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大贵族(校对)第3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9/1007

  但是贾宝玉却不以为意,不再理她,回头与王夫人解释了一番贾芹在家庙中的所作所为。
  王夫人看去面善,眼里却是最容不得沙子的人,之前只是隐隐听说这件事,如今从儿子口中得知真相,自然是火冒三丈!
  没成想,族里居然还有这等猪狗一般的东西,在家庙里都敢做那些事。更有,被贾宝玉这个当儿子的当面说起这种脏心事来,也令王夫人十分抹不开颜面,因此怒斥道:“周氏,你也不必再哀嚎了,芹哥儿做出这种事来,没请族中仲裁把他踢出宗族,已经是宽大处置了,你若是再在这里胡搅蛮缠,休怪我不顾三房的体面!”
  王夫人掌管荣国府多年,两府中的人物尚且惧她,何况一个族中普通妇人?
  这起人,多半都是靠着两府的接济过日子,少有自己立着基业的,本来就是寄生虫一般的存在,哪里敢拂王夫人的意?见王夫人怒了,只得喏喏道:“太太息怒,太太要管教他自然是他的造化,只要留他在京城,随便太太如何处置妾身都毫无怨言,若是把他赶出京城,他该怎么活呀?妾身,叫妾身又怎么舍得……”
  “你若是舍不得,可以和他一起离开京城。”贾宝玉冷冷一笑,然后又道:“贾芹还有几个兄弟,若是都舍不得,你也可以带着他们一起离开京城,若是整个三房都舍不得,都可以一起。”
  “宝叔,你!”周氏怔了,随即怒道:“宝叔未免太过霸道,我们三房一共几十口人,难道宝叔都要把我们撵出京城?”
  “你可以试试。”
  贾宝玉嘴角露出一抹冷笑,也不想与这等妇人多言。爱子之心人皆有,但若是不知悔过,不识进退,贾家实在不缺什么人口。
  “丑话已经说在前头,从今日起,你若是再敢进府打搅老太太或者太太的安宁,周氏你且看看,惹怒我究竟对你有什么好处。你们两个,把她赶出去,吩咐外门上,以后不许她再进府。”
  贾宝玉直接对王夫人屋里杵着的两个婆子吩咐道。
  那俩婆子也不迟疑。经过有心人观测,宝二爷的话,现在可是比老太太和太太的话更管用了。
  不说宝二爷是两府的继承人,便是眼下,老太太、老爷太太都听他的呀,这谁扛得住……
  周氏被赶出去了,王夫人反而对贾宝玉道:“这种事值不得什么,你也不必为她们生气。”
  贾宝玉忽然就笑了,“我没生气呀,刚才要是不那样也镇不住她,要是她以后再来烦太太,那多恶心人呀?”
  王夫人便瞅着贾宝玉,忽然就伸出手指点了他额头一下,然后自己也笑了。
  “多大的人了,说话还是这么没脸没皮的。”
  她习惯性的把贾宝玉搂在怀里疼爱一番。都说万事不能对比,以前就觉得儿子好得很了,今日再听了贾芹的事,连那种货色都敢在外面乱来,对比起来,自己的儿子,简直就是完美!
  如此,便是他行事略有不符合自己的心意处,她也愿意包容了。
  不论是再专制不讲理的父母,只要孩子足够的优秀,他们也能一定程度的放弃把他们的思想强加在孩子的身上。
  所有的管束,都是他们觉得,孩子不够好……
  虽然王夫人想多与贾宝玉说说话,但是贾宝玉还惦记着探春的邀约,因此很快脱离王夫人的怀抱,对她告辞回了园子。
  进了园之后,看见满园春色,想着那些美丽动人的姐妹们都在等着他,他的心情不禁越发好了起来,忍不住高声唱道:“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美色动人心,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嘛是那个村……黑呀!”
第369章
海棠社
  “呵呵呵,你倒是好兴致。”
  就在家贾宝玉哼哼唧唧的胡乱“吟诗”之时,王熙凤从对面走了过来,瞧见贾宝玉这番模样,便嘲笑道。
  贾宝玉抬头,望了王熙凤一眼,拱手一拜,问了一声王熙凤从何而来,然后便邀请她同往秋爽斋。
  “算了,你去吧,你们作诗的事我就不掺和了。”
  一听贾宝玉要去秋爽斋,原本还有意与贾宝玉瞎聊几句的王熙凤眼帘一拉,也不说什么,随意一笑摇摆着美臀走了。
  贾宝玉原地转身盯着看了两眼。
  王熙凤这娘儿们果然还是记着仇呢。赵姨娘被赶出府,虽然解了她一时之气,她也没有私底下再去寻找赵姨娘的麻烦,但显然心怀芥蒂,因此迁怒探春……
  倒也正常,毕竟才正月里的事,她能这么快就忘干净才奇怪。
  ……
  “大嫂子,你快也念念林姐姐写的!”
  贾宝玉走进秋爽斋,顺着长廊来到桐剪秋风门匾之下,还未进门,便听得里面传来湘云高兴的欢呼声。
  他笑着走进去,便听李纨端正谦和的声音念道:
  “咏白海棠,限‘门盆魂痕昏’韵,潇湘妃子作: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李纨念得颇为缓慢,每念一句都要顿首,最后叹道:“果然不愧潇湘之名,又是别样一番心肠。”
  抬起头来,正看见贾宝玉,她又笑道:“得,你可算来了,她们说你要是再不来,就不许你入我们的诗社了。”
  众人原本正为黛玉诗稿所倾倒,待听见李纨的声音才纷纷转头。
  “二哥哥!”
  探春和湘云顿时过来拉贾宝玉过去,一番讨伐,大抵上的意思便是说贾宝玉来得太迟,要惩罚他。
  “要不我自罚三杯如何?”贾宝玉从善如流,呵呵笑道。
  “这个时候哪个要你喝酒了,如今诗社已经成了,刚才三姐姐已经做东道,大家开了一社。你既然来迟了,就得罚你多作一首诗。”
  湘云作为诗社的代表,出面否定的贾宝玉的建议。
  贾宝玉笑道:“既然是诗社,需得大家公平公正,你们都已经开始评诗,表示这一社已经完了,岂有为我再燃一炷香的说法?
  不过既然你们不让我以酒待罚,那我就捐出纹银五十两用作咱们以后诗社的社费之用,以作告罪。然后现在我正式提出入社的恳求,不知你们谁是社长,可能允许我入社呢?”
  “嘻嘻,纨大嫂子是社长。”众人一听贾宝玉如此说,倒也没过多纠缠。
  贾宝玉便对李纨拜道:“不知社长大人可能允许我加入诗社?”
  李纨笑道:“我们起诗社本来就是个玩兴,要是没有你这尊大才子压阵,越发贻笑大方了,我又怎么敢不让你入社?不过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你要入社,需得先有一个号,我才准呢。”
  湘云连忙解释:“我们都有号了,大嫂子自号‘稻香老农’,三姐姐是‘蕉下客’,林姐姐的是三姐姐给取的‘潇湘妃子’,宝姐姐的是大嫂子封的‘蘅芜君’,我和二姐姐都是宝姐姐取的,我的是‘枕霞旧友’,二姐姐是‘菱洲’。”
  贾宝玉一听她们的字号居然还是这些,微微一笑,也不另动脑筋,随口笑道:“既然如此,我便取作‘怡红公子’吧。”
  怡红院,他挺喜欢的。
  大家一听也知道贾宝玉是仿着她们的取法,以地方命名,倒都不奇怪。
  “既然如此,怡红公子以后也是我们诗社的一员了,虽说这第一社你没赶上,但是等我们的诗评完之后,你还是得另外补一首誊录下来。还有惜春今日没来,日后若要入社,也是如此。”
  李纨很有社长的觉悟,一言定下规矩。
  对此贾宝玉并不反对,只道:“方才你们写的诗呢,不知道我可有幸一观?”
  贾宝玉这么一说,众人立马就开始议论,不过较为统一的观点还是,潇湘妃子和蘅芜君所作最佳。
  湘云这次倒不与黛玉作对,反而力挺黛玉居首,自己甘居其下。
  不过李纨显然另有看法,便对贾宝玉道:“正好你还没作诗,你应当是最公正的,你来说说,她们两个谁该当第一。”
  说着把黛玉和宝钗的诗稿给他递过来。
  之前李纨念黛玉的诗稿之时他已经听见了,因此只是扫了一眼黛玉的,然后就看向宝钗的诗稿:
  咏白海棠,限‘门盆魂痕昏’韵,蘅芜君: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贾宝玉看完之后微微一笑,黛玉和宝钗这两首诗前世他便已经知道,皆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诗作。但实话而言,他是偏爱于黛玉这首的。“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这一句他曾会在做其他事情的时候不知不觉的念出来……
  不过他可不是真正的贾宝玉,只顾着黛玉把其他人全部忽略,此非处世之道。看着数双盯着他的美眸,他笑道:“怎么就知道她们的就是最好的,蕉下客和枕霞旧友你们的呢?全都给我看了之后,我才好作评比呀。”
  贾宝玉这么说,湘云和探春自然高兴了,笑着把其他四张诗稿全部拿过来。
  贾宝玉默默看了一遍,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似乎实在犹豫,道:“各位诗翁尽皆才气不俗,若是定要比个高下,我认为不若蘅芜、潇湘两首居魁,而后蕉下客与枕霞旧友两首第二,稻香老农和菱洲为探花,如何?”
  贾宝玉这么和稀泥,众人立马不满。
  李纨骂道:“既然是诗社,总要分个高低,要是朝廷科考都照你这么评比,那成个什么样子?”
  因此不再参考贾宝玉的意见,以她社长的权威道:“依我说,若是论风流别致,则潇湘胜出,但是蘅芜一首更加含蓄浑厚,有身份,当为此社第一。蕉下客与菱洲二位觉得如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9/10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