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帝成长计划(校对)第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530

  这就意味着,奉常官吏出于对领(自)导(己)生命安全的考虑,都会养成一丝不苟、一板一眼的机械化工作习惯。所以,当夏侯婴前往未央厩取御辇的时候,奉常的监礼官必然会谨慎核对夏侯婴的身份!
  当然,不排除这一种情况例外:如果某位奉常官员认识夏侯婴,并愿意为其作保证明身份,那刘弘地安排就将失去意义。
  但身为穿越者,脑袋里装着本《史记》的刘弘非常清楚:在过去八年,夏侯婴一次都没有去过未央厩!
  早在惠帝驾崩前,朝会廷议的龙位上坐着的,就已经不再是汉天子了。
  而是吕后!
  就更枉论之后的两位少帝了。
  所以在过去八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夏侯婴只为吕后一人驾过马车;即便是有奉常官员认识他,也只有可能是长乐厩里的奉常监礼官。
  奉常衙门作为礼官的根据地,除大朝仪这种大型的国家会议外,寻常五日一次的常朝,只会有奉常卿携两位作为副手的奉常丞参与;底层官吏根本不可能有机会见到高居九卿之位的夏侯婴。
  如此一来,夏侯婴去未央厩取御辇,奉常监礼官却发现根本找不到周勃的身份信息时,就必然不会允许一个‘来历不明’的人取走刘弘地御辇。
  而御辇,全天下只此一辆……
  但凡有人敢私自造出第二辆,就是谋反!
  在后世,司机没能按时接到老总,最严重也不过辞退;但封建时代的马夫没接到皇帝,便是大不敬。
  上纲上线一点的话,甚至可以往‘目无君上’上面靠。
  ——每年给你发二千石粟米,就让你五天给皇帝驾一次马车,这你都能搞砸?
  你不死谁死?
  这,便是刘弘今天常朝的唯一目标——夏侯婴,必须死!
  早在前世,在书中看到这段史料的时候,刘弘就曾想过:如果自己是后少帝,面对这般局面,究竟该如何破局?
  当时,刘弘四处查阅、百般推演,最终得出地结论是:后少帝必死无疑!
  朝中大臣众志成城,诸侯宗室各怀鬼胎,独独后少帝刘弘,在其生命的最后一刻,真正成为了孤家寡人。
  比起原主,现在的局面对刘弘也并没有友好太多。
  唯一的底牌——重生,为刘弘换来了北军的暂时性效忠。
  除此之外,刘弘唯一能依仗的,就只有对历史的粗知浅解——而且还是被太史公二次创作过的历史。
  鉴于此,刘弘冷静的考虑过后,得出了结论——现在的自己,根本没有资格考虑太多;保证自己能活下来,即便成为傀儡也穷尽所能坐稳龙位,才是刘弘现在需要做的。
  后世某人杰曾说过:枪杆子里出政权——要想坐稳皇位,刘弘能借助的力量,只有军队!
  此时的刘弘又无财无权,如何保证手下仅有的北军始终支持自己,而不是在将来的某天,周勃再吼一嗓子‘上非惠帝子’的时候,就都屁颠颠跟着周勃,露出左胳膊哼哈乱叫着杀进皇宫?
  答案毋庸置疑:唯有汉室军队誓死效忠的高祖皇帝血脉,才能为刘弘赢得长久的忠心。
  而这,也是夏侯婴必须死的原因。
  
第0018章
流氓手段(二)
  对于宫内这段时间发生的事,除了朝堂高层之外,别提寻常军卒了,偏远一些的地方官员估计连吕后驾崩的消息都还没收到!
  即便是长安百姓,所得知的些许关于‘诸吕之乱’的消息,也是八卦党们百般演绎之后得到的。
  而北军将士唯一亲耳听闻的消息,正是几天前,刘弘在北阙喊出的那句“汝阴侯可是要再赐朕一杯毒酒?”
  在那之前,北军将士只知道——吕氏反了;陛下不是先帝血脉。
  但在那天过后,北军士卒的认知就变成了:肯定是汝阴侯暗害陛下,又怕被治罪,才说陛下不是先帝的儿子!
  这样一来,如何处置夏侯婴,就成为了北军将士脑海中,刘弘形象竖立的重要参考标准。
  ——高祖皇帝的子孙,怎么可能会放任乱臣贼子逍遥法外?
  必当施之以雷霆之怒!
  甚至于,如果刘弘出于妥协而放过夏侯婴,就很有可能会使那天在北阙所做的一切都起反作用。
  ——陛下当天在北阙还挺横,结果就这么放过太仆了?
  哦也正常,当天哥儿几个在陛下身后嘛,换谁都能硬气。
  但如此色厉内荏之人,怎么可能是高祖血脉?
  所以,刘弘想坐稳皇位的第一个障碍,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活着的汝阴侯’。
  过去几天,夏侯婴到处蹦跶,北军将士还可以理解为刘弘昏迷,没空处置乱臣贼子;但今日早朝之后,如果夏侯婴还全须全尾的走出未央宫,那刘弘在北军将士心中才立起的些许威望必将荡然无存!
  就更枉论坐稳皇位,以待将来了。
  至于刘兴居,呵呵……
  身为刘氏宗族的大家长,刘弘还整治不了身为宗亲的刘兴居?
  给他安个罪名都是给他面子!
  诚然,刘弘年纪尚幼,治罪刘兴居不太符合人伦道德。
  但刘兴居即便是比刘弘年长,其宗族内的排序也高不到哪去——刘兴居是齐悼惠王刘肥之子,刘弘是惠帝刘盈之子;二人同为高祖刘邦的孙辈!
  即便刘弘真的因为年幼不好下手,那也有的是辈高年长的老宗亲替他出手,好好教育教育高祖皇帝的不肖子孙!
  比如说:代王刘恒!!!
  身为刘邦四子,齐悼惠王之弟,刘恒绝对有资格替大哥教训儿子。
  至于刘恒为什么会帮刘弘收拾刘兴居……
  这就要说到秦牧的第二个任务了。
  昨日半夜,秦牧办妥未央厩内的事之后,便径直前往丞相府,完成刘弘交代的第二个任务:给陈平捎一封手抄本战报。
  当然,一份写着‘匈奴云集慕南,边墙似有大变’的假战报,根本不足以让陈平出于民族大义,而将自己的大好头颅交到刘弘手里。
  但如果再加上一片刘弘从龙袍上撕下、其上写着‘垂拱而治圣天子’的衣角,或许就有些许可能性了。
  没错,刘弘跪了。
  他想过率领北军将长安城再杀个对穿;想过率领数千军士将尚冠里洗个遍;但在一个个或疯狂或合理的假设被推翻后,刘弘面前就只剩下这一条路。
  原因很简单:刘弘找到了最佳参考对象——历史上的文帝,刘恒。
  同样是陈平和周勃,同样是外朝掌权的局面,但比刘弘幸运的是——刘恒起码是被陈平和周勃礼请到长安做傀儡的!
  而刘弘,却是被排除出‘傀儡备选’的存在……
  刘弘如今有北军在手,不超过万人;刘恒登基后,手中掌握的军队是多少?
  看上去是南北两军在手,比刘弘多数千人。
  但别忘了,刘恒留下的代王王位,留给了次子刘武!
  刘恒登基时,刘武才不过四岁多,代王宫卫五千、代国各地共计超过两万的郡兵,难道是刘武掌控?
  哼哼……
  猜猜刘恒在长安登基后,留给代王儿子的中尉是谁?
  张羽!
  后来刘武移封为梁王,在景帝朝爆发吴楚之乱,梁国成为最后一道防线的时候,面对吴楚近四十万叛军,都能力保梁都睢阳不失的猛人!
  或许这个名字有点陌生,但如果将张羽和成语‘死灰复燃’的主人公韩安国放在一起,就好理解了。
  在景帝朝,梁王刘武账下谋士云集,韩安国为其中翘楚;但可用之将领唯有一人——中尉张羽!
  可以说原本的历史中,刘武没落到城破身死的下场、西汉第七位皇帝没有从刘彻变成刘濞,其中至少一半的功劳,都是在不足五万VS近四十万的巨大兵力差距下,力保睢阳至少六十天不失的张羽。
  刘恒把这样一个人留在代王身边,不是为了掌握代国军队为依仗,难道是为了给儿子配个高级保镖?
  笑话!
  而历史上的文帝,在面对比刘弘友好不止一星半点的局势下,所能做的,也唯有熬死陈平,再从独木难支的周勃手中,将权力一点点抠出来。
  难道刘弘能做的,会比汉文帝更多吗?
  冷静思考过后,刘弘得出了客观的结论:根本不可能!
  哪怕身为穿越者,哪怕对这段历史有着相当可靠的认知,刘弘也只有一个选择: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5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