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黑科技(校对)第2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8/1215

  老孙一听,立刻拍了拍脑袋,从善如流:“额、就像是一块谁都想闻一闻的香饽饽。李总,这件事儿你可得把持住啊,不然把咱们的技术都卖出去,咱正信受到的冲击可就大了。”
  李凡愚也是好笑,对他做了个稍安勿躁的手势。
  “老孙呐,你放心。”
  见潘强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李凡愚便询问道:“强哥,怎么看?”
  潘强坐直了身子,将一份准备好的客户统计资料送到他手里,“嗯……这些企业对类似于底盘平台,发动机和变速箱这三大件的需求很大。要是完全满足这些车企的需求,在短时间之内咱们肯定能大赚一笔。但是从长远来看,市场上充斥着类似配置的车型,肯定会对我们目前在售的车型在销量上产生一定的影响。刚才我跟老孙也研究了一下,如果真的把这个口子打开,把咱们正在使用的这三大件对外销售。那么……我建议实验室那边应该立刻着手对现有车型进行升级换代,以便在技术层面上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李凡愚一边看着手中的资料,一边对他点了点头。从现在就能看出来,当时让潘强来掌管动力公司的决定还是正确的;潘强有缜密的心思和长远的眼光,能把控好大方向。在这一点上,孙国义不如他。
  刚才的一番话,潘强其实阐述了卖与不卖这两个选择的利害,并且将选择权交到了李凡愚手上。
  可是有一点,他还不太明白。
  要知道,正信现在旗下的车型都是定位在中高端的。就算最便宜的A4,在配置上也几乎站在国内B级车市场的顶端了。
  这些资料上显示,这些车企……除了几家想做皮卡和SUV之外,定位可都是经济型家用轿车的啊。
  正信现在自家使用的配件,无论是ZGX888也好,A4A6上的CVT变速箱也好,可都不便宜……
  面对他的疑问,潘强只能无奈地笑道:“哎、关于这一点我打听了一下。事情是这样的;虽然现在税率还没有调整,但是国外的整车和零配企业似乎是示威一般,已经率先一步提价了。就拿三菱的发动机来说,之前因断轴质量造假事件的打击,G1X1.3-1.6L系列发动机曾经一度降价了百分之二十。但是现在,却已经在原售价的基础上还加价了百分之三十。这样一来,一台应用十几年前技术的1,6L自吸发动机,在价格上已经几乎与我们的1.8T涡轮增压发动机等同。在这样的情况下,车企当然会把目光投向咱们。”
  李凡愚略一思量,便一拍大腿;握草!这群歪果仁贼呀!
  要是按正常人的理解,企业自己提价把用户推向竞争对手可不是一件明智之举。
  他为什么说这些车企贼?
  产量啊!产量!
  虽然这些国内新兴车企想买正信的总成和技术,但是正信有那么大的产能去支撑这个市场么?
  很显然没有!
  正信动力的ZGX888生产线,就算是有精力声纳给工人加Buff,在二十四小时三班倒的情况下,也将将满足A4A6迷你这三款车型所需。
  正信已经是各个车企眼中钉肉中刺了,动力公司的情况基本已经被那些竞争对手摸透了。
  所以在他们想来,正信无法满足需求的情况下,这些新兴车企只能回过头去捏着鼻子买高价配件。
  而如果正信经受不住诱惑,牺牲自己的整车产量来做外销。那就要面临着相同配置遍地开花的窘境,这几乎是自毁长城——一般脑子里没有溃疡的老总也都不会这么干。
  其实老孙担心的,也就是这个。
  面对孙国义见缝插针,再一次的提醒,李凡愚咧了咧嘴,“就那么怕我经受不住诱惑?”
  他这一问,潘强和孙国义这对搭档齐齐的挂出了一副“谁不知道你呀”的表情。
  也难怪这俩人担心,自家老板的财迷属性,已经在之前多次得到了验证。从正信开业到现在,就没见过自己的老板错过一个赚钱的机会。
  事实证明,他俩还真没看错李凡愚。
  就像来之前在电话里对潘强所说的;卖肯定是要卖的,有钱不赚王八蛋。但是卖什么,怎么卖。
  呵呵……这特么可就是老子说了算的了。
  不是看我大正信产能不行么?
  哼哼,小爷这回直接跟你们玩儿个大的。还真就不卖配件了,直接卖技术!Xapp的车型数据路里,可是还有那么多低端车型呢。既然正信因为产能的限制做不了,那就先扔一个出来,转赚点儿外快不说,还能跟外企怼一怼。
  既然市场已经乱起来了,那不妨就让它更乱点儿。
  不能,总是让咱正信自己个吸引火力嘛!
第0356章
给小白鼠们加Buff
  安抚了潘强和孙国义二人,李凡愚便躲到了X超级生产线的车间里。
  当然了,来车间纯粹是为了找个清净的地方,可不是为了直接造车的。
  将车间的大门锁好,他直接就进入了Xapp空间之内。目的只有一个;找一个结构简单,技术含量低一些,便于生产的经济家用车型。
  然后……卖技术给国内的这些新兴车企圈钱!
  其实目前家用经济型车,是中华市场上需求最大的一个类。但是讲真,以正信目前的实力,李凡愚都不敢贸然进入。
  这一块市场,水简直是太深了。需要的可不仅仅是技术,考验更多的是一个企业的产能规模,成本控制能力。
  经济,家用。
  既然是说了经济,这一类车的售价就注定不会太高,也就是一般从六七万到十二三万这个区间。年收入能达到十万的家庭,是这类车的主要受众,同时也是汽车市场上基数最大的用户。
  而家用,就表示这类车必须有能基本满足家庭成员所需。多多少少,需要有一些能拿得出手的安全性和舒适型配置。更重要的是,车还得省心耐用。
  若是拿出来这两个元素其中的一个,都是好搞定的。但是两个元素同时存在,就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
  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在较为经济的售价并保证耐用性达到条件下,满足家庭所需的一切配置。
  这,就大有学问了。
  想要在这个市场有所建树,车企必须具备李凡愚担心的那两点——也就是产能规模和成本控制能力。
  所以我们看到;一贯以大规模生产压低成本,以轻巧省油为主打,成本控制优秀且可选配置丰富的日系车,占据了中华家庭经济用车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轻巧省油要是狠下心来不难做到,但是产能规模,配置和成本控制这三大块,可都是正信的硬伤。
  或者说,是任何一个没有经历过时间沉淀,拥有极其完善的生产流程制度和庞大配套体系支撑的车企的通病。
  单说成本控制这一块,它就不是一个车企想学就能马上学到的东西——这里边儿包含的因素太多了。
  如果将日本的车脆不脆,坑不坑的问题先放在一边。单说成本控制,怕是就连德美两系加起来都难及其项背。
  原因?
  国情也好,开发概念也罢,都是各方因素夹在一起才形成的。
  日本这个国家不大,但是人口众多。直接点儿说,就是小日本弹丸之地,国土之内除了白银资源还算说得过去之外,除了渔就是鱼。
  这种国情就决定了他们的制造习惯。
  在很多的车型上,日系已经将“省”这个字用到了极致。
  举两个栗子;
  比如车身钢板、如果说某款车要求城中量是一吨,钢板的最低要求是2公分,那么日系企业绝对不会把这块钢板做到1.9。但是,他们也绝对不会做到2.01——这是就是丰田模式。
  再比如车辆耗损这一块、按照德美两系的标准,就是尽量让车辆的使用时间长一些。但是日系不会,按照他们的思维,一个家庭用车的平均更换年限比如是八年,那么他们的所有零件都会按照八年的这个使用期来设计。保证前八年尽量不出问题,等到八年之后车开始出现问题的时候,也就该更换了。
  就是这种思维,决定了日系车强大的管控体系。而他们制造出来的车,也正好切合了家庭经济车市场的用车需求。
  所以说,不管你承不承认认可不认可。在中华汽车市场用销量证明了自己的日系车,已经给这一块市场制定了标准。
  而正是这种标准,决定了规模太小或成本控制能力不强的企业,无法与之抗衡。
  所以在李凡愚看来,在没有将内功修炼到一定程度,光拿着技术去死磕,会在这个市场上扑的很惨很惨。
  要知道,家庭经济型车的用户,其实是不在乎什么动力啊操控啊,技术啊什么的。只要车省油,不坏,开着还算舒服,就已经能满足了他们大部分的需求。
  虽然自己不准备做,但是现在在忽然掀起的造车热大潮之中,却并不妨碍李凡愚试试水。
  当然了,用正信的资源去试水可不是一件划算的事情。正信的每一条生产线,现在都在分分钟创造着利润。
  而这些刚刚兴起,手里抓着大把热钱想在汽车市场上分一杯羹的车企,在他看来就是一群最好的小白鼠。
  所以即使是除了满足这些老爷们求装备的需求之外,他也想支持一下。让他们在家用经济型车这块市场上,好好的跟以日系为首的车企们刚一下。
  打定了这个主意,事情就好办的多了。
  李凡愚在X空间的车型数据库里翻翻捡捡,最里边儿还不停的念叨——反正别人也听不见。
  “嗯……发动机这块倒是可以,7档双离合成本太高结构太复杂,PASS!”
  “嗯……底盘结构还挺简单的,就是特么发动机用的是日系的啊……这尼玛兑换出来也用不了,会被告侵犯专利滴……PASS!”
  “嗯?发动机跟ZGX888差不多,可自行生产。变速箱,低配五档手动,简单粗暴。高配六档手自一体,也还可以。底盘平台倒是老了点儿……但咋说也跟TT一脉相承嘛。嗯……嗯!就决定是你了!”
  李凡愚看着面板上数据库之中的车型,坏坏一笑。
  随即他便使用了点数兑换技能,从银行账户里提取了现金兑换了十万个研发点。
  几秒钟之后,一款在车型数据库中叫做“LAVIDA”的车型,便被李凡愚提取了出来。
  LAVIDA,在汽车历史进程未改变前的那个时空,中文名字叫做——朗逸!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8/12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