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扫把星(校对)第2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5/3565

  县衙前忙作一团,陆续到来的官吏们一脸蒙圈。
  这是啥意思?
  前几日求爹爹告奶奶的都不肯捐一文钱,今日却主动送上门来了。看那架势,你不收他们的捐赠就是看不起人。
  崔义玄拱手,“还请诸位进来奉茶,随后慢慢整理。”
  随后就是一场皆大欢喜的捐赠,崔义玄亲自记录了人家,随后当着他们的面让小吏去做牌匾。
  等这些好人一走,长安县的官吏们齐齐躬身,“明府手段高超,我等佩服。”
  崔义玄一怔,旋即想到了贾平安。
  “此事却不是老夫的手段。”
  众人愕然。
  “但凡是人都喜欢扬名,用牌匾来宣扬慈善,引得众人纷至沓来。你出钱,我给名,最终得利的是饥民,如此皆大欢喜,这便是天道。”
  崔义玄觉得这事儿当真是圆满之极。
  “那少年……心事缜密,摸透了人心呐!”
  有人好奇的问道:“明府,那人是谁?”
  崔义玄抚须微笑,“贾平安。”
  “扫把星?”
  众人惊讶。
  “这手段……竟然是他的手笔?”
  “是了,昨日他带着那些人吹吹打打的招摇过市,这便是布局。”
  “那些捐钱给万年县的人家没有牌匾,别人做善事有牌匾扬名,他们却没有,这心中定然憋屈……”
  “对了。”一个官员说道:“昨日某听闻城中做牌匾的都被崔氏包下了,开始还没想到这一茬,如今看来,这便是要堵住那边的效仿之路,妙啊!”
  崔义玄赞道:“妙不可言,老夫以为,这近乎于兵法。”
  “少年了得,让人艳羡呐!”
  晚些崔氏来人,见了崔义玄后说了些道歉的话。
  原来昨日崔义玄和崔建让崔氏出手,包下那些做牌匾的工匠时,引发了些反弹,最后虽然做了,但那些人牢骚不少。
  “此次出手妙到巅毫,义玄公高明。”来人钦佩的拱手。
  崔义玄淡淡的道:“此乃贾平安的谋划。”
  来人一滞,“竟然是他?”
  ……
  皇宫之中。
  议事完毕,李治准备放松一会儿,出来散散步。
  天色不错,万里无云,虽然有些冷,但却契合了这个天色。
  李治看着天空,心中想着先前的议事。
  突厥臣服,那些地盘被划分为州府,归属于云中都督府和定襄都督府,也就是说,突厥那边算是告一段落了。
  突厥臣服,但依旧有些暗流涌动,这一点李治非常清楚。
  突厥是大敌,吐蕃……
  那位姐夫的谋划被破,应当会老实几年吧。
  还有高丽!
  李治微微眯眼,双拳紧握。
  “陛下!邵鹏来了。”
  李治抬头,就见邵鹏疾步而来。
  行礼后,邵鹏禀告道:“陛下,先前十余人家去了长安县县廨,慷慨解囊。”
  “哦!”李治心中一喜,“竟然这般快吗?”
  小圈子打压山东士族,他就要暗中抬举山东士族,让两边斗。
  但骨子里他并不喜欢这些世家门阀,觉得他们就像是蛀虫,啃噬着大唐的肌体,侵蚀着帝王的权利。
  但世家门阀目前力量强大,他也只能暂时低头。
  “是如何做的?”李治很有兴趣知道小圈子是如何低的头,若是有用,下次他也能效仿一二。
  “……贾平安带着人一路吹吹打打的送了牌匾给太史令家中。”
  “有趣。”李治负手笑道:“人皆好名,一个慈善人家的名头,足以让那些人动心。那个文书的手段颇为不错,咦!那些人为何不效仿?”
  在李治的记忆里,小圈子行事是不要脸的,而山东世家门阀却格外的好面子,所以一路处于下风。
  既然不要脸,那么就该马上效仿才是。
  “崔氏包下了所有做牌匾的工匠。”
  这个风格怎么有些熟悉呢?李治捂额,“这一看就是那贾平安的做事手法,朕……”
  邵鹏笑道:“是啊!听闻那边气得暴跳如雷。”
  李治转身,“你过去!”
  王忠良:“……”
  为啥又是咱?
  等他走远后……
  “哈哈哈哈!”李治不禁大笑,觉得神清气爽。
  “上次他立功朕并未赏功,此次他做的不错。”李治想了想,“百骑朕记得没有录事参军吧?”
  邵鹏:“……”
  军中的录事参军……那得是诸卫才有。百骑才一百多号人,要什么录事参军?
  陛下,这有些不要脸啊!
  但他却暗中欢喜,“陛下英明,百骑目下缺了录事参军。”
  李治沉吟着,“如此……就让他为录事参军,报给门下。”
  门下要草拟诏令,随后送中书省审核……
  “辅机,濮王那边说是请开府,你如何看?”褚遂良递过一份奏疏。
  长孙无忌看都不看,淡淡的道:“他想开府?”
  开府就有了僚属,就算是有了一方小天地。
  褚遂良目光炯炯的看着他,“濮王当年和太子争夺储君之位,太子事败后,先帝依旧眷顾他,后来不得已把他赶出了长安。此次说要开府,老夫担心他是不安分了。”
  濮王指的是李泰,也就是当年和李承乾争斗的魏王。
  太宗皇帝在时,哪怕为了大局把李泰赶出了京城,可对这个儿子依旧念念不忘,直至驾崩。
  李治继位,这位濮王上书要求开府……
  长孙无忌淡淡的道:“他从小就深受先帝的宠爱,唯一一次挫折就是说了什么杀子传弟,后来被你揭穿,如今他想开府,那便开吧。”
  当年李承乾事败,李世民在考虑新太子的人选,李泰知道父亲担心自己继位后会对兄弟们下毒手,就发誓等自己老后,定然要把儿子杀了,把帝位传给小老弟李治。
  先帝当局者迷,褚遂良随口就揭穿了这等谎言,最后李泰黯然离京,小老弟李治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
  褚遂良点头,“如此就赞同吧。”
  这时有人进来,拿着一份文书说道:“二位相公,门下那边送来了陛下的诏令,百骑贾平安升为录事参军。”
  一个录事参军哪里值当皇帝下令?
  长孙无忌皱眉,“这必然是有事,问问。”
  有人去了,晚些回来禀告道:“昨日贾平安带着人送了慈善人家的牌匾去了太史令家,随后崔氏包下了所有做牌匾的工匠,今晨,不少人去了长安县县廨,解囊捐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5/35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