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扫把星(校对)第22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01/3565

  宫正的值房里,新任宫正的屁股还没坐热,蒋涵就又回来了。
  “陛下说了,下不为例。”
  什么下不为例只是遮掩,皇帝这般做,不过是想敲打一番罢了。后来竟然就成了宫中的潜规则,那些内宫的大佬们隔一阵子就会被敲打一番,苦不堪言。
  “蒋宫正。”
  王忠良笑道:“此事就这么尘埃落定了,不过……下次还得记住教训呐!”
  那个女官面色苍白的福身告退,她没脸了。来接任的时候她虽然压住了心中的得意,可暗地里却和一些交好的人大肆庆祝。这才多久?昨夜饮酒的酒气都还没散完,蒋涵竟然就卷土重来。
  “是谁?”
  站在外面,她的脸涨得通红。
  “说是贾平安。”
  “贾平安?为何相助蒋涵?”
  女官突然呆滞。
  “是了,蒋涵是他其中一个女人的姨母。可外官竟然能插手宫中事?等有机会就去陛下那里试探一番,好歹要让他付出代价。”
  回过头去试探的内侍被一顿毒打,屁股高高肿起,不良于行。见到女官后惨叫道:“陛下二话不说,径直令人痛打了咱一顿,这是为何?”
  众人懵逼,心想难道是皇后护住了贾平安?可这是犯忌讳的事儿,皇后再大大咧咧的也不能够吧。
  帝王的心思你别猜,你猜来猜去也不明白。
  蒋涵很是淡定的玩了个王者归来,但等室内只剩下了心腹包丽时,她不禁笑了起来。笑的花枝招展……
  包丽呆呆的看着她,作为女人也颇为惊艳这个大笑。可宫正啥时候这般笑过?历来不是冷冰冰的吗?
  蒋涵喘息着,包丽赶紧送上一杯热茶,埋怨道:“宫正,先前外面来了好几批人,听到笑声都目瞪口呆的,说是失而复得,宫正怕是欢喜疯了……”
  蒋涵又笑了一下。这等美人冷艳如冰山,可冰山一旦融化,美的让人窒息。
  “我是为苏荷高兴。”蒋涵收了笑容,喝了一口水,淡淡道:“小贾选择在这个时候把钱送进宫来,这便是有考量的。皇后一高兴,陛下那边也得通融。里面的道道颇多,最让我迷惑不解的便是陛下为何要通融。难道是因为……送了钱?”
  想到贾平安为自己做的这一切,蒋涵不禁感动了。这个女婿要得啊!
  蒋涵突然冷笑,“那些人此次上蹿下跳,去告诉他们,我回来了。”
  对于蒋涵的回归,宫中的反应不一,那些先前造谣传谣的都想死……不是下课了吗?怎么又回来了。
  蒋涵随即展开了报复,有人高喊你不是说要公平公正吗?蒋涵的回答很简单:报复就是公平公正!
  宫中有十余人被拿下,喋喋不休的说蒋涵冤枉自己。蒋涵把一堆证据丢出来,不管是贪腐还是什么,无一人无辜。众人这才发现自己往日看错了这位冷艳的蒋宫正。
  蒋涵在宫中虽然位高权重,可一直都不显山露水,偶尔宫正处传来严厉的处罚,众人也只是笑了笑。可直至今日,众人才知晓,这位美貌在宫中可排在前三的宫正,原来城府深沉。这十余人的犯事证据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弄到手中,唯一的可能就是蒋涵一直握在手中,引而不发,只等着时机出手。
  错了啊!
  那些人顿时变了个脸,纷纷出言哀求,或是套交情。可蒋涵让他们知晓了什么叫做冷若冰霜。
  蒋涵的出手堪称是于无声处听惊雷,宫中为之震慑了一番。连武媚都夸赞她给女子争脸,亲手写了一幅字:明镜高悬,令邵鹏郑重其事的送给她。这便是为她撑腰之意,以后怕是连皇帝都没法动她了。
  小贾啊!
  蒋涵站在院子里,看着冬日萧瑟的天空,心中却生机勃勃。
  贾平安用一个人参酒生意不但帮了她,更是帮了皇后,间接还让皇帝低了头,手段高妙,让她也叹为观止。
  蒋涵在叹息,李治在和群臣争斗。
  “商税本是有的,为何还得增加?商人营商不易,若是竭泽而渔,何人来沟通有无?”李义府化身为商人之友。
  “陛下,长安城中云集了许多商贾,更有许多外藩商人,若是收了商税,臣担心他们会离去。离去也就罢了,臣更担心他们离去后散播大唐的坏话……”于志宁侃侃而谈,仿佛商人就是自己的亲人。
  李治已经被喷了一个多时辰,他看着这些往日里堪称是兢兢业业的臣子,心想他们为何在商税的问题上不肯退步?
  他说的口干舌燥,可众人却不肯让步,连心腹许敬宗都激动的问陛下可是病了……看来这是不行了。
  “陛下,武阳公求见。”
  贾平安!
  李治眯眼点头,看着大步进来的年轻人,心中想的却是别的。臣子们为何反对商税?不外乎便是家中也有生意,而且还不小。若是征收商税,他们也会被割肉。世人皆为利益为奔波,宰相们也不例外。
  想通了这个,他豁然开朗。但这个局却没法打开。帝王的话被臣子们驳回不算事,但此事却不是个好兆头。臣子们会更加警惕他的言行,有些风吹草动就会群起而攻之。
  一个魏征就让先帝头痛不已,一群魏征会如何?
  “陛下。”
  贾平安行礼,看了一眼宰相们,说道:“臣听闻今日所议的是商税之事,臣于此有些心得。”
  “哦!你且道来。”李治心想朕是想让你割肉,可却陷入了僵局之中。没想到你竟然主动把刀子送了来,这是何意?
  他看着神色从容的贾平安,往事历历在目。贾平安一直不算有钱,至少在长安的圈子里算不得有钱人。可他却安于如此。但后来却弄了炒茶,更是弄了人参酒。既然不怎么把钱财放在眼里,那他为何还要劳心劳力的去弄这些?
  李治突然想到了一句话。
  当年贾平安在武媚那里和她争执,谈及挣钱的本事时曾说过:“我若是想挣钱,天下最有钱的人便是我。”
  那时候李治并未在意,以为只是年轻人自吹自擂,所以也忽略了他后续的那句话。
  “我当为大唐求财!”
第750章
阿姐
  长孙无忌在看着贾平安。
  从辽东载誉归来之后,贾平安看似平庸的融入了长安城中,压根没有激起一点波澜。上次长孙诠说贾平安给新城出了些主意……这是个危险的信号。贾平安自然是希望他去死,早死早好。新城会不会成为一个对手?
  最近他的日子越发的难过了,大外甥咄咄逼人,而小圈子的那些居于高位的人不知不觉中大多都被清理掉了,他孤掌难鸣。
  皇帝想如何?
  长孙无忌看了一眼李治,只看到了温和。
  难道皇帝不想动老夫?
  是了,老夫毕竟是他的舅舅,还是托孤重臣,雉奴毕竟是个好孩子。
  他斑白的胡须微微动了动,双目中多了利芒,“武阳公这是想为商人说话吗?若是如此,老夫倒是理解。”
  贾平安弄了两门生意火爆的买卖,而且并未遮遮掩掩,反而是大张旗鼓。不少人都弹劾过,说贾平安经商,可大唐的权贵有几个不经商?这等弹劾在朝中得不到支持。相反,在收商税这个问题上,平日里把商人们贬低到了骨子里的权贵们却异口同声的反对。
  贾平安当年就说过应当收商税,不过当时他人轻言微,没人搭理他。
  长孙无忌这话颇有些引战的意思。
  “长孙相公,今日乃是国事。”
  贾平安不想和一个将死之人啰嗦,长孙无忌一怔,轻笑道:“国事?也是,不过年轻人谈论国事,让人发噱。”
  你哔哔的样子让人无语!
  贾平安看了他一眼,正式开始了自己的蛊惑(演讲),“陛下,大唐如今的经济看似蒸蒸日上,可这个蒸蒸日上乃是用北方成为粮食主产区获得的。臣曾经提议过开发南方,可应者寥寥。”
  “北方的粮食便够吃了,从前隋开始,中原风调雨顺,粮食甚至两钱一斗。谷贱伤农,你说的开发南方有何意义?难道让粮价更低些?”李义府咄咄逼人。
  许敬宗下意识的就要开喷,可贾平安已经开口了,“李相可知北方的风调雨顺为何而来?”
  呃!
  李义府当然不知,别说是他,在场的除去贾平安之外,谁也不知道。但他却淡淡的道:“大唐立国,老天降下福祉,天下人沐浴在皇恩之下,其乐融融。”
  你这个马屁精,可你反水反对收商税已经让皇帝怒不可遏了,贾平安心中冷笑,“李相可知草原频繁灾荒的缘故吗?”
  大唐能一直压制草原,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便是草原病了,雪灾不断……别笑,真的是雪灾和霜灾。灾荒导致草原的实力受损,为大唐镇压突厥提供的天时。而大唐那几年虽然也跟着病了,可大唐的底子厚实啊!
  “这便是天谴!”
  作为一个文章高手,李义府当然不只是这点水平,他微微一笑,“否则如何能解释大唐风调雨顺,草原那几年却频繁遭灾?武阳公可是有另外的解释吗?”
  他笑的很是讥诮。
  “当然有。”
  贾平安在黄河岸边发现了竹子,以及许多南方才有的植被。而在以后,这些植被都消失了。而且现在的北方竟然是风调雨顺,很暖和。要知道在以后的北方这等场景都看不到了,整个北方到了冬季冻成狗。至于雨水,不好意思,真心不多。
  这是为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01/35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