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扫把星(校对)第28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26/3565

  吴奎受宠若惊,“真的能行?”
  任雅相豪爽的道:“老夫从不藏私,既然如此,从明日开始,你每日来了兵部之后先跟着老夫练刀。”
  吴奎欢喜的起身行礼,“多谢任相。”
  老夫学了刀法回家传授给儿孙,这不就是多了一个传家宝!以后儿孙们走文路走不通,那便去从军。
  就你这智商,被老任买了还帮他数钱!
  贾平安随即去了礼部。
  李博乂笑吟吟的接待了他。
  “报名之事该开始了吧?”
  此刻报名,随即等天稍微凉快些就可以开学了。
  李博乂摇头,“老夫一直觉着你这人无趣,在百骑肆无忌惮得罪了许多人,后来出了百骑更是如此,得罪的人越发的多了。如今兴教育之事更是得罪了天下人,老夫不解……你这般顶在前方就如同傻子般的冲着那些人咆哮冲杀……有意思吗?”
  当然有意思!
  贾平安说道:“我是农夫出生。”
  前世他出身普通,也曾被丢在农村过了几年苦日子,吃不饱,穿不暖。
  “天下最多的便是农人,这些人祖祖辈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在地里艰辛刨食。他们勤奋,他们任劳任怨,堪称是天下最好的人,可他们却被困在了田间地头,许多人一生都没去县城里看过,更遑论州府。”
  贾平安小时候遇到赶集比过年还高兴,他的眼中多了些怀念之色,“我有个梦想,在大唐的天空之下,每个人只要努力,就能寻到一条出路。”
  后世寒门想逆袭,最好的一条路就是读书。
  “他们通过读书能知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知晓这个世间是什么样的,谁也别想轻易蒙骗他们。他们知晓律法,胥吏想敲诈他们就难了。他们知晓如何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譬如说琢磨如何增收……譬如说,失去了土地后,他们能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或是为官,或是经商,或是去做工匠。”
  李博乂眨巴着眼睛,“你差不多是国公了,既然出了那个坑,为何还为那些人想这些?你又不是他们的爹娘,犯得着吗?”
  贾平安微笑道:“人一辈子总得要做些什么才能告诉自己此生并未虚度,我以为当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李博乂仰头看着屋顶,良久一拍案几,“来人!”
  一个官员进来,看着畏畏缩缩的。
  李博乂说道:“陛下昨日就问过报名之事,让咱们的人去长安各处盯着,让长安县和万年县的人去贴告示,告诉百姓,学堂要开了,但凡想让子弟读书的赶紧报名。”
  “是。”
  李博乂摇头,“老夫有钱,富贵已极,老夫不想什么兼济天下,但却佩服这样的人,但老夫能做的也就是这些了……”
  他放低了些嗓门,一脸神秘的道:“有人来老夫这里暗示,让礼部拖一拖。”
  “小人长戚戚!”
  贾平安轻蔑一笑。
  李博乂挑眉,一股子猥琐的味道就出来了,“长鸡鸡?贾郡公难道是同道中人?”
  这个老纨绔!
  郭昕的纨绔和李博乂相比差远了,这位是真正的不学无数,也就是不读书。当年高祖皇帝呵斥,告诫,好生相劝什么手段都用上了,可毛用没有,李博乂依旧是烂泥。
  ……
  卫英亲自带人来到了修行坊。
  “把告示贴上。”
  两个小吏过去贴告示,范颖今日没生意,正在忽悠一群老头老太。
  “……家中的孩子要上进,就得驱除了邪祟,你等可发现了……家中的孩子再努力也无用?”
  众老人点头。
  范颖一脸悲天悯人的道:“这便是因为有邪祟在作祟啊!”
  众老人一惊,一个老汉问道:“小范,那这般做法事要多少钱?”
  做什么法事,作法事你们给不起钱,老夫还是等着去忽悠那些有钱人,至于你们……
  范颖笑吟吟的道:“什么钱不钱的,一只鸡也行,一只鸭也好,老夫就是结个缘分。”
  上次青衣做的鸭汤真好吃。
  范颖不禁馋了。
  “哎!那边贴告示呢!”
  无聊的人最喜欢事儿,连范颖都围拢了过去。
  他识字,所以看了一眼就明白了。
  “前阵子说的读书之事有结果了,你等的子弟但凡想读书的就去坊正那里报名,一个坊招一百人,不满的别的坊来填补差额,多的就看别的坊可有空额,没有就筛选,最好的子弟进学堂。”
  这是一个多番考量的方案,照顾了每个坊的利益,而且也兼顾了大局。
  卫英回身,冲着范颖笑了笑,“正是如此。这上溯千年,哪朝哪代百姓能读书?陛下洪恩,为此宫中还削减了耗费,就是为了你等的子弟能有机会读书。”
  “陛下万岁!”
  一个老人嘟囔道:“老夫经历了前隋末年,也经历了高祖皇帝和先帝,就没见过咱们陛下这般仁慈的,一心就想着百姓。”
  “可不是。”边上的老人说道:“为了让咱们的子弟读书,上次陛下还和那些贵人闹翻了。咱们没啥好说的,但凡陛下一声号令,咱们豁出命去干就是了。”
  “对,谁若是欺负了陛下,咱们豁出命去弄死他们!”
  一个穿锦衣站在后面的男子面色一变。
  更后面些,魏青衣站在树下,微微眯眼。
  那些百姓眼中普通的告示,此刻在魏青衣的眼中却泛着紫色。
  她猛地回身。
  曲江池的方向,一道光猛地从天上坠落,接着无数光芒在四射。
  魏青衣伸出青葱玉指按压着眉心,喃喃的道:“这是国运膨胀之势!难道让百姓读书就能让国家强盛?”
  她突然觉得不对,再度抬眸,就见曲江池那边光芒万丈。
  前方聚拢的人越来越多。
  “我家大郎最喜在算学的门外看着那些学生,说是什么昂首挺胸,他一心就想着能进算学读书。可算学进不去,这里也好,也好。”
  “老夫活了四十余年,别的都没了念想,就想着孩子们若是能读个书,那老夫就死而无憾了。”
  “只要能读书,咱们的子孙终有出人头地的一日。”
  “是啊!老夫这便回家带着孙儿去报名,哈哈哈哈!”
  “这厮笑的得意,这是觉着儿孙要成读书人了吧。”
  “以往看到读书人我便惶然,唯恐得罪了这等文曲星,如今陛下仁慈,竟然让我等的儿孙也能读书,那文曲星可还有剩余的?”
  “哪有什么文曲星?有的只是好皇帝!”
  “是啊!唯有帝王仁慈,咱们这等平民才有机会翻身!”
  一个老人喊道:“陛下万岁!”
  “陛下万岁!”
  家国,家在国前。
  许多人都是一个概念:你能让我的家安稳,让我觉得子孙能有前途,那么我哪怕为国战死也毫不犹豫。
  为何国之将亡时,百姓就抛弃了国家?
  只因国先抛弃了民,让百姓在苦难中挣扎,看不到半点希望,所以他们麻木了。
  既然都一样是苦难,那我们还管什么?国要亡了?我们都要饿死了,国是什么东西?
  何为国?
  “何为国?”
  魏青衣喃喃自语。
  “国由无数民组成。国应当保护民,随后民当护卫国。这是一个默契的承诺,虽未曾行于契约,但谁违背了这个承诺,那便是灾难。”
  魏青衣回身,秀眸中多了些不解,“可百姓不该是愚钝的吗?我在终南山时也不时下山,那些百姓连长安城中的事都不知晓,整日说的不是家长里短,就是荒谬的鬼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26/35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