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黑科技(校对)第10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23/1215

  而在正信的共享汽车计划之中,这座城市的重要性,与伦敦划等号。甚至于,在安吉莉拉等共享汽车高层进行规划的时候,把这座城市的重要性还划在伦敦之上。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大伯明翰地区,是整个欧洲年轻人口最多的地区!
  而与此同时,这里也是连续三年被全球美世生活指数排名为英国最佳生活质量的城市。在这里,拥有世界级公司、研发中心、世界知名大学和创新企业。
  不光如此,在这里有超过1900多个国际公司。在这里,有超过50万的24-35岁的年轻人。
  可以说,这里是一个充满了年轻的活力商业地带。也是一个最能代表英国年轻人消费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地区。
  正信在从宾利之后的布局,就是以这里为基准的。
  这里工业部门繁多,以重工业为主。世界最大的金属加工,有黑色冶金、有色冶金,机床、仪表、飞机、化学、等工业齐备。
  在之前,这里的汽车工业规模也很大,曾经一度有“英国底特律”之称。不过那是老黄历,正信正是整合了这个遗产,才得以在如此短暂的时间之内完成了汽车产业链的构建。
  事实上,中华与这座城市的渊源不浅,就在正信产业链基地的脚下,由中铁集团承建的400亿英镑的高铁项目,价值6亿英镑的火车站扩建项目,和伯明翰机场三千三百万英镑的跑道延长项目,也同时在进行!
  但是在今天,中华人再次给了这个年轻,充满活力而且对新鲜事物接纳程度最高的城市,一个全新的礼物。
  这个礼物,就是劳斯莱斯&正信英国推出的共享汽车!
  在此之前,这里的年轻人就已经通过Facebook以及推特等网络即时聊天工具,或者是一些网页的广告上,看到了正信共享汽车这个东西。
  许多人完全是奔着对这个新鲜事物好奇的心态下载的共享汽车APP,温莎就是其中的一个。
  作为一个在产品研发中心做行政的温莎,每天的出行路线并不固定,大量的工作使得她经常在伦敦与伯明翰两地穿梭,而在这两地的通勤固然可以解决,但是在市内叫出租车的费用可实在是太高了!
  温莎不是没有车,但是她可不想在整天把自己放在车里。而频繁的市内出行,一直是他比较苦恼的事情。
  “要是公司能给配一辆带有司机的专车,那可就好了。”大部分的时间,她这么想着。
  所以在共享汽车问世,了解到这项革命性的基础交通方式上搭载有自动驾驶功能之后,她立刻注册了会员。
  今天一大早,她就迫不及待的在APP里提交了用车申请。还没等她从公寓出门,就收到了手机的提示。
  “温莎,你的临时专车已经到达约定位置。”
  看着手机上的提示,温莎兴奋的推开门。果然,一台白蓝相间的BMWI3,已经停在了她的公寓门口。
  周围都是一些年轻人,见到这个新奇的东西,已经围在了那太汽车边上,轻声议论。
  “老天,难以想象,中华的汽车制造技术已经达到了这个高度。瞧瞧啊,这是纯电动的汽车!”
  “嘿老兄,不要说那些欧派涨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话,我们还有劳斯莱斯!”
  “咳咳、Mete、劳斯莱斯已经被正信收够了啊、你难道不知道,你面前的这台汽车,就是正信设计生产的嘛?”
  “昂昂?FK,还有迷你,也是正信的!这个车企简直是获得了上帝的眷顾!”
  温莎微笑着走了过来,用手机密匙直接打来车门,“嘿、这是我叫来的。”
  那三人挠了挠头,摊手道:“我们还没有注册,美丽的小姐,可不可以捎带我们一段,当然,我们不会打扰你的行程,只是想体验一下。”
  温莎点了点,挑了挑大拇指,“当然,车上还有座位。”
  几人上了车。
  因为对这个共享汽车感兴趣,温莎之前已经在APP之内做了功课。
  同样用自己的账户开通了使用时间,开始计费,温莎直接将自己公司的地点通过笨笨英国版与汽车相连。
  “嘿笨笨,带我去这个地方。”
  车内,一个稚嫩的童声响起,“温莎,检测到您已经在APP签订了自动驾驶功能的使用须知与免责条款,请问是否开启自动驾驶?”
  “YES!额驸考斯!”
  还没等温莎回答,坐在副驾驶的一个帅小伙立刻答道。他坐上这台I3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体验这个自动驾驶功能。
  作为一个科技公司的研发人员,这个功能对他有致命的吸引力!
  但是让他遗憾的是,笨笨并没有做出回应。
  “这是有声音识别功能的,你的声音没有录入,因为没有签订免责条款,它可不会听你的。”温莎看了看那个小伙儿,微笑着揶揄道。
  “笨笨,启动自动驾驶,带我去目的地。”
  “笨笨收到。”
  在一声回应之后,汽车缓缓启动。
  坐在主驾驶的温莎带着一脸的惊奇,感受着汽车在略微拥挤的路面上自如行进,从容而优雅,她回身对另外三人做了一个夸张的“Waoh”口型。
  “这太不可思议了!要知道,一台汽车能依靠车载系统实现这个自动驾驶功能,至少在语音识别模式技术,视觉识别模式技术和中心处理技术以及各种操作,交规数据方面做到极致!”
  “额妹子英!”
  “安玻璃五包!”
  三个技术男比温莎还惊讶!
  “OK,Guys。”温莎摊了摊手,“你们该下车了。笨笨,停。”
  汽车在路边从容靠停。
  见到三个技术男依依不舍的走下车子,温莎有一些小得意。
  在车子重新向自己的公司行驶而去的时候,温莎拿起了自己的化妆包,在车内悠闲地补起了妆容。
  在这一刻,她实现了“有一台配有司机的专车”的愿望。
  在这一刻,她没发现的是;来自中华的科技技术,正在悄然改变英国年轻人的生活方式!
第1387章
更美好的可能!
  伦敦。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首都,欧洲最大的城市。与美国纽约并列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与纽约、香港并称为“纽伦港”。
  这座国际大都市位于英格兰东南部的平原上,跨泰晤士河。是英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中心和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有数量众多的名胜景点与博物馆。
  如果给伦敦一个定义,那么可能只有一个词;多元化的大都市!
  这里的居民来自世界各地,各种种族、各种宗教和文化在这里教诲,形成了一个大熔炉般的城市。在这里使用的语言超过300种,毫不夸张的说,伦敦是全球化城市的典范。
  而16世纪后,随着大英帝国的快速崛起,伦敦的规模也高速扩大。发现接到现在,无数的现代化街道以历史街道相融合,形成了复杂的市区交通环境。
  面对七百多万的固定人口和超过一百五十万的流动人口,这样的交通环境,一直是市政的噩梦。
  在伦敦,不仅有着全欧洲最多的人口,也有着整个欧洲最多的出租车数量。在伦敦市区,自己驾车有的时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往往,你会因为拐错一个路口,而堵在街道上,耗费一整个上午的时间。
  所以,在这里的街道上,每一百台车里,就有十三辆的出租车。
  但就是这样的出租车数量,也仍然无法满足城市局面交通出行需求。
  所以伦敦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只能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来解决居民的基础交泰出行难题。那就是……增加出租车的数量。
  可即便是将出租车的总数提升至了12万辆,也没办法保证在交通高峰期内,十个人之中有一人能在第一时间打到车。
  或许有人不知道这组数据代表了什么,那么可以用京城的数据来做对比。在中华京城,总计人口两千一百七十一万,而出租车数量,则为6.6万台。
  伦敦严重超标的出租车数量,既没有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也没能让更多的出租车司机提成收入。
  现实的情况是,已经连续五年,伦敦的出租车工会向政府提出抗议,要求停止无目的无止境的增加出租车牌照发放。保障出租车司机的收入不再降低。
  而每一年的每一个月份,伦敦市政厅都能收到超过五百份的投诉书,抱怨出行困难。
  那么为什么会造成这种两头不讨好的情况呢?
  归结其原因,还是在路况上面!
  这些年,市政府在市民们出行不便的抱怨,以及出租车工会的指责下。在近五年共计投资了超过120亿英镑,建立了庞大的地下铁路线。
  但是然并卵。
  伦敦复杂的城区环境,以及许许多多根本不能拆除的历史建筑,导致根本没办法保证每个地铁站以科学的布局建设!
  也就是这样杂乱的街道,使得整个城市的交通常年处于一种病态之中。
  但是在今天,这种病态,似乎得到了一丝丝的改善。
  对于伦敦交通监察署来说,每一天都是无比繁忙的一天。
  第普利尔警官如往常一样,抱着肩膀看着眼前的一百一十二块交通屏幕,这是他治下的街区,除了任何拥挤塞车,或者是严重交通事故,他都要面临那个秃瓢署长的上司一顿批评和指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23/12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