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黑科技(校对)第11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95/1215

  “天呐,是我看错了吗?虽然今天有云,但是现在并未收到有雨的消息,但是我们看到,哈维尔的赛车上,使用的竟然是雨胎!天呐,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第1650章
保胎战术!
  在F1赛事当中,轮胎大致分为干地胎和雨胎。干地胎根据赛道的气温和速度,分为紫色极软胎、红色超软胎、黄色软胎、白色中性胎、橙色硬胎五种。
  而雨胎分为全雨胎和半雨胎两种。
  其中全雨胎为蓝色标识,一般称为蓝胎,是在大雨天气中使用。而半雨胎因为轮胎边际是绿色标识,所以也叫绿胎,是在雨势很小或者刚下过雨地面积水不多的情况下使用。
  而现在,威廉姆斯2号车的轮毂上所搭载的,就是蓝色全雨胎!
  在2018年之前的F1之中,只有场地上明确出现了降雨,赛道上亮起“雨地牌”的时候,赛车才可以进站换台。但是随着18年规则的修改,为了获得更大的战术多变性,官方已经允许车队自由选择进站时机来更换轮胎。
  可饶是这样,大部分的车队还是会选择沿袭之前的换胎方式,即路面积水才进站换胎。
  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有两方面的原因;
  首要的一点是全雨胎上有七条环形纵向胎沟,与干地轮胎上的纵向胎沟相比胎沟的宽度略窄一些,并辅以等宽的斜向弧形胎沟,以中央纵向胎沟为中心分别向两侧放射,因此可以在有效地破坏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水膜的同时,将水有序地排挤出去,以保证轮胎获得最大的抓地能力。
  与干地轮胎相比,在有积水路面上,使用了雨胎的赛车最高车速优于干地轮胎,且使赛车更易于控制。
  可是,全雨胎的滚动阻力相对略大,对动力传递的消耗也相对较大,所以使用这种轮胎在干地上行驶其最高车速上会大大逊色于干地胎。
  而因为纵向轮胎花纹的力作用,和轮胎材质是软胶的关系,所以雨胎在干地的时候耗损极大。
  所以几乎所有车队都会在见到路面严重积水的时候才会更换。
  而现在,虽然天空上阴云密布,可是谁也不知道这个雨什么时候能下的来。在体育赛事之中,天气是最难控制的一个因素,所以几乎所有车队都会选择保守。
  如果在比赛一开始就选择了雨胎,万一十几分钟不下,那岂不是白白浪费了一套轮胎?
  所以威廉姆斯车队的战术,让全场的观众和解说不得其解。
  “天呐,威廉姆斯的技术指导难道是昨晚嗑药了吗?现在就早早的换上了雨胎,万一十几圈下来不下雨怎么办?”
  “是啊!所有的车队都在用光头胎在跑,这样一来他们在比赛开始阶段就会因为轮胎的关系落后很多的!”
  “FKit!昨天好容易拿到的第四位发车,这么一来全都浪费掉了啊!”
  在发车区看台一片吵嚷之中,果然威廉姆斯一号车已经从第四位落后到了第五位。
  然而,虽然解说和现场的观众对威廉姆斯二号车吐槽连连,但是在车队的维修区之内,所有的车队成员都是一脸的淡定。
  出场用雨胎的要求,是哈维尔在赛前自己提出来的。而这个要求,在阿隆索和车队战术指导的研究之后也得到了通过。
  赛道之上,哈维尔看着不断有赛车从自己的身边超越而过,神色淡然。任凭身边的引擎声呼啸,只是按照自己的方式稳稳前行。
  通过这两天的练习赛和排位赛,对于新赛车的动力水平他已经有了很深的了解。所以哪怕现在用的是在极速上有所欠缺的全雨胎,但是凭借赛车良好的动力输出,在落后了两个车位之后,他仍然凭借稳健的技术牢牢的占据了第六的位置。并且在控制轮胎磨损的前提下,慢慢拉升速度。
  而此时,天空上的阴云已经变得更加浓稠。
  汉密尔顿此时已经牢牢占据了优势,凭借首位发车的便利,他正在极力的刷着圈速,力图在比赛开始阶段就确认优势。
  他现在的赛车上搭载的是一套白色中性胎,对应目前赛道的温度和湿度,将奔驰赛车的全部性能发挥了出来。
  在汉密尔顿看来,因为天气的不可确定性,至少要为自己预留出一次进站的更换轮胎的时间。
  随着二十余台赛车的引擎呼啸,时间一点点过去。一圈,两圈,三圈……
  马上,比赛的时间就过去了七分钟。此时,汉密尔顿已经跑完了四个整圈。在极力拉圈速的情况下,那一套白色中性胎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破损。从后视镜之中,汉尔顿清楚的看到,左右后胎的边际部分已经有了飞边。
  可是此时,通过队内通讯他了解到,自己此时已经领先了身后的瑞斯法斯特一号车整整12秒的优势。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打算放慢速度,将这套轮胎的作用发挥到极致,继续前行。
  就这样,在很快的时间内,两圈又匆匆跑完。
  奔驰目前所用的轮胎是普利司通胎,为了追求性能,普利司通的耐磨性不是很好。一般来说八圈差不多一套轮胎就废了,此时,汉密尔顿已经在极速状态下跑了6圈,在高速行进之中,他发现轮胎已经开始有了脱落。
  这就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了,他马上请求了车队进站。
  而此时,哈维尔已经落后到了第8位,而在总成绩上,与排名第一的汉密尔顿差了42秒之多。
  带着这个优势,汉密尔顿迅速进站。车队只用了两秒多的时间,便为他更换好了新胎。
  迅速通过侧道回到赛道上,汉密尔顿仍然占据着领先优势。虽然在总成绩上已经落到了第二,可是较身后的瑞法1号车想相比,他的车胎是全新的!
  这,足以让他在瑞法1号车进站的时候重新夺回第一。
  但是,此时的汉密尔顿看着赛道上方已经压得很低很低的阴云,有些不太好的预感。
  “哈维尔有没有进站换台?”通过队内通讯,他问到。
  “还没有!”耳边,技术指导的声音传来。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随着一声闷雷,天空上淅沥沥的雨滴,倾泻而下。似乎没有一丝丝的停顿,雨滴便陡然变成了雨幕!
  汉密尔顿此时正处于三连弯路段,他只觉得赛车在出弯的时候,车身已经变得不受控制。
  随着赛道两旁打起了降雨牌,各个车队纷纷要求进站换胎。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已经处于总成绩第九,从比赛开始就一直被吐槽的哈维尔,发力了!
第1651章
战术生效!
  威廉姆斯车队所使用的是普利司通全雨胎,凭借独特的花纹结构,这套全雨胎能在一秒钟之内排去数十升的水。而为了增加清除地面雨水的功能,这套轮胎的直径比旱胎足足宽了一点五厘米。
  在赛道上陆陆续续的赛车进站换胎之时,哈维尔却直接加速,以相较于没有降雨时更快的速度,迅速向前挺近!
  看到这一幕,现场解说发出了一声惊呼:“上帝,哈维尔疯了!”
  不怪他惊奇,哈维尔所使用的这套雨胎已经在干燥地面高速跑了六个整圈。雨胎所使用的超软橡胶本来就不耐磨,如果按照正常的节奏来看,现在轮胎早已磨损严重,彻底失去了作为雨胎的意义。
  要知道,雨胎的所有价值都在排水花纹上面。如果没有那以几何阵列形式存在的花纹,在大雨滂沱之中起不到良好的路面排水作用,那么这套轮胎将毫无意义。
  事实上,在刚才的比赛之中,解说就以非常专业的角度吐槽了威廉姆斯车队的雨胎战术。
  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这套轮胎会在五圈之后彻底磨光花纹,而如果威廉姆斯车队真的撞了狗屎运,在齐全之内迎来降雨,那么这套轮胎也已经因为没有了花纹而彻底失去作用,使得赛车不得不进站。然而根据目前的规则,他们就只能在大雨之中使用半雨胎和那些更换了全新全雨蓝胎的赛车竞争,这无疑将会把自己置身在一个相当尴尬的境遇之中!”
  此时,看台上的一些资深车迷也发出了嘘声和呼喝。
  几乎所有熟知F1的人都知道,在这样的情况下,哈维尔的追赶势头无疑是强弩之末。马上,他就会因为路面积水严重,而缺少了花纹的轮胎无法持续保持雨中高速行进而不得不进站。
  这样一来,威廉姆斯车队的1号车既没有通过全雨胎开局而获得速度优势,也没有因为赶上大雨而占到便宜。
  瑞法车队的维修区,戈弗雷看着赛道上陡然加速的哈维尔,无奈的耸了耸肩。对身旁的车队经理埃森斯做了一个自己“完全不懂对方在做什么”的手势,道:“我真搞不懂,威廉姆斯车队是那一根脑筋搭错了位置。”
  可是,埃森斯却并没有给他做出附和的回应,而是看着实时视频之中在大雨之中不断加速赶超那些还用光头胎挺着,等待进站换胎的赛车的威廉姆斯1号车出神。
  这个在F1之中混迹了十几年的老人敏锐的注意到,威队1号车的那四只轮胎,磨损似乎……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严重!
  事实证明了他的猜想。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哈维尔挺不了多久的时候,哈维尔的圈速全在不断的上升!
  只用了一圈的功夫,他便已经追到了总排行榜第五的位置。
  F1之中,赛车进站更换轮胎是非常迅速的,一般的车队都可以将更换轮胎的时间控制到两到三秒。可是这并不是说,进站就只浪费这三秒。
  赛车从高速降到低速,再进站换胎,再到出站并道,这一套程序下来,至少要浪费掉十几秒的优势。
  而更加严重的问题是车手的节奏。
  虽然各个车队都早有准备,但冷不防降下来的大雨,仍然让一些车手难以适应。
  整个赛道的速度,慢了下来。
  就是这一个空档,哈维尔直接杀进了前五,并成功的甩掉了欧联的2号车,进入到了前三!
  此时的汉密尔顿已经是叫苦不迭。
  他刚刚更换了轮胎,此时车子上搭载的还是一副橙色旱胎。按照目前的情况,他其实应该立刻进站。但是一来,还没有到达进站的时间,而来他此时不甘心!
  如果此时进站,那么之前积攒下来的优势就会荡然无存。
  可是用一套光头胎在路面积水已经相当严重的赛道上前行,他已经深深的感到了力不从心。赛车似乎是有了自己的想法,随着车子的速度的变化开始在赛道上蛇行。
  直道尚且好一些,但是每一次入弯,汉密尔顿都感觉自己像是驾驶着一台满载了火药桶的战车,随时有引爆自己的危险。
  而就在这时,他的身后响起了阵大雨也无法掩盖的引擎蜂鸣,通过后视镜,他看到那声音的来源——正是自己一直耿耿于怀的威队1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95/12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