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黑科技(校对)第2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1/1215

  但是现在面对如此庞多的订单,可不能再去挥霍研发点换材料单位了。
  自己的这些研发点,可都是辛辛苦苦攒下来的。用来买车型库里的整车设计,他能舍得。但是就这么代替生产原料,可是有点儿太亏了。
  按照系统操作面板上的提示,X记忆合金的生产原料包括三个部分——钛,镍,钯。
  钛镍都好说,市面上就有专门的原料生产公司。
  虽然说中华目前的钛冶炼技术不完善,但是类似海绵钛这种初级生产原料还是能基本满足市场需求的。
  李凡愚之前的时候就知道,洛阳就有个名叫万基的公司,每年可生产11000吨的海绵钛——这个事儿学校校刊上提到过。
  所以他直接找到了万基的电话,订购了一批海绵钛。话说现在国内行业内需求不足,海绵钛价格大幅度下跌,倒是好好的让李凡愚占了次便宜,用很低的价格收购了一大批。
  镍就更不用说了,这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往前推十年,中华就是镉镍电池的生产大户,现在因为锂电池的盛行,这东西也是便宜的令人发指。
  唯独钯,可特么让李凡愚犯了难。
  这东西用空间研发点置换的话,五十个点才能兑换一个单位。而一个单位,也就是小拇指盖那么大。
  对于这个价格,李凡愚认为还是公平的——Pd钯金嘛、钻戒底座都是这货制造的啊!
  李凡愚之前研究了一下,Pd钯在X记忆合金的生产原料占比不是很大,鉴于Pd这种元素的特性,他感觉应该是起到了一个催化的作用。但是镍钛两种元素,很明显是不需要用到这种催化元素结合的。那么在X记忆合金里,Pd只能是用来融合那神秘的X元素了。
  可是……由于现在的金属投资热,这玩意儿已经被炒到了差不多170块钱每克了。
  订单这么多,即使是使用比例照其他两种原料少很多,总体下来的用量也是不少。
  这特么……实在是有点儿伤不起。
  但是思来想去,他还是决定吃点儿亏,直接找人采购了——研发点他到底还是舍不得乱用。
  于是,正信的采购部的员工可是十足过了回土豪瘾,成斤成斤的往动力公司那边儿送钯金……
  某国防科研基地。
  看着面前三副在灯光下熠熠生辉的管接头,满头白发的王立群眉头正紧紧的拧在一起。
  “对正信采购用的壳公司一定要做好保密工作,小刘,那小子到底是什么来路?你调查过没有?”
  “部门里都快查了他家里上三代了,在没做企业之前就是一普通大学生。”之前那个从李凡愚那里拿走了金属风暴的汉子换了个姿势,盯着这三副接头半天了,脖子都有点僵。
  王立群将接头拿起,不置可否:“你见过这么邪乎的大学生?这东西当初辽宁舰接过来的时候,工程院那边可是攻关了几次也没搞下来。”
  “王主任,要不、我再去查查?”姓刘的汉子询问到。
  还没等王立群点头,一个身后跟着好几个人的老人急匆匆大步走了进来。
  王立群和小刘立刻立正敬礼。
  “快让我看看那三副接头!”老人顺手从军装外的白大褂里掏出手套,将王立群递过来的接头端住。
  “测试过了吗?”
  “测试过了!”
  “能够满足要求,胜任服役条件吗?”
  “完全可以!”
  “好!好!这可是解决了大问题了!哎对了,刚才我进来的时候你们俩聊什么呢?”
  “哦、我在跟小刘说那小子的事儿。那小子……透着点儿邪性。”
  老人神色一凛,双眼射出的寒光仿佛两柄利剑:“哦?怎么个邪性法?立场上有问题还是跟国外搞了什么小动作?”
  “额、那倒没有。就是感觉之前挺普通的一大学生,短短时间内就研发出了这么多的东西,实在是不可思议。”
  老人的神色缓和了下来,“老王啊、我们的工作性质特殊,谨慎是没错的。但是……老蒋军统的那种思想可不能有!现在时代变了,年轻人做出什么样的成绩,创造出什么样的奇迹都不奇怪。”
  说着,老人看着手中的接头,再拿起桌子上的检测报告仔细看过之后,才打了个哈哈:“那小子如果没有问题,你们可得给我盯紧了。不是监视,而是保护!我说的你们能明白吗?”
  “额……既然是这样儿,不如把他请到基地来……”
  “明不明白?”
  “明白!一定完成任务!”
  老人见自己的老伙计一脸的无奈,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干安全工作,要知道什么能管,什么不能管。这一点国家没有明确的规定,只能靠我们自己的判断。我们不能总是把所有人都当贼防着,或者圈养起来。给予一定的自由,才能让更多的人才和新事物开花结果。老王啊,这个分寸你得学着掌握啊。”
  看着自己的老伙计重重点头,老人这才欣慰的笑了。
  他自言自语道:“话说……好像还欠那小子一个人情没还呢。”
第0333章
这也算是要求?
  跟超级生产线蹩脚的产能不同,材料实验室的那些设备,可着实是给力的很。
  先期接到的这些订单虽然不少,但是每个定制件在制造数量上倒不是很多。所以依靠材料实验室那些个可以同时运作开工的设备,只花了几天时间,李凡愚就将手上积攒的订单生产完毕了。
  他知道,这些订单里很多都只是试探性质的。
  其中有几个奇怪的接头和管阀订单,更是只做了三四对,八成是哪个大公司制作的样品。
  接头和管阀这样的东西,虽然看起来不大,但是在工业领域的用量可大了去了。想必这些公司在见识过X记忆合金的性能后,肯定会追加大单的。
  想到这里,李凡愚怕了拍手上不存在的灰尘,心情一阵舒畅。
  麻蛋,终于干完了。
  嘿嘿、缺钱状态终于能缓解一下了。
  这一段时间产业园区的实验中心可是烧了不少的银子,几乎占用了正信开业以来一半的利润。
  就这还是在占地方面不花钱,各项开支上省又省的情况下。
  由此可见,真要是下定了心思玩儿研发,那可不是所有的车企都能玩儿起的。
  也就是凭着正信牛逼的盈利。这样的一个实验中心,要是不考虑国家方面给扶持,就算是经营了十几年的广旗,怕是都有把资金链弄断的危险。
  吕鹤鸣那边最近报告的很勤,看进度再有一个月的时间,产业园区的工程也就能完事儿了。现在安宁从德国买回来的那些实验设备,正在逐步在建好的部分安装。
  迷你部分的收益,也就足够维持这些开支了。
  一些心急的配件厂家也正在逐步的往园区里进,争取尽快将厂址迁移过天城来。
  迷你的热销,可是给他们狠狠的打了一剂强心针。
  现在,在汽车协会内部可是流行一句“跟党走肉吃,听会长话有钱赚。”的歪语,可见李凡愚和正信目前在行业之中的地位。
  总之,现在产业园区那边儿形势一片大好,前几天程刚还专门打了电话过来报喜并商量下一步的计划。
  下一步李凡愚也还只是有一个初步的想法,现在时间上还来得及,便商定忙完之后再跟他详谈。
  安宁那边今早也传来了消息;虽然收购股权的事情最初进行的并不顺利,但是在她的操作下,CPM方面也在动摇。毕竟集团内要是有正信这样的汽车生产企业参与进来,在很多方面也有一定的好处。
  在李凡愚看来,这种扭捏无非就是想提高价码罢了。
  对于美国佬,只要给出合适的价钱,他们连自己亲姥姥都能卖,何况是股权?
  现在全球的经济形势都增长缓慢,大环境不好,对于这种投资CPM是不会拒之门外的。
  这一点李凡愚很有信心。
  事实也的确证明,美国人的节操是很有限度的。李凡愚刚回家睡了一觉,安宁就从美国又打了电话过来。
  事情基本定下来了。
  安宁拒绝了CPM方面提出的股权置换的提起,在强硬且极富技巧的谈判后,以一亿五千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CPM集团旗下汽车经销业务百分之十五的股份。
  大方向定了下来,剩下来就是一些琐碎的条条款款了。那些得靠时间和精力去磨,着急不得。
  能这么痛快的达成股权交易,其实CPM也是很无奈的;一方面确实是因为股市的不景气,现在集团的业务增长也非常缓慢,股价本就不值钱。再有第二个原因就是,迷你在中华的热销和在美国的影响力,已经让CPM感到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赚钱机会。
  说实话,正信用一亿五千万买百分之十五的股权,这要是放在以前CPM谈都不会谈的。
  现在安宁拿着迷你做诱饵,却由不得他CPM不上钩。
  合作的事情就这么愉快的定下了,本来李凡愚作为正信的总裁,是应该去美国走一趟在华尔街露露脸的。
  但是几个意外的访客到来,却让他装逼之心没有得到伸张。
  来的不是别人,还是之前从自己手中拿走金属风暴的那个汉子。
  只不过这次他是跟着另外四个人一同前来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1/12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