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大贵族(校对)第7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1/1007

  “劳皇后为我们费心了。”
  贾宝玉笑道,并瞧了一眼皇后身侧的叶蓁蓁。
  叶蓁蓁闻言,只觉得耳根后头有些臊。
  她还没过门,贾宝玉却这样说,令她很不好意思,甚至都后悔答应姑姑帮忙挑选人这件事了。
  皇后瞧见她的样子,心头不禁一叹。
  以前她还觉得自家小侄女聪慧、内敛,将来到哪都不会吃亏。
  但是现在她觉得自己错了。
  贾宝玉随意一句话,都能挑动她的情绪,令她心不在焉,将来,还不被贾宝玉拿捏的死死的?
  看来,她还得好好把关,不能让这臭小子把蓁蓁给欺负了……
  ……
  熙园,濯尘殿。
  太上皇瞧着下面跪着说话的忠顺王,问道:“你的意思,你想要接替河间王,替朕操持寿典?”
  “回禀父皇,正是!河间王虽然才干十足,办事体贴周到,但是这次随父皇秋猎,却因保护父皇而深受重伤,儿臣本就十分惭愧,怎么忍心再瞧着他为了筹办父皇的寿典而劳心劳神?
  儿臣虽然不才,但是前有礼部、户部、鸿胪寺的大臣们齐心准备,后又有河间王弟的妥当安排,大典原本所余事务就不多。只要父皇给儿臣一个机会,儿臣定能将这次父皇的寿典举办的风风光光……”
  忠顺王十分谦逊地说道。
  太上皇却只是瞅着他,半晌道:“你难道不知道,现在是你皇兄的大丧么?”
  忠顺王的笑容似被堵住。
  看太上皇那不咸不淡的神色,似乎,自己这次真的是拍到马腿上了?
  难道,他们说的不对,父皇心中还是很在意四皇兄的,之所以将民间国丧定为三个月,也不是为了寿典?
  甚至,父皇会因为四皇兄的大丧,而取消大寿?
  虽然心头紧张起来,但是他好歹还是相信谋士和自己的判断。
  首先,太上皇的八十大寿,从去年开始礼部等就开始在筹备,前前后后,听说光是从国库支取的银钱,就足有数百万之多……
  耗费了如此众多的财力物力,要是临了终止岂不可惜?
  再则,太上皇的八十大寿,原本就是朝廷计划的一个普天同庆的大日子,就连周边小国的使臣都有一些已经到京,此时若是取消,岂非丧失了天朝上国的颜面?
  最后,朝局连番的动乱,京城又是流言四起,这个时候正是需要一场盛大的典礼,洗去这些负面的痕迹。
  反正,太上皇也无需为景泰帝守丧。
  所以,他说道:“四皇兄大丧,儿臣自是十分悲痛的。
  但是,父皇的八十寿典也是朝廷数十年来最盛大、最重要的典礼。
  朝廷为此筹备良久,儿臣等所有人,都对那一日翘首以盼。
  相信,就算是四皇兄在天有灵,他也绝对不希望父皇因为他的后事而影响到父皇的这一次千秋盛典。
  所以,儿臣斗胆恳求父皇,不要取消这次寿典……”
  忠顺王叩头请命。
  太上皇净了手,靠在龙床上,道:“这是你的意思,还是大臣们的意思?”
  “回父皇,这是大家的意思,不,儿臣方才说的是儿臣的意思,相信大臣们也和儿臣是一样的想法,他们都等着父皇大寿的那一日,为父皇贺寿呢。”忠顺王道。
  太上皇苍老的面容上不见喜怒,他等了一会,见忠顺王没话说了,才道:
  “既然如此,朕就把这件事交给你,两个月后,朕希望看见一个满意的结果。”
  忠顺王心头一松,然后大喜:“多谢父皇,儿臣一定用心筹办,不负父皇希望!”
  “好了,你下去吧。以后相关的事你就和王维仁等商议便是,没有重要的事,就不用过来了。”
  “是……”
  忠顺王闻言,知道太上皇是要休养,也不作他想。
  事实上,今日太上皇肯见他他就已经很激动了。
  他知道,之前王维仁等人求见,太上皇都没有见……
  而且,不但如此,他还如愿以偿的拿到了太上皇八十大寿的统办权。
  换在以前,这些事自然没有他操心的地步,都由景泰帝安排。
  如今景泰帝死了,河间王还正好受伤,他要是放过这个机会,那他就实在太蠢了。
  而且,对他从来不闻不问的太上皇如今也愿意将这样重要的事交给他来操办,这岂不,也是一个重要的信号……
  满怀忐忑与希冀的忠顺王离开了濯尘殿,他却不知道,他才走,太上皇那古井无波的面容上,便浮现一抹怒容和冷笑。
  “给宗室恢复祖上爵位,给文臣公爵……呵呵呵,他倒是大方,连太祖与朕不敢许的诺,他都敢拿出来当做笼络人心的筹码,好的很,好的很……”
  一旁,正给太上皇整理茶具的冯祥手间一顿,随即当做什么都没有听见,继续做自己的事。
  ……
  宰相王府,数名三品以上大臣不约而同的来到王维仁家中。
  “首辅大人,太上皇难道连您也不肯接见?”
  王维仁当了十年首辅,门生故吏遍布朝野。
  此时来的,都是以他为绝对中心的大臣。
  在这个皇帝新丧,重新划分皇权的敏感时候,他们更需要紧跟一个人的步伐,以免行差踏错。
  王维仁摇摇头,“太上皇身边的内监说,太上皇需要静养,朝政之事让我等自行裁决,若是意见相左,便去询问靖王和太师……”
  “这?”
  大臣们听了就惊异了。
  太上皇荣养了十多年,不想问政事很正常,让他们去问太师也寻常。
  毕竟太师和太上皇君臣相得,最能知道太上皇的心意。
  但是问靖王……
  说实话,虽然靖王在这一次秋猎和二皇子的叛乱之事中,表现的令许多人感觉惊艳。
  但是,他毕竟太年轻!
  而且,关于他的身份,还是太上皇单方面宣布,事后也未曾做出任何细节说明。好多臣僚,对此还是心中有些疑虑的。
  难道,太上皇真的有意要扶持靖王?
  于是,大家开始议论纷纷。
  一人道:“不然。如今朝廷连番动乱,太上皇也被陛下……”
  此人差点说漏嘴,见王维仁冷眼看过去,才立马转换话头:“太上皇也被刺客所惊,龙体抱恙,宗室之中,太上皇一时没有可信重的人选。
  正好靖王虽然年轻,但是天资过人,办事也得太上皇心意,所以才暂时倚重于他。
  若就此说太上皇有意立靖王继承大统,未免太过于主观臆测。
  就算靖王的身份没有疑虑,诸位也别忘了,当年义忠老王爷,可是带兵逼宫,最后落得个自刎身死的下场。”
  因为大家都是自己人,除了关于景泰帝的秘密不能公开,其他话,倒是没有太多顾虑。
  他这话,也得到许多人的认可,大家心中没有那么慌了。
  毕竟,要是太上皇真的已经选中了靖王,他们现在就不该在这里讨论这些了。
  怎么去攀附靖王,以至于不成为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牺牲品,才是最重要的。
  “若真是这样,那诸位觉得,太上皇心中真正属意的人会是谁?”
  另一人问道。
  “老夫觉得,当是忠顺王爷了。
  毕竟太上皇一十三子当中,如今也只有这位了……”
  一人接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1/10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