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黑科技(校对)第3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4/1215

  到那个时候,反倒是正信这样的企业。摸不到这样的政策,市场还会被抢占一部分。
  这特么天理何在?
  李凡愚撇了撇嘴,“我就是为了这个事儿来的。”
  发改委的领导砸了咂嘴,“怎么,你有意见?”
  李凡愚环顾了一周,最后双眼又重新落回到他的身上,一字一顿道:“我不同意。”
  “我不同意政府针对现在这个情况,急于对这些车企进行扶持和救市。”
  这话说出来,在座的一些领导立刻就冷笑了出来。
  李凡愚什么身份?
  一个中汽协的会长而已——这就是一个半官方性质的小官儿。
  说白了,李凡愚的话语权,也就仅限于在中汽协内部。出了这个范围,特别是在今天这个场合,当真是没有他说话的份儿。
  今天把他叫来,其实也就是做做样子而已。
  除了知道他能力和头脑的薛耀国和刘华之外,众领导的意思就是;我们今天经过认真探讨,激烈的辩论,充分汲取和综合了各方面的意见后达成一致,准备退出一点儿政策,拯救汽车市场颓象。
  而李凡愚在场,就是代表了中汽协,侧面证明了领导们把该叫到的人都叫到了。
  就这么简单。
  可现在,李凡愚竟然当众说不同意救市政策。
  这就让很多人发哂。
  依照这些领导的想法就是;螳臂当车,蜉蝣撼树。他特么还真拿自己当块干粮了!
  见众人脸上的不以为然,甚至是轻蔑,李凡愚耸了耸肩。
  “我就问你们一件事情,你们想打算推出什么样的政策,去解决现在的麻烦?”
  众人听了这话,心里就有点儿不舒服了。
  一领导用手指敲了敲桌子,“李会长,注意你的言辞。什么叫解决麻烦?我们聚到这里,是为了切实的解决问题!可不是甩包袱,打推手来的!”
  李凡愚不置可否,“行,你说什么就是什么。那请问,你们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刘华见场面有点儿压抑,忙起身道:“李会长,是这样的。按照我们之前的讨论,得出初步的意见是给这些车企减少一部分的税收。除此之外协调车企所属的地方政府和银行,让他们评估这些企业的资产状况,适当给予一些贷款政策。另一方面发挥一下政府作用,让他们看看可不可以联系一些,暂时性解决这些企业生存问题的项目。当然了,这只是暂时性的方法。先将这些车企的情绪稳定下来,给予他们一些坚持下去的条件和信心。在这之后,将由工信部牵头。针对现在的情况进行具体的评估和研究,从大方向上推出或完善扶持政策。”
  听到这个办法,李凡一笑了。
  这还真是……脚疼医脚啊……
第0476章
正信,李凡愚!
  “你们觉得靠着政策可以根本性的解决问题么?”
  “就算是能暂时解决问题,能顶多久?一年?两年?还是五个月?”
  “这一波政策实行下去,给这些车企吊一口气,他们日后存在的意义在哪儿?为中华汽车行业建设添砖加瓦?还是抢占本应该属于更优秀更具竞争力车企的资源,让劣币驱逐良币?!”
  这三个问题问出来,在座的领导们一时间都有些发呆。
  经过了三天的研究,经过了方方面面的牵扯,他们才找到一个可以暂时稳定局面的平衡点。
  可是这种微妙的,近乎是敷衍的平衡,却被李凡愚这个身不在官场的人一语击碎。
  众领导感觉到非常没面子。
  “放肆!你有什么资格对我们的决定说三道四?”
  “李会长能这么说,肯定是有办法喽?既然如此,这个问题不妨你去解决。如果能拿出一个让上面下面都满意的答案,我肯定举双手支持。”
  “就是!李会长,你的正信发展的不错,可以看不上这些政策。但是你怎么就知道,这些政策对中小车企就是不好的呢?虽然你没这么说,但是心里肯定是这么想的对吧?”
  “李会长快人快语,是真性情啊。但是话说回来,我们拿出来的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如果你有什么高见,不妨说出来。否则的话,还是按部就班的好。一个稳定的市场环境,才是所有人想看到的。我这么说,希望你能懂。”
  “哼、没错。要我说,吊一口气总比看着他们死了的好!李会长,你这是有站着说话不嫌腰疼的嫌疑啊。”
  面对在座一些领导的挖苦和嘲讽,李凡愚面无表情。
  这会开到这个程度,就没法再进行下去了。
  就在众人七嘴八舌的功夫,从跟李凡愚打了招呼就再也没说过话的薛耀国开口了。
  “诸位,先静一静。”
  待众人收声,他才道:“今天的讨论就到这儿,各位回去之后再想一想,看看能不能找出更好的解决办法。李总,你留一下。”
  薛耀国发话,再加上会议气氛已经变成了扯皮,众人也就起身散了。
  待人都走光了,烟雾缭绕的会议室里就剩下二人,薛耀国才起身将窗子打开。
  回身对李凡愚笑道:“看见了吧,这个司长不是这么好当的。当初我就应该坚决一点儿,在广旗好好干事业。”
  李凡愚摊了摊手,“你这话就有卖醋的嫌疑了啊,你这位置指不定多少人盯着呢,到你这儿还不情不愿的。”
  “不提这个。前天我跟童成通电话,他的意见跟你差不多,也说要慎重考虑政策的事情。之所以把人都支走跟你单独聊,我就是想问问。你反对政府出政策救市,到底是站在正信的方面来考虑了利害,还是真心感觉政策救不了这些车企?”
  李凡愚笑了,起身站到窗口吸了口新鲜空气,“我要说都有呢?而且老薛,你不会也真的认为靠着政策真能救这些车企吧?那你可就白在广旗干那么多年了啊、广旗一步一步走起来发展到今天这个高度,靠的是什么你不会不清楚。”
  薛耀国清楚。
  他刚刚入主广旗的时候,广旗还是三菱的打工仔。靠着一步一步积累经验,一步一步学习技术,一步一步投入研发,一步一步壮大自己完善生产,才最终摆脱三菱站了起来。
  这个过程,用了近十年的时间。
  十年的厚积之下,才让广旗从一个打工仔,变成了一个能自主研发,自主生产的整车企业。
  虽然广旗是一个国营企业,但是要说能取得现如今这个成果,跟政策没有什么关系。
  一个企业想取得长足的发展,就一定要自强。
  一个行业想发展,就需要整个行业的拼搏进取。
  靠政策靠国家输血,自己连骨头都没有了,还谈什么自强,还谈什么拼搏进取?
  说句不好听的,这跟蚂蟥有什么区别?
  如果薛耀国还是广旗的董事长,他现在肯定完全站在李凡愚这一边。
  但是现在不行。
  因为位置不一样。
  薛耀国双手掐腰,摇了摇头:“你以为上头傻么,这些问题不会想不通。但是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去年的这个时候,调整进口车税率的事情传出来,到现在实行不到半年的时间。没能一反汽车行业的整体低迷不说,还产生六百多亿的泡沫。你说,上头能不能袖手旁观?救,就还有一丝希望。不救,就得接受这一轮政策的失败。你说救不救?这件事,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这关系到国家对汽车工业下一步的布局,不然你认为这些车企有什么分量,能让工信部,国资委和发改委聚到一起专门研究解决方案?”
  这层意义李凡愚不是没想到过,不过不在其位不谋其事。在他看来,中华市场太复杂。而且因为汽车工业基础的薄弱,车企的条件又都良莠不齐。贸然出政策放大招,进行粗放式的放任发展,肯定是会搅动整个市场,到时候市场会变成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
  工业的事情,归根结底还是要从工业本身抓起。
  市场的事情,归根结底还是要交给市场来解决。
  不过薛耀国留他,不是为了倒苦水的,他没有这样的闲情逸致。
  前天他跟已经成为广旗董事长的康童成通电话,这位昔日的搭档和军师在了解了事情的全部情况之后,出的第一个主意就是——找正信。
  薛耀国当然清楚他的意思。
  作为政策司的司长,他非常清楚上面明确的给他下达了“务必让这些车企活下去”命令的意思。
  汽车工业作为国之重器,政府肯定还要针对这个产业有进一步的布局。
  所以现在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
  要么制定出一个可以解决这些新兴车企困境的政策,保证这些车企可以在短时间之内存活下去。
  这是下策。
  要么,给他们谋一条生路,并且能从根子上解决他们竞争力的问题。保证这些车企可以在未来一段时间之内提升自身实力,待到国家下一步布局时发挥重大作用。
  这才是上策。
  想要完成第一条不难。现在这个情况,只要过分打乱市场规则,适当的政策上面肯定不会吝惜。但是薛耀国知道,这是治标不治本。
  所以,康童成的建议和他心里想的不谋而合。不得不说,这是十年间合作产生的默契。
  想要这些车企真正的站起来,还是要培养他们的竞争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4/12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