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扫把星(校对)第31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93/3565

  贾平安微笑。
  孙思邈犹豫再三,“陈王去了……”
  李元庆病逝的消息已经到了长安不少时日。
  这个消息就像是一滴水珠落在了大海里,没人关注!
  孙先生为何犹豫再三?贾平安想问,但觉得这样不够尊重。
  孙思邈说道:“为陈王医治的两名医者被下狱……”
  卧槽!
  贾平安猛地想起了一件事儿。
  后来的史书记载了一件事,高宗发病时难受,医官说刺额头出血有效果,武后就说医官该杀。
  这个时代医者的地位低下!
  “孙先生和那二人相识?”
  孙思邈点头,“当年在终南山时一起探讨过医术,很是敦厚的性子。陈王之病老夫并不知详情,但敢担保他们二人绝无情弊。”
  贾平安不解,“为何牵累他们?”
  帝王迁怒医者也就罢了,一个宗室的死也能如此?
  孙思邈叹道:“这数百年来,医术传承乱了,许多品行不端的也开始行医,行医行医,最后变成了行骗,以至于杏林蒙羞。天下人鄙夷医者,哎!”
  ——汉末有医者董奉行医不要钱,但凡治好的就在家中园子里栽杏树,经年后杏树成林。后人敬仰这位大德医者,就把杏林作为医者这个群体的代名词。
  但到了后来战乱频发,天下板荡,医者跟着倒了大霉,传承也出现了问题。医者中出了不少品行不端的人,骗钱不说,还坑害人命。于是医者这个名字就臭大街了。
  “末俗小人,多行诡诈,倚傍圣教而为欺绐,遂令朝野士庶咸耻医术之名。”孙思邈嗟叹着。
  这是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的序言中的话。
  孙思邈说道:“可许陈二人却人品敦厚,老夫尽知。他二人被牵累老夫心中不安,便厚颜来求……老夫知晓此事艰难……”
  他起身,贾平安更快,一把扶住了孙思邈,笑道:“孙先生先回去,此事我来想办法。”
  孙思邈看着他,“难。”
  贾平安说道:“中原能历经千年而不衰,经历多少次兵灾,百姓死伤惨重,堪称是千里无鸡鸣,但每次都能再度繁茂起来,这里面不仅仅有我汉儿的坚韧不拔之功,更有医者们的辛苦付出。孙先生,安心!”
  孙思邈走了。
  狄仁杰走了,贾平安也失去了自己的幕僚。
  “先生。”
  王勃来了。
  贾平安问道:“当初你学医为何?”
  王勃说道:“阿耶说要孝顺耶娘便该去学医。”
  贾平安再问道:“这等人可多?”
  “不少。”
  王勃不知他为何问这个问题,“医者小人也!但凡大户人家必然会专门让人去学医,以此来医治一家。”
  他继续说道:“豪族大多家中有自己的医者。”
  娘的!这是自给自足了。
  贾平安把事儿说了,王勃诧异的道:“先生为何为此辈冒险?”
  贾平安一巴掌拍去,“若是没有医者,你以为自己能平安活到这个岁数?”
  王勃说道:“孙先生这等医者我等自然是佩服的,但更多的是小人。”
  “胡言乱语!”
  贾平安真的怒了。
  王勃却梗着脖子说道:“先生你看看那些医者,为何医术再高也不能做高官?就是品行不端!”
  贾平安一本书砸了过去。
  “滚!”
  这个时代对医者的歧视近乎于根深蒂固啊!
  贾平安进宫。
  “舅舅你要去九成宫?”
  “是啊!”
  贾平安也很无奈。
  李弘不舍,“你若是去了,我会担心。”
  “担心谁?”贾平安有些感动。
  李弘说道:“担心我。”
  贾平安觉得这货和小棉袄异曲同工,“我那事你做不了主。”
  李弘是真的不希望舅舅离开长安,“舅舅你说来听听。”
  “医治陈王的两个医者被下狱了,你可能解救?”
  李弘:“……”
  良久他说道:“我可以给阿耶书信劝说。”
  “长安才将发生这等事,你且消停些,我这就去了。”
  贾平安刚想出去,李弘叫住了他。
  “舅舅多带些人去。”
  贾平安淡淡的道:“担心那些余孽下手?”
  李弘点头,“那些人都敢谋逆,刺杀你自然也敢。”
  这娃不会说话!
  贾平安说道:“小事,不必担心。”
  出了大明宫,贾平安上马,突然想起了什么。
  “先去一趟皇城。”
  晚些贾师傅在十余百骑的护送下出了长安城。
  宫中,李弘很是不解,“舅舅不是说不怕的吗?”
第1075章
他就是老夫的扫把星
  “老夫不喜长安城。”
  黄昏了,天气凉爽了些,孙思邈和弟子们坐在院子里乘凉。
  他摇着蒲扇说道:“在长安之外,老夫见到有人生病就能救治,在长安却不能,权贵来了老夫就得先为他们医治。老夫知晓贵人贵重,可每次这等事一出老夫就想回去,回山里去,回乡野去。”
  一个弟子说道:“先生,帝后颇为尊敬先生……”
  孙思邈看着这个弟子,知晓他们还年轻,喜欢在长安这等繁华的地方长久停驻。
  “那不是尊敬,是因为老夫的医术……”孙思邈何等人,活的比当世的所有人都长,见过的人心鬼蜮比所有人都多,只是以往不在意这些而已。
  “若是老夫的医术也救不得宫中的贵人时,你等以为宫中还会尊敬老夫?”
  孙思邈微笑道:“老夫托了友人求情,又托了赵国公,看看吧。”
  第三日,一封书信到了孙思邈这里。
  “是他的!”
  友人的书信写的很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93/35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