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扫把星(校对)第33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93/3565

  禄东赞放下了手中的笔,揉揉眉心,“我听到了。”
  “大相,外面正在救治,且等救醒后再问问详细战况。”
  “无需了。”
  禄东赞松开手,“这一败,阿史那贺鲁就算是遁逃了,也失去了大义,突厥内部会抛弃他。随即各方势力为了争夺可汗之位厮杀,突厥五年之内无法威胁大唐。有了这五年,李治不会坐视,而是会盯着吐蕃,从各方面削弱吐蕃。我们没法等待。”
  随即文武官员都来了。
  一个年轻人站在侧面,也就是禄东赞下首的第一个位置。
  禄东赞简单的道:“阿史那贺鲁败了,战况不明。”
  一个文官说道:“如此先查探清楚再说。若是阿史那贺鲁还能支撑,吐蕃也该再等等。”
  “是。”另一个文官赞同这个看法,“我们应当再等等。”
  禄东赞微微蹙眉。
  作为权臣,他这些年一直在清除对手,到目前为止,他已经掌控了局势。
  但你要说一个反对的人都没有也不现实,事实上反对的人不少,只是那些人暂时蛰伏着,仿佛真的臣服于禄东赞家族。
  年轻人的眉间多了不渝,“等什么?阿史那贺鲁多年来被大唐打成了野狗,早已没了威望。此次一败,突厥要么舍弃此人,要么就沦为草原上的绵羊,再无斗志。这样的突厥可能牵制住大唐?”
  他走出来一步,目光炯炯,“失去突厥牵制的大唐,那些大军往何处去?别以为李治会让他的大军回去种地,他会盯着吐蕃。”
  有人说道:“我们在高地,他们无可奈何!”
  “愚蠢!”
  年轻人的眼神轻蔑的让人感到了羞辱,“大唐只需一步步蚕食,就能把我们封锁在高地,随后我们就成了瓮中之鳖。”
  “够了钦陵。”
  禄东赞轻声道,但眼中全是欣赏之色。
  这是他的儿子钦陵,最为出色的一个。
  堪称是文武全才,以至于他有时候都难免自矜一番,说自家受老天宠爱,竟然出了这么一个出色的儿子。
  钦陵皱眉,继续说道:“我们不动,大唐会动,随后军心士气就会散了。再有,大唐近几年源源不断在往安西移民,假以时日,那里将会成为大唐最坚固的堡寨,他们甚至能在那里征发府兵!到了那个时候,吐蕃如何攻打安西?”
  无人回答。
  钦陵退了回去,最后说道:“此战要打,打的越晚对于大唐而言就越好,他们的准备就越充分。”
  “够了!”
  禄东赞喝住了他,随后说道:“长安传来消息,李治令各地搜罗贫困者、无地者去安西,充实人口。只需十年,安西将会成为坚不可摧的城池,到了那时,我们只能去攻打吐谷浑,可有把握吗?”
  众人默然。
  钦陵微微眯眼看着父亲,“我有把握!”
  禄东赞心中微叹,觉得自己老了。
  “我们若是攻打吐谷浑,大唐就有了进攻的方向,他们会源源不断的调集大军在陇右道集结,随即不但攻打袭扰……我们很强大,但钱粮却比不过大唐,他们能耗,我们可能耗?”
  战争从不只是军队战斗力一个指标,国战要考虑的问题很多。
  “原来我想的是拿下吐谷浑,如此直面大唐,威胁他们的陇右道,随时能切断河西走廊。”
  谈及当年的谋划,禄东赞也不禁神色黯然,“可十万大军却一朝覆没,随即便是休养生息,旁观大唐四处征战……”
  那是他最为痛苦的岁月。
  “大唐扫清了辽东的威胁,从此就能专注于陇右道,若是再次出兵,大唐能就近调集大军前来增援,不利于我。”
  陇右道距离关中相对比较近,大唐最精锐的府兵就在此,可以迅速集结。
  “我们需要一次大胜,而此次出击安西,看似远征,可大唐比我们更远,远了不知千里。他们的粮草调运艰难,人员补给调运艰难,这便是我们的地利。我有些渴了,钦陵,你来说说。”
  “此战乃是国战,国战讲求的是天时地利人和。”钦陵傲然道。
  禄东赞喝了一口茶水,润润并不干咳的咽喉,心中欢喜之极。
  “出击安西,对于唐军而言是劳师远征,这是地利。天时,我军将士更能吃苦,更能适应西域的气候……”
  钦陵自信的道:“至于地利,西域各国皆惧怕大唐,却不得不与大唐打交道。若是两国大战,大部分西域势力将会站在我们这一侧,这便是人和。”
  “天时地利人和都有了,这一战……吐蕃必胜!”
  ……
  逻些城在颤抖。
  无数军士的脚步震撼着大地,缓缓集结于城外。
  陈武德悄然躲在看热闹的人群中,面色凝重。
  郑阳在另一边,同样如此。
  无边无沿的大军啊!
  而且前几日还走了一大批人马,从早上出发,直至第二日还在出发……
  这是国战!
  这个念头在陈武德和郑阳的脑海里同时泛起。
  禄东赞来了。
  赞普也来了。
  他们策马到了大军之前。
  赞普说道:“此战必胜。”
  众人欢呼。
  随后才是禄东赞说话。
  他淡淡的道:“此战之后,安西改名为安东!”
  对于大唐而言,安西那块地方在大唐之西。
  对于吐蕃而言,大唐在吐蕃之东……
高句丽还是高丽?最后一次回复
  经常有人看到前面就喷:高句丽也能写成高丽,随后一堆喷。
  码字挨喷是惯例,干这行就得接受这一行带来的一切,这点自觉爵士还是有的。
  高句丽还是高丽,我开书之前也做了粗略了解——其实无需了解,直接写高句丽定然会少了许多争议。但我这人……
  ……
  关于这个争执,爵士不是史学家,唯一能做的是多番查证。
  从各方面资料上来看争论不小,但争论的不是高句丽还是高丽,而是高句丽何时改称为高丽。
  也就是说,高句丽改称为高丽这个是史实。
  其次,多番争论的矛盾点也只是时间线……高句丽何时改称为高丽。但争论的时间线都在大唐立国之前,在南北朝时期,高句丽就已经改称为高丽了。
  也就是说,在唐代之前,高句丽这个称呼已经没了。
  别纠结这个问题了。另外,后续的王氏高丽是碰瓷,无需搭理。实际上王氏高丽碰瓷,也从侧面证明了高句丽改称为高丽这个史实。
第1138章
果然是禄东赞
  李弘对于军中的一切都很好奇。
  “舅舅,这是什么?”
  “舅舅,这是什么?”
  从出了长安城后这娃就不停的问。
  贾平安抱着教育孩子的心态,倒也耐心十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93/35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