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大贵族(校对)第7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2/1007

  这不是要和太上皇硬刚吗?
  别的朝代或许有这样的臣子,但是太上皇的治下,已经几十年没有过了。
  于是王维仁急忙跪回大部队里面,叩请道:
  “太上皇明鉴,臣等绝无要求、胁迫太上皇之意,只是太上皇龙体还未完全康复,尚且需要静养。
  这个时候朝廷必须有人坐镇中枢,统御百官,以助朝廷渡过难关。
  此人,最好是我大玄储君。
  所以,为朝廷及天下计,臣等恳请太上皇,早日册立储君,以完善国本!”
  王维仁说完一叩首,表现的十分诚恳,言辞也极是合情合理。
  有您坐镇,大玄没有皇帝便罢了,但也总得有储君吧?
  储君也是国本,不可不立。
  王维仁身后,尚且还有力气说话的人,纷纷叩首:“恳请太上皇早日册立储君,以完善国本……”
  太上皇似乎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只是又问道:“那你们认为,今时今日,朝廷之中,何人堪为储君?”
  许是太上皇温和、柔弱的声音给了大家信心,那宗室中立马有人道:
  “吾等觉得,储君之位,非忠顺王爷莫可,忠顺王爷乃是太上皇之子,他做储君,名正言顺……”
  此人这话一说,那些心思不一样的就有些坐不住了。
  比如果郡王的支持者,就要跟着“发炎”,幸好被早有察觉的果郡王一瞪眼,这才闭嘴。
  于是,太上皇难得瞧向忠顺王,“你觉得如何?”
  忠顺王却多少有些了解太上皇,他本能的感觉到危险,因此也不顾屁股上的疼痛,赶忙摇头道:“儿臣不敢,一切谨遵父皇旨意……!”
  太上皇神色微动,似乎笑了一下,然后他又瞧着阶下萎靡的众臣,道:“你们可还有别的人选?”
  王维仁本来就后悔刚才一时错漏,让队伍中的愚蠢之辈先说了话。
  太上皇这架势,哪里是听取意见的样子!
  因此先开口堵住别人的嘴:“臣等恭请太上皇圣意,一切凭太上皇决断!”
  “一切凭太上皇决断!!”
  众臣附和。
  太上皇此时面上方露出一抹笑容,他重新靠回轮椅上,轻轻一扬手:“既然如此,冯祥,宣旨吧。”
  冯祥闻言,躬身一礼,然后从后面的太监手中,取出一份明黄色的圣旨,高声唱道:
  “太上皇圣旨,众臣跪迎!”
  果然,太上皇哪里有给众臣发言的意思,连圣旨都早已经拟好了。
  不及多想,立于阶前的贾宝玉、叶琼、宗辙等人,也都赶忙下去,伏地而跪。
  “臣等接旨……”
  “太上皇圣谕,兹有皇四子景祺,乃是悼帝(景泰帝谥号)之子,勤勉好学,礼仪仁孝,今册立为皇太孙……”
  群臣侧目,怎么会……??
  怎么可能是皇四子景祺?
  不算贾宝玉等人,就算王维仁身后的大臣们,也至少有两三个是那日在大殿中亲眼目睹景泰帝的辛密被揭开的。
  就算不在场的,也有好些人,隐隐听到过一些风言风语。
  否则,为什么他们都不遵奉皇四子?
  要知道,在大皇子,二皇子皆死的情况下,还有谁比四皇子更有资格继承大统吗?
  但是偏偏,四皇子,才是最没有可能的!
  因为,四皇子十有八九,都不是景泰帝的儿子,而是那个妖僧竺兰的孽种……
  可是,太上皇为何要立四皇子为储君……额,皇太孙?不是太子??
  心中有疑虑的人实在太多,一些人差点没忍住发声质询,好歹忍住。
  冯祥扫了他们一眼,继续一丝不苟地念道:
  “另,有鉴于皇四子景祺年纪尚幼,特命靖亲王元景桓,忠顺王元裕,太师叶琼,内阁大臣宗辙四人为辅政大臣,协力辅佐皇太孙,治理朝政。
  钦此。”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好吧,就算皇四子当皇太孙“名正言顺”,他年纪确实小,所以太上皇为他选择几个德高望重、身份尊荣的人来当辅政大臣,这个也没有错。
  但是,首辅呢,首辅王维仁哪儿去了?
  再如何,宗辙也越不过王维仁去吧?
  于是,不明白太上皇意思的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王维仁。
  王维仁同样心中诧异无比,随即,他不知想到什么,老迈的身躯开始颤抖起来。
  羞辱?
  还是……?
  王维仁一时想不明白,但是他知道,太上皇今日这一系列的动作,必有深意。
  他心中有一些猜测,但是都拿不准。
  这已经不是他今日第一次有这种感觉了,每一次,都让他对太上皇产生新的恐惧。
  他好像这个时候才发现,他纵横官场四十余年,一直引以为傲的政治手段,在太上皇面前,显得那样幼稚和无力……
  根本无法与之抗衡半分。
  他坐在地上,仰着头看着上面龙椅上的太上皇,似乎想要从他的面容中找寻答案。
  冯祥将圣旨交到了贾宝玉的手中,然后在旁边的太监又一声“静”的呵斥下,回去,取出了另一份圣旨。
  “首辅王维仁接旨~~!”
  “老臣接旨……”
  王维仁木然的跪下,他知道,太上皇的意思,就在这一份看起来单独照顾他的圣旨当中。
  “太上皇圣旨:
  首辅王维仁,在朝四十二年,谨守自身,勤勉刻苦,堪为百官表率,尤以为首辅之九载,辅佐悼帝,为朝廷屡立功勋。
  然朕察其今年六十有六,深叹光阴荏苒,忠臣良将岁月不复。
  故赏其黄金百两,良田百亩,晋太子少保。另特赏御马两匹,宫车一驾,准其荣耀归乡,颐养天年。
  钦此。”
  王维仁愣了,众臣愣了。
  连旁边的贾宝玉也都眼皮跳了一下。
  太上皇好果断决绝的做法,竟然一点提示不给,一道圣旨直接罢相了?
  不过嘛,这个老东西下台,对他来说自然是大好事一件。
  冯祥看王维仁坐在地上,面色惨淡苍凉,很是贴心的提示道:“王少保,还不领旨叩谢皇恩?”
  “臣……老臣……”
  王维仁吐字艰难,抬头望向上面,看见的,却只有一张古井无波,微闭着眼睛养神的龙颜。
  于是,他颓然道:“老臣,叩谢吾皇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一场来势汹汹的群臣跪谏,终于以一道罢相圣旨终结。
  受伤的大臣们,自有官兵护送回家,而贾宝玉在将圣旨交给旁边的宗辙之后,便上了台阶,亲自推着太上皇的龙椅,转入濯尘殿中。
  原地,王维仁拿着圣旨,仍旧有些失魂落魄的样子。
  宗辙走到他的身边,叹道:“太上皇加厚赏于元辅,元辅也算是荣耀收场,又何必如此失落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2/10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