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黑科技(校对)第8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12/1215

  举个例子;堵车的时候,若是按照里程为主要计费方式,那么就会造成使用时间长,但是具体不产生多少费用的情况。或者是有人长时间恶意占用汽车,但是却不使用。
  再举个例子,就是有人用共享汽车跑长途,时长可能不多,但是产生的里程海量。
  面对这些用车情况,就不能以单一的方式收费。剩下的最低消费,其实也是对于初期共享汽车能否盈利的一个补充。
  在将所有的意见再次筛选汇总之后,李凡愚脸上浮现出了满意的表情。
  面对刚刚开了一波脑洞,正处于兴奋状态下的下属,他缓缓起身,将双手压在了桌子上。
  “同志们,主线已经定下。我们开整!让共享汽车,尽快投付市场!”
第1078章
共享汽车,正式开启!
  确定了总体的章程之后,在安宁的主导下,各个部门开始明确分工。
  技术部门负责与百维互娱对接,以笨笨手机端APP为基础,制作共享汽车系统。
  宝马部分负责加速I3的孵化,尽快将这款最合适与共享汽车结合的车型送上生产线。
  运营部开始着手细化章程,制定出一套完整的程序,为投付市场做万全准备。
  而市场部则是从现在开始,就要对共享汽车的目标市场进行考察,制定收费标准,并且与目标城市的主管部门展开接触,划定商圈内的共享社区位置。
  一番分工制定完备之后,各方作鸟兽状散。会议室里,便只剩下了李凡愚和安宁二人。
  看着李凡愚仍然将注意力放在那乱糟糟,满是规划意见的白板上,安宁笑道:“怎么?还是担心?”
  李凡愚回神过来,呼了一口气,“说是不担心是不可能的。I3的预计成本是十三万每台,就算是第一批共享汽车投京沪广深四个城市,按照每个城市八百两的数量来算,车辆成本就有四个多亿。算上推广,人力成本,软件运营成本,以及构建共享社区的成本。这一轮的总投资眼看着就是要超过十五个亿的。”
  “噗嗤。”安宁捂嘴乐了,“集团里三五十个亿的投资你看都不看一眼,现在还为这点儿投资忧心?”
  李凡愚一咧嘴,“这就不是钱的事儿!咱正信到现在为止可还没做过赔本儿生意呢,共享汽车这个概念还是跟阿里,TSL和丰田掰腕子的一个新玩应儿。要是栽了,我的面子往哪儿搁……”
  “你这人,怎么不想想要是这事儿成了。那正信面临的将会是多么大的机遇?”
  “哈!也是。”李凡愚瞬间兴奋。
  安宁眨了眨漂亮大眼睛,不想理他。
  经过紧张而细致的筹备,正信共享汽车计划全面开展。
  不过这个项目还没出门,光是在集团内部高层之中传开,李凡愚就接到了好多个人前来询问。
  大家伙儿对于这个“共享”的概念,都是一肚子的不拖底。李凡愚只能不厌其烦的将自己的理论灌输下去,以安定下面对这个项目的执行力。
  到最后他自己也说得烦了,索性就对于不同的声音一概不理。看着共享项目的进度不错,更是直接将报复抛到了安宁那边儿。自己则去了正信动力,跟柳青一起捣鼓起以山神系列发动机为基础的系列工程机械产品研发。
  但是这也没彻底的捞下消停,正在李凡愚不亦乐乎的跟柳青升级马上就要完成工程车通用底盘平台时,程闻则的电话又追了过来。
  “老李、你这是在赌博啊!”
  面对这劈头盖脸,没头没脑的一句,李凡愚哼哼了一声,“你又怎么了?”
  “你们技术部那边跟我们对接了,开发软件倒是一点儿问题没有。不过是给笨笨增添一个功能而已,但是我这两天越寻思你这个项目就越不靠谱。你这汽车共享能成么?”
  李凡愚懒得解释,“敬请期待。”
  说完,直接挂断电话。
  ……
  李凡愚原本想的就是尽快将这个概念落地推行出去,最好是抢在仍然在众筹阶段的EP和丰田的新能源出租车项目之前,走向市场。
  再有涉及到多部门合作,与百维互娱和地方政府联手,正信的共享汽车项目从一开始就没想着要保密。
  正信“共享汽车”的消息,随着项目飞速的进展不胫而走。
  新闻媒体对这样之前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事情,起初表现出了极大兴趣。但是在诸多的评论和猜测之中,仍然认为这个共享汽车的项目,是正信租车业务之中的一个小分支。
  不过随着项目内容很快的被披露出来,正信和百维互娱方面的宣传预热正式开启之后,共享和碎片化用车需求的概念,终于引起了行业内人士和一些专业车媒的警觉。
  “共享汽车计划已经露出冰山一角,首批布局四个城市,投入超过三千辆新能源汽车!”
  “冬季攻势后一直沉迷的正信,对阿里和TSL发起反击!共享汽车,你听说过吗?”
  “非一般的概念!共享汽车到底是一线城市公共交通的补足部分,还是一次疯狂圈地的商业行为?”
  “正信疯狂的商业模式,前途难料的共享汽车!”
  一时间,反应过来的媒体开启了刷屏模式,正信共享汽车的全新概念,一时间成为了网上坊间的热点谈资。
  品车网汽车板块,网易汽车,微博,论坛,关于正信这个“按时间和里程收费,不需要养车成本,不需要考虑停车问题,不需要加油”的汽车出行新概念,人们也是议论纷纷。
  喧嚣尘上,尽管人们对“共享汽车”的前景预判成严重的两极分化,不过这个新词的热度倒是一路飙升。
  事情很快就传到了阿里和TSL那里。
  得知这件事情的时候,马杰克跟车联网部的主管研究了一番之后,便直接笑喷。
  而首次正面回应共享汽车,是他和TSL现任总裁西斯一起,出席在京城举办的一个为冬季攻势和TSL-Ep研发进入正轨而举行的用户见面活动时。
  在见面会现场,有记着问道:“马先生,正信日前推出了共享汽车项目,预计将投入十五个亿,对京沪广深四个城市投付实用三千余量正信的最新纯电车型。请问这对同样在对车联网和电动汽车领域发力的阿里,是否会产生影响?如果有,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这个问题问得好,要是没人问的话我都想说一下了。”面对记者,老马似乎兴致很高,“在我看来啊,正信这一招出的相当巧妙。我们搞免费,他也搞免费。但是跟我们五年返现,半价全额抵现的免费不同,正信这个共享是车子不花钱,不用你买车了,租车就好了。这个项目,按照现在网络上的说法,就是很六。”
  “那您认为正信会成功么?”记者见老马对正信共享汽车的评论这么高,立刻追问道。
  “这我可不敢说。”老马忙点了点那个记者,“你可别给我挖坑。得罪人的话,我可不说。”
  不过随即他话锋一转,“省的到时候正信这个项目赔的底裤朝天,说是我咒的。”
第1079章
老马的态度,诞生就注定夭折!
  马杰克这么一说,立刻就让原本还算温和的问答显得尖锐无比。
  那发问的记者却眼前一亮,职业本能让他立刻察觉到,自己今天可能要挖掘出大新闻!
  “马先生,为什么这么说?难道你不看好正信的这一轮项目前景么?”
  老马撇了撇嘴,“不是不看好,而是我认为正信的这个项目,根本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项目。不知道是不是阿里的免费策略对正信和李董造成了什么刺激,他们竟然想出了这么一个蹩脚的办法,来抢占未来的电动汽车市场。也是……让人感到唏嘘。”
  听到老马毫不掩饰的挖苦,台下的众筹用户发出了一阵哄笑。
  “没错,那个新闻我看到了。简直是扯淡的!还共享汽车、跟租车没什么两样,反正都是要按时间或者是里程花钱的,我们打个出租车好不好呢?为什么要去费那个麻烦事情,用这个什么共享汽车?”
  “马老师说得对,说是共享汽车,其实就是租车的一种形式嘛。实在是想不出来,这个东西有什么存在的必要。”
  “正信那边儿说,这个是对公共出行的一个补充部分。但是在我看来,其实就是在冬季攻势众筹的压力下,他们害怕新车卖不出,才搞的这么个幺蛾子。笑死。”
  “就是的嘛,没准儿是新车已经处于研发之中了。而且跟Ep的定位重叠,结果现在Ep五年返现,半价抵车款,他们感觉自己的车没销路了,才搞了这么一个蹩脚的商业模式。”
  “噢哈哈、听你们一说我感觉正信怎么这么悲催?”
  在众人议论纷纷的时候,记者忙对着话筒问到:“马先生,您是国内互联网商业的领跑者,也是被众多创业青年视作精神导师的人。大家都知道,您对领域内项目的分析有独到的眼光。既然您认为正信的共享汽车项目不能成功,那么能不能为我们详细的分析一下,这个项目为什么不能成功?”
  老马在台上翘起了二郎腿,“刚才台下说了很多,我隐约听到了一些。你要说正信这个共享汽车没有存在的必要,其实倒也不是。现在京沪广深在交通高峰期,你其实是很难打到车的,对吧?”
  所以说,正信说这个共享汽车是城市交通的一个补足部分,其实是对的。但问题是,这个东西它很难商业化并且保证盈利。
  汽车这个东西,不像是快速消费品。你要是搞个什么共享自行车,我看其实还是有搞头的。毕竟成本低,而且需求量大。需求量大,代表着商业模式可以快速复下去,成本低代表着方便管理。
  但是正信搞得是什么?是汽车!
  事实上在正信公布这个项目之后,我和项目组的几个高管就研究了一下。其实也不算是研究,就是在吃饭的时候说起了这个事儿。
  就十几分钟的时间,我们就发现了两个问题,两个注定了正信这个项目不可能做起来的问题。
  现在这个市场,和我们的国情放在这里。按照正信目前的宣传称,只需要下载手机笨笨APP注册帐号,上传身份证和驾驶证并通过审核。就能通过在线预约下单,无钥开锁,完成这一流程后即可成功取车。共享汽车看起来是很便利,但这个模式真的能在中华成功吗?
  “我看不见得。”谈到这里,老马表现出了相当强的商业嗅觉,“对于这个流程本身,我不说什么。”
  “但是大家也知道,阿里是有自己的大数据的。我就跟大家说一个问题;停车难的问题在国内已经存在多年了,特别是人口密度较大的京沪广深这些一线城市,也就是正信首批布局共享汽车的城市。
  据我们的大数据统计,目前全中华保守估计是缺5000万个停车位。那么在这个现状下,正信这个共享汽车网点布局下去用户在使用中途产生的停车费的问题怎么解决?难道因为你是共享汽车,解决了部分高峰期出行问题,停车场就免收你停车费吗?
  别的地方不说,按照京城现在的行情,诸如朝阳、海淀的核心区域,停车费用每月大概在800元到1500元之间,临时停车费用大约在十元每小时左右。
  这个费用谁出?用户出还是平台出?用户出了,用车成本急剧上升,不如打车。平台出的话,那这门生意十成十是要亏本的。
  你要是说共享单车不需要固定停车位,那么如果车停在很偏僻的位置,就会侵占公共资源。随便停放,还有可能造成违停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肯定会导致共享汽车的使用效率和使用价值大幅度的下降,最后的结果,必然是会被市场淘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12/12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