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大贵族(校对)第1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2/1007

  但是好不容易摸到的机会,贾芸又不想随便放弃,思索再三,试探性地问道:“若是,侄儿是说万一,要是发现有人贪墨银子,侄儿怎么办?”
  贾宝玉微微一笑:“我只是叫你监察这些事,不用你去想怎么办,我回来之后自有打算。当然,若是在你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你能有办法处置,大可以处置,也算是帮老爷,也帮我分了忧。
  不过,这其中的分寸,就只有你自己能够拿捏了。
  怎么样,可敢接这个差事?”
  贾芸一听,顿时松了一口气,若是这样,那他未尝不敢试一试。
  他自忖能力不弱其他人,之所以混的穷困潦倒,不过是差一个契机而已。
  只要能帮宝二叔做好这件事,想来,以后就能经常在他面前露面了。那样,以后自然就不用再为了些许活计四处奔波、寻求门路了。
  “多谢宝二叔看重,芸但愿一试。”
  贾芸郑重道。
  贾宝玉笑着点点头。
  用贾芸也不过是临时起意。
  他早就在园子里安排了不少人,监视各处的一举一动。之所以不告诉贾芸,也是想要考验一下他。
  很显然贾芸一心进园子中办事就是看中其中巨大的“好处”,从目的上来说,他和赖大、贾芹等人并无区别。
  但是偏偏贾宝玉又知道贾芸虽然圆滑,但却非奸邪之人,不但非奸邪,且颇知忠义。
  贾宝玉愿意给他一个机会,若是他能在这份投名状中做好差事,且坚守本心,以后,自然不妨收入帐下做一个得力之人。
  随后,贾芸又就园子中的事问了些问题,两人就到了凤姐的院外。
  贾芸是成年的族侄儿,不方便进门去给王熙凤请安,是以只在门外让丫鬟通禀一声,表示心意便要告辞离去。
  贾宝玉唤住他道:“若是家中确实艰难,可以去账房申借银子暂渡难关。不要不好意思,公中每年都是有这个支项的。”
  贾家是个大家族,人员众多,身为贾家子弟,也有一些福利。
  比如免费上学,比如年节里可以得到两府分派的一些免费粮食、牲畜等,再有就像是贾宝玉说的,家中艰难的,可以向族中申借一部分银子度日,没有利钱。
  当然,只限贾家子弟而已。
  不过正是那句话,在两府有些体面的不差那点银子,没体面的,也借不到,或者说不好意思去借。
  毕竟也不是白给,是要还的。
  “是。”
  贾芸躬身一拜。
  他很感激贾宝玉的体恤。
  他家在其父亲在世的时候其实也还好,后来父亲去了才开始变得艰难,不过也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曾经他也打过向族中借银子这个主意,不过是听人说这个银子不好领,容易被那些奴才刁难。加上,他自己面子上也有些过不去。
  如今有了贾宝玉一句话,他自然可以名正言顺的去申借了。
  不过,他已经没了这个打算。
  他要把贾宝玉交代他的这件事做好,若是以后可以跟在贾宝玉身边做事,就可以堂堂正正凭借自己的能力赚得银子。
  去账房借的那一点银子,他已经看不上了。
第117章
谢大老粗
  二皇子如愿以偿的拿到了赈济钦差的差事,次日便在金銮殿上受天子剑,代天子巡视山东,安抚、赈济灾民,沿途无论府、州、县大小官员悉应配合。
  同时,朝廷关于贾宝玉的任命也下到荣国府。
  暂领都察院正七品巡按御史,兼领护粮副使,随赈济钦差巡视山东,体察灾情,编成奏疏,回朝上奏。
  听起来似乎责任重大,实际上就是个随行学习,然后回去交送报告的“实习生”而已。
  当然,这样的实习机会也不是人人都有的。
  除了他之外,就只有叶皓和他领了同样的差事。
  两人,都是皇亲国戚,且由太师一力促成。
  虽然如此,但是贾府众人,听说贾宝玉要离京,还是随钦差出京办事,都是大吃一惊!
  盖因贾宝玉之前一点风声也没露,猛然听说此事,他们如何不担心?
  贾政还好,多少知道一些贾宝玉在上书房和太师府的表现,不是特别意外。
  但是贾母和王夫人的表现就失态了,就要叫贾政上朝去把差事给推辞了。
  被贾政婉言相告这是皇命,不可推辞之后,又生了叫贾宝玉装病的心思……
  贾宝玉也是无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说尽了所有好话,预测了所有结果都是好的之后,才勉强劝住。
  然后他才知道,自古以来慈母多败儿是怎么一回事了。
  一点风险也不愿意让他担啊……
  幸好之前没给她们讲,否则这一趟叶琼精心安排的的历练机会,非得给她们破坏了不可。
  当晚荣庆堂的喧闹纷杂如何,自不必细说,总而言之,贾母王夫人等总算是不情不愿的答应让贾宝玉出京了。
  自然,各种叮嘱、交代是免不了的,贾宝玉也是一再的保证,绝对全须全尾的回来,贾母等人脸上才略带笑容,让贾宝玉早些回去休息。
  宝钗随着贾宝玉出了荣庆堂,忽然开口道:“这是宝兄弟第一次正经办差,又要远离京城,万事,还要小心为上,莫要让我们……让家里的长辈担心才是。”
  贾宝玉抬头,灯光下,宝钗娇艳美丽的面容之下,一派正色。只是贾宝玉还是从她的眼中,看到了一抹关心和担忧。
  贾宝玉心中顿生暖意,道:“我知道了,宝姐姐。”
  “嗯。”宝钗点点头,也不再多言,微微一礼,然后就转身往王夫人的院里去。
  天色已晚,她母亲还在王夫人院里,她需要和她母亲一道回去。
  “你们也回去吧。”
  宝钗走后,贾宝玉又对同样关切的看着他的迎春、探春、惜春说道。
  三人各自应了一声,又道了简单的关心,然后便也回屋去了。
  多余的话,之前已经说了很多,此时无需再赘言。
  ……
  一夜无话。
  第二日一早起来,贾宝玉便梳理打扮,穿上官袍,然后在丫鬟们泪意盈盈、依依不舍的目光中,离开绛芸轩。
  因为时辰很早,贾宝玉又不想再去勾引贾母、王夫人等的眼泪,所以只让丫鬟们代为通报一声,便骑马出发。
  贾宝玉和叶皓约定好在叶府之外相聚,然后一起前往太仓库房之外。
  太仓是国库在京城的库房,主要分为粮仓和钱仓。
  此次山东赈灾,朝廷计划从太仓调拨粮食八千石,其余的粮食,待赈济钦差到了地方之后,由各地方府、州官仓负责筹集。
  贾宝玉和叶皓负责的,便是给押运护送这八千石粮食的押粮官当副手。
  押粮官是户部的一个员外郎,姓王名贞。
  他身材不高,面容清瘦,是个看起来十分沉稳的老头。
  对于贾宝玉两人,倒也没有刻意刁难,只是也没有给两个他名义上的副手娃娃安排任务,只是叫他们边上看着就好。
  “嘿,贾小娃子!”
  正和叶琼一起站着观看王贞是如何归置人员,如何安排担夫把粮食扛上马车的贾宝玉闻言,顿时皱起眉头。
  在他的印象中,似乎就只有与荣国府是世交,贾宝玉暗称为“兵匪世家”的几个老不死的这么叫过他。
  回头一看,可不正是。
  一个五大三粗,膀大腰圆,披着黑光油亮的铠甲,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神色的武将,大跨步朝着他走过来。
  贾宝玉可是知道这些“粗鄙武夫”打招呼的方式的,因此在对方粗广有力的手掌拍到自己肩头之前,赶忙弯腰行礼:
  “小侄见过谢世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2/10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