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扫把星(校对)第32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17/3565

  苏荷问道:“你要钱作甚?”
  兜兜说道:“我要和二娘子去西市逛。”
  闺女竟然学会逛街了?
  但想到的不是老母亲,而是闺蜜。
  “小小年纪逛什么街?”
  苏荷义正辞严。
  兜兜怒,“阿娘,你上次还说自己七八岁就偷偷跑出去逛街,被外祖抓回来打了一顿。”
  哎!
  闺女看来功力不够啊!
  你既然要钱,就不能挺直腰杆,要学会迂回,要学会嘴甜哄人。
  “贾兜兜!”
  自己的糗事被女儿揭穿,苏荷不禁怒了,“钱没有。”
  兜兜哭唧唧,“阿耶……”
  贾平安当然不能当着孩子的面和老婆唱反调,所以他说道:“要敬重你娘。”
  兜兜福身,“见过阿娘。”
  卫无双:“……”
  贾平安:“……”
  苏荷:“???”
  这是我闺女?
  兜兜柔声道:“阿娘,我想和二娘子出门。”
  苏荷情不自禁的点头,“好。”
  兜兜再说道:“出门不能没钱,没钱不硬气。”
  苏荷再点头,“好。”
  钱一到手兜兜就撒欢了,满院子就听她在咋呼。
  “云章,我要换新衣裳。”
  “三花,我给二娘子的礼物呢?赶紧搬出来。”
  “……”
  孩子大了,从刚开始对父母的依恋到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闯闯,这是一个必然的经历。
  “你拦不住。”贾平安说道:“把孩子禁锢在身边不是好事,只会让她唯唯诺诺,只会让她不敢面对外面的一切。”
  人总是矛盾的,一方面知晓必须要让孩子去见识外面的世界,一方面却担心孩子会受到各种伤害。
  所以从不知多少年前开始,这块土地上的父母从孩子出世伊始就在为他们谋划一切。
  华夏强调孝文化,有些人觉得不可理喻:凭什么要对父母这般孝顺?我有我自己的世界和生活,大家各不相干。
  可父母从孩子出世开始,就无怨无尤的在为他们谋划着一切,从学习到生活,从孩提时代到成年,从婚姻到孙儿的抚养……
  养儿一百岁,常忧九十九。
  人是相对的,一代代父母为了子女倾力付出。从刚开始的不理解,到做了父母后的恍然大悟,由此引出了一句话。
  “养儿方知父母恩。”
  兜兜还小,目前只是贪玩。
  但作为长子,贾昱却走上了另一条路。
  算学中,一群学生正在争执。
  “赵国公假道灭虢灭了奚族和契丹,引得周边震怖,外藩使者纷纷赶来长安表忠心,可这等忠心太假,表面忠心,暗地里却有怨怼之心,天长日久必然会导致藩属离心,智者不为也!”
  杨悦说道:“贾昱你也姓贾,你来说说赵国公此举对大唐可有好处?”
  贾昱的本性不喜这等争执,可作为贾家长子,他必须要学会前进,而非退避。
  贾昱说道:“奚族和契丹野心勃勃,反叛归顺无常,以至于大唐需要在营州维系一支不弱的军队盯着他们。这是对手还是藩属?”
  杨悦说道:“当然是藩属。”
  商亭马上为好友出手,“可有整日想反叛的藩属?”
  杨悦狡辩,“不是藩属朝中为何不派兵攻打?”
  是啊!
  一时间学生们议论纷纷。
  程政和许彦伯低声说道:“赵国公那次出使灭了奚族和契丹,阿翁很是高兴,说赵国公有他当年的风采。”
  不要脸!
  许彦伯腹诽一句,说道:“奚族和契丹如今在往西南迁徙,而大唐百姓不断往他们的地方迁徙,数十年后那里将会固若金汤。”
  这是老帅和宰相子孙拥有的眼光。
  程政看着站着和杨悦等人辩驳的贾昱说道:“这小子倔,有些意思。不过这等辩驳考的是眼光,他定然不敌杨悦。”
  此刻贾昱正在被围攻,但却神色平静。
  “不错。”许彦伯赞道:“至少气度不错。”
  “大唐使者到了吐火罗,随行五十骑兵竟然被拦截了三十,只许二十骑兵护送使者前往,可见诸国因赵国公之事对大唐的警惕。”
  杨悦很是信心满满,“藩属离心如此,随时都能反目成仇,所以我才说赵国公灭掉奚族和契丹之事值得商榷。”
  他看着贾昱微笑。
  上次商亭说想要太子的字,被杨悦取笑讥讽,随后贾昱去要来了太子的题字,商亭狂喜,杨悦不服,就去寻太子求字,被侍卫拿下询问……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恨,从那一次开始,杨悦就把贾昱当做是自己的对头。
  杨悦再度进攻,“我听闻如今吐蕃和突厥在拼命拉拢那些小国,借口就是大唐跋扈,动辄灭族。这难道是好事?”
  同窗们都在看着贾昱,觉得他加入这个辩论就是自取其辱。
  商亭给了贾昱一个眼色,示意他别说话,然后自己起身,想转移众人的注意力。
  贾昱恍若未觉,“契丹和奚人可温顺?”
  众人摇头,商亭说道:“都是小人,野心勃勃,动辄反叛。”
  贾昱说道:“既然如此,大唐灭了契丹和奚人可错了?”
  “藩属会震惊。”杨悦觉得贾昱的观点错了,“藩属离心大唐将处处是敌……”
  贾昱问道:“敢问大唐威慑周边靠的可是仁慈?”
  众人楞了一下,摇头。
  贾昱说道:“我大唐能威震当世,靠的是从立国之后的不断征战。这个世间处处皆是敌人,所谓藩属不过是屈于大唐的兵锋之下。大唐若是对他们贴心贴肺他们可会对大唐如此?不会。”
  “吐蕃就是例子。”商亭说道:“先帝在时对吐蕃堪称是贴心贴肺,更是让公主远嫁,可换来了什么?换来了觊觎和野心。”
  有同窗低声道:“吐蕃是不地道。”
  杨悦有些不高兴,“那是禄东赞弄权导致的翻脸。”
  这个理由不错。
  但贾昱却问道:“大唐在乎的只是温顺或是野心勃勃,至于是谁导致的,与大唐无关。我想问……大唐灭了时常反叛的契丹和奚人,那些藩属惊惧什么?”
  众人一怔。
  许彦伯低声道:“有意思了。”
  程政点头,“是有些意思,这话……有趣。”
  他是清河公主的儿子,祖父更是大唐名将程知节,从小耳闻目睹之下,对这等外交之事的理解远超同窗……至少除去许彦伯之外再无对手。
  “这个贾昱,真是有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17/35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