其中没有女蜗娘娘的暗中出手,吴彦是绝对不信的,闻仲一个太乙金仙,身为金灵圣母的弟子还可以请截教同门相助,怎么可能搞不定一个在封神演义之中,只是在第一章开场的时候出现过一次名字的袁福通呢?
  “想要让闻仲在北海平叛十五年时间,让我朝歌城无重臣坐镇?不可能的,除非你们直接出手杀了闻仲。不过,闻仲身为殷商太师,也不是那么容易杀的。”
  吴彦在确定阐教、西方教、天庭、女蜗娘娘等敌对势力,不会再给他那么多时间发展之后,就准备集中力量,好应对即将到来的封神大劫。
  太师闻仲很重要,在殷商的地位,相当于姜子牙在西岐的地位。
  毕竟吴彦不能亲自出面处理所有的事情,那这个人王当的也太憋屈了。
  “就是不知道,西方教的那两个圣人,看到了我给闻仲的法宝之后,会不会直接出手抢夺。或者,是给西岐更多的法宝,以及什么火药武器的研制方法,西岐,呵呵……”
  ……
  北海。
  二十万大军,得到了储量最大的那个乾坤袋,短时间内根本不需要在担心粮草的问题了。
  就算是吃完了,启维等人也能够直接开车回朝歌城,再灌满整整一储物袋的粮食,以灵车高达三百公里的时速而言,最大的影响其实是道路不通畅。
  不过问题也不大,最多七天时间就能够实现往返。
  吃饱喝足之后,自然是要打仗的。
  闻仲直接率兵来到了北海关,也是北海反叛诸侯最重要,防守最严密的一处关卡。
  袁福通就在此地亲自镇守。
  还剩下的六十路诸侯,也派来了大量的士兵驻守此地,总量接近三十万,加上有地利的优势,打不下来也很正常。
  “启维,去叫阵。”
  “是,太师。”
  北海关外,密密麻麻的殷商大军之中,启维单枪匹马的冲了出去,立于北海关百米的位置高声呼喊了起来。
  “人王弟子启维在此,奉太师闻仲之命前来讨伐不臣叛军,何人敢出关和我一战?”
  按理来说,百米左右的距离,早就在箭雨的射程之内了,正常情况下启维现在应该已经被羽箭给射程筛子了。
  但北海关上虽然有不少精锐弓箭手,甚至还有能够御使法宝远程砸人,或者是施展道法的高手,可看到启维一个人冲到了北海关前面的时候,却没有一个人出手,也无人下令出手。
  “王启元在此,黄口小儿休得嚣张。”
  北海关的城楼上,有一员大将怒喝一声,就跳到了城门内部,骑上一匹怪异的坐骑,就命令相关人员打开了城门冲了出来。
  而眼看北海关的城门被打开,也很清楚以城门之重,一时半会根本关不上。
  可闻仲却没有命令手下的骑兵直接发起冲锋,而是看着敌将冲向了只有十三岁的启维。
  这个时代打仗就是这样,主将和请来的各路高手相互单挑,是非常神圣的规则,没有人会选择在这个时候破坏,也没有人会先用羽箭之类的武器率先攻击落单的敌将。
  不止是这个时代,之后的周朝,乃至于春秋战国的初期都是如此。
  直到有一天,孙子跳出来了,写了一篇名为孙子兵法的兵法。
  后世尊为用兵如神的孙子,在他的那个时代干的那些事情,完全可以用孙子来形容。
  兵不厌诈,这四个字,就让战争的方式发生了彻底的变化。
  启维看着骑着坐骑冲过来的王启元,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虽然他很清楚他打不过对方。
  不止是人打不过对方,坐骑也打不过对方的坐骑。
  他的坐骑只是一匹寻常的军马,而王启元的坐骑虽然看起来像是一匹马,可全身都有黑色的鳞甲,头上更是有着尖锐的角,看起来像是牛角一样,奔跑的时候鼻息之间隐约有火星冒出,看起来非常了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55/87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