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帝成长计划(校对)第1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0/530

  见礼过后,虫达隐蔽的瞪了儿子一眼,才又换回那副愉悦的面色,拉着田叔的手向着府内走去:“今日,吾二人可得好好切磋切磋!”
  看着父亲远去的背影,中年男子心有余悸的长出一口气,面上旋即带上了一丝烦闷:“来客便来客,寻小爷作甚……”
  言罢,男子不耐烦地接过田叔家仆递过的拜礼,正要当着田氏家仆的面拆开,身后就响起一声突兀的咳嗽声。
  “咳咳咳,恩恩!”
  不耐的回过头,看清来人面目之后,男子顿时心虚的低下头,将手中礼盒交到身旁的奴仆之手,气呼呼夺门而出,向府外走去。
  “小爷约了友人击鞠,这都什么时辰了……”
  逃也似的跑出府门,男子嘴中不忘倔强的嘀咕着。
  待等男子远去的身影消失在街道之上,方才发出咳声的老人才哀叹一起气,将礼盒接过,旋即面色一正,郑重向田氏家仆一拜:“少君侯年齿尚轻,失礼之处,还望宾客莫要见怪。”
  见老人如此作态,田氏家仆赶忙一回来:“虫管家言重,言重……”
  ……
  汉室勋贵的府邸,与后世最大的一处不同,便是必然会出现的一处练武场——作为以军功得爵的勋臣,汉室封君以上爵位者,其宅邸都必然会有大小规模不一的练武场。
  家风略偏文雅如平阳侯一脉,家中也同样有一处约莫十丈长宽的武场;至于家风致钢致武的绛侯家族,那更是直接有一个小型校场!
  而曲成侯府则又不同:由于虫达之故,曲成侯府后院的练武场,被改造成了一处约八丈见方,上有草棚遮雨,下有木板铺设的剑斗场。
  作为封建时代尚武之风最浓厚的时代,汉时的社会风气由其提倡男子对于十八般武艺,骑马射箭、摔跤剑搏的掌控;其中普及最为广泛的,便是剑搏之术。
  汉时的剑术,与后世武侠中所描绘的劈砍,或武士道所描绘的挥击不同——汉时的剑法,普遍以‘刺’为主要进攻手段。
  如果说,汉时的剑术最接近后世哪一项运动,那用击剑来形容汉时的剑法,无疑最为贴切。
  在民间,无数游侠地痞以掌控一定剑术,视为自己‘侠客’生涯的第一步;在他们看来,掌握了一定的剑术,便足以凭此行侠仗义,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但在军队,剑搏就不那么受欢迎了——无论是枪、矛、戟,其打击范围都比剑要大得多;在战场上,步卒普遍更喜欢用矛、戟等长武器,或是弓、弩等远距离武器。
  至于剑,除了军官大都佩戴之外,也只有弓弩兵配备——临敌不过三发,待等弓弩整列被冲破之后,弓弩兵要做的,就只有拔剑近距离肉搏。
  除此之外,汉室仅有的骑兵部队,其主要武器也是长剑。
  而作为汉初,乃至于整个汉史最著名的两大剑客之一,虫达对于剑搏之术的掌控可谓炉火纯青;尤其是在将剑搏这种‘单挑’神器运用在大规模作战方面,虫达有着异于常人的心得体会。
  在骑兵甲胄没有发展到足够程度,骑兵作战没有达到集群对冲之前,封建时代绝大多数战争,主将的个人武力,都能为占据带来很大的影响。
  尤其是如今汉室战马奇缺,士卒普遍以步卒以及少部分战车兵组成的现在,一个能孤身闯入敌阵,并杀出一条血路的猛将,对于军心的提振作用可谓非同凡响。
  虫达,就是这种能靠着个人武力,给军心加一层‘战斗力上升百分之五十’增益的猛将之中,绝无仅有的以剑为武器的人。
  自然,在面对这样一个游侠出身,剑搏技艺精湛到能用于大规模战争的人时,同为‘剑道中人’的田叔讨不来太大的便宜。
  切磋开始没多久,田叔上身的藤甲便被虫达手中的木剑刺中,一屁股跌坐在剑斗场的木板之上。
  感怀的叹口气,从地板上爬起,将头上滕盔取下,田叔以袖角擦了擦额头的虚汗,讪笑道:“鄙人多年苦练,未曾想在虫公剑下,依旧立不足片刻。”
  虫达亦是取下头上滕盔,捋捋略有些紊乱的气息,语气中满带的意犹未尽:“老夫老朽,子卿公又苦练多年,当不至于此。”
  “只怕今日,子卿公是另有思虑,故无心剑搏,倒是老朽不识礼数,未顾子卿公无心于此?”
  看着虫达目光中的调侃,田叔略带些羞愧的低下头:“曲成侯慧眼如炬,鄙人此来,确乃有事相求。”
  闻言,虫达露出一个‘果然如此’的表情,大咧咧摆摆手,接过身旁亲兵递过的绢布,胡乱抹了把额头上的虚汗。
  “难得子卿公莅临寒舍,又近食时,吾二人何不把酒言欢,再言其他?”
  田叔赶忙再拜:“固所愿也……”
  ……
  在客堂内,二人回忆着陈年往事频频举杯,相谈甚欢。
  即便是在曲成侯府之外的尚冠里街道之上,都能依稀听见府内传出二人爽朗的畅笑声。
  “哈哈哈哈……”
  “当年子卿义随宣平侯入长安,老朽闻之,还满是敬佩。”
  “何曾想,昔日之忠义之士,如今却是如此狡黠之姿?”
  听着虫达毫无顾忌的调侃戏谑,田叔也是难得放下常挂在脸上的严谨,不顾形象的将手肘支于食几之上,侧对着上首的虫达,摇头晃脑道:“曲成侯此言差矣”
  “可谓真名士自风流,凡规俗礼,乃呈于外人观;唯以实姿呈于君前,方可称为知己至交。”
  “好!”
  面色微红的虫达猛一拍案几:“好一个真名士自风流!”
  “此当浮一大白!”
  二人洒然对饮一樽,对视片刻,旋即发出不约而同的畅笑声。
  在二人推杯换盏,时而大声畅笑间,太阳悄然钻到了西山下,客堂被夕阳笼罩在一片绯红之中。
  “阳东升西落,晨兴暮衰”
  看着窗外撒入堂内的夕阳,虫达语气顿时带上了萧瑟:“人世间万物,又谁曾逃得过这兴衰交替,起落轮回……”
  听闻虫达顿尔转变的语气,田叔也是稍稍坐正,面上也是带上了一丝忧伤。
  “曲成侯何以言此落寞之语?”
  闻言,虫达痴楞片刻,旋即自嘲般笑着摇摇头:“曲周侯何等英雄,亦逃不过日暮黄昏,化作黄土一捧……”
  “老朽今年近耄耋,只怕曲周侯之今,便是老朽之明日。”
  感怀着,虫达眉宇间便不由带上了一丝不甘。
  “曲周侯尚幸,家有虎子可承其衣钵;老朽便无此幸啦”
  想着年近五十,却依旧如顽童般流连于花街柳巷,整日想着嬉戏玩闹的长子,虫达便不由哀从中来,不知不觉间湿了眼眶。
  见此,田叔也不由沉下心,为虫达的哀愁感同身受。
  勉强将自己从哀伤中拉出,田叔柔声劝道:“曲成侯亦不必忧心过甚,少君侯便是顽劣,亦不至于……”
  说着,田叔便自觉地止住话头,尴尬的将目光移开。
  曲成侯世子虫捷,在整个长安,都称得上的有名的纨绔二代!
  无论哪里出了乱子,都不难在惹祸的贵族子弟中,寻到这位食邑四千户的侯爵世子之身影。
  在前时之乱之中,曲周侯世子郦寄可谓是落了一个‘忠义仁孝’的美名;而曲成侯世子虫捷,舆论则是无语到骂都懒得骂了……
  作为周吕侯吕泽旧部,曲成侯虫达成为了陈平、周勃眼中的不稳定因素;但又忌惮于虫达的地位,周勃没敢将虫达贸然归为吕氏一党,在诛吕过程中顺便扫除。
  所以,周勃以近乎对待曲周侯家族的手段,将曲成侯世子虫捷捉拿,并试探虫捷:如果尔父战亡于诛吕之战,尔愿左袒乎?
  结果,这位年龄四十七岁的曲成侯世子,当场被周勃吓得屁滚尿流,一把将左臂上的衣袍撕掉,说道:我爹做了什么,都与我无关,我从出生就一直待在曲城,对长安的事一点都不知道,老家伙也有好几年没见到了……
  在事后,陈平碍于虫达在开国功勋中的崇高身份,以及实在无可用之人,而不得不将其举荐为新任卫尉。
  再后来,虫达毫无犹豫的投身皇党一系的怀抱,陈平纵是咬牙切齿,也是毫无办法。
  恰好在这个时候,因为少府钱粮之事,而对郦商心怀不满的周勃,偷鸡不成蚀把米,非但没能让曲周侯家族陷入舆论旋涡,反倒是差点将自己栽了进去。
  而后,周勃不知是出于撒气的目的,还是报复虫达‘吃里扒外’,便将虫捷那件事放了出来。
  到如今,除了未央宫内的皇帝刘弘,没有对虫捷这件事发表看法外,几乎长安所有的功勋阶级,都或明或暗的虫捷表达的看法。
  虽然说辞各有不同,但究其本意,终是逃不过一句‘曲成侯有此子,可谓晚年失节……”
  要知道此时,没有将儿子教好这件事,是由父亲承担所有责任的——子不教,父之过!
  虫捷自是逃不过一句‘不孝’的道德谴责;而作为父亲,虫达也是躲不过一声‘教子无方’的污名。
  如今这个状况,可以说除非皇帝刘弘出手,如挽救曲周侯家族那般,以皇帝的身份强行扭转舆论,不然,曲成侯家族的快速衰亡便将不可避免。
  但虫捷这件事,实在是没有任何一丝可以为之辩解之处……
  “曲成侯亦幸!”
  虫达疑惑的抬起头,就见田叔继而道:“少君侯虽顽劣,然公得贤婿,亦羡煞旁人呐!”
  “有此贤婿,少君侯来日必当悬崖勒马,以承曲成侯之衣钵!”
  除了这样安慰之外,田叔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劝解老泪纵横的好友了……
  不过话也没错:虫达能召秦牧那样踏实稳重,又前途似锦的青年才俊为婿,也算是难得的幸运。
  闻言,虫达的面色也是回暖了些,不着痕迹的擦去面上泪痕,怅然道:“老朽毕生,唯有一事,可言曰:幸。”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0/5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