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黑科技(校对)第8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98/1215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凡愚想要执行自己的电动产业标准计划,若是没有国企的利益在里面,就是用膝盖想,这事儿也成不了。
  但是实力太大的国企,他也不敢往自己身边引。若是将伊旗那样的有资金有实力,而且一贯养尊处优骄横惯了的国企拉过来,李凡愚很难保证在计划实行下去之后,最后的最大得利方还是不是自己。
  此时,见到这两个最合适作为合作伙伴的家伙被自己成功套住,李凡愚心中大定。
  “你们也不用太过担心,上面防止垄断的意义在于不让谋和行业被唯利是图的私企或者是别有用心的外企所掌控。电动汽车产业目前还没有完全的形成秩序,虽然按照我的计划,咱们实行起来确实有垄断之嫌。但是大家都没有规模的情况下,某一家或几家企业做起来,道理上也是能说得通的。再者……如果我们做出了成绩,我想垄断这档子事儿,没准儿上头乐见其成也不一定。你们俩以为怎么样?”
  “嗤。”华森用嘴丫子喷了口气,“得了李董,你说的这些都是没谱的事情。现在说也没有意义。之所以现在我老华还坐在这里,就代表我愿意冒这些风险。你就明说了吧,咱们应该干什么。”
  见华森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李凡愚点了点,用询问的目光看了看康童成。
  后者也是微微颔首表示默认。
  “那好。”李凡愚微微一笑,拿起电话打给了陈雨涵。
  不大一会儿的功夫,正信运营部的人带着厚厚的一份企划书,推开了李凡愚办公室的大门。
  见到这一幕,华森和康童成面面相觑。
  “这小子,是将咱俩吃透了啊!”
  从对方的眼神中,二人都看到了这样的讯息。
  ……
  正信的计划相当的庞大,但是简单来说,第一步要做的也无非就两样;
  迅速建立充电网络,尽快推出涵盖高中低档,具有代表性和行业参考性的车型。
  后者其实倒没什么,李凡愚之所以看重广旗和北旗,不光是从他们的国企背景考虑,也同样考虑到了这两个企业在近两年内取得的成绩,以及不断增长,已经达到了符合其定位的研发实力。
  他相信,只要将正信的溶态金属电池技术对这两个企业输出,自己再派人协助一下,在中低端电动车型上有所建树,对于这两个企业来说还是不难的。
  让他更在意,也是对于现在的情况来说更为急迫的,就是建立充电桩及基站网络的问题。
  目前正信已经在十七个城市建立了电动公交车电桩网,在京沪广深四个城市建立了共享汽车社区。
  但是这对于正信大电桩网络建设计划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远远不够。
  按照正信运营部的计划,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电桩网络。
  这个计划有多庞大?
  全中华目前有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283个地级市和374个县级市,全加起来,一共有661个城市。
  除去一些没有布局价值的,也将近五百个城市。
  按照运营部的计划,整个电桩网络铺设分三期进行,第一步便是从主要城市,也就是能登上七点半天气预报的那三十四个城市开始。
  这些城市的地理位置,消费层次以及对市场的影响,都相对于其他城市重要得多。所以计划的第一步是否能顺利进行,就显得尤为重要。
  “你准备怎么动?京沪广深就不说了,这四个城市里依靠目前的共享汽车社区就可以形成初步的基站网络。但是在其他的这三十个城市,如果建立覆盖全城的基站网络,那关系到的方方面面可就多了。我感觉在计划实施之前,咱们有必要跟转部门疏通一下。不然,这是没办法成行的吧?”
  看到李凡愚的计划,康童成皱着眉毛提出了疑问。
  李凡愚点头称是,“没错,所以压根儿我就没想着自己去做。”
  “那你想交给谁?”华森紧忙问到,“你可别把什么中建拉进来,那可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主儿。”
  李凡愚呵呵一笑,“华总也太低估了我的智商。也低估了我的人脉。”
  “哦?”华森抬起头,“不知是何方神圣?”
  “中铁十二局,电气化工程公司。”李凡愚眉头一挑,解开了谜底。
  “嗯。”听到这家单位,康童成点了点头。“交给中铁电化,还是合适的。”
  中铁十二局集团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是李凡愚在甄选了中华所有有能力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基建工作,而且自己还能托底的这么一个单位。
  虽然中铁电化的主业是承建铁路电气化、通信、信号及电力工程的施工,但是业务范围还包括通信工程施工总;送变电工程专业;公路交通工程专业承包通信、监控、收费综合系统工程的承包以及220KV及以下电力计量的测试工程。
  资质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全国铁路的电网都是独立于国家电网之外而存在的。李凡愚的想法,是将正信的电桩网络全盘挂靠到铁路电网上。
  在李凡愚看来,用了铁路的电,从某种意义上这个电桩网络就跟中铁存在依托关系,那么日后的维护检修,自然也可以甩给他们。
  从建设再到供电检修一条龙,责任明确,而且其中不涉及到国电电网,也省去了相当大一部分麻烦。
  至于这么做合不合理……
  嗯,那就是该中铁和国电去扯皮的事儿了,跟正信可没关系。
  李凡愚的算盘,打的响着呢。
第1211章
你且看我!
  李凡愚与康华二人谈了整整一个下午,将所有的合作事宜讨论清楚,才让陈雨涵预定了机票并派车亲自将二人送到了机场。
  在二人走后,他又联系了中铁十二局电化公司方面,让对方派人过来就电桩基站事宜进行协商。
  这两件事情定下,李凡愚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目前专门为宝马电动汽车而研发的E-CALR平台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根据自己给出的完整数据包,再加上高研部那边积累颇多的FE赛事技术储备,想必在短期内便可出结果。
  只要平台出来了,按照自己的设计能力再加上智脑这个可以大大缩减研发时间成本的存在,最终面向用户的车型自然也不愁。
  中铁十二局那边,在之前的地下铁渗水事件和之后对韩国特种设备市场的开发之中,自己也可以说是广结善缘。外加在正信动力与中铁方面已经展开了深度合作。自己与中铁方面的几个高层领导都建立了良好的私人关系,而且在电桩基建这件事上,自己相当于是送财的,那边肯定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现在,两个合作伙伴敲定。只需要康华二人回到集团后通过与正信联手开拓电动汽车产业的计划,印竺那已经规划完毕的大型电池生产基地便可以立刻上马。
  这些主要的事情敲定,自己的计划可以说已经成行。
  人事已尽,剩下的,就只能交给时间。
  ……
  在李凡愚敲定了计划,准备对电动汽车产业发起冲锋的同时。松下方面已经捷足先登,将自己的雄心壮志通过一桩合作,清晰且带着无限豪迈的传达给了媒体。
  “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京城,维景国际酒店的宴客厅。
  图海基建与松下电子的合作签约仪式正式告成。
  面对受邀前来的一百多家媒体,古井研与谷长青彼此的右手紧握,在助理的帮助下,交换了被红绸装点已经签了彼此姓名的合作协议。
  “与松下集团的合作,将会是图海集团的一次重要业务扩展。预示着图海在城市基建之外,开拓了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工程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前途无量的发展道路。我相信,这是一次双赢的合作,也将会是一次影响到中华国内新能源汽车普及进程的一次合作。”
  在面对记者问答的时候,满面红光的谷长青如是说到。
  “松下电子一直致力于促进社会进步和电子行业的发展。这一次与图海集团联手,斥资共计一千亿来构筑覆盖全国四百多个城市的电桩网络,其目的就是想为中华的电动能源汽车发展,提供一个广袤丰沃的土壤。
  但是构建电桩网络,仅仅是松下为这个目的所做的诸多努力之一。
  在过去的几个月内,我们松下已经联合了包括南汽集团,维氏集团,登润集团,建森公司,名动公司,千诺投资等二十余家有志于在电动汽车产业有所作为的优质企业展开了合作。
  松下将会以技术共享的方式,将我们最新最优的汽车电池技术投放到中华市场上,与这些企业联手,推出多个品牌的多款电动汽车。
  与这一次的合作相呼应,松下主导的这一系列的合作,必将促成中华汽车市场电动化的全面到来,让中华消费者感受到科技为人们生活所带来的日新月异!”
  在面对记者问答的时候,古井研也是意气风发。
  就是在这样一片其乐融融之中,汽车行业内人士以及一些资深媒体,则是问到了暴风雨来临前夕的血腥味;
  “松下电子与图海基建联手,中华电动汽车行业将面临什么样的未来?”
  “狼来了!奠定中华汽车电动汽车产业格局的不一定是TSL,不一定是丰田,也不一定是正信。松下发力,未来的电动汽车统治者,或以浮出水面!”
  “得基站者得天下,对严重依赖电桩基础网络的电动汽车产业而言,松下与图海联手大兴建设覆盖全国的电桩网络,到底是促进电动汽车全面到来的冲锋号,还是未来电动汽车产业举国沦丧的开端?”
  “图海基建占股百分之四十五,能否守护住电桩网络未来归属权使用权仍未可知!”
  “几十家国内企业联手,却由一家松下主导。到底未来的电动汽车产业到底谁是幕后当家?”
  “技术输出商发力,中华电动汽车产业危险了!”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一个拥有技术,而且在经营手段上屡屡涉嫌垄断,而且搞技术壁垒手段飞起的松下搞出了这么一连串的大动作,对于中华电动汽车产业来说,可不算是什么好消息。
  但是,让所有人都感到啧啧称奇的是。在这样明显的外资介入新兴产业意图制霸的情况下,不论是主管电动汽车发展的中汽协也好,还是主管国际商业合作的国资委也好,对于松下和图海的这一轮合作,都是缄口不言。
  直到图海集团和松下签订合作三天之后,舆论甚嚣尘上的时候,中汽协和国资委才不疼不痒的发表了声明。声称会严密关注此事,防止市场垄断情况的发生。
  态度有了,但是却未免显得有些敷衍。仿佛这件事,影响不了什么一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98/12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