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大贵族(校对)第2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6/1007

  黛玉突然的呼唤,让紫鹃抬起脖子,就见黛玉在向她招手。
  紫鹃便放下东西走过去。
  “怎么了姑娘。”
  黛玉摸了一摸怀中,似乎那里藏了什么东西,察觉不会掉出来,这才将手中的单一页纸递给紫鹃:“你帮我瞧瞧,二哥哥又在弄什么把戏。”
  紫鹃只接过来看了两眼,便忍不住扑哧一笑,看了黛玉一眼,心说姑娘的耐力果然被二爷锻炼的提高了不少,这样的信居然能悄悄无声的看完!
  “他就是那样的人,你别只顾着笑,快看看,他到底想说什么!”黛玉半恼的催促。实在是贾宝玉最后写的几段话,让素来自诩聪明的她也不大明白,可惜这里也没有多的人可以参谋,就只能叫紫鹃。
  反正这个丫头以前也偷看过我的信,再给她看一眼,应该也无妨。黛玉如此想到。
  紫鹃便憋着笑意看完了,然后道:“估计是二爷故意写来逗姑娘的吧,能有多大的意思?”
  黛玉看紫鹃没看出什么名堂,顿时把信笺夺了过去,道:“不对,他一定是藏了意思在这里头!”
  黛玉很笃定,又自己从头到尾的瞧了一遍。
  紫鹃看黛玉神神秘秘的在那儿猜测,便笑道:“有这时间在这猜的,姑娘何不写信回去问他?或者,反正老爷也已经下葬了半个月,姑娘一直待在这里也没多大的必要了,不如就叫琏二爷启程回京了吧。正好宝二爷也叫你快回去救他性命呢,等到了京城,不就什么都知道了?”
  黛玉思考的思绪被紫鹃打断,回过神来,似乎觉得紫鹃说的也有理。
  “哼,琏二哥哥怕是还舍不得走呢,他倒是比我还喜欢这里。”
  黛玉嘴儿一噘,吐槽道。
  黛玉的话让紫鹃一笑,又是一脸红。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贾琏自到了苏州之后,除了处理林家的事,等闲了便悄悄出去喝花酒,这些事下面的人传的多了,黛玉主仆自然也就知道了。
  虽然在黛玉父亲的丧期去做那些事不是很合适,但那是贾琏,连琏二奶奶那样厉害的人物都管不住他,紫鹃和王嬷嬷等人自然就更不可能了。
  好在贾琏还算靠谱,每次都是悄悄带人出去,并不曾明目张胆过。
  “倒也不是呢,自姑娘走的这一年来,听说京中家里发生了不少的事,琏二奶奶也顺利生下了女儿。前儿听外面的人说,琏二爷似乎也想回京去看女儿了。”紫鹃如此说。
  黛玉想了想,看了看外面寂寥的庭院,又想起京中那一张张熟悉又快要陌生的脸,终于点点头道:“那你等会就去找王妈妈,让她去给琏二哥哥说启程返京的事。”
  “好的,姑娘。”
第199章
密见
  冯祥是太上皇身边的老人,伺候太上皇有几十年了,特别是太上皇熙园养静的这些年,更是一直把持着熙园大总管的职位,是整个皇城包括紫禁城都最有权势的内监。
  不过他却早已过了争强好胜的年纪,如今也是鹤发苍颜,因此除了偶尔给太上皇办办事,京中的达官显贵,几乎都很难见到他一面。
  他在北城德胜坊有一座院子,那是太上皇早年赐给他的府邸。
  太监也是人,也会感觉到晚年寂寥,所以他早些年也认养了一个儿子,用来承继老冯家的香火和家产。
  如今儿子已经选官外任,倒是给他留下了一个小孙儿在家。
  今日他正好休沐,便在家中教导教导孙儿,或是听听小曲,这便是他最大的爱好了。
  晌午过后,听见门房来报:外面来了一个老头,说是老爷您家乡凤祥的远房表弟,还说定要见见您。
  冯祥心中便想,我老冯家当年要是有条活路,父母也不会狠心把我送进宫去了。
  如今这一甲子都快要过去了,却又哪里冒出个表弟出来?
  不过既然对方能说出自己的老家是凤祥的,倒是不妨见一见。万一要真是亲戚,凭如今咱这位分,倒是可以帮衬一把。
  因此便叫把人领进来。
  书房之内,冯祥一身大紫袍,端正庄严的坐着喝了口茶,果然一会儿就见下人们领了一个粗布麻衣的人进来。
  奇怪的是,对方竟然还包了个头巾,一眼不能看见正面。
  冯祥便有些不悦了,道:“抬起头来。”
  来人倒也不迟疑,将头巾摘下,慢慢抬起头来。
  “包冉?”
  ……
  当晚,冯祥回到熙园濯沉殿伺候。
  见太上皇晚饭之后心情不是很好,又命宫人在后方花园子当中点燃了三盏烛台,而后自己就坐在寒夜中,神色萧索。
  冯祥便知道太上皇又想起前尘往事了,因此拿了一件内宫精制的虎袍过去,给太上皇披上,一边道:“万岁爷若是思念三殿下了,不若奴才这便吩咐下去,给三殿下做一场冥寿,以告慰三殿下在天之灵吧……”
  冯祥知道,今夜,正是太上皇第三子元祏的寿辰。
  太上皇没动,只是微微紧了紧身上的袍子,摇摇头。
  冯祥便不再说话,就这么站在旁边。一会之后,太上皇终于说话了,他幽幽道:“冯祥,你说这世上是否真的有因果循环,轮回报应之说?”
  冯祥听闻,正在思索该如何回话,太上皇却又道:“朕本来有十三个儿子,为何他们都要早早的离朕而去,难道真的是因为朕的前半生造成的杀业太重,所以,这是老天爷对朕的惩戒?”
  冯祥道:“万岁爷多虑了,自古以来,除了和平时期的君王,哪位不是尸山血海中成就的帝业?当年帝国未稳,若非万岁爷雷霆手段,诛灭一切心怀叵测者,扫平外族,大玄哪来今日的承平日久?
  太上皇是为了天下太平而杀人,是为了天下百姓而杀人,这是无与伦比的功绩,老天爷又怎么可能因此怪罪呢。”
  听到冯祥提及他往日的功绩,太上皇的脸上笑了笑,不过眼睛在看到花园内的几盏烛台之时,终究还是暗淡下来。
  “之前你说朕在思念老三,其实不对。朕并非在思念他。
  当年天下承平,朕身边也只剩下三个皇子,原本朕是对他寄予厚望的,以为朕的三个儿子当中,将来也只有他才堪能继承朕这万里江山!
  可惜,他自己德行不守,总归还是犯了大错,所以,他是死不足惜。
  朕只是伤感,没能答应他最后的一个请求。
  朕依稀记得,他临死之前还跪在朕的面前,求朕饶恕他的妻儿。
  朕当时愤怒,怒其不争,更恨,在他心中,究竟有没有把朕当做他的生身父亲?他的儿子,难道不是朕的孙儿,他在临死之前,居然还在担心朕谋害他的妻儿。
  后来朕才明白了,他的担心,是对的。”
  太上皇娓娓道来陈年往事,说的极为平静。
  “万岁爷不必自责,当年的事奴才也是知道的,虽然文武百官都在猜测万岁爷是否会因为三殿下的事,迁怒义忠亲王府。
  可是奴才知道,万岁爷心中其实早就原谅三殿下了,之所以将王府圈禁,正是为了保护王府。
  是那白莲教大逆不道,竟然胆敢血洗王府……
  之后万岁爷将大玄境内整个白莲教连根拔起,也算是告慰了王府众人的在天之灵了。”
  “哼。”
  太上皇忽然冷笑一声,阴鸷道:“莫非连你也以为那真的是白莲教所为?呵呵,玷污了他们的圣女,这种把戏也敢在朕面前摆弄……”
  说完,见冯祥已经跪地请罪,他便挥手叫起,谁知冯祥竟不尊话,反而磕头道:“奴才有罪,请万岁爷恕罪!”
  “哦。”
  太上皇微微坐正了身子,饶有兴致的道:“说说,你又犯了什么事?”
  他以为,不过就是冯祥或是他手下的人收了别人好处,或是在外面仗势欺了人。这在大太监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太上皇早非年轻时候眼睛里揉不得沙子之人。
  “奴才未经万岁爷允许,带了一个人进了熙园。”
  “什么人?”
  太上皇眉头一皱。冯祥作为熙园总管,熙园中大小事情几乎都是他在署理,安排一个两个闲杂人等根本不用向他汇报。如今这般作态,只能说明,干系重大。
  “是甄老将军身边的家将包冉,他说有要紧事要禀报万岁爷,且此事干系太大,不能惊动旁人,所以恳求奴才带他进来面见上皇。”
  冯祥叩拜道。
  “甄啸?”太上皇深深地看了冯祥一眼:“带过来。”
  冯祥什么性子他太清楚了,若非知道什么,以他谨小慎微的做派,根本不可能私自带人来见他。
  察觉到之前冯祥有意引导他说了那番话,他心中已经有了一些猜测!
  ……
  半晌之后,一个老太监装扮的人,被带进濯沉殿,来到太上皇平时偶尔会见朝中大臣们的宽广威严的书房。
  “小人包冉,叩见老皇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6/10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